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战羽薨
作者:明未蕤      更新:2022-05-30 06:55      字数:2258
  大明宫

  未无清站在未泓身后,她知晓朝臣在玄武门开之前,朝臣被召见也是常有之事。这是急召见,便也不能从玄武门出去,宣诏的太监也需要绕道出去。没想到,如今竟然也有她未无清份了。是,今上其实也是很信任未家的。

  未无清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了战止。未无清侧着头对着战止微微一笑,今上现在还未说究竟是什么事情,战止也不晓得就是了。

  才说完早些歇息却又在着大明宫见了。说实话,现在此番情形,战止是不信会是事情败露的,今日这番情形是如何看都不像。只是又不知是何事会如此。

  今上脸上仿佛也是有些颓然与震怒。他踱步走来走去......他身边的太监给使大人与起居注仿佛脸上都都有几愤怒的样子,究竟是何事才会身边诸人都如此?未无清实在是摸不清头脑了。

  今上突然一拍栏杆,“西蜀贼子,竟还敢作乱!今日竟然有西蜀贼闯入翊王府!”

  未无清不知说些什么是好,只是她也知晓,这些事情绝对不能败露。

  “那贼子如何?”未泓见今上如此便知此事定然不简单:“可有搜查那西蜀+贼子?”

  未无清倒是有些害怕,她实在是害怕事情败露彻底,但是她只能稳住,好歹是见过被许多大场面之人,断然不能自乱阵脚。

  战止瞥了一眼未无清,未无清伪装得很好,他也是放心了。无清脸上都是茫然。

  “已经紧急封闭了城门,还不知后续情况如何。”今上说道。

  “那你先缓缓,这回情况如何?少些钱财什么的不要紧,人没事就好,西蜀贼子挑衅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待我前去灭国就是。”未泓说道。

  只是未泓刚说完人没事就好,这后续便来了。

  门口传来——“报!”

  今上对着身边的给使大人使了个眼色。

  “传!”

  接下出现的这个人是翊王府的侍卫长,他说出了未无清与战止早就知晓的事情,甚至此事不就是他们二人的杰作。

  未无清装作一副震惊的模样,但是很快就转变成一副想要大杀四方的模样。

  战止也是,眉头紧蹙脸色凝重。

  未泓左手握成拳头,这是他的徒弟啊,是皇子啊!今日,盛朝颜面尽失。未泓看着今上,生怕今上有什么好歹。

  今上一手拍在方才已经拍过一遍的栏杆上,栏杆轰然倒下!“不必等使臣到西蜀了,三日后出征!不破西蜀终不还!”说完,又流下了一行清泪。

  “未无清再次请战西蜀!”未无清作出武将的作派,一撩开官袍单膝跪地!”宁做百夫长,不做一书生!“

  “兄长被蜀贼所害,弟弟自然要给哥哥讨回个公道来!”战止也算是掷地有声,全然一副西蜀贼子杀了他哥哥的作派来,其实还不是未无清与他做的,但是终究......戏要做全套。天王老子来了也是西蜀贼子所害。

  今上掩着面,良久,呼出一口浊气。

  “无清,拟檄文,朕要昭告天下。”今上说道。

  未无清去西蜀的愿望再次落空。未泓,本就是点好兵即将出征,今日这遭,不过是将战事提前了。为何言之凿凿说是西蜀人做的,未无清其实也并未留下什么证据,除了那个服了毒死还被翊王府侍卫刺成筛子的西蜀人,还有战羽脖子上用鸳鸯钺划穿脖子的那一刀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指向西蜀的证据。其实细细看来根本就是疑点重重。

  战灵均本是要给早起敬茶的,予安安排得倒也还算妥当。

  未无浊一直陪在战灵均身边。

  “孙媳妇给祖父祖母敬茶。”

  未老爷子和老夫人倒是很喜欢这个孙媳妇,也给了改口红包。只是过了良久......

  “予安啊,大姑娘去哪了,她莫不是又睡懒觉了吧?”未老爷子说道,他还不了解未无清嘛,休沐都要睡得晚一些的。

  “姑娘今日五更天的时候被宣召进宫了。”

  轩晨也说道:“今日相爷也早早被宣召进宫了。”

  “那行吧,先不管你公爹了。”未老爷子说道。“那就先给二叔二婶敬茶吧。”

  未渝与李氏便先喝了这口茶了。

  突然......

  “老爷、夫人,不好啦,三皇子薨了。”

  一直讨论的问题就是三皇子战羽会不会突然薨了影响未无浊与战灵均的大婚,现在没有影响,婚礼进行的是时候也一直担心,跟未无清说要做好准备,无清又不做准备,不慌不忙的。

  “把这些红色都撤下来吧。”虽然未家可以游离于法律之外,但是未家站得高,万不好落人把柄的。未无浊又娶了战灵均不好不撤下来的。

  “相来大哥与小清儿被宣进宫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吧。”未渝说道。

  说来这回常石破案也算快,很快便盖棺定论了。本来此事就是疑点重重的,但是未八五清已经在写檄文了,官方也已经有了定论,常石就速速定论。战羽身上有剑伤的,还有鸳鸯钺的伤,但是那替死的西蜀人手中只有剑没有鸳鸯钺。只是还好,其他人并认不得鸳鸯钺的伤口。

  战羽也丢了子孙根。这为何要断子孙根,子孙根在何处?这个问题常石根本就是不假思索地定义为国辱,西蜀人只是想侮辱盛朝。

  未无清的檄文也是煽动了许多人的情绪。未无清檄文写得很快,也是将所有的国恨写了上去吧,足以煽动民众心底的仇恨了。一句“宁做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简直是更深化了读书人的民族仇恨,想起当年文人喊战的风骨来,更有“犯我强盛者,虽远必诛”将这种情绪煽动到了极致。未无清手写的檄文贴在了皇城边上,其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字字带锋芒,可以说是不二的行书了,甚至有人想撕下来带回家去裱起来。落款处盖着未无清的“无双国士”印,还有传国玉玺的“受之天命,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不少读书人是想要收藏未无清的字的,但没有机会,如今看着又是眼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