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叫什么菩萨,叫妈
作者:长风野人      更新:2022-05-30 00:32      字数:2631
  沈温极力撺掇,“我们得快点,不然说不定连宝贝带道场、徒弟,都被别人瓜分了!”

  作为南极观音,她的洞天、道场、法宝,的确很惹人惦记。

  “可我去不了南海啊,我们连长安城都出不去太远。”

  “笨,”沈温戳戳陈广脑袋,“找人帮我们拿不就行了,燃灯古佛受了我们那么大的因果,别说帮忙拿点儿宝物,就算让他把自己的宝贝奉献给我们,也是理所应当。”

  陈广一想是啊!

  手快有,手慢无!

  狠狠亲了沈温俏脸一口,抱着佳人刚一转身,陈广兴奋的表情却凝滞了,

  在他前方不远,崇业坊的大街上,正站着一位手托玉净瓶,宝相庄严的菩萨。

  可不就是观世音?

  “这?”

  沈温也瞪大了眼,不知所措。

  陈广一个激灵,下意识甩了个系统的鉴定术过去。

  【观世音菩萨,为天庭五方五老、佛门四大菩萨之一,阿弥陀佛亲传弟子。境界:?,功德:?,罪孽:?】

  【与观世音菩萨的好感度:?】

  这真是观世音菩萨!

  “傻孩儿,”观世音菩萨冲沈温招招手,“论理,你该叫我一声母亲。”

  沈温脸一红,才省起自己还在陈广怀里,一下子推开陈广蹦出来,又惊又喜,扑到观音菩萨身前,拽住她的手,

  “真的是菩萨,可你不是已经...?”

  观世音含笑,“世尊以无上法力,将我从一枚菩提子中重现,道果重新凝聚...你还叫我菩萨,你看世尊只是从孔雀大明王菩萨背中出世,都还称她一声佛母呢!”

  释迦牟尼在大雪山修道时,正碰上孔雀吸食方圆四五十里的人众,把释迦牟尼也吸进了肚子,好在释迦已修成丈六金身,孔雀也化不得他。

  嫌便门肮脏,释迦牟尼便剖开孔雀背,脱身而出,本欲杀了这孽畜,众佛劝阻,说毕竟释迦从孔雀肚中走了一遭,有所缘法,因此便封孔雀为佛母,

  这个佛母专指如来佛祖之母。

  相比起孔雀和如来这一对放下怨仇、结成亲戚的干妈和干儿子,

  作为观世音菩萨的三世身,观音菩萨的道果所化生的沈温,跟观世音菩萨的关系不知道亲近到哪里去。

  陈广还需要系统鉴定一下,沈温却冥冥有所感应,知道面前的确就是观世音。

  她稍一扭捏,还是喊出了口,“母亲。”

  “呵呵,”观世音菩萨冲陈广一笑,“你还傻愣着干嘛?”

  陈广试探道:“妈?”

  此话一出口,陈广自己感觉怪怪的,倒是沈温扭捏极了,大发娇嗔:“母亲!”

  以沈温心境之通明,当日祖龙暴力捶碎五行山,她都是唯一能降伏五百年心魔的,

  但今天却被陈广和观世音菩萨搞得频频破防,道心都要退转了。

  观世音只是呵呵笑,像极了恶作剧成功的坏妈妈。

  菩萨显露出本相,乃是惊天动地的事情,不仅崇业坊的平民、士兵倒头跪拜,玩家们也踮脚张望,要不是陈广这个老板还在这里和观音谈话,他们早涌上来求任务了。

  “这里却不可久留,下次再和你闲谈。”

  观音看看周围聚集的人众,不喜吵闹,就要离开,却被沈温反手握住了玉手,

  菩萨露出疑惑表情,

  “下次可别再戏弄女儿,”沈温羞恼,“女儿的道心都要退转了,道心退转,怎么修得回来!”

  菩萨戳了戳沈温眉心,看着这个既像是自己女儿,又像是另一个自己的姑娘,露出宠溺神色,“依你。”

  ...

  遁入空中,观音菩萨还捻着手指,表情有些疑惑,

  她也不知道为何,下意识戳了沈温眉心,

  而且,还莫名有些嫉妒沈温,

  凡人杂念丛生,但菩萨每一念都如雁过寒潭,必然心湖留影,可以追根溯源,

  可对沈温的莫名嫉妒心,却追不到究竟,

  莫非是心魔作祟?

  倒是小灵鹦无忧无虑,在观音菩萨前方引路,不时飞还菩萨身边,喳喳呀呀,兴高采烈,

  便在这时,彩云横空,花雨漫天,一位肥头大耳的笑面和尚显出身形。

  观音菩萨连忙架住云头,合十道:“东来佛祖。”

  弥勒佛打量着观音,摇头赞叹,

  “果然是观音大士,不想如来佛祖有如此法力,能将销落的道果重新寄托回天上,当真是神乎其技!”

  “世尊佛法无边。”

  弥勒满脸悲悯:“可哪怕世尊无边佛法,也渡不尽灭世大劫。”

  …

  弥勒找上观音的同时,

  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

  国子监有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及律学、算学、书学。

  一位鹤发童颜、面容慈和的拄杖老人,悄无声息降临了国子监。

  他信步走在这座至高学府中,旁边的学子、老师,都不能看见他,

  ‘国子监倒是热闹许多。’

  太白金星暗忖。

  往来最多的还是玩家,

  大多都拜在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下学习儒家经典,

  此时就见玩家们捧着圣人经典,或倚着树,或临着湖,摇头晃脑地读诵。

  也有不少读诗文的,

  他们读也就算了,关键论起华夏古文化,个个都算是胎教水平,

  读一句原文,满脑子疑问,

  瞅着有老师或贞观年间的学子们经过,满口叫着“老师”、“学长”,就缠上去请教,

  若是单纯请教圣人经典,倒也无妨,

  偏偏问得最多的,还是陈广在系统商店中上架那些诗词文章。

  天见可怜,

  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每一代文章体裁、评价标准都不同,让这些初唐年间的学子,去解读对他们来说属于‘后世’的诗词,简直是离谱的妈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偏偏,传道受业解惑,不仅有微量功德,陈广精挑细选这些诗词文章,也的确篇篇都是瑰宝,

  不仅玩家能修,学子们都能研究,

  国子监的老师、学子们,只能痛并快乐着,吵吵嚷嚷,你一句我一句探讨争论。

  看着这一幕,太白金星若有所思,

  等级界限被模糊了,

  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原本等级分明,国子学地位最高,吸收三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太学吸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四门小学和另外三学,则吸收低级官员子弟,还视情况吸收一定数量的庶民子弟。

  这些玩家们都算是有复兴人族的天命在身,学也就学了,

  但唐国这些庶民子弟,只因为对圣人经典体悟更多,也能登堂入室,和贵族阶级的老师们论道答疑。

  “道不轻传啊,这些儒法百家的人,真是没有规矩。”

  太白金星叹息一句,走向算学的所在。

  他要去寻李青青,通过她和陈广谈判,

  传递玉帝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