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赵学尔的十八岁
作者:李恕恕      更新:2022-05-30 18:43      字数:5386
  赵学尔十八岁那年,南唐的神武太后死了。

  当了三十年傀儡的皇帝执政,内有戾王造反,外有敌国侵略,一时间朝局动荡,内忧外患。

  赵学尔的父亲赵同是承州刺史,承州位于南唐西部边境,与朔方接壤。

  一个月以前,承州被朔方的十万大军包围。

  皇帝派京都南城守卫大将军张厚领五万定西军,助戍边将领柳举直击退敌军。

  昨日南唐在狭关道大败朔方,朔方国君盛金带着四万残兵败北而逃。

  但赵家人却并不高兴。

  赵同夫妻带着三个儿女用午饭,餐桌上的氛围极其沉重。

  赵同唉声叹气:“今天祭奠柳将军的时候我见到张厚了,他想带定西军入驻承州,柳小将军以‘非承平军不得入承州城’为由拒绝了。”

  “他还有脸去祭奠柳将军?若不是援军迟迟未到,柳将军夫妇怎么会战死沙场?可怜柳家兄妹一夕之间没了爹又没了娘。”赵同的妻子沈方人忿忿地道。

  赵同道:“虽然张厚暂时没有强行进城,但我觉得他不会善罢甘休。”

  沈方人道:“我要是柳小将军,就一刀把张厚杀了给柳将军夫妇报仇,哪里容得下他在灵堂上猖狂?”

  赵同摇了摇头:“你知道什么?如今我们都要依靠张厚才能保住承州,柳小将军不但不能把他怎么样,恐怕将来还要听他的命令行事。”

  赵同夫妇口中的柳小将军,是柳举直的儿子柳弗愠。

  目前由他率领剩余的几千承平军驻守承州,却也只是勉力支撑。

  昨日狭关道之战,除了留守城内的几千人马,柳举直夫妇率领的承平军几乎全军覆没。

  而张厚率领的定西军却只损失了几千弓箭手,现在仍有四五万人马驻扎在萧州。

  盛金虽然战败撤离了南唐,却在清州屯兵四万。

  清州与承州隔界相望。

  如果盛金再要攻打承州,柳弗愠根本无力抵抗,只能依靠张厚的定西军才能与之对抗。

  承州本是军事重镇,承平大将军柳举直率领两万承平军长期驻守于此,负责承州和周边十数个州府的防御军事。

  柳举直的官职比赵同高,遇事有决断。

  但性情宽厚大度,从不仗着官职高插手地方政务。

  因此,赵同与柳举直在一处分掌军政十几年,从未生出龃龉,赵柳两家的关系也十分要好。

  这次狭关道之战,柳举直本与张厚商议,联手伏击盛金的十万大军。

  但张厚的援军迟迟未到,导致柳举直夫妇战死沙场,承平军全军覆没。

  赵同夫妇为柳举直夫妇鸣不平,一来是因为赵家与柳家关系亲近,二来是因为张厚有意入驻承州。

  但张厚的品性却让赵同十分担忧。

  “以后若是张厚入驻承州,只怕不像柳将军那样好相处,你们日后出去也要小心说话行事,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以免冲撞了这位京都来的大将军。”

  虽说守边将领不管地方政务,但若是张厚仗着官职高拿大,就是赵同也惹不起他。

  沈方人听说张厚这么了不得,气势立马矮了一截儿:“我们什么时候不守规矩过?大不了以后都少出门,免得出了什么事掰扯不清的添些晦气。”

  赵学尔的庶出哥哥赵学时,和她的同胞弟弟赵学玉都跟着附和。

  只有赵学尔端着个饭碗,面无表情地道:“不仁不义之人,该杀,张厚不配进承州城。”

  赵学尔说话向来冷冷清清,仿佛多个升降调都费劲。

  但就是这么寡淡的一句话,却震惊了所有人。

  “你知道什么就杀杀杀的,人家有几万兵马,你杀一个试试?”

  赵学时率先嚷嚷着反对。

  沈方人谨慎地看了看左右,低声道:“噤声!这样的话以后在家里也不许说,张厚以后入驻承州,你父亲都得罪不起,若是传出去让他知道了,那可了不得!”

  赵学玉年纪还小,不知道赵学尔话中的严重性。

  但听得沈方人训斥赵学尔,便也跟着“嗯嗯”的点头,仿佛他能听懂似的。

  赵学尔却不理会别人,只盯着赵同看,等着他表态。

  赵同道:“你以为柳小将军不想杀了张厚吗?柳小将军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可是那又怎么样呢?盛金对承州虎视眈眈,我们所有人都要依靠张厚才能保住承州,柳小将军不但不能把张厚怎么样,只怕将来还要听他的号令行事。”

  赵学尔道:“难道要指望一个无信无义之人保护承州?”

  赵同当然知道张厚的为人不可信:“可是不依靠他,又能依靠谁呢?”

  太后薨逝,陛下初掌朝政,如今的局势是内忧外患。

  这五万定西军已经是东拼西凑出来的,朝廷再没有更多的援兵能给他们。

  赵学尔刚想说些什么,环顾四周,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父亲,我有话要单独对您说。”

  赵同与赵学尔移步书房,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留。

  赵学尔谨慎地栓上了门,这才对着赵同耳语了一阵。

  “什么?不行,这样做太过冒险!”

  不待赵学尔说完,赵同便下意识地反对。

  赵学尔道:“擒贼先擒王,这样做既能捉住盛金大败朔方,又能除掉张厚以慰忠烈。不但承州再无后患之忧,那些对南唐有觊觎之心的边陲之国,也得掂量掂量他们自己承不承受得起战败的后果。如此一举三得,虽然冒险,但值得一试。”

  赵同却十分犹豫。

  因为赵学尔的计谋,无论哪个环节出错,就会变成引狼入室,身败名裂。

  他一辈子都小心谨慎,才能在这纷乱的时局之中安于一隅,实在不愿意这样冒险。

  赵学尔不知赵同心中所想,再接再厉地劝道:“一旦我们捉住了盛金,无论朔方最终会不会归顺南唐,至少可以让他元气大伤,十年之内都不敢再骚扰南唐边境。父亲,您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赵同只觉得赵学尔所说都是天方夜谭。

  “张厚是朝中三品大员,位高权重,别说我们没有证据证明他是故意拖延时间,延误军机,就算我们有证据,那也应该奏禀陛下,请陛下裁决,我若是擅自杀了他,便是以下犯上了。再者,如今有张厚带兵保护承州,盛金就打不进来,若是我自作主张打开城门,一旦你所说的计谋被盛金识破,到时承州失守,南唐陷入危境,我们就是千古罪人了。”

  “只为了除掉一个董重,就将城中几十万百姓置于危险之境,实在是本末倒置了。至于国家该如何抵御敌辱,那是陛下该考虑的事情,我只要能保住承州不落入盛金的手里,就是万幸了。”

  赵学尔据理力争:“张厚为了一己之私,就能设计让柳将军夫妇战死沙场,让承平军全军覆没,让盛金带着四万大军逃脱。父亲难道能够确保他入主承州以后,不会再为了一己之私献城投降吗?

  赵同道:“若真是那样,便是我时运不济,天要亡我,至少我不会背负千古骂名,纵然是死也死得忠烈。”

  赵学尔还要再劝。

  赵同却已经喝止她:“我意已决,你不必再说,此事也不许你再向任何人提起。”

  赵同油盐不进,赵学尔无法,只能先回了求安居再想办法。

  她在房中坐了一会儿,想着还是不能把承州的命运交到张厚这样的人手中。

  于是决定直接去柳府,与柳家兄妹商议此事。

  赵学尔带着侍女如鱼和不为,刚走到大门口,就被守门的人拦了下来。

  “女公子,刺史交代,近期不许女公子出府。”

  赵学尔心中明白,赵同是无论如何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出头了。

  她看了一眼门口,没说什么,带着人直接回了求安居。

  然后跟没事人儿一样,坐在房里看书。

  不为向来是个急性子,围着赵学尔团团转:“女公子,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刺史不许您出府?”

  赵学尔懒得理她。

  不为又围着如鱼转,希望如鱼能告诉她答案。

  如鱼自顾拿着只水壶出去了,也不理她。

  不为只好老老实实地,在一旁歇着了。

  不一会儿,如鱼回来了。

  她俯在赵学尔身旁悄悄地道:“管家在院门口伸头探脑地往里边儿瞧,鬼鬼祟祟的,倒没有其他人守着咱们的院子。”

  赵学尔“嗯”了一声,继续看书。

  赵府管家赵立本回去向赵同报告:“女公子刚刚要出府,被守门的人拦了回来,没发脾气也没闹,直接回了求安居。我问过如鱼,她说女公子回去后在房里安安静静地看书。”

  赵同十分欣慰:“嗯,那就好,她还算懂事。不让她出去也是为了她好,免得她在外面乱说话得罪了张厚。还有,最近也不要帮她往府外传信,特别是不能让她与柳府的人接触。”

  赵立本恭敬地道:“是,我这就去各个门房交代。”

  赵立本往外走了几步。

  又折回来请示:“需不需要我派几个人守着求安居?”

  赵同爽快地道:“不用,不让她出府已经是拘着她了,若是连房门也不许出,只怕会生出什么事端。”

  赵立本称“是”后退下了。

  晚上,赵学尔跟平时一样的时间熄灯睡觉。

  深夜,整个赵府没有半点儿人声。

  突然,求安居门口出现了三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是赵学尔主仆三人。

  她们穿着黑色衣服,拿着两条系好的床单,轻悄悄地出了求安居。

  三个人来到了临街的院墙旁边,赵学尔把床单系在腰上,踩着不为和如鱼便开始往上爬。

  不为和如鱼小心翼翼地托着赵学尔。

  不为小声地道:“爬墙实在太危险了,女公子,不为明天就去学武功,这样就能带您翻墙出去了。”

  赵学尔也觉得爬墙实在费尽,鼓励不为:“嗯,等这件事完了,你就拜弗思为师。好好儿学,等你学好了,我给你加一份儿贴身护卫的月钱。”

  不为道:“谁在乎那点月钱,只要能保护女公子我就高兴啦!”

  赵学尔费了半天劲儿,才气喘吁吁地爬上了墙头。

  不为和如鱼把床单拉直,慢慢地把她放到墙外去。

  赵学尔落了地,不为便迅速把床单的另一头系在自己的腰上,然后踩着如鱼往上爬。

  赵学尔则在墙外用床单把不为拉上去。

  忽然,远远地听见有人喝道:“什么人?”

  不为吓得一下从半空中跌了下来,和如鱼抱作一团。

  赵学尔则一把扔了手里的床单,拼命地往柳府跑去,唯恐被人抓住。

  赵学尔跑到隔着两条街的柳府时,已经气喘如牛。

  她“哐当哐当”地敲着门,敲了好一会儿,才有两个守门人睡眼惺忪地开了门:“什么人?”

  赵学尔忙拿出令牌:“我是赵学尔,有急事找你们家女公子。”不等守门的人带路,轻车熟路地往里面跑去。

  守门人刚要呵斥两句,一听是刺史的女儿,又咽了回去。一个守门人小跑着跟了上去,为赵学尔带路。

  赵学尔边走边问道:“柳小将军在哪里?”

  守门人答道:“小将军巡视城墙去了。”

  赵学尔“哦”了一声,心道:刚好。

  赵学尔冲进灵堂的时候,只见柳弗思身着素白孝服,一个人跪在灵堂守灵,堂上到处都是刺眼的白色。

  她看着眼前大大的“奠”字,对英雄的痛惜之情瞬间涌上了眼底。

  赵学尔缓步走到灵堂中间,双膝下跪,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行过礼后,她起身走到柳弗思的身边,拉着柳弗思的手:“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

  柳弗思一把甩开了赵学尔的手,心想:是啊,死的不是你的爹娘,你当然不伤心,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心现在有多痛呢?

  赵学尔并不在意柳弗思的无礼,她知道柳弗思现在需要的不是安慰,所以她告诉柳弗思:“现在是给柳将军夫妇报仇的时候。”

  赵学尔的声音很轻,却让柳弗思狠狠地打了一个激灵。

  她抬起头来,一双含着泪的眼睛,仿佛要杀了赵学尔。

  赵学尔知道柳弗思想杀的人不是她。

  她帮柳弗思说出了心声:“杀了张厚,就能为你的父母亲报仇。”

  这个声音对柳弗思来说,太诱惑了。

  可是她却不能这么做:“父亲守护承州十几年,我若杀了张厚,不但要害得承州数十万百姓家破人亡,还要连累父兄亲族、柳氏满门忠烈,背负骂名。若是我一个人,就算以命抵命,我也定要杀了张厚;可若是连累了家族的门第名声,我死后怎么对得起柳家的列祖列宗?怎么对得起父亲和母亲?”

  不但不能为父母亲报仇,还要听命于仇人,柳弗思哽咽的嗓音中,透露着无能为力的悲哀。

  赵学尔道:“怎么能指望一个奸邪狡诈、背信弃义之人来守护承州?”

  柳弗思惊讶地看着赵学尔,难道赵学尔支持她杀了张厚?

  可若是张厚死了,承州怎么办呢?

  柳氏满门怎么办呢?

  柳弗思看着赵学尔的眼神,既有期望,又有犹豫。

  赵学尔左右看了看,确定她们身边没有旁人,才与柳弗思轻语了一阵。

  柳弗思听赵学尔说完后,眼中升起了一道希望的光。

  她忙不迭地点头道:“好,我这就去告诉哥哥。”

  赵学尔拦住她道:“不能告诉其他人,只能你自己去,告诉了他们以后是什么结果,我已经知道了,就是爬墙出来。”

  柳弗思这才注意到赵学尔灰头土脸的样子。

  头发散乱不齐,衣服上到处都是褶皱,手臂上满是灰尘。

  柳弗思蹙眉:“可张厚军中有几万兵马,如果不告诉哥哥,我怎么杀得了他?”

  赵学尔道:“柳将军是平西联军元帅,张厚是副帅,张厚延误军机致元帅身死战场、盛金逃脱,按律当斩!”

  柳弗思气馁地道:“狭关道之战,承平军几乎全军覆没,定西军却只折损了几千弓箭手,纵然我拿出父亲的元帅令牌,谁又能听我的呢?”

  赵学尔道:“谁让你和他正面交战?我是要你偷袭,正大光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