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朝换代
作者:河边的苹果      更新:2022-05-28 23:38      字数:2334
  董文德心道:“心肝啊,这不是家里啊!只是那句皇伯父是何意呢?”董文德满脑袋疑问。

  皇上道:“你们父女平日里就是如此的吗?”

  董文德一怔,不明白皇上所闻何意。

  董如意笑道:“以前爹爹才不会如此的教侄女读书呢,那时候爹爹自己都要考功名,故而侄女只是听爹爹温书。至于入京后,爹爹不是待在宫中,就是待在翰林院里,侄女连爹爹的面都见不到,更别提指导侄女读书了。”

  董如意这哪里是回陛下的话,她这简直就是告状。

  皇上愣住了,他刚刚只是有些羡慕他们父女而已。

  董文德低着头,满脸通红,他心中肺腑,“这也太实在了吧!”

  皇上忽然大笑了起来,“看看,这小嘴可真够厉害的了,怕是你们家没几个能说的过你的吧!”

  董如意哼了一声,她拿起怀中的一块点心塞进了嘴中。

  张福海笑道:“奴才知道如何让董小姐闭嘴了。”

  皇上疑惑道:“哦?你说说看?”

  张福海笑道:“董夫人只要拿一包好吃的,就能堵上董小姐的嘴了。”

  皇上哈哈地又笑了起来,一时间殿内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皇上道:“你个老东西,还不把董卿扶起来。”

  张福海笑道:“奴才遵命。”他说着赶忙站了起来,只是董文德哪里用他去扶,他自己就起来了。

  皇上道:“朕许久没吃过这宫外的东西了,拿给朕尝尝。”

  张福海听了忙道:“陛下,龙体为重啊!”

  皇上道:“嘿,她一个娃娃都能吃,朕还能吃坏不成?”

  张福海看向了董如意。

  董如意此刻抱地紧紧的,一副谁也不给的模样。她可不敢引诱陛下吃宫外的东西,万一吃个好歹,她可负担不起。

  皇上看着董如意,起了逗弄的心思,“朕要吃,你是给还是不给啊?”

  董如意为难地走到皇上跟前,她放下手中的糕点,然后拿出一快递给了皇上。

  皇上用帕子擦了擦手,伸手去接。

  董如意在皇上拿到的时候,轻轻一掰,一块不大的糕点,直接分成了两块,董如意把手中的放入嘴中直接吃了。

  张福海见董如意无事,放下心来。

  皇上拿着咬了一小口,然后点头道:“嗯,不错,这宫外的好东西还真多。”

  董如意忙道:“皇伯父要是喜欢,侄女让人写了做法拿进宫中不就行了?”

  皇上一听,笑道:“哦?这是你家做出来的?”

  董如意点头道:“是教养侄女的妈妈做的。”

  皇上笑道:“你不心疼,那可是你家的方子?”

  董如意大方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更何况只是一个方子罢了!只要皇伯父喜欢,尽管拿去。”

  董如意的话让皇上甚是欣慰,皇上道:“真是没白疼了你,就凭你这句话,你家的方子朕收了。”

  皇上话题一转,“张福海,记下董小姐爱吃的点心。”他说着向外走去。

  张福海示意王喜留下,自己则是跟了出去。

  董文德抹了把额头的汗,“你啊,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王喜笑道:“董小姐可是个有福气的,何事都能因祸得福。”

  董文德去了上书房,王喜则是留下来记录董如意爱吃的东西。

  董如意爱吃的东西很多,许些个就连王喜都没有听过。

  王喜写完最后一个字,抹了把额上的汗,心道:“这还真是个会吃的。”

  董如意抱拳道:“有劳王公公了。”她说着还把手中的点心递了过去。

  王喜大笑:“诶呦,这是赏杂家的?”

  董如意笑道:“可不敢当公公的赏字,给公公尝个鲜。”

  王喜拿了一块,笑着去回皇上的话了。

  ***

  董文德今日说的是宋史,他不仅说了宋朝的繁荣,还说了宋朝的灭亡。

  皇上感叹道:“宋富兵强,却逃不出亡国的命运,也不知朕的萧家江山能屹立多久?”

  董文德道:“臣,惶恐。”

  皇上摆手,示意与他无关。他忽然道:“董卿家以为宋是因何灭亡的呢?”

  董文德抱拳道:“臣认为,宋之所以灭亡,乃是因果循环。”

  皇上听到这个,面色有些不善,萧家和赵家一样都是黄袍加身的。

  董文德继续道:“臣认为唐就是宋的因,而宋之所以灭亡,是唐的果。”

  皇上疑惑道:“哦?董卿细细说来?”

  董文德行礼说道:“宋之所以灭亡,这第一条就是宋朝没有完整的防线,故而无法防守北方的骑兵。而造成宋朝如此局面的,就是唐。唐的怀柔政策,导致宋在位期间的河套、陇右、辽东、冀北等地的丢失。”

  皇上听着新奇,示意董文德继续说。他小声道:“张福海,让如意过来也听听。”

  张福海低头应是,然后退了出去,他现在是越来越弄不懂皇上了。

  董文德只停顿了一下,就继续说了起来。“这第二个原因就是宋面对的敌人,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敌人。无论是西夏,还是金、辽、元蒙都是有史以来最强的。而导致宋不敌的主要原因就是,宋君主重农商,轻军士。”

  董如意跟着张福海走了进来,她看着侃侃而谈的董文德,心中满满的全是自豪。她没发出任何声响,只是屈膝行了一礼,便坐去了一旁。

  皇上此刻听的认真,他只是轻轻地撇了董如意一眼,就又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董文德对宋的策论同旁人不同,换做旁人一定会说赵家江山得来的不正,故而重文轻武,导致国家覆灭。

  董文德哪里想过那些,他今日只想借此机会提醒陛下,不要听信谗言杀害安家。

  王阁老抄家的事在朝中传的沸沸扬扬的,可是无人知道其具体的原因。而董文德也不知道王阁老抄家的事,是因董如意的介入。

  董文德还在继续说着,“臣感叹宋人的智慧。要不是他们,就没有今日的纸张,亦没有许些流传于世的诗词。可是这些依旧挡不住蒙古人的铁骑。哪怕他们发明了火炮,那也只能用在攻城掠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