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之典(5)
作者:尼奴尔达      更新:2022-05-28 13:38      字数:1885
  杨暄宁刚一进韦太后的寝殿便感到气氛压抑,立在门外的老臣立时便将她围住了,为首的是国舅萧瑀。“御医到了吗?”杨暄宁急问。“至尊和御医都到了,贵主快进去吧。”

  韦太后此时躺在榻上,双眼紧闭无论身旁的杨侑怎么唤她只能微微出声。“皇姑!”杨侑一见杨暄宁进来眼泪才掉了下来。“太后这是怎么了?不是前几日还好好的。”杨暄宁轻轻握住杨侑的手,看着韦太后的脸色煞白她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太后,刚刚与老臣们商量李渊要我们迁宫的细节,说到急处突然就晕了过去,怎么也唤不醒……”。

  禅让大典之后,至尊不再是至尊,太后也不再是太后。李渊要住进这大兴宫,自然是容不下杨氏还在这皇宫里出现。“他们也太心急了些。”杨暄宁轻轻哼了一声,扭头问:“太医令怎么说?”

  “太后连日操劳过甚,加之心中郁结,今日此症恐怕是有风疾之兆。”太医令低头谨慎回道。风疾?杨暄宁知道这病的厉害,望着床榻上的韦太后心中一阵酸楚。虽然她与她往日立场有所不合,但念起她孤儿寡母一心抚育兄长嫡亲血脉的艰辛,此刻也难有怨念。侄儿年幼,朝事艰难,她不能就此倒下,只盼着她能尽快好起来。

  “是阿宁来了吗?”太医紧急施针之后,韦太后才慢慢恢复了神志,第一眼就看见杨暄宁坐在榻前,伸手去拉。

  “太后,是我。”杨暄宁含泪点了点头。“我这身子不争气,这个时候倒下,李渊那老狐狸真是狠啊,想迁我们孤儿寡母出大兴到长春宫。你说,我怎么能答应呢?”迁往长春宫,且不说离大兴遥远,那里是驻军重地,这是要将太后和至尊软禁在那里吗。为什么此事却没有听李世民回府提起过?

  “贵主,如今太后身体突然抱恙,不能让至尊孤身一人应对此危局。现下,只有贵主是至尊最亲近的人,这担子您得担起来。”

  “诸位,这是要把我架在这火上烤了。”杨暄宁轻叹一声。这些天她也多少看出来,李渊自上次的事对她本就有很深的忌惮,不然也不会那么快将长孙安明接到李世民的身边,以此对她形成制衡。若是见她代韦太后又参与其中,还不知道会生出什么心思。“既如此,此事我不能推辞,我会力保太后和至尊留在京城。”

  “一切全托贵主了。”待众人退下,萧瑀、陈叔达、屈突通、姚思廉等几人似乎特意留下:“还有一件大事,不便宣示与人,今日原本是要与太后私下商议的。”杨暄宁见萧瑀面有疑虑,便知不是小事。“事到如今,还有什么不能与我直言的?”

  “此事,我与你国舅早已商议过了。这禅让之中还有一个条件,只有今日我们几人知晓。”在杨侑的搀扶下,韦太后咬牙坐起身靠在榻上道。

  “如今那世子李建成虽然是李渊的嫡长子,可他当日坚决回避与贵主的联姻之举,显然是担心日后与我们牵涉过多,影响他新朝入主东宫,也正合李渊拉拢山东豪族的心意。新朝之后他若做了太子,他的太子妃郑氏外家乃山东豪族,日后恐对我们十分不利。”关中郡望历来与山东郡望不睦早已是举世皆知,曾任幽州总管的燕荣鞭笞范阳卢氏子弟当时还闹到了朝廷。加之江南士族势微曾经依附于父皇才在朝中占据一席之地。其他士族必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山东郡望新朝重新得势。

  “所以你们是想?”杨暄宁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太后与臣等商议,这禅让条件之中的一条便是力主赵国公成为将来新朝的太子,这样有赵国公与贵主在臣等也就不会过于担心。”过于担心?他们所指的担心就是在新朝他们不会被新君弃如敝履。

  “这,赵国公是嫡次子,推立太子名不正言不顺,何况李建成已做了唐王世子。李渊实力雄厚又控制着京城,恐不会轻易满足诸位臣工所愿吧……”杨暄宁觉得这步棋太过于冒险,弄不好反倒会将李世民置于父兄猜忌的险地!可这些人都是她的长辈又怎么会真的都听她的,他们只需要她在这个位置上做好她该做的事。

  “所以,这就是太后和舅舅当初让我与赵国公联姻的初衷吗?这件事我会去说,但赵国公是否答应,要取决他的心意,我不能替他做决定。”他们笃定的是,李渊虽然控制京城,但禅让之后也不可能完全甩开他们,宇文化及、窦建德、王世充都有与他争夺天下的实力,他们之间其实互相都离不开对方。

  “即使我们不这样做,依赵国公目前的声望际遇,此后也必不为李建成所容,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府上的那些心腹幕僚恐怕比我们还要担心。臣等不去做,自然会有人去做。贵主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心软,忘了自己所担的责任,您还有至尊。我们会把这个风声找准时机透出去,先给李渊施压。这世上事情成与不成,本就是半分谋划半分运气。”他们想把她杨暄宁架在火上烤,还要把李世民也架在火上烤,稍有不慎他会有性命之忧。不知此事李世民若是知道,会做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