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一方热土!(二更啦!)
作者:喜欢吃脆桃子      更新:2022-11-10 14:02      字数:5045
  “二阶厅,今天回来的早啊。”

  “是的。”

  “卖菜去了啊。”

  “是的。”

  面对这个新来的霓虹租客。

  房东阿姨已经适应了他不善言辞面无表情的性格。

  回到家里,二阶厅自己给自己做了饭。

  随后洗了碗,打扫卫生,整理衣服。

  慢条斯理以及一丝不苟的模样,跟个机器人一样。

  明明是自己租的房子,但是却干净的跟个酒店。

  也许这就是霓虹人深入骨髓的强迫症。

  做完这一切,二阶厅便坐在屏幕前等待。

  等到的时候便掐点打开电视。

  打开的时候,刚好《第三极》开播。

  如果徐文在这一定会被这种准时给惊讶道。

  通常海拔每上升米,气温就会下降一摄氏度。

  平均海拔超过米的藏地高原,气温总是低于同纬度的地区。

  但高海拔也带来了更多的阳光照射,强烈的光照弥补了热量的不足。

  各种植物顽强的生长高原大地,充满着生命的色彩。

  洁白的布达啦宫下矗立着一座繁华的城市。

  拉撒!

  即便在冬天,拉撒也是十分热闹。

  这座位于河谷平原的城市,每年日照超过三千个小时。

  因此也被称为日光之城。

  这里有着现代的节奏,也保留着古老的习俗。

  很多拉撒人的早晨是从一碗甜茶开始的。

  一条长条桌上,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聚在一起。

  三三两两的聊着天,只为了那一碗甜茶。

  这是一种牛奶和红茶熬制的饮品。

  拿一只杯子坐在熟悉的位置。

  零钱随意的放在桌子上。

  服务员给你倒上一杯甜茶便会拿走这些零钱。

  没人担心钱会算错,即使互不相识也能聊到一起。

  桌上的零钱放到一起,人们喝着喝着就成了朋友。

  再吃一碗藏面,各自开始一天的劳作。

  二阶厅眯了眯眼睛。

  拉撒?这座高原城市他有所耳闻。

  极具文化风格,但是他一直没有去过。

  之前他也曾提过建议把拉撒作为素材拍摄,但是被二阶堂一把给拒绝了。

  拉撒的好天气,来自一条山脉的影响。

  喜马拉雅!

  冰雪的故乡。

  蓝星的最高点。

  深藏在山脉之中,是一条条沟壑。

  他们是暖湿气流的通道,湿润并且充满光照。

  在其中一条沟壑里,夏尔巴人正在插秧。

  夏尔巴人华国的藏地、尼伯尔等地。

  他们正在种植的是一种叫爪谷的作物。

  这种叶片纤细修长,通体绿色的谷物。

  乍一看像是野草,但却是夏尔巴人人工养殖的谷物。

  画面一转,一只蜜蜂出现在镜头里面。

  此刻的它正在采蜜,但是体型却比身下的花朵还要大。

  喜马拉雅山悬岩蜂。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蜜蜂,能飞到海拔四千米以上,寻找高原上顽强的花朵。

  他们的蜂巢,往往超过米,高高的悬挂在峡谷之间最险峻的崖壁上。

  夏尔巴人是登上珠峰最多的人群。

  望着高处那一块险峰上的巨大蜂巢。

  尼玛正在思索。

  他每年都要登山采蜂巢。

  不是为了蜂蜜,而是为了一个重要的使命。

  回到村落。

  尼玛来到了正在插秧鸡爪谷的人群中。

  “(藏语)桑巴哥,你有空吗?把我摘蜂巢。”

  “(藏语)那里多高?”

  “(藏语)多米。”

  “(藏语)那不行,太高了,太危险了。”

  连续找了几个人,都拒绝了尼玛。

  即使是村里最老经验最丰富的采蜜人,对那个地方也是备感畏惧。

  “(藏语)那个地方没有遮挡,很危险,如果被蜂咬了,就会失去知觉,眼前一片黑,严重的话只能等死了,掉下来的话,底下是汹涌的河水。”

  采蜜人劝慰着尼玛。

  在柴火的映衬下,尼玛似乎心事重重。

  这么危险的事情,为什么还一定要去做呢?

  到底是什么使命感?

  二阶厅很好奇。

  最终尼玛千辛万苦还是召集来了一群人。

  神圣的使命让他们做出一个危险的决定。

  在印象中只有两三个人,曾经上去过这里。

  带上工具,一路翻山越岭,来到了这一块巨大蜂巢的上方。

  用随手看来的竹子制作工具。

  驱赶蜜蜂的烟最为重要。

  一定要在蜜蜂发现前把烟准备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喜马拉雅悬岩蜂拥有蜜蜂种群中最强的攻击性和毒性。

  背景音乐自带的热血,让二阶厅也情不自禁的凝神看了起来。

  这种所谓的神圣的使命像极了霓虹动漫中为了保护某一种东西而拼尽全力的热血。

  当尼玛拿着制作好的烟准备驱赶蜜蜂的时候。

  下雨了。

  火把灭了,烟也灭了。

  采集还没开始,整个蜂群都被激怒了。

  二阶厅叹了口气。

  下一秒又开始担心起这群采蜂人的状况。

  失去了烟雾的保护,被上千只蜜蜂围攻。

  正是老辈们出事时的状况。

  雨越下越大,第二个火把还是灭了。

  大雨让悬崖下的河水瞬间变得狰狞。

  峡谷的风也越来越大。

  第三个火把被点燃了。

  如果这个火把还不行就只能放弃了。

  因为天色将晚。

  “干巴爹啊!”

  二阶厅握紧拳头,心中默默的喊出了一句。

  下一秒一愣。

  “我为什么会这么激动?这不符合我的人设啊。”

  好在这一次尼玛终于成功了,用烟赶走蜂群之后。

  尼玛腰部用绳子固定住自己,其他的人拉着尼玛。

  带上背篓,尼玛成功的采到了蜂蜜。

  大块的蜂蜜,被撞进了背篓里。

  回到家,尼玛便开始着手处理这一次的劳动成果。

  蜂巢和蜂蜜必须连夜处理。

  经过处理的蜂巢和蜂蜜放置在盆中变成金黄色的固态。

  获取这种高品质的蜂蜡,正是他们的使命。

  这里位于华国和尼伯尔的交界。

  谷榳<spa>  尼玛的蜂蜡会买给尼伯尔那边的人。

  加德满都。

  全球佛像制造中心。

  金色蜂蜡被工匠们用来制造佛像膜具。

  用上好的喜马拉雅蜂蜡制造的佛像皮肤更具细腻,更显光泽。

  在喜马拉雅的更外一个角落,悬岩峰却变了另外一个模样。

  蜂群们在那一家筑巢就意味着这家人运气好。

  充满藏风色彩屋檐下,男主人家和孩子在这里玩游戏也没有惊动屋檐下的蜂群。

  只有男主人家在一边喝酒一边说笑时,蜂群才有些许的躁动但也从来没有攻击过主人。

  二阶厅有些许惊讶。

  在尼玛眼中危险无比的蜂群在这里居然显得这么乖?

  突然有一天,蜂群们飞走了。

  只留下了蜂巢和蜂蜜。

  上白下黄的蜂巢在灿烂的阳光下,美丽的像一座艺术品。

  每一个方形孔洞,都美的恰到好处。

  挂在屋檐下面,像是一块玉。

  二阶厅看着完整的蜂巢,眼中有着一丝惊叹。

  男主人家带着爬梯靠近屋檐下。

  带上脸盆,在蜂巢上面戳上几个小洞。

  晶莹剔透的蜂蜜流了下来。

  不费半点力气,一家人就品尝到了自然精华的蜂蜜。

  喜马拉雅孕育了最凶狠的密蜂也孕育了最慷慨的蜂蜜。

  画面一转来到一片山坡。

  山坡上,鲜花盛开。

  羊群对这种鲜花似乎颇为厌恶。

  它确实有一个令人反感的名字。

  狼毒草。

  狼毒草虽然毒,但在多杰看来却是个好东西。

  狼毒草有毒的部分是根。

  那正是多杰需要的部分。

  剔除掉叶片,剥开根部的外皮,将根茎撕成条状。

  随后放进沸水中熬煮,熬出了一锅棕色的汤水。

  把狼毒草的根煮熟后砸碎,制作成纸浆。

  多杰所在的村子,有年造纸的历史。

  “这是祖先留下的遗产,我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

  以狼毒草为原料制作成的藏纸,柔韧,不怕虫蛀,不宜变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二阶厅表面不动声色。

  但是内心赞赏似的点了点头。

  这便是我们霓虹人推崇的“匠人精神”啊。

  画面一转来到了肆川德格。

  在这里,纸张将会被赋予新的生命。

  被叠起来的纸张被裁成一条条长条形的形状。

  在今天藏纸的主要用途是与同样古老的雕版印刷联系在一起的。

  德格经印院有着三十多万块雕版保存着藏文化中大多数经典。

  这里依然使用雕版印制书籍。

  一早,打开门。

  晾晒一夜的纸张进入院内。

  纸张与雕版的相遇即将开始。

  一把红刷,一页纸。

  覆盖在雕版上面。

  红色的藏经就被印在上面。

  印好经文的纸张被切割、打磨、染色最后装订成册。

  纸张从此将接受信众的顶礼。

  不同的画面都是通过这种雕版刻画出来。

  平平无奇的纸张都赋予一丝佛性。

  海报米,几乎是所有农作物的禁区。

  但人们依然种植着一种顽强的作物也最重要的高原作物。

  青稞。

  虔诚的老藏民,在当惹雍措湖边虔诚的祷告。

  这个巨大的湖泊是古老苯教最大的圣湖。

  一千多年前,这里是象雄王朝的核心地带。

  海报米宽阔的湖面和湖边的山却营造出了一种湿润温润的小气候。

  在圣湖边的一小片土地上。

  分布着几百块农田。

  这些农田每块都不大,但都拥有着自己的名字。

  如狐狸尾巴、月亮升起的地方。

  可见主人对田地的珍视。

  月亮升起的地方?

  这个名字倒是挺好听的。

  二阶厅笑了笑。

  土地如此宝贵,需要精打细算。

  于是村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位。

  田长!

  田长多杰的父亲是田长爷爷也是田长。

  一早,多杰走到一间老屋前,用手寻找某个特殊的点。

  当多杰找到这个点的时候。

  便背靠墙壁眺望远方。

  不多时,太阳从山尖升起。

  多杰手中拿着一本藏历。

  根据古老历法,多杰在脑中运算,然后选出一个重要的日子。

  田长需要管理的是水。

  虽然面朝当惹措湖。

  但它是圣湖,也是咸水湖。

  无法用来灌溉土地,整个村子的用水,来自山上的融雪。

  到了多杰推算的重要日子。

  多杰隆重的换上盛装。

  对着村庄大声的吆喝了一声。

  “(藏语)开耕咯!”

  开耕节是春天的盛典,是开犁和播种前的庆祝和祈福。

  各家把青稞酒集中起来,人们坐在村子的蓄水池里。

  听着多杰总结上一年情况。

  再说说来年的打算。

  “(藏语)我们有两百六十亩土地需要灌溉,我们要精打细算”

  混在一起的青稞酒洒向天空。

  狂欢开始了。

  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把巨大的石头放在蓄水池中间。

  将石头垒成一个石柱,系上哈达。

  人们向田长身上抛洒糌粑。

  为来年祈福。

  人群中八十多岁的措姆心思却不在这。

  她再心系自己的双胞胎姐姐。

  旺姆。

  旺姆是一名修行者,二十多年来独自一个修行。

  每天旺姆都要围绕着圣湖转一圈。

  有时候累了,便靠在石头上休息,眼睛却依旧望着圣湖。

  上一次和自己的姐姐见面还是在半年前。

  听说姐姐的身体不好,措姆带着自己做好的糕点来看望自己的姐姐。

  两个老姐妹诉说着各自的身体情况。

  到了姐姐围绕圣湖修行的时间,措姆便陪着姐姐一起在湖边绕圈。

  姐妹俩互相搀扶,在当惹措湖便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在这一刻,人和湖似乎形成了一体。

  两个老人也融入进了景中。

  至此。

  《第三极》第二集结束!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