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
作者:风之简      更新:2022-05-31 20:21      字数:4572
  按照宁昭拟定的位份,后院的林侧福晋被封为谨太妃,唐侧福晋被封为愉太妃,程庶福晋被封为嘉太嫔......

  追封逝去的李侧福晋为启太妃,其子弘彗、弘皙被封为贝子。

  后大臣上奏,避免冲撞,提议将弘字改成了允字,被弘祜当场驳回。

  宁昭听到后笑的合不拢嘴,问身边的胤礽:“要不要将你兄弟的名字也给改了?”得到一个后脑勺的背影。

  摆明了不想听到这种打趣,可后面的话就让她的笑容僵在脸上。

  胤礽气愤的说道:“杠杠被封为和硕固伦长公主是应该的,可哪来的两个同等地位的公主,比小格格都......”

  月灵吓得都不敢再说,宁昭恢复过来,让所有人退下,她差点忘了这件事,莫名有些心虚。

  被胤礽捕捉到,感觉非常不对劲,拉着就追问。

  “你是不是还有事情瞒着我,快说!!!”宁昭的眼神闪躲,颇有随时逃跑的意思,可惜被紧紧地抓着,找不到机会。

  还在思索着怎么开口的时候,就有人通报,皇帝带两位公主来了。

  没给宁昭说话的机会,直接让人进来。

  几双眼睛在空中交流,胤礽脸上越来越来,合着就他不知道,两个一模一样的面孔,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这么多年,不是没有露出马脚的时候,只是他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孤的太子妃,不应该解释解释吗?”气的连称呼都回到了之前,看来火气很大。

  宁昭求助的看向弘祜,示意他快上来挡住,自己则是忍不住后退。

  弘祜这个儿子也没有辜负宁昭,英勇的站在她面前,将这个阿玛一顿数落。

  “你没有资格怪额娘,若非她一片慈母之心,两个妹妹也要过我小时候的生活吗?”那几年他确实亏欠了这个儿子很多。

  但若是娇弱的女儿,恐怕早就夭折了。

  “我,我这个阿玛没用,对不起你额娘,还有几个孩子。”这一点他确实很失职,都没脸看他们,只觉得脸上发烧,一直烧到脖子上,臊的不知道说什么弥补。

  宁昭将儿子拉开,一把抱住他,安慰的说道:“我们都不知道怎么为人爹娘,也做错了很多事,现在能一家人团聚,让这些都过去吧!”

  归根结底又能怪谁,何必非要追根揭底,伤了身边人。

  安慰好这个大的,有拍了拍弘祜的肩膀,冰释前嫌。

  “阿玛,我是木木~”

  “阿玛,我是工工~”

  一下子多了两个宝贝女儿,胤礽高兴地合不拢嘴,有两个妹妹在,弘祜彻底失宠。

  这么多年,她都知道两个女儿渴望亲近阿玛的心,终于如愿,还好等到了。

  这样的场面,很温馨,舍不得打扰,直至天色变暗。

  听女儿说起往事,很想尝尝被哥哥姐姐追捧的美食,他当即表示,要亲手将那些菜都做出来。

  于是这顿晚饭,到深夜才吃上,味道依旧那么好,一家人都很满足。

  对外说是义女,但工工那个长相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细查之下,都明白了。

  康熙被加封为太太上皇,后宫的妃嫔也在贵妃提交的名册下,一一被加封,至于那群皇叔们,保持原样,没有动。

  因为弘祜的登基太过突然,平日里也没有大臣的追随,就少了很多的事。

  至于外家瓜尔佳一族,依照宁昭的意思,给了赏赐,但并没有加官进爵。

  而李卫被封为户部郎中,在雍亲王手下做事,这对好搭档还是走到了一起,在日后做出了不小的功绩。

  还有年羹尧等人,都在胤禛的推荐下,发挥了作用,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大清在弘祜的执政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征程。

  世行元年

  朝堂之上在新皇得的统治下,出台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政策,四大亲王成了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那些利益受损的贵族世家,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百姓纷纷称赞,遇上了明君。

  三个月后,康熙就撤了所有的眼线,将这些传给了弘祜,对他也是真正的放心了。

  胤礽这个阿玛,也就开始那几天帮了一下,到后面完全不插手,陪着妻女,轻松又自在,又没人感教训他,真是快乐似神仙。

  听到康熙的身子近日不大好,胤礽忧思难耐,宁昭还是贤惠的松了口,主动提议去行宫居住。

  就看在他没有强行给两个女儿该名字的份上,她当然知道这名字不适合一国公主,可当初的那份心情,不是谁都能感同身受,她也没有硬性强求。

  两个女儿都愿意,毕竟多年来都习惯了。

  这里面还爆发过一些争论,最后都被宁昭镇压,有皇帝儿子的力挺,一言堂是常事,就是这么刚。

  来到行宫,宁昭一行人当然是安排在前院的东厢房,位置一点都不小,多个几百人也绰绰有余。

  弘历依旧被康熙带在身边,年岁还小,但确实精灵可爱,惹人喜欢。

  这下子行宫热闹了,每日都有数不尽的欢声笑语,祖孙三代尽享天伦之乐。

  而皇宫中只剩下弘祜这个新皇,尝到了孤家寡人的寂寞,用膳的时候,胃口都不好。

  雍亲王福晋本的算盘落空,对弘历这个养子就不那么尽心了,后院中雷厉风行,不再忍让,侧福晋年氏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加之胤禛的精力都放在朝堂之上,根本就不把女眷拐弯抹角的告状放在心上,后院的女人终于安分,龟缩起来。

  如今世子之位悬空,可弘历阿哥被养在和太妃宫里,又有太太上皇喜爱,如今王妃彻底发威,结果多半注定。

  廉亲王胤禩,自从过了几年的圈禁生涯,早就想通了。

  身边的女眷都不可靠,唯有嫡妻郭络罗氏,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两个格格生的一儿一女都养在福晋膝下,教养的非常用心,没有那些烦恼,能专心在朝堂上发挥用处。

  两个原本的死对头,摒除偏见,在政见上到是经常想通,隐隐产生了几分心心相惜之情。

  至于德妃始终都没有发现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康熙的监视下,若没有宁昭的搅局,胤禛无疑是最合适帝位的人选,她也能顺利的当上太后。

  可现在都成了定局,她只是众多前太妃中的一人,没有人再捧着让着,连待遇也只是普通的份例,多一点都没有。

  小儿子日渐长大,颇有些像当初那个被害夭折的六皇子,也算是有些安慰。

  但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没有好好的调养,加上耗费心力过多,以及一系列的打击,身子不是那么好了。

  这个时候,大儿子只是面子情分,抽空过来看看,儿媳也彻底与之撕破了脸皮,将她给怨恨上了。

  难听的挤兑话没少说,因此病情越发的加重,一下子老了二十多岁,头发发白。

  这个时候,十四爷胤禵终于回来了,在路上就知道了侄子弘祜登基的消息,至于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那层面具掩盖了他太多的情绪,只让人觉得不可靠近,尤其是在战场上历练过,满身的戾气让人恐惧。

  刚回京的第一时间,弘祜就收到了消息,不得不说康熙培养出来的人太好用了。

  胤禵去了行宫拜见康熙,对于这个儿子他是心疼和骄傲的,至于其他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不想插手太多。

  父子两难得的能平心静气的说些心里话,胤禵也感受到了从前未有的父爱,身上的冷漠化去了不少。

  接着又去看了看德妃,与记忆中大不一样,模样已经苍老,脸上也有了明显的皱纹,岁月不饶人。

  “儿啊,额娘后悔了。”德妃的情绪很激动,回想往事,她知道对自己最好的人是谁,可做错了太多的事。

  母子两已经回不到从前,客套的请安,相顾无言。

  “儿臣会将您接回府中,好好奉养,安心养病。”留下这么一句,一连串泪水,从德妃悔恨的脸上,沿着一脸上的褶皱,无声地流下来。

  等胤禵前来求见的时候,天色也不早了。

  弘祜还是接见了这个归来的叔叔,虽然没什么了解,也没有亲近过,但在额娘的口中,十四叔是个可怜孤寂的人。

  “臣......”

  话不多的人,能说到这个份上,无疑是表明了决心和诚意,弘祜准了他的请求。

  只是雍亲王胤禛这边,难免要落下口舌,都是儿子,各有亲疏。

  这点上,清官难断家务事,就不跟着掺和。

  有了这个开口,一些能说得上话的皇孙,纷纷上奏,将前太妃接到府中奉养。

  人多了,弘祜还是要请示康熙的意思,最后都准了。

  只因为宁昭说开源节流,可以省下不少银子,朝堂之上弘祜推行利民政策,可不得要银子的支撑。

  如今的国库是真的穷,于是将主意打到了那些养的很肥的贪官身上,有不少人都被查出,抄家发落。

  没涉及到一些十恶不赦的罪名,便从轻发落。

  帝王可以用铁血的手腕行事,但也要有个好名声,需要刚柔并济。

  胤禵也没有呆很久,不到一个月就请旨回去了。

  留下十四福晋和德妃相处,又热闹了好一阵,随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用在德妃身上一点错都没有。

  原本很多人都以为她撑不住,没成想又奇迹的恢复了。

  还能跟儿媳斗法,争夺府里的中馈,老当益壮啊。

  这个时候的四福晋笑的很灿烂,动手又掐掉了一朵鲜艳欲滴花儿,。

  呆了这么久,工工明显是想回去了,时常望着一个方向走神,颇有继承宁昭的意思,还被胤礽这个阿玛打趣过。

  这个时候,宁昭就想狠狠地踹他,没点眼力劲儿,这哪是走神,明显是思春,想着宜阳府城的情郎。

  最后还是没有瞒住,所有人都知道了,自然是不同意。

  凭借着她如今的身份,天下的好男儿任凭挑选,哪看得上那个小地方的人,可又哪里拗得过她,只能妥协。

  于是胤礽带着妻女去了宜阳府城,想当面考验这小子一番,若真的可靠,就定下来。

  当然这是宁昭的意思,胤礽的想法是去捣乱,让那小子知难而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纯属白日做梦。

  一行人风风火火的就走了,等弘祜收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出了城门,这下是真的被抛弃了。

  于是没有了那么强的动力,也会抽出时间放松一会儿,无意中就翻到了那几封信,打开一看才想起他忘记了很重要的事。

  如果真的是这样,留窦芋儿一人在私宅里,岂不是很危险。

  于是立即派人去查看,这个事儿他没空去兼顾儿女私情,但要保护一个人还是能做到。

  另一边,自从窦芋儿被送回来,确实过了一段艰辛的日子,被当成丫鬟,动辄打骂羞辱,硬生生咬牙坚持了下来。

  赵志坚虽然听信赵小妮的谗言,但做了那么些年的县令,还是知道分寸。

  但当这些调查摆在弘祜面前的时候,他真的是怒了,浑身散发着寒气,久久不语。

  当天,窦芋儿就消失在后院中,紧接着府尹就带人将这伙人抓起来,关进大牢,罪名是鸠占鹊巢。

  无缘无故的霸占别人的房子,也不想想,能住在这地段的人能简单的了,真是蠢货。

  当然赵志坚的夫人,报出娘家,得以幸免于难。

  本想保下夫家,可没成想府尹不给面子,于是回娘家告状。

  在不清楚新帝脾性的时候,还真不知道会不会有这个面子,于是求到了瓜尔佳福晋这里,也就是新帝的三姨母。

  可偏偏宁昭不在宫里,还是去求见了新帝。

  弘祜虽然跟这个姨母没有太多往来,但看在额娘的面子上还是见了。

  本来态度还算不错,可听到了这件事,毫无留情面的怼了几句,就让人退下了。

  一张老脸真是丢尽了面子,发话再也不掺和这些事。

  赵志坚兄妹被审判的前一天,被带进了皇宫,看着眼前的身穿龙袍的人,顿时把双眼瞪得贼大一阵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