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暂时压箱底吧
作者:桃小桃桃      更新:2022-05-31 07:55      字数:2332
  翌日。

  松本和树早早地起床,然后出去晨跑了。

  他回想起昨天米仓绫子闹得那么一出,嘴角微微扬了扬。

  大概这是他收割的第一个女明星粉丝了吧,这也算是一种高等级的褒奖了。

  因为被别人看好,也被别人期待着,所以他自知应该保持良好状态,他还是个大好青年,有大好的前途,既然如此,从清晨开始就不能松懈了。

  跑步的时候,松本和树看到一个个戴小黄帽的小朋友,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真是太萌了,所以说啊,不管是什么动物都是小时候最可爱,人类幼崽也不例外。

  跑步的时候经过寺庙,一大早他们便开始各种打扫了,进寺庙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和尚在门口扫地,等松本和树在寺庙周围跑了好几圈了,刚刚那个扫地的和尚,依然还在扫刚刚那块地。

  该怎么说这样的现象呢?是该说他摸鱼呢,还是严谨认真呢。

  说他摸鱼呢,他也许是在没有灵魂的机械性重复动作而已。

  而说他认真呢,连一块地都要反复扫,扫得一尘不染。

  如果是在1975年以前的曰本,这货绝对是个摸鱼的崽,因为在那以前,曰本也曾经是脏乱差,毫无素质可言的。

  特别是在50年代,垃圾随处乱扔,污物随便投弃,经济体量增长的同时,垃圾体量同步爆炸。

  曰本各大城市都随处可见垃圾,甚至因为脏乱差的垃圾问题爆发了卫生公害。

  工厂也是乱排乱放,大气污染一直从曰本西海岸一路蔓延至本州太平洋区域,东京也曾经有过暗无天日的时光,光是呼吸空气都能闻到硫化物刺鼻的味道。

  然而社会往往就是会在一个拐点,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从70年代开始,为期七年多的垃圾之战,一路把曰本拉到了另外一条道路。

  一轮又一轮的博弈,甚至因为垃圾不断产生了肢体冲突,最后曰本形成了他们的特色产物,就是严苛到接近变态的垃圾分类制度。

  为了方便回收,曰本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的垃圾分类标准,有些地方甚至要区分 20 多种不同类型的垃圾,还有减少垃圾桶投放,投放得少你就没有机会丢,想尽办法让大家都减少生成垃圾。

  所以,社会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在摸索中,甚至是在冲突与摩擦中,慢慢进步的。

  不光是社会,人的素质也是同样,天生都是白纸,是经过了一轮一轮的教化,包括父母示范的,学校灌输的,社会耳濡目染中,随着时间的更迭,终究会踏上文明之路。

  可见这1993年的和尚小哥,看来是大概率不敢摸鱼了,今天的任务定是要把所到之处,全部清扫得一尘不染,锃光瓦亮。

  跑完步回家洗漱后,吃了昨天桥本美奈子送他的家政课做的蛋糕。

  接着继续投入到了《骑在银龙的背上》这首歌中。

  这首歌现在已经写得差不多了,只差一点点就可以收尾了。

  松本和树很喜欢这首歌,这首歌一旦唱好了,是能够让人回味很久的。

  甚至松本和树已经想好了这首歌的唱法,歌手整体的发声是要果断的,不能一听就很丧。

  要想象自己是骑在银龙的背上,翱翔在天空,而胆怯是藏在内心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会想要去拼命战斗,因为信念是毅力不倒的。

  这首歌说到底是会触动到人内心柔软部分的,甚至不想触碰的部分。

  因为每个人行走在社会中,是会麻木的,也会觉得是孤独的,甚至是有很多负面情绪的,包括会对生活怀疑,对自我否定。

  所以我们总是问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松本和树从前世穿越而来,其实也同样迷茫,但在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以后,似乎找到了一些些的答案。

  因为每天和音乐作伴,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人能够做的最简单,却又最难的事情,就是面对自己。

  而作为一个音乐人,最是需要时刻面对自己,你要用你的心去交换听众的心,那么你的旋律才是动人的。

  动人并不意味着说教,而音乐人们要做的事情,是在短短几分钟内,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传递给听众,让听众感同身受,这才是一首好歌。

  像看音乐类综艺节目时,镜头总会给到一些做作的群众演员,陶醉到流泪的表情。

  为什么会故意安排这些镜头,也就是为了从侧面烘托,这首歌成功调动了听众的情绪。

  虽然手段拙劣,但是没有音乐综艺节目不会安排这种镜头,原因就在于此。

  音乐的存在,不是为了让你哭,而是让你的心脏为之颤动,因为你心动了,所以你的情绪才会通过你的表情,自然而然的流露,这才是音乐存在的意义。

  形成一首好歌,固然有很多技巧,甚至很多套路,然而歌与歌之间的差距,就在于用心的程度,所以说艺术是很微妙的,因为欣赏艺术的过程,就是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心灵的交换。

  比如松本和树写的第一首歌,突然发生的爱情故事是一首歌好歌的原因,是因为恰到好处的歌唱了爱情,有一点小浪漫,但却是一个意难平的故事,所以会让听者流连忘返,还会充满对爱情的向往,让人怦然心动,会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这首歌带动的氛围。

  相比,骑在银龙的背上的情绪就会调动到听众最柔软,最想逃避的一些伤感情绪。

  所以松本和树非常清楚,这首歌要是作为专辑的主打歌,是具有一定的冒险性的。

  这首歌并不是适合任何人,它只适合某些特定的歌手,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听这种触及心灵的歌曲。

  快乐人人都想拥有,但是隐隐作痛,却不见得人人可以接受。

  就是因为这样的情况,这就非常考验唱这首歌的人了,只有在他完全投入这首歌,并且拥有感同身受的情绪时,让这份感动触及心灵深处时,才会有更多人不会拒绝这份感动。

  所以松本和树不打算那么早把这份歌送去做版权代理,这首歌稍微特殊一点,他想压箱底一段时间。

  这时候,一阵敲门声。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