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合兵!
作者:四海翻腾云水怒      更新:2022-10-19 09:56      字数:6831
  墨家素以纪律严明、组织严密为其团体特征,这使他们在百家之中显得尤为神秘。

  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

  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矩子”(巨子),&bsp&bsp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据在后世历史著作《史记》记载,在楚国旧贵族阳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bsp&bsp墨者“矩子”孟胜就站在阳城君一边。

  后来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bsp&bsp忠于阳城君。他传“矩子”于田襄子,自己为阳城君死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

  墨家对每一个加入组织的成员都有条件限制。在思想品质上要求加入者要“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

  (《墨子·修身》),还要求要“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同时,还必须有随时为墨家的“道”、墨家的“正义”事业而牺牲一切的心理素质,墨家弟子应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随时做好心理准备,以身践义。

  对于这一次墨家钜子赢天的军事行动,完全是附和墨家的理念兼爱非攻。

  对于不义之战,墨家永远站在弱者的一方。

  这便是天下人皆尊重墨家的原因。

  所有参与这一次大战的墨家弟子已经做好了为匡扶正义牺牲的准备。

  不像是朝堂征发劳役,&bsp&bsp亦或者像阴阳家东皇太一那样违背属下意志,只把他们当杀人的机器。

  墨家弟子是自愿,这便是他们活着的意义,一定要将墨家的理念知行合一,为天下正义。

  墨家义不容辞!

  三公子赢天准备好一切。

  只等这一战的开始!

  宋国,陶邑,宋王宫。

  宋哀公得到消息。

  齐国、赵军、楚军,三队向宋国形成三面包夹之势。

  宋哀公大惊,惊讶之后,一阵惶恐,惶恐一阵却又显得十分淡定。

  对着手下大臣道

  “如今战国吞并,我宋国仅有一城之地,被其他国吞并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宋国大臣也看的很开。

  他们不管百姓死活。

  只想着最后成为哪一方诸侯国的土地。

  “宋公,为今之计,咱们不当防守。

  应做好诸多准备。

  立刻派人向齐国、赵国、楚国国君提交国书。

  咱们三国都不得罪,谁最后占了陶邑,我们便向谁称臣。”

  宋公十分满意

  “尔等想法与本公不谋而合。”

  “其实本公在宋国早就累了。”

  “天下诸侯皆惦记此地。”

  “本公实在心神俱疲、”

  “如果有诸侯国吞并陶邑。”

  “等于说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到了别人手中。”

  “本公也好带着尔等继续享福。”

  宋国大臣道

  “楚国距离陶邑不足十里地。”

  “赵国、齐国不足二十里地。”

  “不知道宋公的意思是开城投降呢?

  还是……”

  宋公摆手道

  “断然不能开城投降!”

  “若是让齐国、赵国、楚国三队进入陶邑展开巷战。”

  “我宋国的优势便不再。”

  “陶邑乃天下商贾聚集之所。”

  “若是因为战乱毁了陶邑,&bsp&bsp咱们到时候可就没有了跟人家谈判的资本。”

  “反而成了阶下之囚。”

  宋国大臣点头道

  “宋公高见。”

  宋公下达最后一道诏令

  “即刻命了守城一万士兵关闭陶邑四大城门。”

  “封锁河流水运!”

  “即刻派人向赵国、齐国、楚国三国统帅通知。”

  “我宋国自知这一次必会被吞并。”

  “但是不能因为战乱毁了陶邑。”

  “所以请齐国、赵国、楚国三队在城外交战。”

  “最终胜利者,&bsp&bsp宋国定会打开城门,举行交接仪式!”

  “尔等这就回家收拾金银细软,&bsp&bsp准备去别的诸侯国享福吧!”

  宋国群臣大喜。

  他们这些年在宋国捞了不少财富。

  堪比有封地的万户侯。

  只要拜托了宋国这个累赘。

  去了别的诸侯国,财富不会在吕不韦之下。

  各个欢喜不已,如同逃出生天。

  在办完宋公交代的事情以后。

  所有大臣,均回家开始为后面的事情做打算。

  宋国投降传统,自古有之。

  正在向宋国进发的赵队。

  三公子赢天也在队伍之中。

  受到了罗网的消息以后。

  对宋国君臣上下这种不抵抗政策咬牙切齿。

  恨不得将他们所有人全部斩杀。

  这种没骨气的人竟然统治宋国几百年。

  不过三公子赢天已经做好了全部的部署。

  从宋国送出去递交给赵王、齐王、楚王的国书。

  全部被罗网的人截获。

  唯独将宋公请求齐军、赵军、楚军三队在郊外战斗的国书没有阻拦。

  距离宋国十里地。

  因为宋国四周水路发达。

  到处都是河流湖泊。

  赵军、齐军分别在宋国陶邑西北角、东北角驻扎。

  隔着一条大河对峙。

  楚军位于宋国西南角十里地驻扎。

  赵国、齐国、楚国对宋国形成三面包夹的合围之势。

  赵军统帅李牧作为一个战略家。

  他和老谋深算的齐军统帅安平君田单想法一样。

  那就是让宋国依旧处于中立地位。

  现在就差楚国的意思了。

  楚国自第一代国君开始。

  就开始不听吞并天下,自称蛮夷。

  这一次楚王御驾亲征,势必要拿下宋国。

  入夜。

  三公子赢天来到了赵军统帅李牧的大帐。

  “李牧大哥。”

  李牧将军一看是三公子赢天。

  当即热情的请了进来。

  “贤弟找我何事?”

  三公子赢天直接开门见山

  “不知道李牧大哥对于这一次宋国之危如何看待?”

  若是以前,李牧将军也懒得跟赢天这个秦国人废话。

  但是经历了那么多。

  李牧将军但凡不涉及到赵国、秦国的利益。

  都会对三公子赢天知无不尽。

  眼下三公子赢天来,必然是有备而来。

  李牧将军很想听一下三公子赢天的意见。

  故而直接说道

  “贤弟啊,说实在的。

  我的意思使宋国依旧保持现在的状态。

  这样对于赵国、齐国、楚国来说都会出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可以避免战乱。

  所以我这一次的目标就是齐国别想得到宋国、楚国也别想得到宋国。

  谁若是第一个攻打宋国。

  我便联合另外一家,背后偷袭。

  不知道贤弟以为如何?”

  三公子赢天点头道

  “不愧是李牧将军。

  想法跟我不谋而合。”

  “但是眼下的局势并非李牧将军想的那么简单。”

  “齐国齐王不知道受何人蛊惑。”

  “竟然非要命令安平君田单攻下宋国。”

  “据我这边的得到的消息。”

  “齐国已经将驻守国内的三万齐军向宋国这边增兵。”

  “也就是八万齐军。”

  “据说如果不能攻占,便将齐国北方提防燕国的三万军队中的两万抽调过来。”

  “到时候齐国可就是十万之众。”

  “齐国不同赵国。”

  “赵国还要提防北方百戎草原。”

  “所以到时候齐国会有绝对性优势。”

  “至于楚国,听说楚王也在征集军队。

  估计到时候可能会超过齐国的十万之众。”

  “届时以宋国为中心。

  到时候会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役。”

  “齐国十万、楚国十二万、赵国五万。”

  “如果赵国再增兵。”

  “估计到时候会有最少二十五万人参与这一场战役。”

  “其结果来说。”

  “到时候无论是谁得到了宋国。”

  “齐国、赵国、楚国都是输家。”

  “而赢家必然是我的秦国、韩国、魏国、燕国,甚至是宋国、卫国。”

  “所以无论如何,我觉得应该理智的避免这一场冲突,要不然到时候可就便宜了别的国家了!”

  “哈哈哈哈!”

  李牧将军捋着胡子大笑

  “贤弟,你的分析非常之精准,足可以担任三军统帅。

  战略目光非常之长远。”

  “但是……”

  李牧将军疑惑道

  “你这些消息是从那里得来的?”

  三公子赢天根本不想骗李牧将军。

  不仅是骗不了李牧将军。

  更是因为他对李牧将军视为知己。

  所以直接说了一个令李牧将军有些难以接受的话

  “这都是我秦国安插在齐国、宋国、赵国的细作偷偷传给我的消息!”

  “……”

  李牧将军愣了一下。

  “你就不怕我把你抓起来,询问出安插在我赵国的秦国细作名单?”

  “哈哈哈哈!”

  三公子赢天摇头笑道

  “李牧大哥真会开玩笑。

  搞得你们赵国没有在我们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安插细作一样?”

  “哈哈哈哈!”

  李牧将军和三公子赢天会心一笑。

  “贤弟,你是个实在人,对我很诚实,你的目的不让我赵国做大,也不让其他国家做大,得到宋国。

  还是为了你们秦国,我理解,我李牧是越来越欣赏你了。”

  “但是……”

  李牧将军眉头一皱

  “如果真如你所说。

  这可是一场几十万人的大规模作战。”

  “现在不同春秋,打仗胜负输的都是名气。”

  “别看我在前线是统帅,万一朝堂的人一上头……脑子一热……”

  “齐国那边也是,楚国那边也是,这一场大战估计很难避免啊。”

  三公子赢天摆手道

  “此言差矣!”

  “哦?”

  李牧将军疑惑地看着三公子赢天。

  “贤弟既然能来说,想必是想到了办法?”

  三公子赢天自信点头道

  “正如李牧将军所说。

  我这一次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谁也别想得到宋国。

  谁也别想壮大自己的实力。

  继续维持眼下平衡的局面。

  也想避免这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战争是要死人的,不能因为某些阴谋家的诡计。

  死上几万人,十万人之多。

  所以李牧将军信我赢天吗?”

  李牧将军直接喊道

  “不论秦国赵国之间!”

  “贤弟所说,我李牧皆信!”

  “好!李牧大哥爽快!”

  三公子赢天摇着扇子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当下必须要阻止这一大规模的战役。”

  “因为齐国、赵国不能损失太大!”

  “赵国乃是抵御百戎草原的第一大屏障,以及主力!”

  “一旦赵国受损,百戎草原冒顿单于、君臣单于必然合兵南下。

  到时候整个中原必然陷入战火之中,百戎骑兵如入无人之境。”

  “届时我中原很有可能有亡国灭种之危!”

  “还有齐国!他位于燕国和楚国之中,赵国之东。”

  “齐国一旦损失太大,一旦被你们赵国亦或者燕国、楚国占领。”

  “那么接下来想到不要想,必然要攻击我秦国,这是我赢天不愿意看到的。

  这一点是我的私心,李牧将军可以理解吧?”

  李牧将军欣慰点头

  “十分理解,毕竟你是秦国人,你为秦国考虑,只要不损害我赵国利益,请有啥说啥!”

  三公子赢天便继续道

  “唯独这个楚国!”

  “自称蛮夷,这几百年不断吞并天下,蚕食四周,国土面积乃是战国七雄中最大。

  一个诸侯国抵得上咱们六家。

  现在楚国因为地大,交通不便利。

  所以国力还不是很突出。

  但是一旦假以时日,等到楚国出现一位能臣。

  将楚国实际土地集权统治,那么楚国最少有一百万军队,吞并天下足矣。”

  “到时候你们赵国、他们齐国、我们秦国都会被楚国吞并。

  所以这一次断然不能让楚国得逞!”

  李牧将军将三公子赢天的话仔细品味。

  最后满意点头

  “你的目的难道是……”

  三公子赢天嘴角一笑

  “联合齐国,驻守陶邑。

  楚国一旦进攻得手,齐国、赵国联军进攻。”

  李牧将军觉得可行,但是又为难之处。

  竟然将自己最大的弱点告诉了赢天

  “贤弟啊,我李牧擅长打仗,但是不擅长朝堂斗争、政治。”

  “如你所说,我来问你,这齐王受人蛊惑非要拿下宋国。”

  “我李牧该当如何联合齐国?”

  “呵呵。”

  三公子赢天咧嘴一笑,看向了齐营

  “安平君田单!”

  “他?”

  李牧将军有些迟疑

  “他可是齐国人,而且对齐王极其忠心。”

  “齐王非要攻占宋国。”

  “难不成安平君田单还要抗命不成?”

  三公子赢天自信点头

  “不错!”

  李牧将军更加不解了

  “不对吧?赢天贤弟,你这番话似乎有点胡说八道了吧!”

  三公子赢天摇了摇头,这一刻真的感受到了李牧将军的短处。

  那就是对政治极其不敏感。

  难怪日后会比安平君田单下场还惨。

  “李牧大哥,你是个领兵打仗的将军。

  有些事情,你不明白。

  功高震主这个词你总听过吧?”

  李牧将军低着头想了半天。

  最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那依你的意思是?”

  三公子赢天立刻拱手,毛遂自荐。

  “若是大哥信我赢天。

  请随我去齐营。

  当然,齐国太子田文已经返回临淄。

  我进入齐营无事,我先跟安平君田单商议一番。

  他若是同意。

  咱们三人就在两军军营之前商议一番。

  不知道李牧大哥以为如何?”

  李牧将军想都不想

  “若是能避免大规模作战。

  联合齐军打败楚军。

  然后让宋国继续中立,何乐而不为呢?”

  “走?”

  “走!”

  如此。

  三公子赢天和李牧将军只骑着一匹马赶赴齐营。

  足见李牧将军对三公子赢天的信任。

  三公子赢天率先进入齐营。

  没想到三公子赢天刚一靠近齐营。

  直接被请了进去。

  似乎安平君田单早就在等三公子赢天亦或者说在等赵国人。

  进入齐军大帐,三公子赢天就看到了在大帐内来回踱步的安平君田单。

  “安平君,多日不见,何事如此烦忧啊?”

  安平君田单也是个爽利的人。

  先是试探了三公子赢天这个人是否能靠得住。

  多番套循循善诱有关赵国的事情。

  三公子赢天自然守口如瓶。

  安平君田单见状这才将齐王增兵三万的事情说了出来。

  三公子赢天笑道

  “哈哈哈哈!此事,赵国人以及本公子早就知道了。”

  “现在那三万齐军正在路上。”

  “而且齐王还命令驻守齐国北境提防燕国的三万中的两万随时南下增援安平君。

  可是如此?”

  “哈哈哈哈!”

  安平君田单指着三公子赢天大笑了起来。

  他并没有因为齐国调兵的事情泄露而生气。

  反而十分欣赏三公子赢天。

  能将这种事情说出来。

  他想都不用想,必然是赵国安插在齐国的细作打探出来的。

  当初安平君田单就是利用离间计使得燕王临时换将。

  将大将乐毅从前线调离。

  致使安平君田单得以火牛阵复国。

  所以也没说什么。

  “好,既然三公子您是个明白人。

  又是从赵营而来。

  想来是代表了李牧将军的意思。”

  “所以老夫也就直言不讳了!”

  安平君田单紧接着说出了跟三公子赢天对李牧将军说过的话。

  大致的意思就是联合赵军对付楚军,依旧让宋国中立。

  他呢到时候想办法应付一下齐王。

  只恨没有人能联合赵军统帅商议此事。

  只得命令手下有赵国人来,立刻引入大帐。

  三公子赢天也惊叹于安平君田单这种战略家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三公子赢天咧着嘴笑道

  “安平君,你为知道为什么深夜前来吗?”

  安平君田单不解摇头

  “自然不知!”

  三公子赢天淡淡一笑

  “因为你刚才给我说的话,我给赵军统帅李牧将军说了!

  所以……”

  “天呐!”

  安平君田单闻言惊诧地往后退了两三步。

  直接撞在了大帐的布上。

  盯着三公子赢天上下打量,震惊的无以复加

  “好小子!好小子!好你一个赢天!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目光如此长远。”

  “在当今天下诸多公子中,我看只有韩国九公子韩非足以跟你相提并论。

  剩下的都是养尊处优的废物罢了!”

  “你小子今天着实让老夫一惊啊!”

  三公子赢天摆手道

  “雕虫小技而已!”

  “既然安平君您的想法和我一致。”

  “出去见见李牧将军吧?”

  “好!老夫早就恭候多时了!”

  安平君田单也是一个人骑了一匹快马。

  随着三公子赢天出了大营。

  足见安平君田单对三公子赢天的信任。

  夤夜,月下,两军阵前。

  赵军统帅李牧、齐军统帅安平君田单。

  在三公子赢天撮合之下。

  终于得已会面。

  “安平君,晚辈有礼了!”

  李牧将军下马行礼。

  三公子赢天亦如是。

  毕竟安平君田单年岁最大又是能力超群的治世能臣。

  该当享受此等大礼。

  “好说,好说!”

  “早就听说赵国后起之秀李牧。

  今日一见果然英姿非凡。

  比之马夫君赵奢之子赵括真实低调多了。”

  “好说,好说。”

  三人简单地客套了之后。

  开始正式谈论暗中结盟一事。

  安平君田单老谋深算,想听听李牧将军自己的想法。

  所以先让李牧将军说话。

  李牧将军便将三公子赢天的说法说了一遍。

  说明李牧将军跟三公子赢天的看法一致。

  安平君田单这才放心。

  “既然你如此,那就按照三公子所说。”

  “你我按兵不动,但也不偷偷增兵。”

  “若是楚国贸然进攻,你我共同偷袭。”

  “如何?”

  “好!”

  李牧将军和安平君田单初步达成了共识。

  因为三公子赢天算是局外人,并没有插嘴。

  随即李牧将军和安平君田单谈到了打败楚国之后的事情。

  “安平君,若是打败了楚国,你我两国该当如何自处?”

  安平君田单如实道

  “按照我的想法,依旧让宋国保持中立,如此而已!”

  李牧将军也满意点头

  “好!但是你们齐王可不是理智的人。

  万一到时候打败了楚国,他命令您趁机进攻宋国,您该当如何?”

  “……”

  安平君田单还真是没有想过。

  “按照我之前的想法是死扛拒不受命!”

  (昨天因为脑瘫导致章节出问题,不好意思!)

  biu

  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