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作者:翁姝      更新:2022-05-31 03:44      字数:4377
  “什么公示?”

  “也算不得公示,挂在那少说也有俩月了。”那货商抛了粒五香花生到嘴里嚼了起来。

  边嚼边解释道,“上面说,儒将军老婆得了一种怪病,不管是寻常法子还是偏方都使了,就是不管用,眼见还剩数月可活,所以遍寻医者,赏金……”货商笑了笑。

  书生知道对方故意调自己胃口,也算捧场,赶紧追问。

  “赏金多少?”

  “百金。”

  霍,好家伙。

  书生惊了一跳。

  “他哪里来那么多银子?”书生皱眉。

  “他老婆家有钱啊,他小舅子就是咱万州城的第一富商巨贾,这你总听说过吧?”

  “佟家?”

  “是也,是也。”货商摇头晃脑。

  “唉,真是可惜,早知如此,当初我就应该去学点看病的手艺。”书生笑着轻叹。

  晏姝起身,不再听二人插科打诨得瞎侃。

  她一边沿街走着,一边皱眉沉思。

  也不知这位夫人是得的什么怪症?一般而言,女子得的大多是妇科病症,或许自己可以一试。

  回到寄居的客店,晏姝自怀中摸出一本薄薄的红皮书。

  这是花婆婆给她的。

  原来花婆婆想当年还是前金朝出名的妇科圣手,就是如今,说起花思容,想来京城中老一辈的人应该还有印象。

  毕竟花婆婆当年可是出了名的才貌双全,又凭借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医术进了太医院,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女子之身获封官职之人。

  这如何不令人印象深刻?

  而这本小书册便记录着花婆婆从医多年,所遇到的所有妇科杂症。

  自己还未学习药理,所以只是平日里闲来无事,拿出来翻一翻,琢磨琢磨。

  或许,这本书能帮到对方吧?

  晏姝将册子内容重新回顾了一番,待把所有症状刻在脑中,方才出了门。

  “公子,咱们去哪里?”孟青问道。

  他被太子派过来监视,不,服侍太子妃,必须做到寸步不离。

  “去……”晏姝回忆了一下,“佟家,万州第一富商佟家。”

  此时,佟家正房。

  “我可怜的姐姐啊,你还那么年轻,怎么就要走了呢,啊?”一阵嚎哭声远远传出。

  守在外面穿红着绿的丫头们头碰头聚在一起,窃窃取笑。

  “行了!你姐姐还没死呢!”佟家老太太斜着头,不去看那哭得涕泪横流的男子,不耐大喝道。

  真是伤眼睛!

  “没死?现在是没死,可是就快了!谁也救不了姐姐啦!”男子暴跳起来高声吼道,被老太太一瞪,又哭嚎起来。

  “都怪那个该死的儒孝廉!要不是他带来那个妖妖娆娆的女人,姐姐如何会被那女人下毒?!”

  说到这儿,佟方正停止了哭嚎,眼中闪过一阵阵杀意。

  那女人虽然死了,但罪魁祸首儒孝廉还活着。

  姐姐死的那天,自己一定要弄死他给姐姐陪葬!

  “老爷,老爷!外面来了个公子,说能治姑奶奶的病!”这时,管家突然一路喘着跑了进来,兴奋喊到。

  佟方正眼中一亮,又瞬间黯淡下去。

  怕不是又一个来骗银子的。

  “请他过府吧。”佟方正回身,坐到侧方紫檀木扶手椅上。

  “太……公子,你会看病?”孟青张大了眼,不可置信地看着晏姝一派气定神闲,摇着纸扇进入大门。

  他惊得差点咬了自己舌头。

  “略知一二。”晏姝谦虚道。

  孟青怀疑,怕是一都没有吧?

  他看晏姝如看神棍一般,只盼到时候别被人主家拿扫帚撵出去。

  佟方正心中怀疑更甚。

  这么年轻,医术能多么高明?

  “敢问这位大夫,您师从何人啊?”不行,还是让你师父来吧?

  “家师名讳不便相告。不过,佟老爷可派人去大都打听一下,小人在那儿是出了名的,外号肖神医。”晏姝微笑。

  孟青呵呵,是挺出名的。

  “当然,这只是大家抬举,小人也不过略懂岐黄之术而已,尤其擅长妇科。”晏姝说到妇科时,特意仔细观察对方的表情。

  “啊!是这样啊!”佟方正眼中划过一抹惊喜。

  晏姝抿嘴笑了笑,看样子她猜对了。

  “神医快请就坐,寒舍简陋,神医勿要嫌弃。”佟方正顿时热情招待起来。

  晏姝游目,环视一周。

  迎面挂着赤金九龙青地大匾,上书斗大的三个金字:佟兴堂。

  两边楹联一看便是名家所书,价值不菲。

  宽大的厅堂两边各摆着一排紫檀木扶手椅,上面铺着大红色绣工精致的缎面坐垫。

  四处雕梁画栋,描金绣银。

  当真是富贵无双。

  晏姝心道,这要算是寒舍,那普通老百姓住的不就成了狗窝,茅房?

  晏姝欣然就坐。

  “佟老爷,不知令姐是何症状?”她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佟老爷目露怀念,“姐姐生病之前身姿窈窕,美丽端方。”

  接着佟方正目露悲愤,“但自从……唉,不说也罢,姐姐便突然越来越胖,皮肤越来越粗,不过半月有余,就长了五十斤!”

  佟方正想起上次去看姐姐时,她那肥胖臃肿的身形,粗糙泛黑的皮肤,不禁心有余悸。

  他要变成那样,他都不想活了,更何况姐姐?

  “嗯。”晏姝心中一喜。小册里有记载!

  这是将鸡血与甘草,党参等补气养身的中草药配合,制成药丸长期服用的结果。

  “令姐是否还暴躁易怒?”晏姝问道。

  “哎?”佟方正惊异,难道不是因为变胖变丑,姐姐才脾气不好的吗?

  “看样子是了。”晏姝点头,抬起手来,才想起自己并没有粘胡须。

  “那肖神医有办法医治吗?”佟方正双眼亮晶晶地看着晏姝。果然是神医啊,上来就猜出了姐姐的症状,那一定能治好姐姐。

  想到这,佟方正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晏姝笑了笑。

  “容我回去配些药,明日再来。”

  “好的,好的!”佟方正忙站起,殷勤地将晏姝送出门口。

  孟青一路佩服地看着太子妃。

  太子妃果然不是常人啊,别人学医学个十年八年可能才出徒,太子妃不见学,就会治!

  “太子妃是吃了神奇的药书了吧?”忍了一路,孟青临到药店门口,终于开口问道。

  晏姝脚步一顿,回头,眼神诡异。

  她怀疑谢平身边这位贴身小厮有异常,将现实与话本混乱,俗称有病。

  “嗯。”晏姝煞有介事地点头。

  “店家,给我称一两百合,一两薄荷,……”

  拿着买来的药,晏姝回去便捣鼓香料去了。

  第二日,将连夜赶制出来的数个香包递上,晏姝接受了佟方正老爷的宴请。

  一手搂着娇俏丫鬟的纤腰,任对方坐在自己腿上,晏姝垂头,就着丫鬟的手饮了口……茶。

  她可不敢喝酒,喝酒误事啊。

  虽然她没有作案的工具,但她害怕自己露了馅儿,被别人办了。

  “听说汤国要攻阳平关了?”晏姝状似无意地问道。

  “唉,可不是?我可怜的姐姐啊。”佟方正抹了抹泪。

  晏姝一笑。她已经习惯了对方说哭就哭的本事了,好像丝毫不觉得大男人动不动就哭是什么可耻的事。

  “汤国对打下的城池还是很善待的,未曾打杀百姓。”

  佟方正目中精光一闪,他知道啊,但是自己姐夫一向忠直,让他开城投降是不可能的。

  “可惜啊,汤国军力强势,到时候势必要攻破城门了,也不知令姐能否逃脱,毕竟她可是守关将军之妻呢。”晏殊姝摇头叹息,目光自浓密的眼睫下偷偷观察对方的表情。

  佟方正心中一沉。

  是啊,若是儒孝廉死守,到时候汤国死伤众多,定然会恼羞成怒地报复。老百姓或许会放过,但绝对不会放过自己姐夫一家!那他现在医治姐姐有什么用?还不是要死?!

  这个天杀的儒孝廉!他自己要以死殉国,就去死好了,何必拖累他姐姐跟外甥!

  佟方正顿时觉得坐不住了。

  “呵呵呵,肖神医说得有理。”佟方正勉强笑了笑。

  晏姝观察已久,知道对方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顿时心花怒放。她嫣然一笑,顿时明室生辉。

  佟方正看得一怔。

  心里嘀咕,这肖神医可真是长得一副好相貌,教自己这个大老爷们都有些心神摇曳。

  二人都有心事,便又随意说了几句,匆匆散场了。

  “走吧,剩下的,便是等。”晏姝出了佟府大门,摇着折扇,抬头望天。

  今日的月光似乎格外的明朗啊!

  “咯咯咯咯!”晏姝轻笑。

  孟青跟着仰头,看了眼藏在云后只露出一角的月亮,有些摸不着头脑。

  悠闲地在夜市上游荡,晏姝挑了支竹簪,提了一盏兔子灯,向回路走去。

  路过一个胡同,突然听到一阵女子的呜呜声。

  晏姝瞬间警觉。

  她要不要去看看?万一是哪个女子遇到歹人呢?

  “孟青,我们带了多少人?”

  孟青也听到了,他严肃回到,“公子放心,影卫十人,足够了。”

  “嗯,进去看看。”晏姝放松下来,今日也让她来个英雄救美。

  走进胡同深处,借着迷蒙的月光和手上的兔子灯,晏姝果然看到黑暗的角落里,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拖着一名女子。

  “住手!”晏姝高喊。

  那高大黑影一顿,接着腾起,踩上后面的墙壁便没了影。

  倒也识时务,晏姝轻嗤。

  缓步走近女子,离对方尚有四五步,晏姝便不再往前走。

  “你没事儿吧?还能起来吗?”

  一直心弦紧绷,暗中观察晏姝的女子有些急了,她眼珠一转。

  “哎呀,我脚腕扭到了!好疼!谢谢公子相救,不知公子能否扶我出去?”女子娇柔的声音在空洞的胡同中格外明晰。

  “孟青,你去。”

  黑暗中,晏姝目光陡然一厉,她恐怕上当了。

  没有哪个良家女子会这么主动,让一个外男来扶自己的,简直就是迫不及待。

  晏姝双脚悄悄后挪,转身便跑。

  “保护太子妃!”孟青眼见晏姝一跑,胡同周围突然蹿出十几名蒙面黑衣人,顿时高喊。

  “是!”云影与众安慰刷刷现身,云影迅速来到晏姝身边,其他暗卫则迎向黑衣人。

  窄小的胡同内顿时刀光剑影,厮杀一片。

  “太子妃,得罪了。”云影揽过晏姝便向胡同口纵去。

  “国公小姐,好久不见。”熟悉的男声突然响起。

  晏姝定睛去看,心头一震,夹杂着惊讶以及果然如此的理所当然。

  “是你?!”

  “随我走吧。”

  万州城不远的清河村,此时天光初亮,鸡鸣声便在各家响起,此起彼伏,又招来一阵一阵狗吠声,热闹无比。

  “老婆子,起来做饭了!”正在院子里劈柴的高老头喊了声。

  “哎,哎,来啦。”他婆娘于氏低声应着,转身轻轻掩上西厢房的门,扎着小脚碎步赶了出来。

  “小点声!小心吵着贵人!”老太太瞪了高老头一眼,又小步挪着去了厨房。

  他们清河村的人大都姓高,而他们家算是这个几十户人口的村里数得上的殷实人家。

  十几间宽敞的瓦房,二百亩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