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交流大会
作者:归尘y      更新:2022-05-31 15:37      字数:2445
  战车,一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被淘汰了的垃圾玩意。

  春秋战国时期,拥有多少战车还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衡量标准。

  在那个时候,战车就跟后世的蘑菇弹一样。

  春秋时期各个国家就跟防止某扩散条约生效前的五大流氓一样,对外秀肌肉的时候那多事我家里有多少多少蘑菇弹。

  但是随着骑兵在战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战车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在训练有素的骑兵面前,战车,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当然,若是单纯的面对步兵队伍,战车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在真正的历史上,申甫曾经也试图利用战车阵来应对后金的大军。

  但最终的结果根本就不难猜测。

  战车阵被后金训练有素的骑兵打了个稀巴烂。

  “申爱卿,你可知道,这战车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崇祯为了能能够让申甫更好的为自己卖命,决定开启自己的忽悠模式。

  “回陛下,臣认为,这战车,最大的缺点,就是机动性太差!”

  申甫的回答让崇祯很满意。

  “是啊,战车这种东西,若是体积太小,根本没有什么作用,体积太大,就会显得极其笨重,不灵活。”

  “现如今,我大明对外的敌人多是北方的蛮子,而北方那些蛮子相信申爱卿也知道,他们多为精锐的骑兵。当下的战车,在骑兵面前,只能是被屠杀的份。”

  崇祯所说的就是现在的事实。

  “不过。”

  “朕在想,若是将战车的通体全都打造成铁的,在战车上设置射击孔,这样一来,即便战车的机动性不高,但却不会被轻易地破防。”

  “可是陛下,若是真的用铁来制造,那这重量......”

  申甫也没白研究那么多年的战车。

  崇祯刚说完可以用铁来制造战车,申甫便说出了最重要的一点。

  “申爱卿说的没错,若是用铁来打造战车,体积大起来,马匹想要拖动,绝对不是什么易事。但朕,从来就没没有想过使用马匹来驱动那种新型战车。”

  听完崇祯这么说,申甫直接懵了。

  啥玩意?不用战车?那用什么东西?人力吗?皇帝应该没有愚蠢到这种程度吧?

  “呵呵,具体用什么,现在朕还不能告诉你,不过最多也就只有这几年的时间,朕的这种设想便能成为现实。在这之前,还请申爱卿稍作等待啊。”

  是的,崇祯再一次的将胡萝卜吊在了申甫的面前。

  其实这倒不是崇祯想要卖关子,实在是崇祯不想要非那么多口舌去跟申甫解释什么玩意叫蒸汽机。

  反正解释也不一定能解释明白,还不如就这样吊着申甫的胃口。

  至于申甫究竟是怎么觉得的,是不是认为皇帝不过是在编故事糊弄他,崇祯也懒得管。

  吩咐了王承恩派人将申甫送到毕懋康身边协助以后,崇祯则是正式的安排起了金声。

  对于金声的安排,崇祯就显得更加简单粗暴了。

  “金爱卿暂时就先去辽东,跟在孙师身边多加学习吧。”

  “等到参谋总部正式开始组建的时候,朕再将金爱卿给召集回来。”

  “臣遵旨!”

  金声也知道,这是皇帝在给自己机会让自己多多锻炼。

  现在的他,顶多也就算得上是纸上谈兵,具体的理论实践,金声是一点也没有的。

  所以对于皇帝的安排,金声并不是特别的排斥。

  “对了,承恩,去跟东厂知会一声,闽南那边的事情,可以收尾了。”

  崇祯在送走金声以后,突然地跟王承恩说了一句。

  “闽南?”

  王承恩心底有些疑惑。

  虽说不知道皇帝到底想搞些什么,但王承恩还是一句话都没说,下去帮皇帝传令去了。

  “算算时间,那学术交流大会应该也要开了吧?”

  崇祯暗自念叨了一声。

  ......

  当皇帝得到孔衍桢传过来的消息以后,已经是三天以后了。

  这也就幸亏之前因为孔氏南宗北迁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大儒,全都赶去了山东参加那一场声势浩大的搬家仪式。

  所以崇祯赶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举办学术交流大会,就省去了将这些大儒们全都凑到一块的时间。

  现如今的北京城,可以说是大儒云集。

  刘宗周、徐光启、徐光启的弟子陈子龙、孙奇逢等在后世相当有名的人,此刻也全都聚集到了京城中。

  不过很可惜的是,像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这三人,现在不过还是十几岁的小年轻。

  年龄最大的黄宗羲,不过也就才二十岁罢了,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

  这次的学术交流大会举办地点是在皇极殿。

  单单是这个地点,就已经能表明皇帝究竟对这一次的学术交流大会究竟有多么看重了。

  虽说按照礼数来讲,这次大会很明显是没有什么资格在皇极殿当中召开的,但谁让这次参加大会的人当中不仅有当代眼成功孔衍桢,还有那一批在士林当中声誉极高的大儒呢?

  这等豪华阵容,谁敢说半句不是?

  再加上这次在皇极殿举办是皇帝提出来的,那些官员们当然也就装聋作哑,权当啥也没看见了。

  “陛下驾到!”

  当崇祯踏进皇极殿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子腐朽的气息。

  今年年仅十九岁的皇帝,在平均年龄四十五岁往上的大儒们当中,真的就像是一个毛头小子一般。

  “诸位先生今天能够来此,朕不胜荣幸啊!”

  由于年龄问题摆在这里,尤其是还有孔衍桢坐在下面,崇祯也不好太过于摆那皇帝的架子。

  “应当是臣等感谢陛下给予吾等在此论道的机会才是。”

  崇祯刚一说完,孔衍桢便接着崇祯的话说道。

  “衍圣公所言极是。陛下此话真的是言重了,今日能有幸与各位同仁在皇极殿当中坐而论道,才是吾等的荣幸。”

  看到在场这俩身份最高的全都开口了,下面的大儒们这才纷纷附和着孔衍桢所说的话。

  不过正如刚才刘宗周所说的那样,这次的学术交流大会,在他们眼中,就是他们与在场的这些“同仁”们一同论道的场合。

  至于坐在上面的小皇帝?

  这货能不能听明白他们说的啥还不一定呢!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