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风口
作者:归尘y      更新:2022-05-31 15:42      字数:2384
  “承恩啊,你说钱阁老递过来的这奏章里面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崇祯很随意的摆弄着面前的一份奏章朝着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问道。

  这里面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大致意思就是关于顾秉谦家里人滥用职权纳了一个妾的事情。

  很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是?

  按理来说,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即便是有御史写了,递上来了,内阁那边百分百的就直接给扣下了,根本就过不到崇祯这里。

  “奴......奴......”

  一听崇祯居然来问自己,王承恩心里面一慌张,说话说不利索不说,直接来到了崇祯面前跪了下来。

  “好好的,跪着干什么?起来!”

  有些好笑的看了一眼王承恩,崇祯最后还是没有选择去刺激王承恩的小心脏。

  这货用起来还是比较好用的,人也忠心,别到时候被自己再给吓出来个心脏病什么的就不美好了。

  “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吧。”

  说着,崇祯随手将奏章给扔到了一边求。

  这种事其实这几年崇祯都已经见习惯了。

  你要说钱谦益跟顾秉谦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那是真没有与。

  一切都只不过是做给崇祯看的一场秀罢了。

  “老大,你看,我跟这家伙交情一点都不好!我俩可不是一伙的!”

  大致上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不然要是按照钱阁老的性子,真的想弄顾秉谦,能用这么芝麻大点的小破事?这很明显是不可能的嘛!

  这种事其实也挺常见,崇祯的内阁里面隔三差五就得弄出来这么一出。

  内阁上下,没被这么打过小报告的一个都没有。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钱阁老了。

  没办法,谁让偌大的内阁,就钱阁老一个人是东林党呢?

  甚至说崇祯都有点怀疑这群狗东西在上书打小报告上都已经有了默契:这次是谁,下次该轮到谁之类的。

  但不得不说,这对于崇祯来讲,倒是一个难得的乐子。

  “陛下。”

  就在崇祯对钱阁老的小报告做出来批示之后,外边便有东厂番子求见。

  “什么事?”

  崇祯瞥了一眼跪在下面的东厂番子问道。

  “启禀陛下!就在五天前,已经有商人租赁了陛下在易城当中的店铺,并且相关手续也都已经办好了。”

  “拿过来给朕看看。”

  于是一份资料被送到了崇祯手中。

  前面记录的是卓文然、林万石以及木依提跟卓玛的家庭背景。

  再往后是卓文然几人的店铺位置、店铺名称、经营范围。

  记录在最后的,用的笔墨最多的,便是从卓文然在购房处门口跟木依提兄妹两人相遇然后一直到办完各种手续几人暂且分开去张罗各自店铺之间的所有事情。

  包括几个人交谈的内容甚至是神情,这上面全都记载的一清二楚。

  能有这么清楚的记录,完全靠的就是一直站在木依提兄妹两人身边的那名翻译。

  在大明,上哪去找那么多会草原语言的大明人?

  民间真的有吗?这不扯淡吗?

  所以易城里面配的所有的翻译无一例外,全都是锦衣卫或者东厂里面的人。

  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收集皇帝感兴趣的情报,以及在交谈过程当中感受一下草原上各个部落的态度,随后上报给皇帝。

  这一招其实很好用。

  在草原上,除了大部落中少数的几个之外,剩下的部落其实都没有懂得大明官话的人存在。

  这就导致交流沟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那些草原部落上的贵族们肯定都不是傻蛋,他们不可能用那些即将入驻易城的商人们的翻译。

  那样子就等同于将交易的一切主动权全都交付到了商人的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合格且可靠的第三方翻译来源就至关重要。

  大明朝廷扮演的自然就是这个第三方的角色。

  不止翻译,前文提到的没有提到的一切需要第三方介入的,全都是由大明朝廷来完成。

  “有意思。”

  很认真的看完了所有关于卓文然的报告,崇祯很欣慰。

  怎么说呢,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荒地,如今终于将韭菜苗种了下去。

  至于这韭菜什么时候能够成长到可以收割的程度,那还是要耐心等待。

  “这小子倒是有些意思。”

  想到卓文然跟木依提两人合伙开酒楼的事情,崇祯就觉得有些有趣。

  如果崇祯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大明第一个中外合资酒楼。

  “传朕口谕。”

  想到这,崇祯决定从后面推上一把。

  俗话说得好,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若是这一头猪背后再装上一个推进器,那能飞的距离无疑是会提升很多。

  崇祯现在要起的,就是这个推进器的作用。

  话音刚落,王承恩就恭恭敬敬的站在了崇祯面前。

  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记录口谕这件事一般来讲应该是秉笔太监的事情。

  但无奈现在挂着秉笔太监职位的东厂厂督小六子并不在皇宫当中,而是在忙活着重新在国内铺设东厂情报网。

  所以现在的王承恩基本上就是掌印太监秉笔太监职责一把抓。

  “大明百姓卓文然与察哈尔部下属坎哈部少主木依提合资开设的酒店,乃是大明与察哈尔部友好合作的开端。现特立两人酒楼为大明——察哈尔友好合作示范单位。赐名为明察酒店。装修方案由宫中出,酒店当中饮食部分配方由尚膳监出,另派尚膳监主厨前往指导。”

  很明显,这就是要将明察酒店立为一个典型。

  毕竟大明跟察哈尔部这是第一次进行正式合作,并且现如今的形式,在崇祯彻底的将整个国家的军权掌握在手中之前,察哈尔部的作用还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这个典型立的很有必要。

  并且不光是对草原,对大明内部也是一样。

  反正横竖不过就是弄出去一张建筑图纸,一点建筑材料,外加上一些食谱之类的东西罢了。对于这背后的隐性利益来讲,这么点付出简直就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