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占
作者:风之简      更新:2022-05-31 20:21      字数:4560
  有弘祜的不经意引导,加上几人的补脑,一个游手好闲,坐吃祖产的商贾少爷的形象就出来了。

  现在的他们不用高高的仰望对方,心里多少有些快感,人之常情。

  就像额娘说的一样,人都有劣根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哪能绝对的做到平等,无外乎是东风压倒了西风,或者反之。

  优越感不仅是皇家专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随之会产生,不一定是贬义,有时候反倒是激励人奋发的良药,强弱只是暂时。

  几人之间的距离感没有了,说话间反倒轻松了不少,能够走到这里确实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这点上弘祜非常敬佩。

  眼看时辰不早,弘祜请他们去食楼用膳,庆贺多年后重逢。

  知道他不缺银子,也就没推辞。

  来到包间后,弘祜有事先出去了,让几人先点菜。

  七叔家的女儿怎么会跟外祖家扯上关系,他这个小表弟太没分寸了,大摇大摆的同行,举止亲密,生怕别人不知道。

  在这个关头所有成年的皇子都代表着一股势力,支持很重要,同样也会有数不尽的麻烦。

  七叔一向不掺和,而瓜尔佳也退避三舍,这才能尽力保全。

  可宁昭毕竟是太子妃,她的娘家总是惹人注意和防备,这个紧要关头要是敲打一二。

  打定主意,就让人去外祖家传话,以防万一。

  弘祜跟这些堂兄妹的关系说不上很好,有各方面的原因在,但大概的品行还是了解,能帮上一把的时候也不会吝啬。

  饭桌上几个男人自然要小酌几杯,言语间越发的亲密,一副好兄弟的样子。

  其实除了考上探花的赵志坚,其余人不过是白身,没有念书的天赋,也没有一技之长,靠着一把的力气讨生活。

  手头上自然是拮据的,这桌上好的饭菜,吃的那叫一个兴奋,言语间非常热情,“若是有用的上的兄弟的,尽管说~”

  都喝得醉醺醺,只有的弘祜的酒量好,还保持清醒。

  而赵小妮一个女子怎么能拖动三个男子,更何况没有血缘关系,有些方面还是要避讳。

  于是让店小二帮忙,将几人送到了隔壁的客栈,付了费用就分开了。

  五福晋他塔喇氏知道弘祜要来住几天,早就提前准备,可迟迟没有见到人影,还以为是改变主意了。

  “主子,弘祜阿哥来了。”为了区分,才有这么个称呼。

  按理来说不太合规矩,可他塔喇氏这个五婶儿,都将其当成了亲儿子,还有什么规不规矩的,反正是私下进行,无伤大雅。

  “干额娘,弘祜给您请安了。”他塔喇氏笑的很满足。

  赶忙叫起,仔细询问生活上的大小事,比宁昭这个额娘更像是慈母,体贴周到。

  当然了不可避免的会提到同一个话题,那就是喜欢什么样的姑娘,然后私底下多留意,以免好的都被定下。

  这一点跟宁昭的想法不谋而合,晚了挑选的范围就小了,可不得着急。

  “不提这个了行不?”生无可念的表情摆在脸上,颇有几分可怜。

  他塔喇氏只好收嘴,接着说起了别的事情,不能将其逼得太紧。

  次日弘祜跟他五叔在前院交谈的时候,收到了赵志坚要回乡办喜宴的请帖,时间在一个个月之后。

  至于婚宴并没有提及,就昨日的接触,所有人都炫耀其考中之喜,却没有人谈这桩婚事,是不知道还是刻意隐瞒,无从得知。

  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虽然仓促但也办的声势浩大,太子妃带着十五福晋前往,给足了颜面。

  但也没有多待,看看新娘子,坐一会就被弘祜给叫走了,导致几人都没有真正的碰面。

  宾客反倒是轻松了,吃喝谈笑,非常热闹。

  新房是女方置办的宅院,相隔娘家不远,凡事有个照应。

  新娘子虽然是庶女,确是嫡福晋娘家妹妹的女儿,加之生母早逝,养在嫡福晋的院子里,才有这么一份情面。

  有一点弘祜确实没有猜错,赵志坚隐瞒了妻子的身份,也没有让其余几人住进来。

  而是居住在最先租的房子里,但两头都办了喜宴,将身份不同的分别安排,以免大家不自在。

  赵小妮虽然不知道新娘子的身世,但依照大哥赵志坚的态度,就知道绝对不简单,打定主意,日后要好好巴结。

  “来了~,大嫂来了......”因为男方没有长辈,自然不需要敬茶。

  但还是要认认人,于是将其带到了这里。

  看到大嫂这架势,绫罗绸缎,丫鬟婢仆围绕,来头绝对不小,相差太远也就产生不了嫉妒,只剩下巴结讨好。

  男子要注意分寸,倒是还好,可赵小妮这个小姑子当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大哥,大嫂~”叫人后纷纷受到了礼物,具是价值不菲,出手不可谓不大方,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

  即使知道这些人的过往,也没有流露出任何的鄙夷之色,看起来极好相处。

  见妻子这般给面子,赵志坚的脸上光彩四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简单的介绍也让其看清了各自的秉性,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和谐,众人的脸上都笑的很开心。

  三日回门后,赵志坚就要带着一家人回去上任。

  有了岳家的帮助,赵志坚被派到户籍所在地附近的县衙当县令,真是衣锦还乡,还携带娇妻,可谓春风得意。

  这段时间,弘祜有其他的事情要忙,没有联系。

  还是身边的人提醒,他才想起那张请帖,犹豫着要不要去。

  一家人用膳的时候,弘祜转了个弯说起此事,胤礽倒是没有怀疑,能将这小子给支出去是好事,非常赞同,于是给出了主意。

  朝廷每年都被派官员下去考核,当地县令的政绩官风,以防止出现为官不仁的情况。

  但那些小官也不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经常孝敬上头的官,寻求庇护,消息也灵通,躲过这个不难。

  所以这个差事反倒没多少人看得上,好酒好菜的招待一番,有上面的大臣施压,也不敢乱言,实际上就是走过场。

  毕竟天高皇帝远,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些经常出巡的康熙自然知道,抓到了就严惩一番,可后面又会有人冒出来,除之不尽。

  “那儿你熟,出去走走也好。”见额娘都同意,弘祜就领了这个情。

  次日宁昭想起李卫这个人,嘱咐儿子多注意些,若是能收为己用最好。

  确实是个聪明人,一直留在那儿未免太大材小用。

  没多久弘祜就出发了,此行有太子出手遮掩,没人知道是皇孙弘祜前往。

  到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弘祜还是找到了当初的客栈,身边跟随护卫之一就是当初的那人,至今记忆犹新。

  另一边赵志坚已经接任,并且用最快的时间掌控了府衙。

  搬到后院居住的一行人,难免有了摩擦,可无权无势的三人又哪里是其大嫂的对手,吃了不少哑巴亏。

  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他们才知道对方不是善茬,那些和善的外表都是装的,赵小妮像是抓到了把柄一样,去赵志坚面前告状。

  结果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反倒让赵志坚觉得她很烦,让夫人多费心相看,早点将人嫁出去。

  当地的乡绅商贾,想和新任县令扯上关系,到是非常热衷。

  若是原先赵小妮当然喜不自胜,可看到了大嫂的贵气作态,和精致奢华的生活。,那些人自然瞧不上眼。

  反倒是赵志强和张志勇没什么歪心思,在大嫂的帮助下,定下了两位姑娘,择日成亲。

  赵志勇的妻子是一个小武将家的女儿,不看重条件,就稀罕没有公婆压着,进门就能当家做主的生活。

  却重要是看上了这个憨厚的男人,易于掌控,没有坏心眼。

  身为大嫂,她也不小气,直接给两人买了一座院子,赵志坚则给两人安排了差事,只要肯努力,都不会过得太差。

  弘祜的到来正好参加了二人的婚宴,远远了看了一眼那位族妹一眼,没有被认出来。

  放心之余,也从赵小妮的抱怨中,发现了这位族妹的手段不一般,应该是看不上这群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妹,想尽早摆脱这些累赘。

  但表面功夫做的极好,从这几人的角度看未免有些薄凉,毕竟是一起从那段日子熬过来的,感情胜过血缘关系。

  就是不知道赵志坚的想法,毕竟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很正常,她跟这些人有没有交情,早早地打发出去,过自己的日子不香吗?

  呆了几天后,弘祜就去了其他的县,私访当地县官的德行,有无冤假错案,鱼肉百姓之举。

  还真让他给碰到了一起,因此耽误了很久的时间。

  本可不必要这般认真,但爱新觉罗的人,骨子里就有伸张正义之风,哪会袖手旁观。

  宁昭接到来信,还提供了一些帮助,新手总会有忽视的地方,少不得要提点。

  很快康熙也知道了这件事,找来太子询问,知晓后没有表达任何不满,摸不清其意。

  而弘历在畅春园见到康熙,紧接着,就传出了弘祜被取代的消息。

  果不其然康熙将弘历接到了宫中教养,交给了和妃,这个时候德妃的处境就不大好。

  明面上是说小皇子还小,不易劳累,可宫里养孩子有那么多的奶娘下人在,根本就不费劲儿,闲暇时逗一逗,轻松的很。

  传出来的闲话在德妃的手段下还是止住了,但四福晋这个儿媳妇就不那么好过,婆婆想要磋磨儿媳有的是理由。

  可乌拉那拉氏也不是吃素的,两人都没闹着好。

  景澜院

  “哈哈哈哈哈哈~”宁昭跟三福晋笑的嘴都合不拢。

  不得不说四福晋是个人才,报复的手段层出不穷,德妃有的苦吃了。

  闲暇之余得有点乐子,三福晋总是为她带来欢笑,绝对是好妯娌,尤其是德妃的笑话,再多都嫌少。

  “弘历怎么会抱进宫养着,莫非是四弟妹不尽心?”都已在养在膝下,记为嫡子,这种猜想当然不可能。

  董鄂氏摇摇头,“据说是跟先后长得有几分像,皇阿玛睹物思人~”

  一个男孩跟孝诚仁皇后长得像,开什么玩笑?万万当不得真,还不如说是有人故意设计。

  “这个说法,你信吗?”宁昭反问。

  “另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总会是空穴来风,还真说不准......”看这样子,宁昭也陷入了脑补中。

  要是真的这么看,那么弘历跟太子也长得有几分像了,可叔侄间相像本就正常,还是想不通。

  不耐烦的说道:“管他呢?”

  反正都是皇孙,想养就养呗,只要胤礽不吃醋,跟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而另一边,弘祜对当地县令儿子用非常手段霸占百姓良田,欺压百姓的案件已经调查的很清楚。

  可那些率先反抗的人至今没有下落,恐怕早已遭遇不测,但没有证据,也找不到尸骨,恐怕没有办法定罪。

  像这种霸占良田的事,可大可小,真的要深究,对方愿意归还并给与补偿,基本上不会有大问题。

  可日后会不会报复多半是肯定,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转眼间又过去了半个月,宁昭知道这些不是弘祜擅长的,第一次能做到这里就已经很好了。

  锻炼的目的达到,让其打开临行前送的锦囊,里面自有妙计。

  每个人都有擅长之处,死磕着不如求助,经历多了才会成长。

  当弘祜高兴地打开时,只看到几个字:求助李卫。

  宁昭将这件事讲给胤礽听的时候,他笑的嘴都裂开了,没想到这个一向聪慧的儿子也有犯蠢的时候。

  两人眼里的弘祜不是一个样子,在宁昭看来少年郎正是飞速成长的时候,跌跌撞撞不是坏事。

  而在胤礽的眼中,这个儿子已经足够优秀,早就能独当一面,没有什么可操心,当然看笑话是不嫌多。

  不过是些小事,相信那小子只是陷入了死胡同,终会想明白,自己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