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拉唐太宗入伙
作者:长风野人      更新:2022-05-30 00:29      字数:4325
  【已具现副本:真武大帝道场,具现级别:完全级】

  陈广看一眼剩余的天道力量,心疼得直哆嗦。

  打破天道死劫,系统反噬天道,撕扯了一大块天道力量,

  靠这个力量才能激活系统,制造副本,

  面对妖魔来袭的压力,陈广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对抗,索性直接完全复现了真武大帝道场,安设在长洛国境内,

  也就是说,进来长洛国的,便相当于进了【真武大帝道场】

  但凡妖魔进来,简直是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

  经传记载,真武大帝本为王子,舍弃王位入山修行四十二年,功果圆满,白日登天。

  玉帝敕封他为真武,镇守北方,断绝天下群邪,

  后元始天尊又下符诏,命真武扫荡东北天区妖氛,真武下界七天,天下妖魔一时收断,

  此后他便“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永镇南瞻部洲与北俱芦洲。

  真武大帝上天后原本只是和天蓬大元帅、天猷副元帅、翊圣真君齐名的佑圣真君,并称北极四圣,之后实力和地位都是飞快提升,到明朝时已经成为荡魔天尊、真武玄天上帝,甚至被认为是玉皇大帝之后第三任天帝。

  这样一位天尊镇压天下,也难怪《西游记》中,唐僧要从河州卫一直出了大唐边界,才碰到第一伙妖魔。

  泾河龙王作为西海龙王的妹夫,人曹官魏徵说斩就斩。

  唐朝的繁盛之名远播,甚至灵山脚下天竺国金平寺念经修佛的僧人,都指望下辈子托生到中华大地!

  陈广便正行走在贞观十三年的长安城。

  这是他要具现的第二个副本,

  在他的计划中,

  所有走上“取经路”的取经人,都要在长安领取“任务”,

  不过,

  之前系统的异变,让陈广有些警惕,

  现在他的下一次死劫,系统还没有推算出来,

  但之前闪过那些死于“金钵盂”、“乌巢禅师”的提示,由不得陈广不多想,

  他已从系统那里得知,自己可具现的是以《西游记》原著为底本的世界,

  这就有说道了,

  因为《西游记》里面很多描写,细思恐极,

  鹿妖,寿星的坐骑,下凡到比丘国,拿几千颗幼儿之心炼长生药,

  金翅大鹏雕,如来佛祖的大舅子,领着青狮白象这两个菩萨的坐骑,在五百年前就霸占狮驼国,把一国人吃得绝种!

  最后这些罪孽滔天的家伙,一个个拍拍屁股回家,没有任何惩罚!

  西游里的神佛,并不全是伟光正的形象,

  真要都具现出来,后果未知。

  具现真武已是不得已而为之,陈广决定小心为上。

  他看着周边来来往往的初唐人群,心中纠结,

  此刻长安存在着很多关键人物,

  靠卜算天机,坑死泾河龙王的袁守诚,

  变化成疥癞游僧,借住在土地祠的观音菩萨和惠岸行者,

  此外还有李淳风、袁天罡这些有名道士,

  陈广犹豫再三,一拍手掌,拉住旁边经过的一个士子,

  “打扰一下,请问魏徵魏丞相府邸怎么走?”

  …

  “父亲,父亲在吗!”

  看着儿子魏叔玉惊慌着跑进书房,魏徵不悦地把手中书往桌上重重一拍,喝道:

  “大呼小叫,成什么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有兵来抓我呢!”

  郑国公魏徵今年五十九岁,早年间的风霜劳顿让他颇显老迈,

  好几年前,他便多次向太宗皇帝请求辞去门下省侍中的职务,唐太宗转而拜魏徵为正二品的特进,仍然管辖门下省。

  四年之后,贞观十七年,魏徵死在任上。

  唐太宗多次夸赞魏徵忠诚正直,

  君主越是这么说,魏徵就越是谨慎小心,

  劝谏皇帝,魏徵重拳出击,个人生活,魏徵如履薄冰,

  魏徵这辈子已经投靠过太多人,

  他上一个效忠对象是隐太子李建成,

  当初他劝李建成及早对李世民下手,等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召来魏徵问:“你当初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

  魏徵说,太子要是早听我的,还有你李世民什么事?

  李世民留着魏徵,是为了向天下显示他能容人,连隐太子李建成的人都能用,何况其他?

  君主的水平这么高,做臣子的咬着牙也只能跟上了,

  所以魏徵几乎是有着道德洁癖,对家人的管束也近乎严苛,

  哪怕十七岁的魏叔玉是他的嫡长子,这大呼小叫的行为仍让他生气,

  魏叔玉顾不上平息父亲的怒火,

  “父亲,您看看这个!”

  魏徵劈手夺过纸卷,瞪儿子一眼,倒要看看是什么东西,让他如此失态,

  展开纸卷一看,魏徵的表情变得严峻,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俭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停叔玉昏,而仆所为碑,其家衰矣…”

  魏徵看了看抬头:《魏徵列传》。

  说贞观十七年,魏徵死后,太宗思念不已,赋诗追悼,

  然而太子李承乾带着侯君集等人造反后,魏徵被指为太子一党,

  又发现魏徵曾把自己的谏文暗中拿给史官褚遂良看,这下犯了大忌,触怒唐太宗,

  太宗取消了新城公主与魏叔玉的婚事,推倒魏徵的墓碑…

  魏徵沉默良久,他把谏书私下拿给史官看,这件事天知地知,

  这种行为说严重点,属于欺君。

  魏叔玉心头七上八下,“父亲?”

  “谁拿这个过来的?”

  “一个短发的怪人,我让他留在门房了。”

  “他想要什么?”

  “他想见陛下。”

  “这人还有别的什么说法?”

  “他说他是来自后世的人,父亲?”

  魏叔玉深知父亲修炼有日,对于这种妖言惑众之人,父亲一直是深恶痛绝。

  但对方所出示的所谓史书,着实让魏叔玉胆战心惊,

  尤其是太子李承乾造反、某某人于什么时间造反,太宗征高句丽失败等等诸事,让魏叔玉越想越怕,

  如果这是真的,父亲又会怎么办呢?这纸卷上的东西呈给皇帝,不知多少人要提前人头落地,

  甚至父亲也有欺君的把柄在上面!

  读了这荒诞的史书,魏叔玉甚至对那位陛下生出了一丝怨恨,

  李承乾是嫡长子,是太子,魏徵不支持太子,还敢支持谁?

  皇帝刻薄!

  “带他来见我。”魏徵道。

  …

  陈广在魏徵家里与李世民相见,

  李世民坐在上首,两尊猛将,秦叔宝与尉迟敬德各守一侧,

  李世民今年四十一岁,英武非凡,

  “你说你从后世而来?”

  李世民摸摸髭须,探身问陈广,

  陈广递上一卷新写就的史册,

  李世民着魏徵拿了,当众宣读,

  皇帝的脸色忽明忽暗,

  他听到自己只剩十年寿命,五十一岁就死了,

  他听到背叛和阴谋,

  他听到三年后,太子李承乾造反,自己除留李承乾一命,同谋的汉王李元昌、杜如晦之子驸马都尉杜荷、兵部尚书侯君集等人,全部处死。

  李承乾在被废为庶人两年后,在25岁的年纪早逝。

  最得宠爱的魏王青雀,受李承乾波及,也在三十出头的年纪逝去。

  一向被认为是懦弱的晋王李治,反而得了大宝。

  李治不仅登上了皇位,还在自己病重期间,与庶母武媚娘私通,

  李治继任之后,手段不俗,居然除掉了权相长孙无忌,

  而等到武后临朝,居然改唐为周,牝鸡司晨,改天换地,

  现在,武媚娘进宫还不到两年,才十六岁,谁能想到她后来的际遇?

  李世民心中五味杂陈。

  他抬手制止魏徵,问陈广,“后世人如何看朕?”

  “千古一帝,封建帝皇莫过于你,”陈广道。

  唐太宗指指旁边早吓得战战兢兢的秦、尉二人,自得一笑:“这还用你来说。”

  他捉颉利可汗来跳舞,被蛮夷尊奉为天可汗,都已经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他才三十岁,但一身功业,往前一千年,也只有秦皇、汉武能比拟。

  “可我要怎么相信你呢?”李世民问陈广。

  虽然陈广抄录的史书上,星象变化历历皆是,过两个月一看星象变动便能验证,

  但毕竟还没发生不是吗?

  陈广笑道,“因为你是李世民。”

  李世民哈哈大笑,甚至笑出了眼泪,

  的确,这史册虽然和现实有些出入,但大体是对得上的,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愿意相信,

  而且,他不害怕,

  李世民十八岁起兵,六年间荡平了隋末乱世,二十八岁登基,再过三年多,就做了“天可汗”,

  他不怕陈广带来的变化,也不怕陈广骗他,他只怕挑战不够强!

  好不容易笑完了,他揩揩眼泪,问:“你想要做什么?”

  陈广便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李世民问。

  “我希望有神仙,但我不希望人类被神仙皇帝所奴役,不想搬走一座大山,又搬来一座新的大山。”

  李世民点点头,挥手道:“有意思,我知道了,你去吧。”

  陈广转身正要离开,李世民想起什么,又道:“既然你要插手那什么西游取经,你又是后世之人,便再好好琢磨一番西游取经前后,佛道崇信的变迁吧。”

  …

  唐太宗其实颇为崇信佛教,

  但贞观十一年,他颁布《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令,明确道士在和尚之上,

  更是宣布道教为“本朝家教”,而老子李耳是李唐王朝的“先人”!

  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也在《问慧乘诏》中表明自己道先佛后、道大佛小、佛生于道的观点,尊李耳为祖,称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

  李治的老婆,武则天称帝,在儒家、道家看来是大逆不道,为了获取合法性,便自称佛家转轮圣王临凡,尊奉佛门。

  但武则天的武周王朝短短十五年便被推翻。

  终唐一朝,主线仍是以道门为国教,甚至还发生过武宗灭佛的事件。

  得了李世民提醒,陈广回忆这些事情,不由苦笑,

  “还以为李世民是梦里的人物,其实我才是在梦里。”

  有唐一朝,哪怕有玄奘取经,仍然是太上老君的天下!

  西游取经,不只是佛门东扩,内里更是有道门、天庭的明争暗斗、相互妥协。

  这下面的水太深,

  陈广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不愧是李世民。”

  不过,这么聪明的李世民,还是被陈广骗了!

  史书上,李世民死于贞观二十三年,

  但在《西游记》中,贞观二十七年,唐僧一行取经回返,李世民依然活得好好的,

  陈广心想,得想个办法,最好能让太宗长生不老,

  这是最好的盟友。

  既已与太宗达成默契,陈广便马不停蹄,正式在世间重现这座传奇之城,

  【系统,具现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