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感兴趣
作者:戍边铭东      更新:2022-11-09 08:15      字数:2290
  在等待吴三桂入京的这几天,朱聿鐭不仅一次对于后勤供给能力,感到极为的头疼。

  江南的粮草到达京城,已经不再如同崇祯朝时一般,运河之中都能漂没个两成以上,而是数量保持在九五成以上。

  但是头疼的是,从京城向山西、陕西以及更加遥远的甘肃转运的过程,这不仅仅是路途遥远,更是损耗极其惊人。

  到达近在咫尺的山西,路上就要损耗超过两成,到达陕西的粮草,更是会少近五成,至于甘肃之地,十成能到一两成就已经是极为顺利的一趟买卖了。

  看着这些签收回来的奏章,朱聿鐭在牙疼之余,更是明白了为何大明在如日中天的永乐朝时,就开始收缩兵力,放弃遥远的新疆地盘,甚至连河套之地,也开始陆续放弃,几乎将势力彻底退回了玉门关内,这完全就是后勤直接将国家拖跨的节奏啊!

  天山南北、河套之地虽然都是产粮地,如果开发的好,基本上大部分粮草都可以就地筹集齐备,但这需要一个前提,那便是坐镇这些地方的,必须是名将,能够稳守地方,不被游牧民族祸害。

  没有名将坐镇,无论你种多少庄稼,你驻扎多少兵力,都会被游牧民族给祸害的不成样子,所有种出来的东西,全部都只能白白便宜了别人。

  而朱元璋时代,因为太子早夭,再加上淮西诸将嚣张跋扈,为了稳固皇权,朱元璋在晚年时候大肆清洗了一批骄兵悍将,以至于明军中能打仗的高级将领,几乎被一扫而空。

  毕竟越是有能耐的,越是擅长进攻和打硬仗的勋贵,就越是飞扬跋扈之辈,为了让自己的嫡孙不被反噬,这些人被收拾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却造就了一个极大的问题,那便是能独当一面的基本不剩下啥了,剩下的都是一些擅守或者能力不是太强,上了战场就只知道猛冲猛打的猛将,帅才是一个也无了。

  这种局面,虽然让朱棣靖难过程变得轻松许多,但也让朱棣成功坐上那把椅子后,同样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局面。

  鞑靼叛明,斩明使,朱棣大怒派兵征讨,更是直接点了在朱棣麾下听命之时,往往可以摧锋执锋,横扫千军,良将邱福的名字,显然在其心中,邱福的军事能力绝对是他麾下让他比较认可的。

  这邱福也并不是庸人,在朱棣麾下也算的上是方面之才,在白河沟、夹河、沧州等地的战斗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靖难之后更是被封为淇国公,而这样的公爵,靖难成功之后,朱棣一共也只封了五位而已,由此可见此人军事能力,绝对算是永乐朝之时,顶尖的几人之一。

  但当他为主帅征讨鞑靼之时,却是轻敌冒进,甚至身先士卒,却是一头扎入鞑靼的包围圈,最后力屈战死沙场,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朱棣五征草原虽然听着提气,但未尝不是因为无人可用的结果,以皇帝之尊,一而再,再二三的亲征,甚至直至年岁渐大,以至于花甲之年,病死在征途之中。

  常年打仗的永乐朝,武功赫赫打的蒙古人数十年不敢犯边的永乐帝,却还要忍气吞声的撤回哈密卫,退守甘肃、宁夏之地。朱棣可是连从来谁也不怵的存在,除了对方觉得这地方代价太大,根本不值得驻守的原因,就只能是实在找不出一两个合适的名将坐镇边关了。

  到了正统年间,虽然人口已经开始恢复过来,明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更是不可能驻守这两大边关,西北之地基本上再无明军到达过这里了。

  如今的朱聿鐭接手的是比崇祯初年烂的多的烂摊子,自然也不可能有这个能力,若是火车被发明出来,他根本不会有太多顾忌,也能够咬着牙支撑着两大边关几年,让他们在地方站稳脚跟,然后不断向西拓展大明百姓的生存空间。

  但是如今,也只是想想罢了,只是兼顾到大明固有地盘甘肃,就已经让朱聿鐭有些力不从心了。

  如今的大明工作重点不是开疆拓土,而是先稳固住基本盘,先将挑事的满清给打残废,若是有可能,直接将这个种族灭绝掉,自然是最好的震慑之法。

  而这个目标,朱聿鐭是有很大信心的。

  这件事处理好了,下次再有想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就会惦量一下这种事的风险,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好全族被灭的赌注,而孤注一掷的选择兵发中原。

  不过令朱聿鐭比较心烦的是,当他透露出这次辽东之战的全军统帅是李定国的想法后,却是遭到了嫡系本部的一致反对。

  虽然在朱聿鐭明诏任何人不得提老帐的情况下,还无人敢于翻旧账,拿李定国的出身说事,甚至鼓动清算过往,但是要他们服从于一个曾经的叛贼统领,却是依旧无人愿意。

  虽然明面上的理由,是对李定国的资历以及对其能力的不信服。但实际上的原因,无论谁都可以看的出来。

  毕竟李定国无论怎么说都是外人,要他们啃骨头他们不怕,但他们害怕被外人拿着当了炮灰,拼死拼活却得不到多少的功劳,分战利品更是要靠后安排。

  眼见众人很是不服李定国,因此虽然朱聿鐭比较怕死,但是一来,他却是觉得在万军的围绕下会更加安全一些,二来他自己也需要给李定国站台。

  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次出去的兵力太多了,全部集中在某一人手中时,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因此直接宣布自己这一次依旧会御驾亲征。

  眼见皇帝是御驾亲征,那李定国充当统帅,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之事了。

  毕竟跟着皇帝打仗从来没输过,大家都比较迷信皇帝的‘统兵’能力,以及那一直以来,就从来没间断过的,让大家一次次的轻松获胜的各种骚操作。

  既然皇帝明确表明要亲自上战场,大家在不担心被李定国当做炮灰使用的情况下,再接受这事就变得容易多了。

  毕竟连战连胜之下,人人对于对战满八旗已经有了心理优势,他们不怕战争,但却是希望在自己人的指挥下,完成这一次复仇之战。

  对此,朱聿鐭心知肚明,说实话他也是这种心态,不可能将军队全部交给一个人,特别是自己的嫡系,更是不能轻易让别人操纵在手。

  接下来,当朱聿鐭宣布本部将组成西路军,李成栋、金声恒部为右路军,李定国率本部为中军,为三军统帅时,反对声音已经小了许多,大家也都默认了这种安排。

  在挥退了这些武将之后,朱聿鐭有些疲惫的坐于椅中,却是得到了吴三桂已经入京的消息,朱聿鐭双眸立即亮了起来,对于这个家伙,他十分的感兴趣。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