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晋国开拓史(五)
作者:云垂天地间      更新:2022-06-01 01:02      字数:2011
  当年,周惠王被王子颓赶出王城之后曾向晋国求援,但是晋献公当时正被内忧外患所困,所以无力出师相救。郑、虢联手平定王子颓之乱后,虢公丑自持立有大功,借机鼓动周惠王治晋国人的见死不救之罪;但是周惠王不想再挑起事端,所以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后来晋献公清除了群公子,虢公丑便又跳出来公开叫嚣讨伐晋国。周惠王实在忍受不了他那没完没了的呱噪,于是对他说:“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但是不要动用王室军队。”虢公丑得到许可便欢天喜地地赶回虢国,开始准备对晋国的战争。

  虢国被黄河一分为二:都城上阳位于黄河以南、三门峡东南,次都下阳位于黄河北岸,两城隔岸相望。

  鲁庄公二十六年(BC668),虢师两次入侵晋国。

  虢国收容了很多晋国的流亡者,有了那些人的帮助,虢公丑便集合军队信心满满地出发了。虢师从上阳出发,渡过黄河后借道虞国(今山西平陆)继续北上。军队穿过中条山、进入运城盆地,如此一来,晋国的安邑和桐邑便展现在侵略者面前。

  气势汹汹的敌人扫荡了两个弱小的城邑,晋国人救援不及,虢公丑便率领军队喜气洋洋地满载而归。

  第二年(BC667)年冬,农忙时节已经结束,晋献公打算对虢国进行报复。大司空士蒍劝阻道:“时机还不到。虢公这个人向来骄狂无礼,现在他数次战胜晋国,一定会更加骄横;如此他就会抛弃人民。等到他失去民心之时再进行讨伐,就没有人再为他买命了。虢公抛弃民却又穷兵黩武,注定会遭遇失败。

  “现在周边的魏、杨、耿、霍这些小国不务德行,跟着虢公摇旗呐喊。晋伐虢,他们就在后方牵制晋军;臣以为到了该消灭这些国家的时候了。我们剪除虢公的羽翼,我涨彼消,虢国就亡无时日了。”

  但是晋献公对士蒍的言论表示疑义,他认为:如果不对虢国的侵略行径做出反应,晋国将会遭到周边敌人各种各样的打击,那将成为晋国的灾难。但是士蒍说,如果晋国报复失败,那才是真正的灾难呢!晋献公随即要求进行战争推演,推演的结果是晋献公三战皆败;而失败的原因非常简单——晋国的兵力严重不足。

  原来,晋武公被册封为晋侯时麾下只有一个军,军队中公族子弟占了一半。后来晋献公清除了众多公族,这些子弟也都被消灭或者四散逃亡了。现在的晋军是一支人员不足额,新兵众多,而且缺乏训练的军队。

  晋献公认识到问题的根本和严重性,于是开始大力发展武备。三年之后,晋国便建立了训练有素、勇猛强悍、装备精良的两个军。晋献公任命士蒍、原黯(荀息)、郤芮、郤縠、吕甥等大夫为上军将官,任命里克、丕郑、栾盾、梁由靡、郤步扬等为下军将官。

  鲁庄公三十二年(BC662),虢国发生了一起诡异的神秘事件:据说一位“神”从上天降临到了虢国的莘地。

  周惠王把内史过召来,向他询问神为什么会来到人间,神的降临又预示着什么,他应当怎样对待神降事件。内史过说:“如果某个国家将要兴起,神就会降临人间考察君主的品德;如果某个国家将要灭亡,神就会下来记录君主的罪恶。所以神明降临的原因不同,后果也各不相同——或者有国兴起、或者有国灭亡。

  “夏将要兴起时祝融降于崇山,将要灭亡时回禄降于聆隧;商将要兴起时梼杌降于丕山,将要灭亡时夷羊降于牧野;西周将兴时鸑鷟鸣于岐山,将亡时杜伯射宣王于镐京。这些都是前人对神灵现世的记载。

  “《周礼》没有如何对待现世神的规定,臣认为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按照《周礼》的规定向他奉献礼品就可以了;不必向神询问什么,也不必向神请求什么,因为那些做法根本没有用处。”

  惠王问现在降临的神是个什么身份。内史过说:“当年昭王在房国迎娶王后,这位房后不是个能把持住自己节操的人;当时的人都说她被丹朱附了身,这才生下穆王。鬼神一般不会离开身主太远,所以臣以为这个神就是丹朱。”

  惠王于是派内史过到莘地去拜会天神。内史过来到莘地,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丹朱神,这位神身材高大、骨骼精奇;高眉弓、蒜头鼻、大嘴叉,长着一张尼安德特人的脸。内史过虔诚地向神奉献礼品后就准备退出去;神立即叫住他,并询问周天子有没有什么请求,内史过说:“天子自知寡德,只求立德惠民,不敢有其他奢求。”

  虢公丑则趁机搜刮了一大批民脂民膏,然后带着赃物和公子大夫们赶来朝见天神。虢国大夫舟之侨一见这位神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与他在哪处烟花柳巷中偶遇过;大神看到他时脸上也闪过一丝诧异的表情。但是双方确认过眼神后,便心照不宣地恢复了正常的神态。

  虢公丑毕恭毕敬地向神奉献了极其贵重的礼物,又请求神赐予他土地;这位神对礼物照单全收,对请求则有求必应;他说:“我赐给你晋国的土地!”

  内史过回国后对周惠王说:“虢国很快就会灭亡了。臣听说:‘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虢公丑不务民生却厚敛民财,把钱财耗费在供奉鬼神上;国人厌恶什么,他就做什么;尽管强敌在侧,他还是不知改正。这样的国家不亡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