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结局(完)
作者:西诸      更新:2022-05-27 13:40      字数:2952
  日子白驹过隙。

  又一年初春。

  简兮实习转正,正式留在电视台工作。

  别看她年纪轻轻,头脑灵活着呢。

  最近网上很火的一档电视节目,叫什么,《披巾斩棘的冬瓜皮们》就是她主持策划的。

  也将她的事业推上了一个小高峰。

  后续她又做了许多采访,推出了一系列的宣扬正能量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节目,比如《舌苔上的黑暗料理》、《向往的六个果冻》、《中国诗橙大会》等等。

  她和江宁搬出了租室,住进江宁早就买好的新房里,房产证上写的她的名字。

  两家人互相见了父母,大家对小年轻们都满意得很,江爸江妈只有江宁一个儿子,如今见了简兮,恨不得拿她当亲生闺女宠。

  “兮兮,一个月后我们就要结婚了,紧张吗?”

  夜色深处,灯火朦胧。窗外景致极好,屋里春色也不赖。

  “说不紧张你信吗?”简兮脸颊通红。

  她也没想到,她和江宁两个人,竟然这么快就要修成正果了。

  简直像做梦一样。

  “紧张也没事,有我在。”江宁双臂撑在她身侧,吻了吻她的眉心。

  简兮嘴角弯了弯,她当然知道啊,“那你可想好了,就算我们结婚了,我也不会那么快要孩子。或者,不会要的。”

  她也有她的顾虑,现在很多人结婚,似乎都是为了孩子。

  “我生不了。所以,生不生得由你啊。由你决定,我都听你的。”江宁眼角都红了,也不知是被冬夜冻红的还是其他,他耐心缠着她解释,“我和你在一起,也不是为了生孩子。要想生,很多年前,我们就生了。你说是不是?”

  好像,有点道理。

  简兮额头渗出细汗,被他抬手抹掉,他问她今后还想做什么。

  她说,她爸爸因为肝癌去世,她不能阻止资本不生产烟酒,也不能阻止别人不去抽烟喝酒,只希望,能有新的药物问世,降低对身体的损伤。

  江宁闻言,沉默良久,轻轻道了一个好字。

  简兮也回抱住他,做贼似的,悄悄提醒,“江宁,告诉你,我今天……是安全期。”

  三个字,悄悄咪咪,每个字都是一颗石子,轻轻砸入本就不平静的森林,幽深繁茂的枝叶荡啊荡,翻涌的绿色波浪掠过那些停驻的大雁鸟雀,太过突然,惊心动魄。

  “你,说什么?”江宁不敢放松,眼尾红了一圈,像只迷惘的狐狸,一不小心入了猎人的陷阱。

  他有点回不过神地看着她,反应她说的话。

  理智与专业告诉他,这并不可靠。

  可此刻的某个人像只精灵,咯咯地笑着,比得逞的小狐狸还狡猾,迷惑了人挑灯夜战的书生。

  “听不懂吗?”简兮的指甲轻轻刮他的手臂,在冬夜里被凉风一扫,冷得忍不住发出颤栗。理智被压倒了,她自然是感受到的,“意思是……”

  话未说完。

  简兮就感觉,失声了,“你!……”

  大脑有一秒的短暂停滞。

  随后,耳边嗡嗡作响,周遭所有的声音,风声、落叶声、呼吸声,如浪般涌入薄弱的耳膜,刺激着她的五官和身体的血液。

  窗外,夜色漆星。

  夜风不断地吹进,吹着帘子如波浪般此起彼伏地晃动,连续、不间断拍打着玻璃,勾勒出一条条弧线。

  又美又汹涌……

  *

  一月后。

  两人的婚礼在小镇上举行,来了许多亲戚好友。

  整个婚礼低调、安静,也不失圆满。

  因为工作原因,两人婚后只过了一周的蜜月,没去很远的地方,就在国内。

  五年后,他们才要了孩子,是对双胞胎,一男一女。遗传了父母的基因,自小就长得惹人喜爱。

  他们婚后的生活同很多人一样,相夫教子,荣辱与共,平静、平淡,却从来没有过争吵。

  因为江宁从来只听她的,无论对错。

  他用一生,将她宠成一个孩子。

  ……

  五十年后,七月十六日这天,天气燥热,华中突然传来凰台著名前幕后制作人简兮女士因病离世的消息,一下子进入微博热搜榜前十。

  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不认识这人。

  可随即,她过往的事迹被精明灵敏的媒体们挖掘出来。

  简兮,出生于垣江,二十二岁入职东凰电视台,创办延续至今的经典文化节目,影响至东南亚、海外几百个国家和地区。

  三十岁,根据她的第二专业法学,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只帮助受害人打官司私人律师事务所,帮助无数没背景没资本的平民讨回公道。

  四十岁,总计捐赠十所希望小学,免费捐赠十所医院上万件医疗物品。让上千民山区学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减轻病患及家属负担。

  五十岁,在即将晋升为台长之时,从电视台离职,去各地济贫救灾、山区支教、支医。

  六十岁,在一次运送物资中,为打破某会与政.府勾结和贪污垄断,她们一家人都亲自赶往前线,不料途中突发大雨,她的儿子不幸死于山体泥石流中,丈夫重伤治愈,却不幸双腿残疾。随后,她便销声匿迹。

  ……

  自媒体世界,人们都是健忘的,每日层出不穷的娱乐新闻甚嚣尘上。很快,被人感慨推崇了一番的她便渐渐被人们遗忘。

  再过五年后。

  中国科学院发布一则噩耗。

  他们的院长江宁同志于这年七月十六日晚,死于家中。

  病因是过度疲劳,身体常年受到辐射伤害,衰竭而亡。

  而他生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就是研究出实现肺部有害物质自我转化出体外的新型药物CCNEL,以及,研究出预防肺癌的四价、九价和十二价疫苗。

  这两项科研成果,造福无数百姓,解决了数亿烟民与肺部疾病患者面临的巨大问题。他所有研究,足以写满几百个笔记本,一台电脑。并且他也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证明,他没有用什么国家的绿卡,一心只专注于科学实用研究而已。

  而当人们翻开他被火烧尽只剩最后一页的残缺日记本时,发现上面只有不完整的一段话:她最喜欢吃的糖,是草莓味,果汁也得是草莓汁;她最喜欢的温度,是三十五度,三十五度的水里至少也要沐浴二十分钟;她最喜欢的杯子,是带月牙图案的磨砂杯,杯子到目前为止已经换了三个;她最喜欢的天气,以后都是雨天,因为租房那天晒焦蚂蚁的炙热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她最喜欢的人地方,是垣江小镇,那里风景多为细雨绵长,也是我们缘份开始的地方;她最喜欢的人……

  是我。

  ……

  读到这几行文字的人,眼前仿佛会出现这样一幕: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岁月未磨平他的棱角,他将一切献给了国家。光影之下,他与夕光遥遥相望,回忆着,只剩他一个人的过往。

  这时人们才惊觉,他们眼中多么伟大的研究者,站在科研顶端的医学家,也只不过是一个揣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罢了。

  他,深爱着他的妻子。

  ……

  再几十年过去,无数英才倍出,时代不断发展,早已没人记得,他们是谁,做过什么。真真假假,已经埋没。

  唯一记住他们的,只有档案室里厚厚的一叠黄纸,一台年久失修的电脑。

  摇摇欲坠的大门外,枯黄的落叶赶走了门外最后一只蚂蚁。围墙外面的钟声响起,又一个时代过去。

  *

  《江医生的日记本》第一条:

  江医生属于国家,而江宁只属于她。

  《江医生的日记本》第二条:

  她没有最不喜欢的。

  因为,我从不会让那些东西出现在她面前第二次。

  *

  2020.08.07(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