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机体测试
作者:满足ing      更新:2022-04-25 15:04      字数:2442
  “来试一下吧。这幅躯体。”

  随着洛言的轻轻躬身,他做出了起跑预备姿势。

  一秒的微微蓄力,八米大的庞大躯体像一头猎豹一般窜了出去。

  咚咚咚!

  沉重的步伐,每一脚都会在森林的土地上踩出深深的脚印。

  但重力的束缚并没有影响洛言奔跑的速度。

  五米每秒、十米每秒、十五米每秒……

  洛言的速度在不断攀升,他的身影在原始森林中拉出一条白线,以不符合这巨机体外表的姿态穿梭于巨木之间。

  就像白色的游梭于绿色的丝线之间穿行。

  突然,前方,古木的气生根垂落,条条交错,没有穿梭的缝隙。

  但洛言没有以蛮力撞开。

  他奔跑的步伐略微一停顿,轰地一下,洛言跃出了二十米的高度。

  跳跃的地点,周围的空气先是因为他的撞击而呈圆圈向外扩散,又因为被撞击开的空气致使跳跃的地点空气稀薄,而在洛言离开之后迅速倒吸了回去。

  风卷动尘埃,形成一个圆锥,尖端指向洛言脚底。

  这一跳,所消耗的能量差不多等于一发百毫米口径炮弹。

  咚——!

  伴随着洛言的落地,又是一声震动。

  滑行几步,他穿越了最后几颗树木,周围顿时宽阔了起来。

  眼前,是一处河谷地带。

  周围白色的石头铺满,中间溪流清澈见底。

  在这样的地貌,洛言也有缝隙施展全力了。

  咚咚咚的脚步声中,速度继续攀升。

  二十米每秒、二十五米每秒!

  直到三十米!

  仅靠这机械双腿的驱动,洛言八米高体型居然达到了三十米每秒。

  这什么概念,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仅仅靠跑,还是如此大的体型。

  之所以如此快,一方面归功于洛言注重灵活的机体设计,另一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他的金属强度。

  经过两年的实验,洛言发现了一个以前一直忽略的细节。

  随着一次次的灵魂蜕变,威震天金属的强度居然更强了,其性能从各方面都超出洛言刚刚成为机械生命体之时。

  这样的变化称之为进化也不为过,属于机械生命体的进化。

  洛言原本还以为,随着自己的实力不断变强,魔导的输出与防御不断增加,自身的金属强度迟早会跟不上战斗。

  到时候有两种解决方法。

  一,转装甲防御为能量防御。

  二,寻找性能更优越的金属作为护甲。

  现在看来短时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得益于这般强度的金属,洛言的力量达到了二百吨,完全可以拿坦克当皮球踢。

  这样的力量也催动洛言巨大的躯体以百公里每小时的时速奔跑。

  但三十米每秒还不是洛言的极限速度。

  【反重力。】

  洛言展开力场系的航空术式,令反重力的效果环绕周身,他不是要飞行,而是令这样的力量伴随自身的战斗。

  让这具庞大的躯体,发挥敌人难以预料的灵活性。

  缠绕反重力术式之后,洛言的奔跑速度再次攀升。

  四十米每秒、五十米每秒。

  渐渐地,洛言的速度达到了一个恒定。

  并不是洛言无法提升了,而是再提升下去,就不像在跑,像跳了。

  一步跳出数百米地跳。

  这样的滞空时间太长,还不如说是飞行。

  到这里,洛言就索性测一测人形态的飞行速度。

  航空术式启动。

  本来推进力对于洛言当前体型已经小到可以忽略的航空术式,在反重力的支持下,还是令庞大的躯体有了一定的初始速度。

  反重力飞行术式启动。

  这样的初始速度配合上反重力飞行术式的推进力,洛言的速度一下子到达了一百五十米每秒。

  引擎展开。

  在这个体型下,引擎才是主要推进力。

  随着洛言的控制,后背、后腰与双腿,主引擎、副引擎和辅助引擎大大小小加起来五十四个在一声机械的嗡鸣中展露。

  随着机械结构的变化,洛言机体银白色中,多出了些许黑色。

  然后在这些黑色中,闪耀出蓝色的等离子光芒。

  一瞬间,洛言身前,肉眼可见的白色气浪被冲击开了。

  依然是风阻的问题。

  这个体型,洛言的风阻已经不是之前可以比的了。

  再加上洛言机体表面也不如之前平滑,令本就并不适合大气飞行的机体外形雪上加霜。

  好在有风之屏障的存在。

  风之屏障展开。

  在淡淡的青色螺旋环绕包裹洛言机体之时,一圈白色的气团缠绕在了洛言的腰间。

  那是音爆云。

  在风之屏障的帮助下,洛言的速度达到一点三马赫并恒定。

  这个体型,洛言的爆发式航空术式无法给予多少提升,所以这基本是人形态的极限速度。

  但洛言可以通过短时间损耗引擎,以超频之后引擎损坏为代价,将速度提升到两马赫。

  同时,斥力等术式也可以为他短暂加速,只不过这样的动作太过明显容易被敌人察觉,在实战中没有意义。

  【那么,高速状态下灵活度如何?】

  洛言调整身体姿态,将飞行时与地面平行的姿势转换到垂直。

  这一变,速度直接降到了音速以下,于三百二十米每秒的程度维持。

  他从背后抽出背着的大剑,足足有六米长,剑型与之前机体使用的类似,依然是电磁炮与大剑的结合体。

  在抽出来的那一刹那,洛言右手猛然发力。

  剑光一闪即逝,多道剑光组成一个环绕在洛言身前的半弧面残影。

  就格斗动作而言,这样大体型的机体有不弱于之前机体的灵活性。

  对此,洛言相当满意了。

  毕竟,有这般灵活性,再加上亚音速的飞行速度,体型小的对手难近他身。

  最后,洛言将大剑放回背上,又实验了一下各种转向与高速变向。

  果然,这样的体型下,锐角转向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先不论机体是否能承受这样的加速度,光洛言当前质量下锐角转向所需要的瞬间推进力就不是当前机体能满足的。

  即使如此,洛言仍然能在亚音速状态下完成一秒三百六十度变向。

  是f22等战斗机变向速度的二十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