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罪
作者:风之简      更新:2022-05-31 20:20      字数:2219
  见几个儿子争先恐后的关心照顾他,心里非常熨帖,病也好的很快。

  接着就要处理积留的事,召集廷臣,审问谁为首倡立胤禩者,群臣惶恐。

  其中最尴尬的就是八爷一党,谁知道康熙只是试探,并没有重立太子的心思,这下秋后算账,有人要倒霉了。

  没有人敢回答,于是问张廷玉,对曰:“闻之马齐”,次日,列马齐罪状,宥死拘禁。

  朝堂之事,瞬息万变,帝王之威,震慑众臣。

  胤礽虽然入朝,却没有多加牵扯,犹如一个闲散的皇子,跟四爷凑成一对,多了几分看戏的心态。

  这段时间毓庆宫低调行事,闭门谢客,胤礽也散去门客,不再联系以前的支持者,拉帮结派。

  从八爷胤禩的事件中,足以看出康熙的态度,更何况胤礽也思考过皇阿玛还能在位十几年的情况,左右都不是短时间能定下来的事,太子又如何,还不是能顷刻间被废。

  有了这样的心态,行事作风愈发沉稳,不揽权不逾矩。

  对比之下,上蹿下跳的几个儿子就显得不堪大用了,康熙对胤礽的感官越好,从之前的愧疚更多变成了对他本身的看重。

  这一转变看似很容易,确是胤礽数十年都没想通的地方。

  三月,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昭告宗庙,颁诏天下。

  再次穿上一身太子服饰,胤礽的心态截然不同,他自小学习的就是为君之道,御下之术,然而能用到的机会很少,不及众位兄弟朝各方面发展,取得成就。

  然而从今日开始,他不会再将自己摆在储君的位置上,想完成自己的夙愿,成为一个做实事的人,有所成就。

  就像是太子妃经常说的一句话:“原谅过去的所有,接纳平庸的自己,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无高下之分。”

  自此以后满朝大臣都发现了太子的转变,本身太子能被废第一次,位置就不如从前稳当,还有众兄弟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应该极力稳固地位,笼络官员,发展党羽,然而他一改往日之风,认真办事,出乎人意料之外。

  不争不抢,即使一直拥护他的大臣为其说话,也毫不领情,得罪了不少人。

  康熙本以为重立太子,能够制衡日壮大的八爷一党,结果太子不按计划走,日渐式微思考一番后,打算将将四爷和十四爷这对兄弟扶植起来,朝堂之上决不可一家独大。

  大皇子胤褆的生母惠妃本以为全力支持胤禩得到太子之位,能够救出儿子,可没成想康熙只是耍了众人一遭。

  于是脑子一转,上书康熙说道:“胤褆不孝,请国法处置。”

  心一软,就移禁胤禔于公所,遣官率兵监守。

  这样的做法,时间上选的很重要,惠妃赌成功了,引起了康熙对长子的怜惜,虽然没有将人放出,却给与了之前的待遇,还送了很多秀女给他解闷。

  除了不能出来,比从前的日子还舒坦,难怪期间生了很多孩子。

  这一点上,就不得不说有额娘的隐形好处了,没人提醒,康熙哪里想得到这一出,展现慈父的一面。

  胤礽知道后,闷闷不乐了好几天,越是在乎越是阻拦不住心里的对比,都是儿子,同样被幽禁,待遇上截然不同,要不是太子妃提前有所准备,日子过得得多凄苦,想想就很不开心。

  “你呀,道理都说了很多,怎么还是钻牛角尖,差不多得了。”开始还能理解,可时间太长就显得矫情了。

  本来不想说,可经常看着也会心疼。

  “你就不能哄哄我吗?”这语气有点戳到他的心了,委屈巴巴的求宠,看的宁昭心都软了。

  腹稿都不用打,夸赞的话迎面而来,最后直接滚到了床上,献身安慰他了。

  自从在咸安宫幽禁期间,不仅跟宁昭的关系一日千里,更是看清了后院女人的真面目,包括了那几个孩子,大难临头各自飞,妻妾的根本差别就在这儿。

  本就不是很喜欢,也没付出太多的心力,除了那一份责任,不想在与之周旋,各自安好。

  那些人看太子如今坚定,也不是没有来宁昭这里闹过,但从她们前期在咸安宫的种种行为,以及解禁迫不及待的逃离,将自私自利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有什么脸面可言,只能被怼的哑口无言,灰头土脸的回去。

  至于孩子,该有的份例她半点都不会苛刻,至于再多的就没有了。

  然而宁昭的种种举动,也将她其暴露,但现在的她已经丝毫不畏惧,这一次被废带来的好处不少,太子的转变,孩子的安全,毓庆宫能留下来的都是共患难的人,还什么好怕的,她会站在最高处,让那些人希望落空。

  或许是过习惯了那样的日子,景澜院也预留了一块菜地,一家人有空就过来瞅瞅,商量着来年吃过锅子。

  有宁昭从中调和,父子两的关系有所好转,能和气的说上几句话,已经是很难得了。

  然而始终有件烦心事没得到解决,当初在对待十八皇子的事情上,胤礽确实做得不对,导致同母的十五皇子胤禑和十六皇子胤禄,至今耿耿于怀,她和宁玥这对亲姐妹左右为难。

  解禁后宁昭就曾带着礼物亲自上门致歉,却无功而返,期间很试过很多的办法,然而人死了心里的结便不好解开。

  每每到这里,宁昭戳胤礽的脑子,好说歹说终于同意上门,由宁玥做东,将三兄弟聚集在一起,希望能解开误会,冰释前嫌。

  女人们自然离开了,宁昭确认送进去的是烈酒,勾唇深意一笑。

  另一边由于太子有意退避,胤禛被强行推了上来,无法韬光养晦,躲在太子的身后了。

  然而他本身又具有极强的办事能力,务实精神,又有康熙的推动,风头一时间盖过了八爷胤禩,于是他们提前好几年对上,战斗力几乎持平。

  其中有胤禛周旋的功劳,康熙满意了自然不吝啬给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