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皇帝的好谋划
作者:风味饮品      更新:2022-05-29 03:38      字数:2624
  众目睽睽之下。

  李隆基已经是第二次提及到禅让的事情。

  君王是不可能开这样的玩笑,而当君王连续说出两次后。

  在场的文武百官,彻底的慌了。

  只是还没有等到他们惶恐不安起来的时候,陛阶上的杨玉环已经是轻呼着四郎,走到了李隆基身边,轻轻的挽住皇帝的手臂。

  高力士更是冷哼一声。

  “玉林!”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一直护卫在花萼相辉楼上的羽林禁军们,当即就围了过来,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包围了起来。

  可是李隆基似乎另有打算。

  他瞪了高力士一眼,随即一挥手:“都退下!朕现在还是大唐的皇帝!”

  一众刚刚围上来的羽林禁军,左右对视,最后默默领命退散四方,只是那凶神恶煞的眼神,却是不断的从在场的官员身上扫过。

  他们是北衙军伍,只听命于皇帝一人,也只效忠于大唐。

  若是有人当真要祸乱朝堂,他们绝无放过对方的意思。

  这一点,在不就的将来,就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而被用来验证他们忠诚的例子,此刻还活生生的站在现场。

  喝退禁军,李隆基退后两步,看向这济济一堂的文武百官们,最后低头看向李林甫。

  “右相,你意下如何?”

  静静的问完了最后一声话,李隆基就手搭在杨玉环的肩膀上,目光幽幽的盯着匍匐在地的李林甫。

  这时候的李林甫如芒在背,心神难安。

  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这转瞬之间,就被皇帝被逼到了角落里。

  而他必须现在就做出回答。

  即便他心中有着无尽的不甘,可理智却在一直提醒着李林甫,若是他当真就听信了皇帝的这番禅让之言,恐怕刚刚被皇帝喝退的羽林禁军就会在皇帝的口谕下,将自己给乱刀砍死。

  而皇帝想要什么。

  李林甫也一清二楚。

  低着头跪伏在地上的李林甫,不禁满是苦涩的无声笑着。

  今天的局势是他怎么也没有预料到的,而千千万万没有想到的,就是那个往日里看似人畜无害的太子,竟然同样是挑了这么一个好时机,在圣前请辞储君的。

  李林甫心中有一万个不解,为何太子偏偏要在自己谋划选定的日子里,说出这些话来。

  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这个问题,远比现在皇帝正在等待着答案的问题,更让李林甫心慌。

  “李相,圣人正等着你回话。”

  高力士冷眼看向一直不曾开口回话的李林甫,淡淡的提醒了一句。

  他的一身融入,早就和皇帝捆绑在了一起。

  容不得他有第二个选择。

  就如多年之后,在皇帝驾崩之后,这位荣耀一时的内侍太监,便伤心欲绝,紧跟在皇帝之后死去。

  经由提醒,李林甫缓缓抬起头,脸上很是平静。

  他看了刚刚出身提醒的高力士一眼,再从挡在皇帝前面的王忠嗣和高水寒脸上扫过。

  最后,李林甫看向了李隆基。

  “圣人,臣以为,东宫可任龟兹、凉州、鄯州三地大都督。”

  “东宫纯良仁厚,至孝感天,乃我大唐黎民之表率。”

  “如今三道征讨吐蕃之国策已定,有东宫总掌,高仙芝、王忠嗣二将辅佐,我大唐必定能继往开来,旗开得胜。”

  “臣先前言语,有失偏颇,还请陛下看在老臣年事已高,宽恕老臣未曾思虑万全。”

  在一时的耻辱和人头落地之间,李林甫没有更多的选择。

  最终,只能是将皇帝想要听到的话,从嘴里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李林甫便缓缓站起身,自顾自的搬了一把凳子坐了上去。

  此刻的李林甫,就好似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农一般,喘着沉重的粗气,神色淡然,双目无光,低着头一点一点的,真的是睡着了。

  而得到了回答的李隆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他再看向眼前的文武官员们,再一次的轻声询问:“诸卿,你们以为右相之言如何?”

  皇帝又问群臣如何。

  只是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敢出言劝谏。

  跪在地上的御史大夫王鉷,更是心中苦涩的难以言语。

  他已经想到,自己在皇帝那里,恐怕是已经得罪的死死的了。

  而随着今天这场事过后,手握西北三道权柄的东宫,恐怕也会在有机会的情况下,第一个对自己下手。

  堂下,已经响起了断断续续,再也不能连成一片的附和应承之声。

  高水寒和王忠嗣两人,就像是两尊门神一样,护卫在皇帝身前。

  他看着今夜这场闹剧,才真正发现,在这座长安城中,当真是没有一个人是傻的。

  即便是身后那位看似整日里沉迷于美色之中的君王,仍然保持着对这座朝堂的掌控权。

  甚至于,仍然不失敏锐的,通过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一番谋划博弈之后,而达成好几样目的。

  只是未等他思虑清楚的时候。

  李隆基已经走到了一直跪在地上的李亨面前。

  “太子纯孝,朕心欣慰。只是身为储君,不可荒废时日。如今西北三道军国之事当重视,着朕甲胄,为朕拓土。”

  说着话,李隆基竟然是亲自弯腰,将双腿早已跪的麻木了的李亨给搀扶了起来。

  也不知李亨是激动还是释怀,脸上布满泪痕,双眼含泪的看向李隆基,好似一个受尽委屈的孩子,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儿绝不辜负阿耶期望,定然着阿耶甲胄,引我大唐百万兵,凯旋而归!”

  “好!好!”李隆基双眸放光,拍着李亨的肩膀:“这才是朕的太子!这才是大唐的储君!”

  这对大唐最是尊贵的父子两人,便轻声互道情感了起来。

  高力士看着现场的局势,沉声清嗓,面向群臣。

  “圣乏,文武退。”

  今夜一无所获的文武百官们,神色各异的看着这乱糟糟的现场,皆是默默无声。

  随着高力士那好似救命一般赶人的话,终于是在各自心中长出一口气。

  群臣面朝正在倾述家常的皇帝躬身施礼,随后便一一退下。

  “右相。”

  “李相。”

  “相爷,该回家了。”

  一直担心着今日恶了皇帝的王鉷,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李林甫的身边,轻声呼唤着。

  在唤醒了对方之后,便伸手搀扶住李林甫,慢慢的离去。

  高水寒拉了一下身边的王忠嗣:“伯父,我们也该出宫了……”

  王忠嗣转头看向高水寒,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解。

  “今天的事情,算是结束了。”

  高水寒有些不愿多说,只是含糊的说了一句。

  就拉着王忠嗣,和其他已经离去的人一样,对着皇帝太子躬身施礼,方才小心翼翼的落在所有人的后面,从容离开花萼相辉楼,走出这兴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