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鼎盛国教
作者:浮舟泊古寺      更新:2022-05-30 02:31      字数:3394
  一行人到达陵王居处时,正赶上今年皇庄里的官家来报年内的收成和生意流向,陵王打发了这些琐事,已接近午后,才赶过来与他们打招呼,午饭虽然赶不上一起吃了,索性布了茶席,款待几个年轻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先前飞云以为陵王殿下是个能够纵情诗酒的妙人,想不到原来也要为庶务累心啊。”穆飞云与陵王已经相熟,半个多月的相处,又颇有知己之感,算得上是他在南梁的第一知交了,当然,烨嬅如今已经不能再用知交两个字来形容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切,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我陵王叔不仅于文艺之道领袖群伦,打理生意更是一把好手,若不是他不喜欢朝堂政事,去当个一代明相也是不在话下的。”烨嬅只以为穆飞云和陵王相交不过尔尔,还自告奋勇地介绍着。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哪有,公主殿下过誉了,说起文艺之道,我哪里能及太子殿下分毫,这不,吴王殿下也在,他二人才能称得上是领袖群伦,至于我,混沌半生,左右皇兄看不过去我净吃皇粮,不干正事,这才给我安排了内府皇庄这个差事,唉,每年非得让我忙活几个月不可,你回去可得跟你父皇说,早日择了别人去做这事。”陵王一脸无奈道,众人知道这位王爷素来怕麻烦,也讨厌俗务,他说这话到时没人疑他是自谦。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不过陵王虽然这么说,可这些年来,由于他的打理,南梁皇室的入账颇丰,他尤其擅长商贾之道,生意可以说是做到了天下每一个角落,丝毫不受长江国界的限制。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当年穆飞云在北境行军之时,所采买的药品,军衣,追溯其源头,都是南梁的皇商送过来的,只不过转了几手给到北燕的商人,才最终得以供给军需,但即便如此,南梁仍旧是赚的盆满钵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飞云咂摸了一口茶,心中不禁暗暗想到,这陵王殿下表面上看起来不问世事,也远离朝堂,可手里却实实在在地掌控着南梁的钱财命脉。虽不知这南梁的皇室内库占南梁国库的几成,然而做生意的都知道,他能将皇家私奁打理的如此欣欣向荣,若是再给他几倍资财,那就是更加不可限量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其实陵王这几年的理财之能,梁帝也是看在眼里,只不过帝王之心,变幻莫测,陵王越是能干,他越不放心将举国财政倾囊相付,如今的梁帝如同一只已经老迈的狮子,他更需要的是制衡朝局,然后平稳传承给烨轩。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然而穆飞云对陵王的生意之道颇感兴趣,两人经自顾自地聊了起来,从各地物产,运输成本,分销摊利等等,竟然把两个女孩子和袁至道晾在了一边。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得,两位姐姐,我说了吧,吴王殿下可不就是个财迷么,这难得出来跟咱们一起玩,这倒好,跟陵王殿下取起经来了。”袁至道见他们聊的兴趣,撇了撇嘴,对烨嬅和思虞说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烨嬅和思虞看着他们两个说了半天,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架势,偏偏这些经营之道,自己又插不上嘴,不免也是有些无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眼看着天色将晚,府中家仆前来禀告“王爷,明日您去礼佛用的香花已经备好,您是否晚些时候去看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哦,放着吧,晚饭后,我去看。”陵王漫不经心的答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趁这个间隙,穆飞云看了一眼烨嬅,留意到半晌没有与她说话,她已经有些不快,连忙停下自己的陵王生意上的话题。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明日殿下要去礼佛,公主和郡主也去吗?”穆飞云问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自然,佛教乃是我国国教,明日观音禅寺的礼佛,思虞他们是每年都要去的。”烨嬅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现在还是吗?那陛下会去吗?”谈起皇家每年一度的礼佛大典,穆飞云自然知道佛教乃是南梁国教,但他也知道的是,当今这位南梁皇帝,至少已经十年没有礼佛了,自从袁天城来到南梁,他便专以修道为主,而当今南梁的国师又是道门泰斗,穆飞云搞不清楚这其中的关节,于是暗搓搓地瞅了一眼袁至道。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父皇应该不会去。这些年父皇潜心修道,早已经不佛事了。只是宗族子弟自小沐浴佛光,父皇虽然不再礼佛,但倒也不强求大家。加上老师虽然是我朝国师,并没有大肆弘扬独尊教统的想法,只择有机缘之人,一起潜心修道,收徒颇为严苛。所以,我国上下还是礼佛之人居多,而且老师低调内敛,不擅用权柄,挟持圣宠,强迫大家弃佛修道,这一点还颇得人望呢。”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公主说的是。皇兄气量恢弘,御下也颇为仁厚,个人修行之事,大多都任大家自行选择,毕竟儒释道皆是修身之功,无论那一道大成,都是君子事功。”陵王不失时宜的称赞了当今天子的盛德,这又让穆飞云颇为赞叹,南梁未有兄弟阋墙之事,看来真是离不开兄友弟恭的功劳。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想到这里,穆飞云又不禁暗自低落,若换位而处,是陵王到北燕出使,则北燕皇庭必有家丑外扬之祸。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对了,陵王殿下和郡主明日都去礼佛,公主殿下不去吗?难道跟陛下一起修道了?”穆飞云借机转开了话题,正好也暗示一下,是否明日自己可以去拈花别院与她相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谁知穆飞云这话,让烨嬅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陵王的脸色也略有变化。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思虞见状,连忙接过话头,“哦,公主自然与陛下一起。”同时眨眼示意穆飞云不要再问。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飞云连忙又与众人聊起了陵王此处别院的风景之盛,才成功的化解了方才的尴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在众人各自回府路上,穆飞云骑着马和烨嬅的车驾并排走在驰道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你可知我为何不礼佛?”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不知,但方才你似乎不太高兴,你若不想说,就不要勉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十年前,我母后去世,我听父皇说,是死于一种叫佛魔的药。那是个秋天,快到重阳节了,母后正在帮我筹备六岁的生日,她差一点就可以陪我一起过生日了。”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隔着辕车的窗纱,烨嬅声音已经哽咽。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烨嬅回忆起母亲,虽然与母亲的相处多是儿时的时光,她隐约记得,母亲总是把自己搂在怀里,念着自己的名字,父皇母后从小伉俪情深,哥哥的名字是父皇起的,自己的名字是母后起的。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烨是光辉灿烂,嬅是美丽尊贵。世间的父母只顾将一切美好的祝愿都往儿女身上堆砌,却忘了在富贵和荣耀身侧,早已容不下安宁与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