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价值三千万美元的应用
作者:猪熊      更新:2022-05-25 01:49      字数:5276
  如上所述,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具有功能多样性的特点。

  不过功能多样性只是快捷指令若干特色之一。

  林灰觉得快捷指令这个软件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碾压同时期同类iOS软件的高效性。

  借助于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蘋果手机用户原本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的操作现在只需要极其有限的步骤就可以完成。

  举个栗子,常规情况下,用户想要实现将网页内容截图后分享这个简单的功能,起码需要以下一大堆步骤:

  截图→打开相册→选择刚才的截图→圈出用户认为值得分享的部分→保存到相册→分享给朋友→删除截图

  (ps:……不要用现在的情况代入哦。

  以前的蘋果手机截图后确实不能直接编辑,也不能直接分享)

  按照传统的操作方式很麻烦有木有?

  但有了快捷指令这个应用一切就都不同了。

  通过快捷指令里面提前编辑好的动作。

  用户再想快速分享网页上内容给朋友时只需要截图,然后点击快捷指令里的【分享截图内容】工具。

  这个时候【分享截图内容】这个自定义工具就会自动地获取你刚截的那张图片。

  而后通过快捷指令APP里内置的 Aviary SDK直接进入编辑图片模式。

  编辑完毕以后会自动弹出 iOS 内置的分享选项。

  用户进行完分享之后,最后【分享截图内容】这个自定义工具还会自动删除刚才的截图。

  同样是分享网页截图内容给朋友这件事情,借助于快捷指令这个软件。

  用户实际进行的操作是这样的:

  截图→点击快捷指令app里的【分享截图内容】→(用户圈出认为值得分享的部分)→(分享给朋友)

  常规情况下需要七步的操作,借助于快捷指令这个软件现在只需要四步就能完成。

  而实际上所需要的步骤可能更少。

  如果用户有着固定的分享习惯伙伴。

  通过编辑相应的分享工具,提前设定好分享给某个具体应用的某个具体联系人。

  这样在实际执行分享的过程中只需要三步就可以了。

  而如果用户需要的只是截图后分享给固定联系人。

  无需对图片进行编辑。

  那么借助于快捷指令这个软件用户实际所需要的操作更是减少到了两步。

  只是少了几个步骤而已,值得大肆吹捧吗?

  当然值得!

  虽然只是少了几个步骤,但这也是伟大的胜利。

  步骤之所以能减少是因为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将一个原本需要在很多个不同软件中协调的过程转化成为了一站式处理。

  在应用快捷指令进行分享网页截图内容时。

  用户在分享的时候无论是两步三步还是四步,实际上全部步骤都是在快捷指令一个软件里进行的。

  而不需要在各个软件之间跳转。

  如果需要在各个软件之间进行跳转的话。

  那么用户在实际进行分享的过程中注意力很可能会被别的软件所吸引。

  总之一站式处理的话看似只是少了几个步骤而已。

  实际上大幅度提高了用户的效率。

  涉及到网页内容截图分享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

  事实上借助于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能提高很多工作或流程的效率。

  同时借助于快捷指令这个软件。

  有些诸如长图拼接、短视频转动图、动图转短视频之类的软件大概率原地退役。

  除此之外快捷指令这个软件里面有许多功能型的内置动作是效率应用里独有的。

  比如把文件压缩、把结果制作成一张 PDF、把内容保存到 iCloud 等。

  对于一些第三方应用快捷指令这款软件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总之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很强大。

  不过,这一切是界定在2014年这个时间点而言。

  脱离时代谈论价值实际上是没太大意义的。

  这些现在看起来很有价值的东西往后几年都有点鸡肋。

  但无所谓,只要这个软件此时对林灰有价值就足够了。

  尽管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能实现很多功能。

  但林灰关注的不是这个软件的功能性。

  林灰关注的是快捷指令这个软件本身。

  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往后几年里虽然是作为蘋果手机的系统自带应用出现的。

  但最初却不是蘋果公司开发的。

  “快捷指令”这个软件最初的名字也不叫“快捷指令”。

  而是叫“workflow”,直译过来是“工作流程”。

  不过在这个软件的一大堆名字里林灰还是最喜欢快捷指令这个称呼。

  别的说法多多少少有点语焉不详那种。

  前世快捷指令这个软件是由Ari Weinstein等人在2014年末开发的。

  按照正常的时间线,快捷指令这款软件在2014年12月才登陆了蘋果应用商店。

  最初登陆蘋果应用商店的时候,快捷指令这个软件是作为一款付费应用出现的。

  林灰记得在國内下载还需要18元。

  尽管快捷指令是一款付费软件,但是并不影响这个软件的传播。

  快捷指令这个软件一经上线就广受用户喜爱。

  用户喜欢这个软件是有原因的。

  一是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形式上突破了 iOS 的沙盒限制。

  用户可以从一个应用获取信息,发送到另一个应用中。

  二是因为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能够让用户获得一种驾驭感。

  用户在进行自定义工具的时候会收获一种类编程式驾驭感。

  在用户的追捧下,Workflow 在 2015 年获得了应用商店最佳应用的称号。

  后来蘋果方面对这个软件也产生了兴趣。

  这个软件于 2017 年被蘋果收购。

  开发团队也随之被蘋果纳入麾下。

  林灰记得前世快捷指令这个软件是被蘋果以三千万美元的价格拿下。

  如此一来林灰完全可以提前搞出来这个软件然后等着被蘋果方面收购。

  虽然前世这个软件用了几年时间才被蘋果方面收购。

  但在林灰看来,之所以前世这个软件用了很久才被收购。

  是因为当初这款软件的开发者并不知道这款软件会被蘋果收购。

  因此一直没将工作重心放在这款软件上。

  以至于这款软件到2016年的时候才走上了正轨。

  而林灰知道这款软件会被蘋果收购的话情况自然不一样。

  而且林灰有这款软件的完全体作为借鉴。

  可以说上线就是准成熟版。

  至于为什么不是成熟版?

  因为想要做到完全的成熟版必须要蘋果方面开启相应的权限。

  至于成熟版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林灰也清楚。

  蘋果方面如果能对快捷指令改善后台常驻权限的话。

  那么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将会有更灵活的运行方式。

  而如果蘋果方面将通知中心的内存限制放开。

  则意味着快捷指令可以在通知中心直接被用户调用。

  另外快捷指令最好能够支持 Siri……

  总之,即便林灰暂时不能搞定成熟版。

  成熟版该怎么打造林灰也清楚得很。

  虽然不能打造成熟版的快捷指令。

  不过即便是准成熟版也足够了。

  林灰觉得只要他把快捷指令这款软件做的正规化。

  很快就能引起蘋果的注意了。

  林灰记得前世蘋果对快捷指令这款软件可是相当重视的。

  苹果之前也收购过在 App Store 上架了应用的公司,要么是收人,要么是收技术,一般不会把应用留下。

  但 Workflow 这次把应用本身、技术和团队打包收购。

  足以看出苹果对 Workflow 这款应用的重视。

  因此林灰觉得只要他能把快捷指令这款软件搞得足够正规化就一定能够引起蘋果方面的注意。

  至于说蘋果方面产生足够的注意之后。

  会不会转而自研?

  林灰觉得大概率不会。

  虽然看起来蘋果科研能力很强大。

  但实际上大的科技公司骨子里还是比较奉行金钱开道。

  如果不是因为高/通、英/特尔之类的企业太鸡贼。

  蘋果会不会自研芯片还真不一定。

  别的不说,就连Siri 都是蘋果收购而来的。

  与 Workflow 一样,创建于 2007 年的 Siri 最初只是 iOS 平台上的一个应用。

  当时,Siri 也为 Android 和黑莓提供了对应的应用。

  2010 年,蘋果公司收购了 Siri 公司并对 Siri 进行重新开发。

  在第二年的秋季发布会上,内置 Siri 的 iPhone 4s 就诞生了。

  总之,蘋果方面对于舶来技术并没有如同外界设想的那般封闭。

  林灰在快捷指令这款软件上只要表现出足够的正规化。

  林灰相信会打动蘋果方面的。

  除此之外,涉及到快捷指令这款软件还有一个蘋果方面很难拒绝的好处。

  快捷指令这款软件与Siri结合的话将会直接助力蘋果方面的voiceover。

  Voiceover功能是APPLE公司在2009年4月新推出的一种语音辅助程序。

  这个功能将很好的助力残/障人士。

  voiceover这玩意之于蘋果

  就像网文输出之于林灰一样。

  实际上未必有多大作用,但意义重大。

  在voiceover上的投入可以让蘋果方面始终站在关爱弱势群体的制高点上。

  不过从前世往后几年的情况来看,蘋果方面也不完全是假惺惺。

  至少关爱残/障人士这方面做的比國内互联网巨头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一点上,可以无脑站蘋果。

  而且涉及到Workflow这个软件的出售。

  林灰感觉也跟资敌什么的扯不上关系。

  别的不说,后世快捷指令这软件好多人的手机里面都有。

  可是呢,即便是忠实的蘋果用户。

  真正使用这款软件的人也不是很多。

  甚至很多人摆放桌面的时候嫌弃这软件碍事。

  直接就移除图标了。

  换个角度,这样的软件要有那么重要的话。

  國内某些厂商早就跟在后面抄了。

  反正林灰印象里是没有手机厂商抄这个功能。

  总之,林灰觉得即便最终将这样的软件卖给蘋果也没啥太大问题。

  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涉及到研发团队的收购该如何处理。

  即便蘋果方面开出五千万美金,林灰也不可能过去的。

  如果蘋果方面开出一亿美金,林灰……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研发团队不被收购的话。

  即便收购方案真的能成。

  似乎所获得的价值也会打折扣。

  额,要不要找几个名义上的队友?

  到时候林灰拿钱,他们进蘋果公司?

  虽然只林灰拿钱有点不厚道,不过他们进蘋果公司也不亏啊。

  别的不说,一般的985高校毕业生进个菊厂都费劲,更别提进蘋果了。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

  关键还是要先把这个软件搞出来。

  至于以后,没合适的办法收购价格打点折扣也无所谓。

  而且林灰觉得软件如果是他搞出来的。

  蘋果未必对技术团队太感兴趣。

  前世蘋果之所以将workflow这款软件的技术团队一并收入到蘋果旗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workflow的原作者Ari Weinstein是越狱插件开发者。

  所以,蘋果方面是啥用意?

  看过《水浒传》的应该都懂。

  无非就是招安呗。

  不过林灰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软件开发者。

  平时开发点小游戏。

  蘋果方面应该不会对他感兴趣吧!

  不过这就不是林灰思考的问题了。

  说起来林灰之所以敢堂而皇之地截胡是有原因的。

  林灰记得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实际上是MHacks 2014年冬季竞赛这个比赛的参赛作品。

  也就是说这个时空里哪怕快捷指令的原软件开发者还存在。

  但实际上脑海中多半也没快捷指令这款软件的雏形。

  就算有雏形也无所谓。

  先到咸阳为王上。

  只要不是公开发表过的东西,就算你腹稿打得再好也没用。

  不过,保险起见,林灰还是摆渡了一番。

  林灰除了搜到了一堆和自动化有关的workflow之外。

  并没有搜到名称为“workflow”手机软件。

  这对于林灰无疑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消息。

  而涉及到快捷指令这个软件的开发。

  其实也不算太复杂。

  这款软件难就难在创意上。

  而不是难在编程实现上。

  林灰记得前世看过一个访谈。

  快捷指令这软软件的原开发者声称快捷指令这个软件的早期样本是他和另一个人在两天之内搞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林灰觉得他三天时间也一样搞得定这款软件。

  搞定软件首先要了解软件的内在。

  Workflow 与大多数效率类应用最不同的一点是。

  它的主要内置动作不在于串联第三方应用的配合。

  而是挖掘 iOS 内置功能。

  正因为这个软件充分挖掘iOS内置功能。

  使得蘋果方面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这也是蘋果方面对这款软件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