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各自道理
作者:河边的苹果      更新:2022-05-28 23:36      字数:2293
  他们行了一日,才在海上同王宁等人汇合。

  王宁一众穿的也是倭人的衣服,要不是他们的船上也插了大周和福建水师的旗帜,这会一准打起来,如今的福建水师可是不怕倭寇的。

  两方先击鼓表明了各自的身份,随后王宁乘坐的小船靠上了董如意等人的大船。

  王宁见到董如意等人非常激动。他抱拳行礼道:“我们撅了他们的驻地,看到零星的几个逃回的倭人,就知道咱们大获全胜了。”

  杨都督笑道:“那是,咱们必须全胜。”

  王宁随即道:“快给我说说这次的战果?我刚刚看了一眼,这架势,咱们是准备全军出动了吗?”

  杨都督地笑僵在了脸上,战俘的事,他不知道怎么说。

  侯旺见杨都督没有说话,咳嗽一声道:“这次的五万倭人,咱们杀敌三万,淹死一万,活捉了一万……”

  他话为说完,王宁就插话道:“什么?活捉了一万?活捉了一万,你们还敢出海?你们可真是胆大,你们就不怕那一万战俘掀了咱们的老窝吗?”

  侯旺心道:“看吧,是个人都不会想到战俘还能杀。”

  董如意淡淡道:“王副官无需担心,那一万战俘已经去同阎王报道了。”

  王宁直接愣住了,他低头看着董如意,那说话的模样,仿佛不是在说一万战俘,而是再说一万只蚂蚁。

  王宁一把抓住侯旺的胳膊道:“董爷说的是什么意思?”

  侯旺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董爷下令射杀了一万战俘。”

  王宁惊道:“什么?就这样给杀了吗?这下糟了,这要如何同朝廷交代?参军们是怎么说的?”

  杨教头道:“这跟朝廷有什么关系?咱们打仗,就当全杀了不成吗?”

  王宁支支吾吾了好半天,也没有让杨教头明白为何这一万人不能杀。

  福建同别的地方不同,一千战俘杀也就杀了,一万战俘可不是他们随便就能杀的。这一万战俘可是朝廷同倭国谈条件的筹码。

  董如意道:“好了,都别说这些了,咱们先说说后面的事吧!”

  王宁点头,跟其他人一起进了船舱。

  一众人围着铺着海域图的桌子坐了下去。

  董如意道:“先告诉全军将士,这一次咱们不是攻打倭国,所以上岸后只能停留三日。这三日,咱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毁了倭国所有船只,剩下的时间就抢他们的粮食。”

  董如意先说了自己的看法,然后又听了其他人的意见。最后他们分析了此次首攻倭国的利弊。

  一众人商议完,天都要亮了。

  董如意看着天道:“你们去安排一众统领和参军过来,师傅您先留下,我教你如何同那些参军说杀战俘的事。”

  杨教头点头留下,他看着众人的反应,也知道这事的严重性。

  一众参军最开始就反对杀战俘,只是由许统领带头,压根就没人听。

  福建水师同倭人的仇恨那可不是一丁半点的。参军们气地吐血,到处找杨教头,结果好不容易见到人了,却又得令要出海。

  董如意说了杀战俘的重点,然后让杨教头自由发挥。很快一众统领、参军就全都过来了。

  杨教头道:“咱们先说一下接下来的事。”他说了未来的战斗事宜。

  许统领道:“要是能打到他们的都城就好了。”

  杨教头装模作样道:“人家可有好几十万军队呢,就咱们这点人要是真上了岸,哪里打得过他们,咱们可是水军。”

  许统领笑道:“是,杨都督说的是。”他对这一战那叫一个满意,他这辈子就没打痛快过,更何况如今他们都要打去倭人的老巢了。如今杨教头说什么,他就应什么。

  等所有的排兵布阵都安排完后,众统领又提了一些意见。

  杨教头道:“好,我记住了,容我想想再同大伙商议。”

  等一众统领都离开了,参军们便围了上来,他们要说的就是杀战俘的事。

  杨教头道:“老子下令杀的是倭人,又不是自己人,这有什么的啊!更何况不杀了他们,这会子你们就不怕他们一万人撅了咱们的老巢?”

  杨教头的话,问住了所有参军。那一万战俘不杀,他们就不能全军出动。

  林参军道:“照我说,福建水军就不该出这趟海。”

  杨教头道:“林参军,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是个粗人,那些个为国为民的话我不会说,但是替兄弟报仇的事,我还是记得的。如今谁要是敢拦着我杀倭人,别怪我直接拿了他,问问他是不是倭人派来说好话的。”

  杨教头这话一出,所有参军全都不敢接话了。他们都知道福建人同倭人的仇恨,而这位可是发过誓,不灭倭寇,不成家。而他如今年过半百也没有娶妻生子。

  林参军听了这话,差点没被吓死。他赶忙说道:“天地良心,我可没有替倭人求情的意思,我只是说杀战俘不合规矩。”

  一众参军赶忙说是,他们都觉得那一万战俘应该等朝廷下旨后再做决定。

  杨教头道:“等朝廷的旨意?你们都没打过仗吗?都没读过兵书吗?不知道什么是兵贵神速,什么是攻其不备吗?”

  一众参军被气的不行,他们怎么可能不懂这些道理。

  付参军起身道:“杨都督,从咱们这里到倭国最少要两个月,如果风向不好,或许时间更长,您知道不知道这一趟下来要浪费多少钱粮?”

  杨教头见状,也站了起来,他的声音直接盖过了付参军。“我是个粗人,我不知道这一趟要用多少钱粮,但是我知道,倭寇每次上岸抢走的、损坏的都比这多。”

  付参军一噎,直接坐了回去,他被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杨教头又道:“就是朝廷的人来了,我也是这话,谁敢说我杀的不对,打的不对,我就要问问他是不是倭人的亲戚,否则为何要向着倭人。”

  一众参军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管他们如何说,杨教头都是油盐不进,他咬死他此刻下令出海没错,咬死阻止他杀倭人的就是倭人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