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赵迁继位
作者:无名乡      更新:2022-06-01 03:12      字数:4687
  廉颇穿着赵王赐给他的名甲,直接坐在了地上,那名特使就站在他的面前。

  廉颇虽老,但仍有雄心壮志,希望能再建一番功业。

  他这一生,大半辈子都用在了打仗上,结果老了却逃亡魏国,被人耻笑,这种日子他早就不想过了。

  “上饭!”

  “上肉!”

  展示一个人是否有往日的雄风,是否身强力壮,有很多种方法,廉颇挑了最简单同时也是最直观的一种。

  “大人,请!”

  廉颇虽然在这里不得志,但多少有些身份,手下之人不少,一声令下,不出片刻,饭、肉都拿了过来。

  “倒酒!”

  廉颇大声喊着,声音浑厚有力,远超青壮年男子。

  足以看出,他年纪虽然很大了,但绝对还有实力去领兵打仗!

  他就是要以这种方式向特使证明,自己还和以前一样英勇!

  “酒来了!”

  酒,饭,肉,三者聚齐了。

  “特使,老夫还行不行,你站在这里老老实实看着就行!”

  廉颇看了特使一眼,随即拿起碗筷,直接吃了起来。

  酒,大口大口的喝,就像喝水一样稀松平常!

  饭,一斗米的量摆在这里!

  肉,十斤!

  “不错,不错!”

  廉颇武将作风,丝毫不做作,表现出真性情,当着使者的面饮酒吃肉,豪气冲天!

  “再来!”

  他身子骨架很大,看起来足足有两个人一样大,即使是坐在地上,气势依旧很足。

  “这……”

  特使头皮发麻,后背冒着冷汗,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这廉颇,果真强悍!

  可是,他已经答应了郭开郭大人,不能让廉颇回来,这又如何是好?

  廉颇如此能吃能喝,传到大王耳中的话大王一定会相信他还有往日的实力的。

  “难道要我说他不能吃?”

  使者在心中想到了这个念头,但是几乎在下一刻他就自己否决了。

  别的且不说,就冲大庭广众的这么多人都看见了,证据确凿,大王只要随便一查就会知道了,难以作假。

  “见鬼,到底该如何是好啊!”

  那名特使已经开始慌了。他起初以为廉颇岁数这么大了,多多少少有些疾病什么的,等自己回到赵国购再在大王面前说的夸张点也就完事了,可是这么一来,恐怕就难了。

  这,可是关乎他身家性命的大事。

  “使者,你要不要一起?”

  廉颇看到使者低头皱眉像是在想什么事,随口说了这么一句。

  事实上,他希望自己的所有表现都能让特使看到,如此一来,等到特使回到了赵国,赵王才会知道的更多,也就会派人请他回来了。

  廉颇是老将军,有自己的傲气,这些年来虽然他一直想回赵国,但是却怎么也拉不下脸来,不然他早回去了。

  要想让他回去,除非赵王派人郑重来请!

  “不,不了,廉老将军您请……”

  那特使以为自己心中所想被廉颇看了出来,吓得半死,连忙往后退了几步,脸色苍白。

  “哈哈哈哈!”

  廉颇见他如此胆小,大笑一声,继续饮酒吃肉,好不痛快!

  那特使在一边讪笑,不敢多说一句话。

  现在的他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再想不出一个好点子,回去之后郭开哪里肯放过他!

  廉颇吃的很多,持续的时间很长,是以,使者一直在旁边盯着,焦急的等待着。

  “使者,你且稍等片刻,老夫去趟茅房,去去就来。”

  廉颇起了身,说了这么一句话后就出了屋子。

  “上茅房?我管你干……”

  那特使心中郁闷,远远的看了一眼走出去的廉颇,眼珠子眨了眨,忽然有了主意。

  “行!肯定行!”

  他心中大笑,脸上还是保持着端正的态度,不让其他人看出异常。

  没过一会儿,廉颇就从茅房里回来了,继续饮酒吃肉。

  “来!”

  “干!”

  廉颇有一个习惯,吃饭的时候喜欢大声嚷嚷着,就像在军中同将士们一起饮酒一样痛快淋漓。

  在此期间,他也在暗中打量着使者的神态举止,希望能看出什么。

  他发现,使者之前好像一直紧着脸,后面则看起来心情不错。

  廉颇想当然的以为对方见到他如此能吃能喝,觉得完成了赵王交代的任务,所以才如此开心。

  殊不知,廉颇在使者的心中已经被判了“死刑”了。

  一刻钟后,廉颇酒足饭饱,心情大好。

  “来人,试马!”

  此番前来,使者除了带了一副名甲外,还带来了四匹战马,都是最好的,是赵王送给廉颇的。

  廉颇觉得光凭吃饭还不够,多少要表现一下,故而又提议试马。

  片刻后。

  “驾!”

  “冲!”

  “吁——”

  廉颇从上马,御马到马背上射箭一气呵成,充分展露出了自身的实力。

  尤其是他这一身的配置,简直是大将军的典范,让人欣羡。

  良驹。

  名甲。

  强将。

  这世人能见到几回?

  “好,好,好!”

  又是马背上一箭,直接射中了靶子的正中央,引来周围阵阵喝彩声。

  “特使以为如何?”

  廉颇下了马,来到使者的面前,那双深邃的眸子似古井无波,却又让人胆寒。

  “老将军果然风采不减当年,佩服,着实佩服!”那名使者心中已经有了计划,自然不用担心回去后的事情,所以此刻的心情很好。

  廉颇又大笑了三声,随意摆了摆手,道:“这些都是基本功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夫献丑了。”

  顿了顿,他深邃的眸子微微一亮,问道:“特使何日启程回赵国?”

  就这么想回去?

  当我是摆设呢!

  特使心中冷笑,但脸上还是强做开心状,点了点头,道:事不宜迟,小的这就回赵国,把事情前后左右禀报给大王!”

  “好!好!”

  廉颇等这一天等的太久了,心中有股熊熊烈火在燃烧,激励着他重新铸就当年的辉煌。

  他,实在是等不及了。

  “老将军,邯郸再见!”

  那使者启程后走了几步,想了想,还是和廉颇道了个别。

  不管背地里使什么小动作,能不当面得罪廉颇是最好的,否则一旦惹了他,可能会有些麻烦。

  “好,邯郸再见!”

  廉颇自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想当然的以为自己很快来就能回到赵国了。

  事实上,如果这个特使没有事先得到郭开的命令的话,那赵王多半是会请廉颇回去的。

  十来天后赵国,邯郸。

  “当真?”

  “大王,小的所说都是真的,廉梁老将军一顿饭吃了一斗米,还有肉十斤,看起来就跟二十多岁的强壮青年一样。酒饭过后,他还上了战马,英姿飒爽,好不气派!只不过……”

  特使话说了一半,故做为难状,似乎有什么话不敢说出来。

  “只不过什么?快说,不要慢吞吞的!”赵王起初听到说廉颇的的壮举心里很高兴,现在神色立马紧张起来。

  特使本来胆子比较小,最起码,在大王面前不敢说谎。

  但是,为了全家的性命,他必须说谎,否则郭开一定不会放过他的。

  他开口,道:“只不过,老将军在吃饭期间一共上了三次茅房……”

  “这……”

  赵王闻言,突然就没话了。

  “哎!”

  良久,白发苍苍的赵王叹了一口气,道:“廉颇还是老了啊,老了。”

  那名特使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大王应该没有怀疑他说的是真是假。

  而且,就算怀疑又能怎么样?

  廉颇饭肉吃的多是有目共睹的,大王想知道很简单,但是,没有人会注意廉颇上了几次茅房,他根本不用担心大王会发现。

  反正廉颇又不会跑回赵国亲自像大王展示自己的实力!

  特使小心翼翼的看了赵王一眼,轻声问道:“大王,那还要不要请廉老将军回来?”

  “滚!”

  赵王大怒,没有多说一句话。

  “喏……喏……喏。”

  那人面色苍白,赶紧退了下去。

  “呼……”

  大殿外,那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样子,大王不会让廉颇回来了,这下总算能向相国大人复命了。”

  他脚步轻快,一直往相国府而去。

  “咳咳……咳咳!!!”

  大殿里,赵王面色苍白,咳嗽不止。满头灰白的头发尽显沧桑。

  “廉颇啊,非是寡人不用你,只是你年纪实在是大了,又何必回来……”

  他叹了一口气,锁着眉头,闭上了眼睛。

  相国府。

  “相国大人,就是这样了。”

  那名特使马不停蹄来到了相国府,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给了郭开。

  “大王当真不准备让廉颇回来了?”

  郭开的小眼珠子骨碌碌直转,心里面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

  那人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郭开,道:“应该不会了。”

  郭开的眉毛扬了扬,“应该?”

  “不,不,是一定……一定……”

  “哼!”

  “废物,就是一坨废物!”

  “脸能不能肯定都弄不清楚,本相国要你有什么用!”

  郭开瞬间充满了怒意!

  “相国大……”

  那人的眼中尽是惊恐,他已经想到了最坏的一面——郭开很有可能会杀了他!

  果不其然,郭开拍了拍手,随即从屋外冲进来几个强壮的下人,把特使给按住了。

  “相国大人,小的忠心耿耿啊,求您不要杀我,不要……”

  郭开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转过身去,向后面轻轻挥了挥手,“看在任务完成不错的份上,给他留个全尸吧。”

  “相……”

  那人还想说些什么,可惜已经被郭开的人给拖下去了。

  苦了廉颇,自己倒霉,也算是因果报应了。

  但是,他的死去最多只能算是对自己负责,那么,谁又对廉颇负责?

  廉颇,从此只能一路落寞下去了,再无建功立业之可能。

  特使离开大梁后,廉颇整日锻炼身体,骑马射箭,踌躇满志,等着赵王派人来接他回去。

  可是,一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却毫无消息。

  他忽然明白,原来,赵王不会再来接他了。

  再后来,楚国大王看上了廉颇,觉得他还是不可多得的将军,派人将他请了过去。

  廉颇心中对赵王的不闻不问感到苦涩,本能的答应了,因为他想再打一些胜仗,重振往日雄风,让赵王后悔。

  可是,一来他真的年纪太大了,不比往日,二来楚国其他将军或多或少都排挤他,三来楚国也在走下坡路,廉颇终究还是没有一番作为,没有打出比较著名的战事。

  “我思用赵人。”

  晚年的廉颇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站在城楼上,远远眺望着相隔千里的邯郸。

  然而,他思赵人,赵王却不思他,终究没有再次启用他。

  廉颇无功,在楚国不得志,抑郁不乐,经常一个人喝闷酒,或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坐在地上怀念年轻时候的风光,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年约八十五。

  一代名将,落寞而终,平凡又不平凡。

  宋代的辛弃疾曾经写过一首词,里面化用了诸多典故,其中有一个就是关于廉颇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可惜,廉颇虽老,尚能饭,怎奈奸人当道,成了饭间三“遗失”。

  可悲可叹!

  所以说,一个国家最怕的不是缺少出众的文臣武将,也不是国力不足,经济条件跟不上,而是君主无德,奸佞当道。

  同样是大国的秦国和赵国就是明显的对比。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指得就是秦始皇嬴政能取得成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从六世继承下来的,所以说秦国的强大是一代代积累的。

  而赵国,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昏庸,朝堂上的奸佞越来越多,终将走向落幕。

  公元前236年夏,秦王政十一年,赵悼襄王去世,其子赵迁继位,是为赵幽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