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郑伯受诬,晋楚修好(一)
作者:云垂天地间      更新:2022-06-01 01:10      字数:2071
  鲁成公九年(BC582)。

  晋人企图用武力手段压制华夏联盟中出现的“杂音”的办法宣告失败,诸侯们质疑的声音、不满的情绪越发高涨,这使得任性妄为的晋国人终于感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险。

  正月,晋人在蒲召集了一次诸侯大会,晋、齐、鲁、卫、宋、郑、曹、莒、杞九国君主出席盟会。晋人提出的议题是重温马陵之盟,实际上是为了挽回晋国每况愈下的威望。

  季文子在会上再一次见到了士燮,他带着明知故问的语气说道:“失去了德行,寻盟还有什么意义?”

  士燮心中一直燃烧着巨大的怒火,这怒火来自于君主的堕落,来自于大臣的邪恶,来自于诸侯们的三心二意,也来自于自己无奈的忠诚和不得不坚守的责任。

  士燮则用一种惯用的外交辞令回答道:“用殷勤来安抚,用宽容来对待,用神明来保证;以温和对待盟友,以武力讨伐异己。国家虽然没有美德,但是能做到这些就足够了。如果夫子还有什么疑问,寡君可以亲自去和鲁君解释。”

  季文子的话代表了普遍存在于诸侯们心中的意识,诸侯们表面上对晋人客客气气,心中却充满了抵触和厌烦。

  但是季文子不想继续触怒一位发起怒来就会血流成河的高尚君子,便笑笑离开了。

  这次盟会本来邀请了吴子寿梦,华夏诸侯也对那个神秘的东南国度充满了遐想,急切地盼望着围观寿梦那异人的风采(传说中寿梦长着一张大号紫色海蜇皮的脸),也迫切希望与吴国建立同盟关系。

  但是寿梦感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与华夏人会面,也害怕晋人追究他侵略郯国的责任,更害怕被人们围观取笑,所以婉拒了晋人的请求。

  盟会结束后诸侯们各自回国,楚国人则敏锐地嗅到了盟会中不和的气味。

  子反又冒出来了,他向楚共王提议趁此机会把郑国重新拉回南方联盟的怀抱,楚共王点头同意。楚人随后不但把扣留在楚国多年的皇戌和公子发礼送回国,还给郑国君臣送去了特别贵重的贿赂;同时邀请郑成公到邓城会谈。

  郑成公此时刚刚从蒲地回到新郑,他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操劳后宫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会谈地点。楚国代表王子成除了表达愿意与郑国重修旧好外,还希望通过郑成公转达楚国希望与晋国结盟的愿望。

  郑成公大喜,他把楚人的托付当成名利双收的美差,立即拍着胸脯向对方打了包票。他从邓城回国后就开始准备执行那件差点害得他国破身死的美差。秋,郑成公离开新郑到晋国朝见晋景公。

  前面说过,晋国的情报系统只掌握在郤犨一个人手中,即便是晋景公也无法控制那个系统,结果郤犨说什么,晋国人就得听什么。

  郑成公的行为在外人看来是充满矛盾的,在晋人看来则是亵渎盟约和挑战权威。郤犨虽然探听到了会谈内幕,但是他却隐藏了事实真相,并对两国会谈内容做了虚假陈述和恶意解释。他对晋景公说,郑伯此次来访吗,不过是为楚国人充当间谍罢了。

  郤犨陷害郑成公并没有什么特殊想法,一是因为他觉得郑国人不够重视自己,而是想从中捞点好处。三郤强烈要求将郑成公绳之以法,大夫们要么保持沉默,要么随声附和,只有伯宗和士燮表示反对。

  两人说:“当年郑悼公为何倒向晋国,原因不用再说了。即便狂妄傲慢的楚国人,也没有做出过扣留郑国君主的先例;如果我们干出这种事,除非已经做好了灭亡郑国的准备,否则就太轻率了!

  “而郑伯明知此行充满危险,仍然义无反顾地出访晋国,足以证明郑人心中没有鬼;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来拘禁他呢?为什么不从他的口中了解些楚国的情况呢?”

  郤犨说:“我主管外交事务多年,方才总结出做间谍的最高境界就是‘君主行间’。大家都知道当年郑庄公与齐僖公以出访纪国为名,行灭亡纪国之实的历史。也知道楚子以会盟之名,行进攻宋国之实的历史。

  “郑国君主行间已经有了前科,郑伯的行为也就没有值得惊讶的了。郑伯既然要替楚人行间,我们有什么理由以君主之礼对待他?”

  君臣们的目光最后落到栾书身上。栾书事前从郤犨那里得到了错误的情报,同时也不愿与郤氏发生冲突,于是表示同意郤氏的意见。

  结果郑国访问团刚进入晋国边境就被晋军包围了,军队被缴械,郑成公和大臣们被软禁起来。郑成公又怒又急,他要求立即面见晋景公或者士燮、韩厥,但是他提出的所有请求都被郤犨压下了。

  栾书随后率师入侵郑国。郑国君主被扣,不敢出战,守国大臣派使者求和。经过使者的说明,栾书才得知郑成公出访的真实意图,他不禁大惊失色。

  栾书一生行事谨慎,极少犯错,这次却完全被郤犨忽悠了,他说:“郤氏误我!如果晋楚由此发生战争,主要责任将由我来承担!我必须马上回报君侯,立即释放郑伯!”

  但是他的儿子栾魇却说:“父亲从同意郤氏意见开始就应当承担责任了!父亲虽然受到蒙蔽,现在却不是纠正错误的时候。因为父亲一旦透露真相,不仅会受到君主责罚,而且会与三郤结怨。三郤如果趁机反咬一口、借机发难,栾氏家族将会不保。

  “而君主身体状况已经撑不过一年了,所以父亲宁可与三郤站在一起继续掩盖事实,也不能揭露真相。事到如今,只能将错就错,断绝郑人与君侯的任何联系,伺机寻找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