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触景生情
作者:阿杰鲁l      更新:2022-06-01 14:43      字数:2925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把你们店长喊过来。”方华刚刚上完厕所回来,碰见这一场闹剧,发现服务员态度十分恶劣,顿时火冒三丈,怒吼道。

  所有的人都被方华的怒吼给震慑了,围观者却只多不减。没穿工作服的老妇女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不好意思,我们店长今天不在店里。”

  “明天让你们店长去工商局去解决问题吧,我们也没必要再吵下去了。”方华表情严肃,说话声音洪亮,简明扼要,随后对着自己人说道,“收拾东西,回家了,吃个饭看别人什么脸色。”

  老妇女还想说些什么,无奈于方华强大的气势,眼瞅着他们一家人拂袖而去。

  方华走出自助餐厅的大门之后,严肃和气愤散尽,反而关切地问道,“妈,还好吧,没有被他们吓到吧。什么样的人都会有,没必要和他们一番见识。”

  外婆全程一句话没说,要是换做年轻的时候,吵架绝对是一把好手,全村的人没有几个是她的对手。也许本能的要强源于她母亲阿娘对她的影响,因为方言的称呼,她们老家喊妈妈叫做阿娘。今天晚上她看见许惠出于一个母亲对于子女最本能的保护,突然回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件往事,那还得追溯到她的童年。

  那是在生产合作社里的日子,日子贫苦而艰辛,吃不饱,穿不暖。

  一家六口,除了阿娘作为唯一的主劳动力外,其他人几张嘴每天嗷嗷待哺,老的太老,小的太小。阿娘的老公阿公,在阿娘刚生完第四个孩子不久,便大病一场,撒手人寰。究竟什么病,却不是特别清楚。家徒四壁,没有钱去医院看病,只能就近请附近村的老郎中看病。

  然而,阿公一躺就是大半年。老郎中开的药方,始终不见任何效果。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又建议道,莫不是冲撞了神灵,喊个巫婆做做法事。

  阿娘毫不犹豫拿出自己仅剩的嫁妆——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一对银手镯。本来阿娘是打算传给外婆的,但是现在不得不救急。巫婆做法事花费了阿娘的一只银手镯,而另一只作为嫁妆传给了外婆。外婆戴在左手手腕上,一戴就是几十年。

  尽管巫婆做了一场灵异的法事,依旧没能挽留住阿公的性命。阿公走之前,看着一家子老少,其中包括自己七十多岁年迈的老娘,和四个孩子,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

  阿公走之后,阿娘痛哭几场。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来不及过分悲伤,阿娘毅然决然地挑起了沉重的家庭负担。人死不能复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养活年迈的婆婆,如何拉扯大四个小孩。

  阿娘同龄的媳妇们,大多数因为封建传统陋习,裹了三寸金莲。而阿娘小时候因为她妈妈的不忍心,中途放弃了。还好是中途放弃,阿娘的脚板后来长得又大又结实。如果换做小小的三寸金莲,走路都成问题,如何能够挑得起重达50多斤重的粪桶,如何能够承受住比男人还要卖力的劳作。

  外婆是阿娘唯一的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阿娘的心酸和苦楚。作为长女,自打记事开始,外婆便懂事异常,体谅阿娘的辛苦,帮助阿娘照顾弟弟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阿娘的负担。外婆的懂事和帮忙,在阿娘眼里更多的是欣慰。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够活下去,填饱肚子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日子里,人民工作量和劳动报酬都是按工分计算。外婆那时候年龄比较小,跟在阿娘后边在合作社里帮忙。她在合作社里打下手式的劳作是不算公分的,但是可以领取每餐的食物。外婆家六口人,就靠着阿娘和外婆两个人的口粮养活。阿娘基本上每餐的粮食都是带回家喂养家人,而外婆也是相同。

  虽然外婆慢慢长大了,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家里的负担,然而僧多粥少,一家人每天处于食不果腹的状态。阿娘每次都是将带回家的粮食送进奶奶和三个弟弟的嘴巴里,然后自己随便糊弄一下,这些都看在外婆眼里。

  一天中午,快到领取食物的时候了。合作社里存粮也不多,今天的伙食是野菜饭,野菜非常多,米饭却很少。人群排着长队,等着领取属于自己的一小碗暗绿色的食粮。

  外婆回想起上一次耍过的一个小聪明事件,心里在犹豫着,但脚步不由得跑上前去。前几天,外婆排在队伍最前边领取自己的一小份饭菜,领好饭之后,躲在草丛里,用随身携带的手帕包好饭团藏在衣服里面,随后趁人群不注意再一次跑到队伍后边,又领了一次饭,还好并没有被发现。

  这天早上起床后,外婆右眼皮一直在跳动。在农村里面,有关于左右眼皮一直跳的俗语有很多,“左吉右凶”“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尽管内心深深感觉到惶恐和不安,外婆还是不由自主铤而走险,决定再试一次。于是外婆揣好饭团,心怀不安,又一次跟在人群后边。

  快等到自己领饭团的时候,外婆怯怯地低着头,余光却不断扫过那个发放饭菜的妇女。妇女身材矮小肥胖,在瘦弱的人群中格外显眼。胖妇女声音洪亮,第一次给外婆打饭的时候,便大声喊道,小孩子吃不了许多,待会浪费掉了,给你少打一点。

  外婆今天有自己的计划,所以并没有争论和反驳,甚至连眼神都没有跟对方接触。

  外婆今天身上的秋衣格外宽松肥大,下摆直接穿到膝盖处,这件衣服还是七旬奶奶的。衣服肥大,包括人很瘦小的效果,不经意间,一般人很难察觉出外婆身上藏着的一小坨饭团。外婆再次排队之前,专门将自己脸上涂抹了烟灰,以防万一,重新打扮了一下。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能有这么多的心眼,这得归功于食物对于饥饿人的诱惑。

  终于,又一次等到领食物的时候了,外婆低着头,将饭碗举过头顶。慌张之下,心跳到了嗓子眼里,外婆尽量将头顶的破碗饭端稳当。等了很久,却没有感觉到饭碗里有任何的动静。

  “这是谁家的孩子,都领过一次饭了了,还厚脸皮跑过来。别人都跟你一样,还得了。”胖妇女圆圆的脸上,五官因为生气挤在一起。

  外婆先是一愣,随后耷拉着眉头站在一边,接受胖妇女的谩骂和羞辱。

  “哪里来的小偷,八辈子没吃过饭是怎么的,父母是怎么教的……才几岁,就这么没皮没脸,以后还得了,从小见到大,小时候坑蒙拐骗,长大了不得杀人防火……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你个小偷,人人喊打。”

  外婆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被骂得坐在地上,只掉眼泪,抽泣声不止。

  可能是邻居大妈第一时间找到了阿娘,并告知了事情的原委。阿娘第一时间飞奔到事故现场,看见周边围了一圈人。

  阿娘挤进去,拉起坐在地上的外婆,拍拍外婆身上的尘土。此时,胖妇女更加嚣张了。嘴里抛出的话越来越难听。

  其实大家都知道胖妇女是何许人也,靠关系进入合作社的厨房里面做帮厨。才进去半年不到,整个人胖了两三圈不止。和其他劳作的妇女面如土色相比,她确实罕见的面色红润。

  “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你这是给谁打的饭,就这么一口,我娃能吃得饱。”阿娘拿出外婆藏好的一小坨野菜饭,也就鸡蛋大小。“做人做事凭良心,你欺负一个小孩算什么本事,克扣别人的粮食,还说别人是小偷。我看你给大家碗里盛的饭都不是很多,还加了那么多野菜在里面。我就好奇了,粮食都去哪里了。是进了某些人自己的肚子,还是某些人偷偷带回家了。大家每天都吃不饱,一个个面黄肌瘦,有些人却过得相当滋润啊。大家都是社会主义的一份子,不存在谁高贵,谁低贱吧……”

  其他外婆也记不太清,只记得最终,阿娘联合群众的力量,将胖妇女罢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