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亮起的光
作者:归尘y      更新:2022-05-31 15:45      字数:2296
  就在沈阳城内,多尔衮准备坑自己家盟友科尔沁部的时候,远在北京城的崇祯皇帝,最近却不务正业的扎根在军工厂当中,和一众工匠混在一起捣鼓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亮了!亮了!”

  在崇祯亲自拉下一根绳子以后墙上的电灯泡立刻亮了起来。

  这一幕,让整个实验室内二十多科研人员一起发出了衷心的欢呼声。

  鬼知道他们为了让这瓦数不小的电灯泡亮起来,加班加点了多少日子?

  至少在崇祯六年的四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三个半月的时间,他们放假的日子,加起来都没有三天时间。

  光是电灯泡的制作,就用了整整一个月。

  没办法,崇祯只是知道大致的电学原理,并不知道电灯泡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做的。这玩意的结构,他也就只记得是一个玻璃罩子里边放着一根钨丝。

  发电机倒是好说,那种小功率的发电机,直接用电磁感应原理就能制作出来。但凡是高中认认真真学习了的,都能明白这东西应该怎么造。

  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造出来一个小型发电机,并且造出来合适的指头肚大小的那种小灯泡并且让其亮起来以后,已经是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由于有前期的铺垫,大型直流电发电机也被制造了出来,同样的,大功率电灯泡,也就是崇祯脑袋顶上亮着的这个玩意,也就不是什么太大问题;了。

  “干的很好!这三个月时间,辛苦大家了。接下来,每个人奖励五百两银子,放假十天。至于罗卿你嘛,奖励一千两银子,放假时间同样也是十天。”

  崇祯很满意的拍了拍面前这个二十来岁年轻人的肩膀。

  这位叫做罗天养的,就是这一次搞发电机的科研小组当中的扛把子。

  没错,万能的毕懋康终于是被崇祯给抛弃了。

  现在的毕懋康,在带着自己的小组专心攻关狙击枪跟机枪,崇祯想着这老爷子也一大把年纪,没好意思祸祸他的身体,重新在皇家研究院内拉了一批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搞的这个发电机项目。

  第一是年轻人身体健康,能够更快的适应007福报,再一个就是这电学毕竟是一门从头开始的崭新课程,不跟蒸汽机似的,只要知道一点原理,后面只需要对蒸汽机做出改造就好。

  电学需要的,正好就是年轻人这样能够更快吸收新鲜知识的大脑,像毕懋康,今年都已经七十多岁,再让这么一个老头子从头开始学电......

  还是算了吧,今后就让毕懋康老老实实的研究军火就好。

  由于都是年轻人,所以这也就导致,崇祯必须经常前来实验室把关。尤其是前期,崇祯真就是一直陪在这里跟他们一同熬夜加班。

  没办法,即便年轻人学习起来更加快捷,但再怎么快,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是?

  在一开头的那半个月时间里,崇祯一直都在跟他们做一些关于电学的小实验。

  比如说静电之类的。

  半个月之后,还要指导他们弄灯泡,弄小型发电机......

  一直等到真正开始造大一些的直流电机了,崇祯这才能真正降低来实验室的频率,由一天一次住在实验室,变成三四天才来一次。

  而在崇祯不在的时候,这位罗天养,便是整个研究小组的领头羊。

  谁让人家实在是太过于天才了呢?

  同小组的其他人都还在因为直流电机的研发成功而欢呼雀跃的时候,这位罗天养罗同学就已经看出来了直流电机的弊端,为此也曾经请教过崇祯。

  对于这样的妖孽天才,崇祯自然是高兴地很。

  于是乎,这位同学现在已经将交流电的知识吃的差不多了。

  他看着崇祯,很明确的明白崇祯给他们放假的意思——放假结束回来以后,你们就给朕继续研发交流电机!

  想清楚了这点,他看着还在欢呼雀跃的同事们,不免对他们默哀了起来。

  交流电知识的复杂,作为一路学过来的他来讲,是很清楚的。

  同样,他也十分清楚,想要将交流电机从理论真正变为可以使用的实物,究竟应该付出多少的努力。至少这是一个要比造个直流电机点亮一个破灯泡困难得多的问题。

  “喂,天养!”

  正当罗天养在思考究竟应该怎么样将交流电机弄出来的时候,一旁一名研究人员已经揽上了他的胳膊。

  “愁眉苦脸的想什么呢?快快快,咱想想,这钱应该怎么花!我打算给我家里寄过去五十两银子就够了。不然我爹娘那样子,真的拿到五百两银子,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你说说,明天咱是去北京城哪家花楼喝酒?”

  “那还用说!当然是......”

  罗天养也是个年轻人,尤其还是个家里人都没了的老光棍,一想到自己能有一千两银子支配,以及十天的自由假期,他也忍不住就要开始跟自己的小伙伴yy起来。

  不过话说到一半,他这才意识到,皇帝可还在这里面呢!

  “你疯了!在陛下面前说这些?”

  罗天养一拳头打在他的胸前说道。

  “无妨,无妨。都是年轻人,朕能够理解,少年慕艾嘛,风流一些也无妨!”

  崇祯摆了摆手,表示根本不在乎。

  他也不希望,自己手底下的科研人员真就是一群除了科研什么都不知道的狂人,青少年嘛,就应该做一点风流韵事,这样才不枉“青春”这两个字不是?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明这样社会风气允许的情况下。若是在后世,这样明目张胆打算拿着钱逛青楼的,肯定第一时间要跟警察叔叔汇报汇报,让他们好好接受一下思想教育。

  崇祯说完这句话以后,拉开门走出了实验室,准备去找毕懋康这老头子。

  他毕竟是个皇帝,平日里再怎么表现的平易近人,终究身份差距摆在这里。

  有他在实验室里边,还怎么让这群少年们好好yy北京城的花魁风韵?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