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抓革命,促生产
作者:梦吴越      更新:2022-04-25 06:45      字数:3984
  三天后,开原军抵达铁岭城。

  铁岭距离开原最近,驻守此地有两个旗队战兵,共两百一十八人。统兵把总是开原血战后提拔上来的一个浙兵旗队长,名叫陶国斌,是萨尔浒时便追随刘招孙的老部下。

  开原军主力从铁岭南下,一路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牵着镶蓝旗和正白旗鼻子在辽东四处乱走。一番天秀操作下,镶蓝旗正白旗兵马被吸引到沈阳、赫图阿拉方向,原本会被重点进攻的铁岭,反倒没发生什么战事,一直风平浪静。

  皇台吉退走后,铁岭驻军又被抽调驻守新占领的城池,参与开原圈地运动,现在城中守卫的只有两百多名战兵。

  这些半年前训练的纤夫兵,虽然和三个千总部主力军队还有差距,不过用来守城御敌却是绰绰有余。

  平辽侯率大军照例在铁岭瓮城休整,没有进入主城。

  陶国斌和民政一个姓钱的吏员出庆云门(南门),迎接平辽侯凯旋。

  刘招孙策马走在队伍最前面,身后跟着康应乾等人,这是他第二次踏入铁岭城,心态上与上次完全不同。上次突袭铁岭,他只是个短暂的占领者,随时做好撤退的准备,而再次来时,已是一城之主。

  铁岭守军见平辽侯凯旋归来,发出阵阵万胜之声。

  刘招孙骑在马上,频频挥手向部下致意,驻守铁岭的这些纤夫兵,很多都是他和邓长雄亲手操练出来的,都是他的嫡系。

  在中军卫队的严密护卫下,陶把总和钱吏员在前面引领,林宇、吴霄护卫平辽侯,众人缓缓进入庆云门。

  但见角楼林立,城高池深,瓮城两面墙壁都有包砖。总体来说,铁岭整体气势要比开原更为雄伟,城防也更为坚固。

  和开原一样,铁岭也是以商业为主,在努尔哈赤兴兵造反之前,这里拥有辽东最大的马市。

  其实在嘉靖以前,铁岭只是座辽东小城。全城周围长四里六十步,高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阔三丈。四门分别为:东抚夷、西承恩、南庆云、北威远。

  当时只有四座角楼。

  万历中期,面对蒙古和女真部侵扰加剧,李成梁费巨资增修加固这座卫城,以抵御蒙古侵袭,当然,还有一层原因:铁岭是李成梁的老家,当然需要好好经营。李成梁在铁岭城墙外增筑了外城,增筑八座角楼,修葺羊马墙、战马坡等工事。

  自此,铁岭一跃成为辽东数一数二的坚城。

  按说这样的坚城,足够将建奴挡在辽北,然后因为有汉奸在城中策应,在原本历史上,铁岭不到半日就被后金攻克。

  “所有溃败,皆源自内部。”刘招孙喃喃自语。

  想起那日开原军只用半个时辰便将此城攻破,平辽侯不禁哂笑。

  康应乾等人跟在身后,金虞姬坐在马车里,跟着大队人马缓缓进城。

  进入庆云门,刘总兵自觉下马步行,将缰绳交给卫兵吴霄。按照开原军律,内城不得无故驰马,除非是塘马报信。

  “康监军,快下马吧!”

  康应乾嘟噜了句,也下马步行。老康的身份是辽东巡按,理论上,他负责督查辽东境内所有民政官,品级与辽东巡抚等齐。

  在开原体系中,康应乾现在是公认的三把手——刘招孙不允许军中有二把手存在。

  官大了,架子自然就大,尤其对康应乾这种迷信权力的官迷。除了平辽侯,其他人他都不放在眼里。

  “刘总兵,这铁岭乃辽中第一繁华之地,城中青楼赌坊林立,比之辽沈两城,丝毫不差,听说丁碧那狗贼一大半收入,便是源此,为刘总兵计,为辽东受苦百姓计,这铁岭一带的青楼赌坊产业,必须尽快接手·····,罢了,老夫还是以身涉险,先去青楼考察一番,做出个规划,等回到开原和刘总兵细细规划。”

  能把逛窑子说得如此清新脱俗正义凛然,康监军脸皮之厚,也是无出其右了。

  这也难怪,上次随从铁岭匆忙撤走,来去匆匆,心思也只在打仗上,如今凯旋归来,正好一探花丛,替平辽侯体察民情。

  康应乾边说边从袖中摸出一瓶花花绿绿的玩意儿,远远避开乔一琦等人,凑到刘招孙身前,压低声音道:

  “平辽侯,要不要随老夫同行,这辽东女子,自与江南不同,别有一番····”

  平辽侯瞟了眼老康下颌花白的胡须,笑着摇摇头,对这个精力充沛的小老头道:

  “康监军宝刀未老,本官佩服,家里还有两头母老虎要应付,就不陪康监军了,只是,你要抓紧一些,明日本官还在要铁岭给百姓分地,还有,这青楼很快也要被禁了。”

  随着地盘渐渐扩大,一些以前没想过的问题也在开始凸显,比如青楼和赌坊。

  虽说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贸然废除阻力重重,不过以刘招孙的性格,只要他认为是毒瘤,那就留不得了,他计划回到开原后,便要让谢阳和宋应星进行改革,要求渐渐在辽东境内禁绝青楼和赌坊。

  康应乾知道刘招孙禁绝青楼的计划,不由摇头叹息,脸上露出惋惜之色。

  “分地是好事,给流民吃饱饭穿暖衣,辽民都会记得刘总兵的好,只是这青楼,哎····可惜啦!可惜啦,老夫的人生一大乐事又要没了!”

  两人还在说笑,康应乾忽然朝平辽侯使了个眼色,伸手指向前边引路的钱吏员。

  刘招孙看了一会儿,除了看见钱吏员身材肥胖,没发现什么问题。

  “一个月不见,吃胖了?”

  康应乾连忙摇头,压低声道:“刚才只顾和平辽侯说话,没看他衣裳,那个烟霞绸,在京城,一尺卖二两银子。乔监军每月只发二两银子,这人看起来比乔监军还有钱。”

  刘招孙脸色难堪,没搭理康应乾。

  正是早市时间,临近庆云门的广裕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临街商铺里摆满南货和貂皮人参,操着北地口音的商贩大声叫卖。

  众人来到总兵府,这里原本是丁碧的府邸。安排各人住下后,平辽侯便让吴霄去叫来那个胖子钱吏员和陶把总。

  “你们俩都是做事的人,本官在浑河与建奴血战,铁岭城中商贸还能不断,你二人功劳不小!”

  两人听了平辽侯夸奖,连称呼是分内之事。

  陶国斌不敢抬头,怯生生望着地面。

  钱吏员道:“刘总兵与康巡按稍事歇息,下官已备好车轿,”

  院门口赫然出现一排狮子帷帘的武将官轿。

  刘招孙眼睛像被扎了一下似得,火辣辣的痛。

  钱吏员兀自不知,在旁边谄笑:

  “平辽侯从沈阳一路过来,风餐露宿,今晚我等在西月楼设宴,为平辽侯和康巡按接风!”

  刘招孙一言不发,这时,吴霄匆忙上前,目光冷冷望向眼前两人,在平辽侯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平辽侯拂袖而去。

  留下钱吏员和陶国斌茫然无措。

  康应乾抬手对两人指了指,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叹息一声,连忙跟着刘招孙走了出去。

  刘招孙气呼呼的在前面走,几名卫兵扛着盾牌小跑跟着,累的气喘吁吁。

  康应乾也跟上前,上气不接下气道:

  “都···是下面人不懂事,他俩也是一番好意。”

  刘招孙猛的回头,望向紧跟着自己的吴霄。

  “你再去问章麻子,他都查清楚了?上次缴获的银子,现在还剩多少?”

  那日攻破铁岭,开原军从丁参将府邸地窖搜出巨额白银。

  在中军卫队、镇抚兵、民政官员的共同监督下,八十万白银被运回开原。

  吴霄正要转身离去,裴大虎沉声道:

  “刘侯爷,不必再问了,十万两银子,说是赈济流民,现在都没了。”

  “我的兵不会贪腐!”

  刘招孙气急败坏,一把扯住裴大虎,将他朝前面拎了几步。

  康应乾上前拉住平辽侯。

  刘招孙闭上眼睛,大口大口喘气,过了很久,缓缓开口道:

  “张潮、林宇,立即带中军卫队,再从第一千总调三百战兵,封锁铁岭四门,裴大虎、吴霄、章东,你们三个随本官去地窖查看!”

  众人见平辽侯暴怒,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即开始安排人手。

  ~~~~~

  半个时辰后,刘招孙站在总兵府地窖门口,望着眼前空空如也的大箱子,眼中冒火。

  他留给铁岭赈济流民的十万两白银,全部不翼而飞,此外,地窖储藏的两百支燧发短铳,也不知去向。

  陶把总和钱吏员,跪倒在地窖门口。

  “平辽侯恕罪,钱都用来赈济流民了·····”

  刘招孙将他踹倒在地,望向旁边章东。

  一脸阴鸷的章麻子凑到胖子身前,锐利的眼神像在打量猎物:

  “死到临头,还敢撒谎!老子早就问过城外的流民,除了煮过几次粥,铜板都没给过人家一块,说,银子都到哪里去了?”

  刘招孙冷漠望向钱吏员,一种莫名的无力感忽然涌上穿越者心头。

  “你们贪了多少?”

  钱吏员嘴巴张大,没想到平辽侯会这样问自己。他还在迟疑,吴霄已经拔刀出来,架在他脖颈上。

  “平辽侯,冤枉啊,小人只拿了八千两,其他银子都分给·····”

  这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陶把总终于忍受不住,以头抢地,咚咚磕头。

  “末将有罪!末将只想让兄弟们过得好一些,就把银子分了。”

  刘招孙拔刀而出,指着这位曾经的老部下,怒不可遏道:

  “陶国斌,你好大的胆子!”

  陶国斌泣不成声:

  “大军走后,城内商户就不停给我们送银子,送女人,让他们和建奴走私·······末将一时糊涂,以为拿出去的银子能再填上,末将从没见过那么多银子,没见过那么多女人······”

  刘招孙一阵晕眩,往后摔倒,康应乾吴霄连忙扶住,他一把推开两人,指着跪在地上的陶国斌,声音哽咽道:

  “你,你们,本官才走两个月,你们就堕落成这样!”

  “城外还有这么多流民,每天都有人饿死,我在沈阳流血,差点死在浑河,你们就这样在我心口上插刀子!”

  刘招孙气喘吁吁,过了很久,终于恢复平静,冷冷道:

  “把他俩带下去,细细审问,问清楚银子和火铳去向!凡是牵连此事者,全部抓了!”

  两名卫兵上前用绳子绑陶国斌,刘招孙怒道:

  “不用绑,他以前是本官家丁,在萨尔浒替本官挡过箭!不会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