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王恭厂
作者:梦吴越      更新:2022-04-25 06:52      字数:3896
  “山西镇降闯了?”

  “陛下,只有山西镇副总兵秦遇吉仍在抗敌,不过也是凶多吉少,宁武关周边都降了,秦遇吉家丁太少,也没什么火器,难以坚守。”

  乾清宫西暖阁,武定皇帝望着站在面前的章东、乔一琦、杨镐等人,脸色越发阴郁。

  宫女递上来热茶,裴大虎挥了挥手,闲杂人等全都退下。

  “气势如虹,一日千里,闯军比朕想象的要厉害。”

  武定皇帝说话口气云淡风轻,仿佛闯军在山西一日千里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众人都很清楚,形势已经到万分危急的地步。

  除了倭国朝鲜境内的两万驻军,其余开原军陆续都已调回京师,武定皇帝甚至派人征召建州、海西女真入关,让布尔杭古和杜度率兵对付流賊。

  刘招孙这次面临的对手空前强大。

  流賊人数超过三十万,而且还在不断膨胀之中。

  北方遍布流民,闯军过境,流民揭竿而起,指望那些欠饷的边军去抵挡闯军,显然是不现实的。

  出了京师,一路往西,除了已经战死的满桂,听从武定皇帝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月前还在陕西,马上就要逼近京师。”

  大齐皇帝凝视墙上悬挂的北直隶形势图,根据章东等人汇报的流贼情报,用铅笔在地图上绘制出一条闯军自陕西至京师的进军路线图。

  闯军在山西的推进速度超出所有人预料,山西各地的反应更是让大齐君臣瞠目结舌。

  此时此刻,刘招孙终于能理解1644年朱由检面临的绝境。

  众人看了那地图都是啧啧称奇,沿途几千里路程,除了宁武关,其他关隘都是畅行无阻,怪不得李献忠还有时间在太原称帝。

  “李献忠也当皇帝了?”

  章东连忙展开一封密报:

  “回圣上,二月八日,闯逆在太原僭越称帝,李献忠封自己为大唐皇帝,自称是李世民四十九代嫡孙,定都太原,说要效法李渊,推翻大齐,他把大齐比作隋朝,把圣上比作隋炀帝杨广。说要为天下除贼,铲除暴齐。”

  乔一琦气得直跺脚,杨镐胡须抖动,正要怒骂,武定皇帝哈哈大笑:

  “把朕比作隋炀帝,真是抬举朕了,朕要有杨广那样能干就好了。”

  刘招孙回忆起隋炀帝征伐高丽,开凿运河的丰功伟绩,冷笑两声,补充道:

  “杨广只是太过仁慈,没把那些乱臣贼子杀光,留下李渊这样的祸害,朕可没他那么心软,这天下乱贼真以为朕是软包子不成?个个都想杀入京师,做董卓。”

  “朕顺天应命,位列九五之尊,也才建国为齐,这李献忠是何许人物,就敢如此托大。”

  乔一琦道:“圣上,流贼在陕西山西屠戮百姓不下十万,满桂总兵也被他们杀害,邓将军和炮营主官怕也凶多吉少,这等恶贼,应当将他们千刀万剐才好。”

  千刀万剐。武定皇帝何曾不想将李献忠千刀万剐,只是目下形势发展越来越对大齐不利,陕西民变从最开始时便一发不可收拾。

  “西安府如何了?”

  章东连忙禀告说:“圣上,西安府城上月便被流贼攻陷。”

  刘招孙诧异道:“也是李献忠干的?”

  “不是闯逆,是蜈蚣块,也就是张自成,他手下也有五六万人马。”

  历史上的流贼大头目蝎子块变成了蜈蚣块,张献忠也变成了张自成,历史总在不断进化,给人一种无助的荒诞感。

  “继续说。”

  章东语气沉静道:

  “流贼攻城半月不克,正月三十日,一伙流贼假扮救援官军,西安府巡抚胡廷宴不顾总兵官王荣劝谏,执意放溃兵入城,没过多久,溃兵便内应举火,点燃钟鼓楼火药库,导致城中大乱,流贼乘乱一举破破城,张自成纵兵抢掠,城中血流成河,死伤无数。秦王朱存极投降流贼,巡抚胡廷宴投井而死,巡抚以下殉难者有十几人。”

  “这胡廷宴倒有几分骨气。”

  武定皇帝回头望向戚金,对留在自己身边的这位大将道:

  “骨气不能当饭吃,这些文官,遇有祸事,一抹脖子,坑害一城百姓,以后大齐将官,若有临阵不战而自杀者,以通敌罪论处。”

  几位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刘招孙喟然长叹:

  “李献忠,卿本佳人,奈何做贼,而且还要和朕为敌,朕不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吗?”

  武定皇帝在紫禁城想了三天三夜,也没想明白李献忠为什么要攻打京师。

  自崛起以来,武定皇帝对治下百姓多有照顾,无论是佃租还是徭役,无论是当年在开原还是现在入主京师,他征收的赋税徭役都是最低水准,甚至不及前明的一半。

  武定皇帝对流民的照顾可谓是竭尽全力,尽管如此,李献忠他们还是不肯放过自己,还要把刘招孙当做是被“革命的对象”,这让武定皇帝感觉莫名其妙。

  “朕看起来很好欺负吗?李献忠要打北京,桂王要打北京,连福建的藩王也要攻打京师!”

  武定皇帝留下杨国丈镐和裴大虎。

  杨镐一直反对入关靖难,康应乾不知道陕西山西情形,杨镐却是了解的清清楚楚,在他看来,关内几乎就是个火药桶,一点就着,而刘招孙和他的大齐现在就坐在火药桶上,这时候皇帝还在自己去点引线,实在是愚不可及。

  “陛下,闯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山西各路人马至少八万人,还要加上边军的家眷老小,几十万张嘴都指望着李献忠吃饭,不打京师,流贼便要自己散伙了。咱们在京师只能等着被百万流民合围!”

  武定皇帝兀自忿忿不平。

  “打吧,北直隶再经一场战火,便尸骨无存,朕知道各地受灾严重,大齐救不了这么多人,别说什么陕西河南,就是京城,百姓每天也都有饿死……粮食不会突然增多,帮助流賊的最好方式就是多杀他们几个人。”

  杨镐怒气冲冲,怒道:

  “圣上这话的意思是,要和流贼在京师决战?等着被各地流賊围死?”

  刘招孙振振有词道:“对啊,当然,难不成还要逃离?”

  杨镐强压住怒火,凑到皇帝身边,压低声音道:

  “陛下没看看天津今年少了多少万纤夫吗?等李献忠来啦来了,这些人以后都是賊,京师,无论如何守不住的,臣有上中下策,可保万全。”

  武定皇帝打断岳父,直截了当问道:

  “下策是什么?”

  杨镐愣了一下:

  “下策是坐守京师,等待朝鲜、日本驻军回国救援,里应外合重创流賊。”

  刘招孙拍案而起,大声道:

  “好!就这么定了!里应外合,重创流賊!”

  杨镐一脸茫然,他想了一会儿,还是劝道:

  “圣上,流贼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多,而且很多都是普通百姓,到时杀还是不杀?拿什么和他们打?到时京师粮食很快耗尽,人心难测,望陛下三思!”

  武定皇帝拍拍他岳父肩膀,云淡风轻道:

  “岳父,人总要死的,朕也会死,有些人会被杀死,有些人会被饿死,天下太大,朕只是数省之地的齐国皇帝,只管身边的人,其余人,朕救不了。让他们饿死一批,打死一批,最后再抢富户抢大户,人少了,粮食就够吃了。古往今来,不都是如此吗?”

  ~~~~~

  历史总是胜者为王,准确来说是剩者为王,无论如何,最后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历史。

  “记住,朕与李献忠,只能有一人存活,朕死了,诸位也会死,没有任何理由,活着就是理由。”

  刘招孙特意叮嘱裴大虎,要他近日加派人手严密监视王恭厂火器生产——此时王恭厂内的工匠都已换成是开原工坊的人。

  根据穿越者渐渐模糊的记忆,那场诡异的天启大爆炸,很快就要发生了。

  所谓天启大爆炸,大致是这样的:

  明嘉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的早晨,紫禁城里的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平静。天启皇上还在享用早膳,突然,一声巨响!宛似晴天霹雳一般!天空瞬间昏黑如夜,整个乾清宫剧烈地摇晃起来。

  朱由校闭着眼一路狂奔,从乾清宫一口气跑儿到交泰殿。

  “皇上此时方在乾清宫进膳,殿震急奔交泰殿,内侍俱不及随,止一近侍掖之而行,建极殿槛鸳瓦飞坠,此近侍脑裂,而乾清宫御座御案俱翻倒。”

  ——《天变邸抄》

  紫禁城内一片狼藉,修三大殿的工人死了两千多,宫里养的大象也疯了,冲到街上撒开了跑,踩死的人无数!长安街一带,人的残肢断臂遍地都是。“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

  驸马街上有一重五千斤的大石狮子被炸飞,再找着的时候居然在顺城门外!这还不算最远的,有记载说北京的很多大树被炸到了密云!密云离北京大概七十公里,就是广岛原子弹的威力也不足以使“大木远落密云”。

  宣府总兵那天刚巧出门走亲戚,走到圆宏寺街时爆炸发生,一行七人凭空消失,无影无踪!更恐怖的是有位叫周季宇的绍兴人,那天早上去菜市口买布。走到半路,碰见几个朋友,于是赶紧行礼作揖,谁知道礼还没拜完,头就飞了出去!

  ······

  关于这场爆炸发生的原因,后世有很多种说法。

  什么地震啊、火药爆炸啊、飓风啊、陨星啊、大气静电酿祸啊、地球内部热核高能强爆动力啊、陨星反物质与地球物质相逢相灭啊,甚至外星人入侵、UFO降临啊,等等。

  当然,也有很多人表示其实所谓天启大爆炸只是一次普通的火药生产事故,晚明之际,政治破败,纲纪松弛,类似这样的事故频发,只是这次经过邸报添油加醋的艺术渲染,更加著名罢了。

  不过,在亲身经历过穿越之后,穿越者对这个世界又有了新的认识。

  或许真有某种操作一切的神秘力量。

  他不敢确定天启大爆炸到底会不会发生。

  好在1626年初夏的北京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大唐皇帝李献忠的东征大军正在逼近北京城,前锋甚至已经抵达密云。

  相比什么外星人克苏鲁邪神之类的超自然存在,来自流賊的威胁才是具体的,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