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天下皆繁荣、男宠也尊贵(求订阅)
作者:烟火放白      更新:2022-05-30 08:25      字数:4674
  刘邦为了天下安定,逐分割诸侯王国的势力,从而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汉帝刘邦、十分欣赏《治安策》,然而,当时他正用心于稳定政局,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形势不允许他与诸侯王公开对抗。

  后来、齐王刘则死,无子嗣位,刘邦才分最大的齐国的六国。又封刘长的三子刘安、刘勃、刘赐等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

  关于众建诸侯的建议,至此才得以实施,但皇权和王权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权和集权的问题依然存在。

  由于刘邦对同姓诸侯王基本上采取姑息政策,所以导致了后来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

  刘邦的宠人、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找到已经失散多年的兄弟,其次就是对已故双亲尽一些孝道。

  虽然此人已经贵为刘邦的男宠,但依然不敢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这时候刘邦正忙于尊礼祖先。

  所以、他不敢和皇帝攀比。

  但他一个好心的决定帮了他大忙,就在他被册封的那一天,他向刘邦提议,宴请天下所有鳏寡孤独之人,并赐给生活穷困之人布匹、米面、肉食,对于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九岁以下的孤儿,分别赐给每人一石米、二十斤肉、五斗酒、两匹帛、三斤棉絮。

  以善闻名的刘邦对他的建议大加赞赏,并很快实施。

  于是,天下老百姓都对次人的善心口口相传,他的家世也逐渐流传开来。

  一个叫少君的年轻人听到了他的家世。他就是此人的亲弟弟,当年分别的时候,少君才五六岁,现在已经成人。

  他离开家没多久,厄运就降临少君身上,由于哥哥在外面劳作,家里没有人看管,少君被拐走了。

  他先后被拐卖多次,最后在河南阳宜一户财主家当了奴仆。

  白天辛勤劳作,晚上就和工人睡在悬崖下边的窝棚里。

  一天,主人派少君到山上烧炭。不料,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山崖暴发泥石流,一百名工人大都丧生,由于少君睡在窝棚边可轻易逃跑,才逃过这一劫。

  死者的家属跑到主人家哭闹不休,主人不得已只好逃到长安,少君也跟着主人逃到了长安。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逃到长安的少君、第一件事就是算了一卦,想看一下自己的命运如何,不料抽到一上上签。

  算卦的老头说他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大富大贵。

  少君打死也不信自己会大富大贵,对算卦老头说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不料没走多远,他就听到了此人的故事。

  当他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怔了一下。

  自己的家兄,当年被送进宫的那个、不也叫这名吗?再联系刚才算卦老头说的话,他有点将信将疑了。

  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于是他豁出去了,向皇帝上书,说自己是失散多年的亲弟弟少君。

  刘邦看了这封信,问怎么回事。

  男宠只好把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地向刘邦说了。

  刘邦听了,捶胸顿足,说自己有愧于人,只顾自己的亲人,却把他的亲人忘记了。

  于是,他和此人一起召见少君。

  此人的相貌虽然改变了不少,但是少君还是认得出来。

  他已经认不得弟弟了,因为当初离开的时候弟弟才五六岁,如今已经长大成人。

  他怕误认,那样将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于是他问少君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就是自己的弟弟。

  少君不仅把父母怎么死的说了出来,还回忆了当年姐姐离开他的情景,最后一次给他洗头发,最后一次做饭给他吃……

  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流下泪来。

  这时候,此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跑下去和弟弟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一幕被史官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书上说,当时不仅大汉的皇帝感动得落泪了,连旁边的宫女也跟着哭泣。

  刘邦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赏赐少君大量的财产和田地。

  但男宠深知刘邦勤俭节约的品性,不可因为自己而破例,只让弟弟接受了足够养活他的部分财产和田地。

  不久又拿出自己的金银首饰来弥补刘邦赏赐弟弟所造成的亏空。

  有这样一位贤明的男宠,刘邦这一辈子也就满足了。

  不久他的哥哥也找到了,三兄弟终于团聚。

  今日不同往昔,三兄弟谁也不会想到会有今天。

  刘邦照例又要赏赐他的哥哥,又被他阻止。

  他的哥哥跑到她那里问原因,为什么不要皇帝的赏赐?

  不要白不要!他耐心地给哥哥如是这般地分析了一番,哥哥才不情愿地撅着嘴巴,答应了和弟弟一起住。

  如此谨慎,不给大臣们一点把柄的他仍然遇到了麻烦。

  照理说,这是此人的家事,与别人无关,可是他的地位不一般,皇家没有家事,他的一切事都是国家大事。

  杯弓蛇影的大臣们见他突然冒出来两个年轻力壮的兄弟,有点吃不消了。

  他们担心他会成为第二个妖人,他们要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其实连萌芽都没有,一切只是大臣们的假想敌。

  一次早朝,绛侯、灌将军等一干串通好的大臣联合起来对刘邦进谏,大意是说他兄弟都是鲁莽之徒,没有任何文化素养,不应该依靠裙带关系而加官晋爵,让他们做富贵闲人,并且还要挑选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臣与他们比邻而居,教导监督他们,以防止他们滋事扰民。

  正所谓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也只有他,这些大臣们才敢这么说,要是换作别人,估计他们连个屁都不敢放了,保准是千篇一律的对亲戚们的封赏没有异议。

  刘邦没有立即答复大臣们的进谏,尽管他相信此人绝对不会成为妖人,但祸国殃民仍然使他如芒在背。

  当天晚上,他把大臣的进谏对男宠说了,面露为难之色。

  善解人意的他马上解除了刘邦的忧虑,他说大臣们的进谏是对的,哥哥弟弟没有读多少书,正需要教导呢。

  最后又强调一句,无论刘邦做怎样的决定,她都支持。

  邓通是深受刘邦宠信和喜爱的佞臣。

  有一天、刘邦叫一个看相的术士给邓通看相,相士直言不讳地对刘邦说:“邓大夫以后会因贫困而饿死。”

  刘邦听后大不高兴,愤愤地对邓通说:“朕要想让你富,有何难哉?”

  说完即下了一道诏书,把蜀郡严道县的铜山赐给邓通,并允许他铸钱。

  邓通从此富可敌国。邓通既蒙刘邦宠爱,感激涕零,更加想要有所报答才行了。

  一天, 刘邦的毒疮突然发作,红肿流脓,溃烂不堪。

  刘邦痛得钻心,整天伏卧床上,哀号不已。

  一帮御医药开了不少,刘邦吃了却不见疼痛稍减分毫,最后竟痛得晕了过去。

  邓通在旁急得抓耳挠腮,一见刘邦竞昏死过去,于是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勇气,竟一下子扑到刘邦身上,也不管那脓血有多污秽腥臭,就张开嘴巴,对着刘邦背部的烂疮就吸。

  说来也奇怪,邓通才吸了几口,刘邦的疼通便减了几分,竟悠悠地醒了过来。

  邓通又吸了几口,然后伸出舌头,往疮口里舔了几舔,刘邦竟觉得一下子疼痛全消了。

  等他舔完,刘邦扭过头一看,见是邓通,大受感动,心想关键时刻又是邓通对自己最忠心,总算不负对他的一番提拔和宠爱。

  以后几天里,邓通又给他吸了几次,刘邦的疮慢慢好了起来。

  一天刘邦问邓通:“你说天下谁最爱我?”

  邓通说;“那自然是太子。”

  这时正好太子进来问安,刘邦便叫太子来给他吮疮。

  太子无奈,跪在榻前,对着刘邦溃烂的背,勉强把嘴巴凑上去,还没碰到疮口,竟一个恶心,呕吐起来。

  刘邦见了大不高兴,太子只好怏怏退出。

  后来太子听说邓通曾为刘邦吮疮,大为愧恨,从此记恨在心。

  邓此人的父亲邓贤生逢高祖刘邦开国初年,避开了秦末的战乱,家道殷实,也读了几年书。

  在接连有了三个女儿后,妻子终于为其生下了一个儿子。

  因村北南阳郡到汝南郡的官道才修通十多天,活了半辈子的邓贤方才见到驿骑飞驰、四方辐辏,就为儿子起名叫“通“。

  幼年的邓通读经习文之余,除到村北的官道边看车马外,更多时间是去水深草丰的南河西水中戏耍、摸鱼、捉虾。

  到了弱冠之年,读书没见大的起色,却练就了一副弄水撑船的好身手。

  汉朝的读书人的仕途大致有三条:一条是郎官,家有中等财产,自备车马服装生活费,可以到京师做郎官,等候朝廷的使用;一条是在本郡做小官吏,不计财产。

  一条是大官府指名征召,需有高才大名。

  到后来,才令郡县推举孝廉、秀才。

  在这种情况下,颇有资财的邓贤只有置办车马服饰,挥泪送别小儿邓通前往京师长安,为邓家寻求一条光宗耀祖、彰显门楣的道路。

  折叠

  年轻力壮的邓通一路行来并不觉得车马之劳,因其性情诚谨,擅长划船,不久就被征召到皇宫里做了黄头郎,专职掌管行船。

  刘邦为人仁孝宽厚,但也免不了帝王的通病:信鬼神、好长生、梦登天。

  一次, 一次、刘邦做梦想上天,却无论怎样都登不上去,这时有一个黄头郎从后面把他推了上去,他回头看到黄头郎穿了一件横腰的单短衫,衣带系结在背后。

  梦醒后文帝前往未央宫西边苍池中的渐台,私下用眼光寻找梦中推他上天的黄头郎,看到邓通衣带从后面穿结,正如梦中所见。

  及至召问他姓名,姓邓名通,音近“登通“。

  刘邦听后十分高兴,之后一天比一天地宠他。

  邓通个性温和、谨慎,不喜欢张扬,更不善于交际,刘邦虽然几次赐他休假,但他还是不出去玩。

  于是、刘邦前后赏赐邓通十几次,累计有亿万钱之多。

  折叠

  有一天,刘邦命令许负为邓通相面。

  许负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

  刘邦才赏赐他财务的。

  邓通被刘邦赏赐了家乡的大小铜山用来铸钱的消息传到老家后,亲朋邻里奔走相告。

  年已古稀的父亲十分感念皇上的恩德,带领几个女儿和女婿雇工匠在铜山一带采铜、烧炭、铸钱,严格遵照邓通的嘱咐,每一个钱都要精工细作,又从不在铸钱时掺杂铅、铁而取巧谋利,因而制作出的邓通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

  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

  吴国钱以发行量大占优势,邓通钱以质地优良取胜。

  这一时期,吴国与邓通所铸的钱币流遍全国。

  刘邦面对社会经济残破的现实,为了巩固汉朝统治,决定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于是,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很受统治者欢迎,大行其道。

  汉相萧何后,习“黄老之学“的曹参代为汉相,“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此后,汉朝在政治上执行的都是黄老无为之治。

  事实上,刘邦虽是武人,但从夺天下开始就兼用霸、王之道。

  汉朝社会经济已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统治者已有条件大有作为,于是黄老无为思想的历史使命也宣布结束,统治政策再次面临调整。

  同时由于长期执行黄老无为思想,也给社会造成若干弊端:纵容诸侯王骄横不法,听任豪强地主兼并不轨,忍受匈奴人不时入侵等等。

  后来、汉帝刘邦又接受建议,开始罢黜百家,尊儒术。

  兼用儒、法、道、阴阳、纵横等各家人才,汉朝从此开始了“霸王道杂之“的治国历史。

  霸道,即法家思想王道,即是儒家思想。

  霸王道杂之,是将法家、儒家思想兼而并用,或“外儒内法“。

  对儒家的采用,使得儒家思想得到重视。

  如此,逐渐开启了四百多年的大汉天下。

  若是没有后世的曹丕篡位、刘备兵败,那么、大汉的江山,必当更加久远!

  就连南北朝时期,刘家还建立了朝代了呢!

  可见、刘家真的是影响深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