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定下
作者:这笔名能火      更新:2022-10-20 22:11      字数:2419
  牙行的人十分高兴的对沈秋比划着,好像一下能降下来十两的租金是捡了天大的便宜一样。

  可沈秋却反应淡淡。

  只轻飘几句,便将租金一口气压到了三十两。

  牙行的人“……”

  “小娘子,实在不是我不答应,只是你这……这实在不合适呀。”

  牙行的人一脸为难。

  可沈秋却分明没从他眼中看出半点儿焦急的情绪。

  这也就说明这个价钱并没有低出那老板给的租金范围。

  所以沈秋半点儿不为所动,就咬死了这个价钱不松口,只道如果同意,现在就可以和老板见面签契书。

  牙行的人也实在是被她弄得没脾气了。

  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的往上叫。

  结果就是叫不动沈秋分毫。

  最后没办法,只能是心情复杂的同意了这个数,然后去请人了。

  两刻钟后,沈家一行人终于见到了这家铺子老板的真面目。

  倒也是真的年轻,看上去还不到三十岁。

  而且穿着打扮皆属中等,看那样子也是个不愁吃喝的。

  就是单看长相和眼神,属实没有半分生意人的精明。

  也就难怪能将这样的铺子扔在那里许久,最后又用这样的价钱租出去了。

  不过做买卖嘛,就是讲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铺子人家愿意用这样的价钱往出租,沈秋也愿意用这样的价钱租下来。

  那就没什么不妥当的。

  再加上沈秋今天已经预感到这事儿八成能定下来,所以来之前就特意跟周氏说好,将银子带上了。

  因此这会儿契书一签,她家给钱也格外痛快。

  那铺子老板就更是高兴,半点儿没计较他们要“分期付款”的事儿了。

  ……

  铺子的事情历时三天终于定下,倒也算很快了。

  只是这铺子租下来后,却只是了却了一桩最简单的小事儿。

  接下来内部修缮装修,格局的改动。

  以及需要的桌椅板凳等一些家伙事儿的置办,乃至于后面开业前的准备,才是更为麻烦,需要付出精力的东西。

  好在二房和三房的人这会儿可谓是干劲儿满满。

  刚签好租契,拿到钥匙,就立刻马不停蹄的在旁边杂货铺买了些工具,然后开门进铺子里打扫去了。

  铺子内部此时还满是灰尘。

  房顶和许多角落甚至还结着许多蛛网。

  整个一层二层,包括后面的小院儿。

  他们全都不放过,通通打扫了一遍。

  好在两家人数够多,干惯了活儿,动作也麻利。

  因此赶在下午酉时前,便将地方收拾完了。

  一群人累得满头大汗,因为打扫的仔细,又没那么多遮挡,身上头上便都沾了不少灰尘。

  不过大家的心情却是极好的。

  一路回到家的时候,甚至都还哼着小曲儿,脸上挂着肉眼可见的轻松笑容。

  大房今晚照旧给他们留了饭。

  等听见外面二房三房的人回来的动静,直接开门迎了出去。

  沈大郎一眼便瞅见了这群人灰头土脸的模样,有些讶异的问“怎么了这是,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沈大郎目光在几人身上转了一圈儿。

  发现不仅两个孩子,就连这几个大人都是一样的,心里更为不解。

  沈三郎满面笑意的跟他解释“大哥,我们这是打扫时沾的灰,我们今天将那铺子租下来了!”

  “租下来了?”

  沈大郎一听最后这句,眼睛立马瞪大了,满脸掩不住的惊讶,随后又转成惊喜。

  周氏这会儿打开了二房的院门,叫着几人往里走。

  叶氏出来也看到了他们这副模样,想了想,便没立即将温着的饭菜拿出来给他们,而是先跟着进了二房院子,然后跑去厨房烧水。

  都这副模样了,估计着也是没办法吃饭,还是得先洗漱一下才行,不然满身的灰都要吃进嘴里了。

  正巧周氏和张氏她们也是这个意思。

  见状便没跟沈大郎多说,不好意思让叶氏一个人忙活,赶忙跟着去厨房帮忙去了。

  沈大郎他们几人便在二房的厅里坐了下来。

  沈秋去给大家弄喝的水。

  沈三郎便兴致盎然的跟沈大郎讲起了他们今天一天所做的事。

  包括跟那牙行的人讨价还价,跟铺子老板签下租契,又买了东西去铺子里打扫了一下午等等。

  期间还配合着他眉飞色舞的比划,叫人一看便心情颇好,情不自禁的跟着高兴起来。

  沈大郎别的注意不多,只在听到沈秋将原本一年五十两的租金直接砍到一年三十两时,狠狠拍了下大腿,叫了声“好!”。

  其余时候,他便只面带微笑的听沈三郎说着。

  期间一向话很少的沈二郎也会时不时附和补充两句。

  足以见得这一家人心情是有多开心了。

  沈大郎甚至还直接叫大家“明天一起去镇上好好庆祝一下,这么大个事儿这么快就办妥了,可实在是不容易呢!”

  沈三郎一听也连连附和“好啊好啊,大哥二哥,咱们兄弟几个也好久没喝上一杯了,明天便畅饮一番,好好庆祝!”

  几个男人三言两语便定下了这事儿。

  压根儿也没问过家里女人的意见。

  不过这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即便问了,也没人会拒绝就是了。

  不过沈秋想了想,还是忍不住说了句“要不还是明天带上东西回家里喝吧,白天咱们恐怕还得去县里跑一趟准备东西,镇上的生意也不能撂下,再者在家里喝,即便是大伯你们几个喝多了,也是转个弯就回屋睡下了,不然在镇上顾忌着这个那个的,怕是喝也喝不痛快。”

  沈秋倒也不是觉得他们喝一次就必须得喝多了才是好。

  只是沈家男人并不酗酒,也很少能喝上一次。

  再加上这次是个高兴的事儿,谁也说不准肯定不会喝多。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就在家里喝。

  又方便,还省事儿,且不用担心麻烦。

  沈大郎他们这会儿正开心着呢,听沈秋这么说,一想也是。

  万一真喝多了,岂不是还得赶着夜路回来。

  于是当即改变决定,顺着沈秋的话道“那就听三丫的,咱们明儿个带上东西回家喝,弄上些好酒好菜,咱们一家人好好庆祝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