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准备
作者:东耳太一      更新:2022-05-27 00:11      字数:2277
  那场关于三体探测器的舰队联席例行会议,雷迪亚兹也在现场。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向乔·哈德森带回了一件好消息……和一件坏消息。

  好消息是,舰队联席“慷慨”地给予他们近距离接触三体探测器的名额,这多少舒缓了双方的紧张局势。

  但坏消息是,人选由舰队联席决定。

  至于那个人选,居然还是嬴政。

  没别的,还不是因为嬴政是雷迪亚兹工业集团的股东之一,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也就相当于是集团那边的高层人员。

  加上天文物理学博士的头衔,他无疑成为舰队国际最放心的人。

  于是,嬴政将又一次去见证历史。

  ……

  “丁博士,好久不见了。”

  丁仪与之握手:“李华博士,你还这么年轻呀。”

  两人难得叙旧,客套话是少不了的。

  且互相知道彼此的真实想法,唯有借一步算一步了。

  “你确定要跟我一起去?那可是三体探测器,可不是过家家用的预防小孩误食小铲子,我可是活够了,但你还有大把时间。”丁仪提醒道。

  “能看到舷窗外的三支太空舰队,我便觉得,来这里……似乎也不是一个错误。”嬴政答非所问的点点头。

  但是,这些人搞出这么个阅兵仪式,

  “但愿我可以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三体舰队。”

  “丁博士,也请你但愿我们……能活到那个时候。”

  两人再次看着外面的舰队,不由衷地叹了口气。

  “你知道吗?我做过一场很诡异的梦:我梦见人类穷尽一生,也没能突破智子的技术封锁……然后就梦到此时此景,人类对抗三体文明的筹码,像鞭炮一样接连爆炸,人类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然后呢?”嬴政好奇问道。

  “然后,我就醒了,相信我,这绝对是一场地狱级别的噩梦,我没这个心情去回忆。”

  联合舰队的编队十分密集,这种队形密度只有进行检阅时才采用过。

  按照正常的巡航编队,战舰之间的间距应该在三百到五百公里,二十公里的舰距,几乎相当于海洋中的贴舷航行。

  三大舰队中都有很多将领对这种超密集的队形提出异议,但采用常规队形却遇到棘手的问题。

  首先就是参战机会的公平性原则,如果以常规队形接近探测器,即使逼近到最小的距离,编队边缘的战舰距目标仍有几万公里之遥,如果在对探测器的捕获行动中发生战斗,那么相当多的战舰就不能算做是参战舰了,这将在历史上留下永远的遗憾。

  而三大舰队都不能拆散自己的编队,那么哪个舰队位于总编队中最有利的位置就无法协调,只能把编队压缩到超密集的检阅队形,使所有战舰都处于作战距离之内。

  采用检阅队形的另一个原因是:舰队国际和联合国都希望编队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震撼,这与其说是对三体世界的力量显示,不如说是做给人类公众看的,这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对两个国际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目前,敌人主力仍在遥远的两光年之外,舰队的密集编队当然不会有什么危险。

  “量子”号位于矩形编队的一角,所以丁仪从这里可以看到舰队的大部分。

  在越过土星轨道后,舰队开始减速,并已经接近三体探测器,而速度已经减到负值,与三体探测器的速度相配合,以便实施拦截。

  丁仪把烟斗放到嘴里,在这个时代他找不到烟丝,只能叼着空烟斗。

  两个世纪后的烟斗居然还残留着烟味,只是很淡很涩,隐隐约约的,像过去的苦涩记忆……

  丁仪是七年前苏醒的,一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他去年向舰队提出请求,希望在三体探测器被拦截后,成为第一个零距离考察它的人。

  而丁仪虽然德高望重,但他的请求一直被拒绝,直到他声称要死在三大舰队司令面前,舰队方面才答应考虑这事。

  其实,第一个接触探测器的人选一直是个难题,首次接触探测器就等于首次接触三体世界。

  按照拦截行动中的公平原则,三大舰队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被允许单独享有这个荣誉。

  而如果让三方派出的人员同时接触,在操作上也有难度,容易横生枝节,所以只有让一个舰队国际之外的人承担这个使命,丁仪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而丁仪的请求最后被批准,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原因。

  其实,对于最后能否得到探测器,无论是舰队还是地球国际都没有信心,它在被拦截中或拦截后有很大可能要自毁。

  而在它自毁前如何从中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零距离观察和接触是不可替代的手段,丁仪作为发现宏原子和发明可控核聚变途径的资深物理学家,是最具备这方面素质的人。

  反正生命是他自己的,以他八十三岁的年龄和无人能比的资历,自然有权利拿这条老命干他想干的事。

  而嬴政才四十出头,的确不应该拿自己的性命拼搏。

  舰长打断了军官们的讨论,继续会议的进程,他对丁仪说:“丁老,对您的考察,舰队是这样安排的:当无人飞船完成对目标的捕获后,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如果没有发现异常,您将乘穿梭艇进入捕获飞船,对目标进行零距离考察,您在那里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

  接着,舰长介绍说:“这位是西子少校,而这位是李华博士,你认识的,两人分别代表亚洲舰队和集团,将会全程陪同您完成考察。”

  一名年轻的女军官向丁仪敬礼,同舰队中的其他女性一样,她身材颀长苗条,是典型的太空新人类。

  丁仪只瞥了少校一眼,就转向舰长:“怎么还有别人?我同李华博士去不就行了?”

  “这当然不行,丁老,您对太空环境不熟悉,整个过程是需要人辅助的。”

  “要这样,我还是不去的好,难道还要别人跟着我……”丁仪没有说出“送死”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