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浪成于微澜之间
作者:猪熊      更新:2022-05-25 01:50      字数:5063
  正在林灰不明所以的时候,黄静的电话打来了。

  黄静激动道:“林老板准备请客吧,你要发财了。”

  “林老板”?这是什么称呼,似乎还是重生后第一次有人这么称呼自己。

  不过这似乎不是重点,发财?发什么财?

  林灰疑惑道:“我怎么就要发财了呢?”

  黄静:“你还没看到吗?你看一下应用商店里你最近搞的那个软件,现在是[评估中]呀!”

  林灰:“我看到了呀,我正搞不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黄静:“这意味着官方对你这个软件很感兴趣啊,大概率有可能对这个软件进行收购。

  如果真是这样我感觉你开发的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很有可能直接卖4000万美元以上。

  当然要祝贺你发财了!”

  林灰:“你的意思是说我先前上传的‘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蘋果方面要直接进行收购吗?”

  黄静:“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如果你也有意向将该软件出售的话,那么蘋果方面大概率将会对你搞得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进行收购,毕竟没有强买强卖的道理……”

  黄静透露的这个消息让林灰有点意外。

  虽然林灰搞快捷指令这个应用就是奔着蘋果收购这个目标去的。

  但林灰原本以为这款软件要获得市场认可之后蘋果才会对这个软件进行收购评估。

  没想到才将这个软件上传到应用商店里就会被蘋果方面注意到。

  按照林灰起初的思路,还打算要对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进行一番测试之后再正式上线呢,现在来看似乎是不用那么麻烦了。

  虽然蘋果方面这么快就打算收购快捷指令这件事情在林灰意料之外,但仔细思考也是情理之中。

  前世林灰就对快捷指令这款软件相当重视,将快捷指令这款软件的前世WORKFLOW连人带公司带应用一块收购。

  至于蘋果方面为什么会对快捷指令感兴趣,林灰先前已经分析过了,快捷指令这款软件对于蘋果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

  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形式上突破了 iOS 的沙盒限制,这对于蘋果方面对于系统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另一方面快捷指令这个软件如果能和Siri结合的话将极大地助力于蘋果VOICEOVER这方面的工作。

  不仅仅是助力于VOICEOVER,快捷指令和Siri相结合的话还将极大改善人机交互体验。

  当然这种改善只是相对于先前iOS7上蠢笨的Siri来说的。

  即便是将现在的Siri和林灰搬运的快捷指令结合起来所实现的交互效果会提高不少。

  但提高之后的交互效果跟前世林灰刚穿过来那会Siri+快捷指令所能实现的人机交互体验也没法比。

  毕竟软件硬件一盘棋,想要实现良好的软件效能很多时候也需要硬件支持。

  只有强劲的硬件辅以强大的软件才能带给用户良好的交互体验。

  当然涉及到技术层面的进步很多都是通过比较才能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的。

  如果没有对比,单拿出来前世水平更高的技术给用户的体验也未必好到哪去。

  说起来,蘋果方面之所以急于在2014年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之前要将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进行收购应该还有另一种考虑。

  那就是准备将快捷指令这个软件直接收购下来然后以系统应用的形式在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同iOS8正式版版本一并推出。

  至于林灰是怎么得出这种判断的,林灰记得和iOS7上大刀阔斧的应用了扁平化设计不同。

  iOS8相比于iOS7变化不大,虽然蘋果在iOS8上也新增了连续互通之类的新功能。

  可是这给用户的感觉大概率是挤牙膏,事实也如此,林灰记得当年iOS8问世几个月用户更新率都没到47%。

  这对于一个手机系统而言多多少少也有点失败。

  蘋果方面应该也知道他们搞得新系统相比于iOS7并没什么太大变化。

  这种情况下像快捷指令这么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应用很难不引起蘋果方面的兴趣。

  而且涉及到快捷指令这个软件还能很容易和Siri实现良性互动。

  从前世Siri发展历程来看,虽然这玩意始终没能从助理的角色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

  但涉及到Siri,蘋果几乎每个iOS版本涉及到Siri都不厌其烦地不遗余力地往上面加鸡肋功能。

  像快捷指令这样一种能跟Siri有机结合的软件蘋果方面很难说不。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收购周期显然要比林灰设想的紧张。

  毕竟现在距离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召开只有十多天时间了。

  不过这对于林灰来说问题不大,开发一个适用于iOS8正式版本的快捷指令演示版对林灰来说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对于一个前世的开发者而言,iOS版本越高进行软件开发起来反倒越熟练。

  倒是过早版本的iOS开发总给林灰一种文艺复兴的感觉。

  如果蘋果方面真的打算将快捷指令这项应用提前在七月中旬推出,那无疑意味着林灰有坐地起价的权力。

  也不完全算是坐地起价,本来快捷指令这个软件是一款准备拿去上线的软件。

  现在直接被蘋果收购的话无疑意味着林灰少从用户那割了一茬韭菜。

  这种情况下,蘋果方面补偿一下损失似乎是理所应当的。

  林灰原本还想再多询问黄静一些细节,不过考虑到黄静先前将这件事告知自己已经有点破例了。

  而且涉及到这种动辄几千万美元的收购细节似乎也不是黄静能知道的。

  估计之前所谓的四千万美元收购的说法也是黄静的推断而已。

  林灰放弃了继续追问收购价格这方面,不过林灰依旧蛮好奇的蘋果方面究竟为什么一下子就对林灰搞得这款软件产生了兴趣呢?

  莫非是因为他在快捷指令这款软件上为了内测而设置的自身机制引起蘋果方面的注意?

  往后几年的话涉及到应用商店的审核确实明确规定了:

  应用商店内的软件不得使用自身机制来解锁内容或功能,如许可证密钥、增强现实标记、二维码等进行功能限制。

  往后几年的话,林灰先前设想的在软件中额外设置口令解锁全部功能的做法无疑是很类似于在程序里额外加一道许可证密钥。

  虽然这玩意在往后几年的话是明显违规的,不过这个时空现在的应用商店并没有对许可证密钥这点做额外相应的限制。

  这个时空里的应用商店只是要求“应用商店内的软件及其元数据不得包含按键或外部链接等以指引用户使用非 App 内购买项目机制进行购买”,林灰现在显然的做法显然并没有违反这一要求。

  涉及到快捷指令除了有自身机制上有一定不含恶意的猫腻之外,涉及到林灰复刻的快捷指令软件本身所具有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猫腻。

  无论是占位符文本、空白网站还是其他临时内容林灰在应用提交前移除了,这类低级错误林灰基本都竭力避免了。

  事实上因为前世没少做开发的缘故,林灰很多时候已经不自觉地用前世更严格的审核要求来约束自己了。

  前世蘋果审核要求虽然不少,但2014年蘋果审核要求相当宽松。

  根本没有太多涉及到软件内容的规定。

  但这也不完全是好事,以至于很多奇葩的软件都能上架到应用商店中。

  后来忍无可忍的蘋果方面还将相应的要求直接明明白白写在了开发者须知里面[图片]。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总之林灰觉得并不会是因为他搞得软件出现纰漏才引发蘋果方面的注意。

  莫非是因为高昂的定价和林灰的身份原因才让蘋果方面突然注意到这个刚刚上线的软件?

  似乎有这种可能,不过林灰并不确定。

  之所以探寻究竟是什么做法让蘋果方面注意到了他这款软件的价值是有原因的?

  如果能知道这背后的套路,对林灰以后搞软件无疑有很大的助力。

  以后再开发什么打算卖给蘋果的应用直接按照这个路子来岂不是分分钟进入蘋果的视线,这将省却林灰很多时间。

  林灰向黄静表达了他的困惑之所在。

  黄静解释道:“当开发者在应用商店里上传应用之后,蘋果方面的审核人员都会对软件进行测试,在进行测试的环节除了要验证基本功能是否符合开发者描述之外,受测软件还会进行蘋果契合度测试,之所以要进行这样的测试是为了评选出注重简洁、雅致、创新且易于使用的软件。

  蘋果契合度测试主要从UI 设计、用户体验、创新性、独特性、辅助功能、本地化等方面进行评分……”

  黄静耐心给林灰解释着,其实只消听个三言两语林灰就明白黄静想说啥了。

  因为类似的描述不是林灰第一次遇到了,林灰记得先前他在开发者激励计划中就看到过和黄静表述内容相似的描述:

  “关于高品质APP的评选由αpple方面团队负责。

  对于一般的APP我们将从UI 设计、用户体验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分以评选出高品质APP……”

  这个所谓的测试林灰原本以为只是评选高品质APP的测试呢。

  原来这玩意在黄静口中被称为是“蘋果契合度测试”啊。

  黄静还在继续描述着:“……在契合度测试中如果获得90分以上评分的将被列为高品质APP,而评分在98分以上的软件且同时具有使用价值的工具类软件或效率类软件蘋果方面将额外组织团队进行评估……”

  听到这里,林灰才恍然。

  如此也没枉费之前林灰先前为了符合蘋果方面审美要求所费的一番苦心。

  诚然如此的话,林灰倒是可以尽快按照这个规则搞一堆应用,等着蘋果收购。

  蘋果作为有名的狗大户,收购的软硬件公司数以百计。

  前不久林灰还看到新闻,在今年(2014 年)五月末,蘋果官方以远超大众预期的30 亿美元巨款,收购Beats。

  这笔收购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因为这是蘋果历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单买卖。

  另一方面是因为从无论品牌形象、价值观等等beats都和蘋果公司有些违和,以至于令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也只是令这个时空人许多人不理解罢了。

  林灰还是知道的,蘋果方面此举迹象也就很清晰了。

  蘋果方面已经酝酿进军无线耳机市场了。

  当然也许这个时空的人们并非不理解。

  只是不愿意相信为什么蘋果搞无线耳机选择的切入点会是“买项链赠耳机”的beats。

  不过这跟林灰关系不是太大。

  即便蘋果方面有进军无线耳机市场的打算。

  按照正常的时间线,第一代airpords也是16年才发布。

  林灰如果真想利用这个信息的话也不急在一时。

  更何况涉及到硬件方面的东西都需要长线布局。

  真想搞快钱还是软件方面很容易。

  涉及到软件方面,林灰印象里蘋果收购的软件可不止是一个快捷指令。

  快捷指令这个应用在蘋果一系列收购里面还真不算是价值很高的那种,才几千万美元。

  林灰记得蘋果收购Texture的时候可是用了4.85亿美元。

  Texture是一款基于应用程序的数字化杂志订阅服务商。

  使用这个软件的用户在七天免费试用后,只要每个月花9.99美元订阅便有机会接触到200多种杂志:

  包括《时/代周刊》、《GQ》、《名利场》、《大西洋月刊》、《纽/约客》、《彭博商业周刊》等著名期刊。

  虽然涉及到这些期刊的资源整合挺麻烦的。

  但这个软件的开发还真不算复杂,简直就是白给。

  而且这样的软件即便开发给蘋果林灰似乎也不用担负什么愧疚感。

  截歪果公司的胡,有啥愧疚感?

  甚至前世APPLE NEWS+这玩意也没啥人知道。

  这件事林灰默默记在心中。

  资源整合什么虽然麻烦,但仅仅是现在。

  林灰终究不可能始终单打独斗。

  将来林灰的人脉会织就起一张铺天盖地的巨网。

  除了这个软件之外,还有很多蘋果方面感兴趣的无足轻重的应用都可以搞出来卖卖卖。

  再加上前不久搞得南风APP海外版本对应的专业模式,似乎很快资金就可以突破1亿美元了。

  事实上似乎不用等那么久,先前林灰搞得《HILL CLIMB RACING》这个软件近期也要被收购。

  如果这两个并购案在短期内都能顺利进行,果断流动资金直接突破1亿美元啊($_$)

  不过林灰也不能盲目乐观,和超级细胞这样的小公司不同。

  蘋果方面先前签个分成合同还派了八个人,涉及到一款几千万美元的应用收购不定搞出什么动静呢?

  而且几千万美元的并购,似乎此时四事业群时期的蘋果zg并没有人能够出来为这事拍板吧。

  所以大概率是蘋果总部方面派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