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南北勋贵
作者:归尘y      更新:2022-05-31 15:36      字数:2402
  “诶呦,他们这一个个的,还挺聪明啊?”

  崇祯看着朱纯臣递上来的具体名单,点了点头评价道。

  当然,现在崇祯看的,不是说那些选择了大明军官学院的勋贵们,而是那些选择了去做杂货铺特级经销商的勋贵们。

  说他们聪明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勋贵们绝大多数,都是选择将自己的店铺开在北方。

  众所周知,大明的南北分化其实还是蛮严重的,得益于大明南北两京的存在,以及南北士林上一些差距,导致了大明的南人跟北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互相看着不顺眼的。

  当然,这个南人北人指的是两边的读书人之类的,至于普通老百姓?能安稳活着就不错了,谁有那闲工夫思考南北差异啊?

  南人普遍都认为北方文脉稀薄,北方多粗鄙,北人普遍都认为南方士子不爷们。

  除了读书人们之外,南北的勋贵们,虽说没有互相看着不顺眼,但却比不顺眼要严重多了。

  这个看着不顺眼,可就比南北读书人互相看着不顺眼要严重多了。

  我们都知道,之所以明朝的都城定在北京,跟一个朱棣的狠人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朱元璋嗝屁之后,朱棣的这个好侄子,听了身旁一群文人的忽悠,就明晃晃的举起了屠刀开始想要玩削藩。

  你说你削藩就削藩吧,朱棣这大侄子整的好像生怕全天下有谁不知道一样,那家伙整的叫一个声势浩大。

  你说声势浩大也就声势浩大吧,你有那个能耐,你就算是告诉全天下藩王,老子要收拾你,那又如何?

  但问题出就出在朱棣这大侄子没有那个能耐啊!

  论威望,他不过就是朱元璋他儿子,若是老朱活着,真的想要削藩,那很明显,这些藩王一个个的给他们几个胆子都不敢动弹。

  但朱棣的这个大侄子毕竟还是个小崽子,一开始的确是借着老朱留下的威望弄掉了几个藩王,但到了朱棣这里,朱棣这个动不动亲自带兵就往草原里钻,去砍杀那些草原部族的大狼灭可不惯你毛病,你既然想要削了老子,那老子干脆就直接给你来个清君侧!

  于是乎,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朱棣成功的把自己的大侄子给赶下了皇位,他大侄子最终也是落了一个在史书上下落不明的结果。

  那问题就来了。

  朱棣当了皇帝以后,他自己身边还有很多当初一同起兵清君侧的小伙伴等着安置呢!

  咋办?于是,新一批的勋贵就横空出世。

  但这新一批勋贵出世,那不可避免的,就要影响到老一批勋贵们的利益啊!

  盘子本来就那么大,现在还要进来更多新人分蛋糕,你说那些朱元璋身边的小伙伴们能愿意?

  所以这便是新老勋贵裂隙的开始。

  而到了后来,朱棣觉得南京实在是不适合自己,没有地方让自己去砍人,他怀念了那些草原上的小伙伴们,所以便迁都到了北京。

  在这个过程里,那些新勋贵自然也是跟着朱棣一同到了北京。

  至于那些老勋贵们,则是大多数都被留在了南京城,跟着朱棣来到北京的不过是少数罢了。

  到了后来,南北勋贵便逐渐的自成了一套体系,开始各玩各的。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都看明白了。

  虽然说能够让自己家生意做到南方去捞南方那些看起来就更有钱的南方勋贵们的小钱钱很香,但这些北方勋贵们,能不能有那个能力将店铺开到南方还是一件难事。

  南方的勋贵们会那么情愿的就让北方勋贵们进场来赚走自己家的小钱钱吗?

  别说北方勋贵了,就是皇家杂货铺,那些南方勋贵们也不是没有打过主意。

  要不是崇祯弄出来的这些东西实在是不太好仿制,再加上“皇家”两个字加成让这些人不敢用什么盘外招,皇家杂货铺能不能在南方顺利开起来那都是个未知数。

  除了一些跟南方勋贵私底下偷摸有些联系的勋贵之外,剩下的没有人将地方选在南边。

  这也正好能够让崇祯满意。

  “对了,山西这边的勋贵们,还是有人没有买到朕提供的店铺地皮是吧?”

  崇祯问了问一直站在下面的朱纯臣。

  “是的,陛下,由于陛下给出来的店铺数量有些不足,不是特别够分。”

  “没事没事。”

  崇祯毫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这也是崇祯早就预料到的。

  别看范永斗他们家里面生意做得挺大,但他们的生意当中盐铁粮食这种崇祯不可能拿出去的店铺占了挺多份额的。

  所以数量不够,其实崇祯并不怎么惊讶。

  “烦请成国公等着去通知一下,过段时间,山西那边还会多出来一些地皮跟店铺,现在买不到的先不用着急,等到过段时间再买就是了。”

  “对了,工坊正是的教给他们这些东西的制作方法,也都放在这一批店铺售卖完之后吧。”

  鬼才会着急!

  朱纯臣心中吐槽道。

  不对,的确会着急。

  因为这些店铺什么时候贩卖,完全就能决定皇帝什么时候能够将答应好的东西交给他们。

  不光是山西的这些勋贵们着急,估计整个北京城的勋贵,没有一个会不着急的吧?

  但他们着急还真没什么用。

  崇祯现在手上的确是没有了店铺跟地皮,过段时间弄到手一批店铺跟地皮崇祯也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但是具体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店铺跟地皮弄到手,那完全的不取决于崇祯皇帝。

  “承恩,下去问问,东江镇的六万余将士,算算时间,也应该结束跟郑芝龙他们演的那场戏,快要行驶到津城附近了吧?”

  没错,就是演戏。

  之前什么郑芝龙反叛,全都是假的,只不过是为了能够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将东江镇调出来六万名士兵,促使皇太极来南下罢了。

  甚至崇祯为了防止南方的那些士绅不把情况上报给朝廷,还特意嘱咐了郑芝龙,放心抢,大胆抢,在东江镇的士兵抵达之前,郑芝龙不管抢到多少,全都归他。

  而这一场大戏,早在新军那里传回来打跑了建奴以后就让皇帝下令结束了。

  同时传达过去的命令,还有一个,那就是让东江镇的士兵们北上的时候顺便带一个人过来。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