第398章 天可汗
作者:踏古寻迹      更新:2022-11-13 07:54      字数:1376
  天吉三年,这已是赵秋一统中原的第三年。

  当初,他一统南北后,便改了年号“天吉”。

  如今的大草原,也在三年前一统东西。

  那位跋锋寒登基祭天,国号乌,自称“天可汗”。

  当赵秋听到“天可汗”这个称号时,&nbp;&nbp;不禁嗤之以鼻。

  在此后的三年时间,赵秋和跋锋寒竭尽所能,加紧备战。

  他二人之间,终有一战。

  但是,他二人谁也不肯冒险。

  他二人的心中,皆盘算着,先以大军击败对方。

  兵败,&nbp;&nbp;必然影响意志。

  最后,再以大军压阵,&nbp;&nbp;与对方决战。

  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

  那大草原的大乌王朝,在一统东西后,如今控弦百余万,在广阔的天地间,铁骑浩荡,纵横天下。

  这年,秋草有情,径??凋敝。黄花??意,引领南??远眺。阡陌相交,炊烟袅袅。

  正是这个秋天,大隋和大乌各举兵百万,兵戎相见。

  真正的将帅者,能将二、三十万兵士调动得如臂使指,已是极为难得。

  百万之巨的雄兵,自古以来,&nbp;&nbp;没几人能够灵活指挥。

  但无论赵秋,还是跋锋寒,&nbp;&nbp;皆自异世界而来,早有统兵百万的能力,多多益善。

  …

  这一场争斗,自双方边界展开。

  初时,赵秋坚壁清野,命各部收缩防守于坚城。

  各个坚城,经他教授的土法水泥予以加固和修缮,成为真正的坚城。

  坚城之上,还置放有红字大炮。

  自赵秋一统南北后,以国君之权,广集工匠,倾尽国力,这火器的技术,早已今非昔比。

  在各个坚城中,另有寇仲、李世民、李靖等可雄霸一方的名将镇守。

  中原,从来不缺的是人才。

  有了这些人镇守,这坚城才有了魂儿,才是真正的坚城。

  …

  另外,&nbp;&nbp;赵秋亲自领兵三十万,&nbp;&nbp;又命宋缺领兵十万,&nbp;&nbp;在渭水等地带来回游走,做为机动。

  倘若那个城池受到攻击,立时领兵往援。

  如此一来,更保中土万无一失。

  …

  换作往日,以跋锋寒的智慧,决计不会领着骑兵攻城。

  骑兵的长处,终究还是在野外。

  也惟有野外,骑兵才能随心所欲的纵横驰骋。

  可是,跋锋寒却不得不攻城。

  因为,东西一统的大草原虽然面积极大极广,甚至已不下于中原。

  但大乌的人口和新隋比起来,终究差距不小。

  更何况,不论生产力,还是经济等等,也落在下风。

  纵使跋锋寒想要制造大炮等武器,虽集结人力,也能造出来数百台,但也是极限了。

  再多,就没有工匠了。

  各方面,都全面落后。

  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始终还是农耕文明占据上风。

  或许,在野外时,步军不是骑兵的敌手。

  但论及综合实力,终究还是比不过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一旦集权,集合所有的力量攻打草原,草原文明便绝非敌手。

  昔年汉武帝时,便是明证。

  甚至,再远一些,嬴政也命蒙恬做过类似的事情。

  如果赵秋和跋锋寒不转来此世,李世民也将做相同的事情。

  …

  这会儿,新隋一统南北,新政施展了三年,政通人和,天下一幅新春景象。

  时间拖得越长,新隋人口增加愈多。

  但草原能够养活的人,始终只有那么多。

  所以,跋锋寒必须速战速决。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从他转世在跋锋寒身上开始,他就注定只能一统草原。

  他是胡人,不是汉人。

  因为,中原终究是汉人的地方。

  自嬴政开始,还没有一个胡人能够成为南北一统的皇帝。

  纵使杨坚、杨广,虽有胡人的血统,但也有汉人的血统。

  以前的苻坚,作为纯正的胡人,看似很有一统南北的机会。

  但是,即便他赢了淝水之战,也绝对没有任何机会。

  反而不如后来刘裕的机会大,只因为刘裕是汉人。

  即便杨坚和杨广,一统南北,不服者众。

  绕是如此,宋缺这等南方汉人,依旧不买他们的账。

  跋锋寒自其它世界而来,目光如炬,早已看穿一切,所以,他才没有来到中原,与赵秋争雄。

  如果他来了中原,中原也必将更加混乱。

  终究,赵秋占据了杨虚彦的身躯,有着血脉的优势。

  当然,赵秋也有他的劣势。

  他占据杨虚彦的身躯后,崛起已晚,不能凭借宫斗击溃杨广,称雄天下。

  大隋的天下,经过杨广的折腾,再经各路群雄揭竿而起,早已残破不堪。

  唯一的好处,就是经过这无数的战争,百战精兵倒是不少。

  还有杨广耗尽人力物力所修的那条大运河。

  这条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

  在这水运上占有主导地位的年代,沟通南北水运,开凿运河的好处,多不胜数。

  当然,在修建时,隋炀帝动则发民夫百万,弄得当时民不聊生。

  这也是压垮大隋的几大因素之一。

  只是,如今的阵痛已过,几乎仅剩下了好处。

  至少,运送粮草方便了许多。

  还有,就是朝廷对南北的掌控,也方便了许多。

  凭借着这条大运河,新隋军的粮草供应,不再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