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令人心安的靠山们(求推荐)
作者:木瓜骑士      更新:2022-06-01 17:00      字数:2527
  一转眼两天过去。

  《咏春园诗集》依旧在长安城中供不应求,销量持续增加。

  第一天的时候,用多种宣传手段造起来的势仍然还在长安城中发酵。

  同时在第三天,文昌书铺同步上架了《武烈文集》。

  宣平坊的作坊制作工艺越发熟练,应韦昭的要求,武烈帝诗文优先印刷出来。

  尽管武烈帝的诗文早已经在中原流传数十年,人们已经是不再新鲜,但依旧借着《咏春园文集》的势销售量猛增!

  毕竟文昌书铺售卖的《武烈帝文集》只卖八百文!

  不仅和字数更少的《咏春园诗集》同等价钱,还比其他书铺的武烈帝诗文要便宜四五百文的价钱。

  两本诗集单卖一本需要八百文,各买一本一共只需一千五百文!

  随着两本诗集在长安城中引发的追读热潮持续发酵,有头脑的人早已经开始行动了。

  打听文昌书铺背后是谁?打听印刷术的技术问题?

  或者是自己仿照着手中印刷书的启迪,召集工匠模仿研究……

  甚至还有两家书商,看到坊市之中诗集大卖,傻不拉几请人来抄写《咏春园文集》!

  最后发现自己请人抄书,再加上纸墨成本……实在不划算。

  永宁坊韦府。

  韦昭坐在前厅,听着韦安汇报这三天以来的销售业绩。

  业绩实在是辉煌,韦家的书铺已经是连续几次派人回府催要印刷出来的诗集了。

  同时韦安还禀报了另一件事,那就是随着诗集大卖和印刷书的快速传播,打听书铺和韦家的人越来越多。

  其中各色人等都有。

  “不必在意,随他们去吧。”韦昭轻描淡写地说道。

  韦安看在眼里,顿时安心不少,不再多想,起身出去了。

  韦昭这么说是有底气的,杜陵韦氏虽然没落了,也不是一般门第、商人能接触的到的。

  如果是其他世家对韦昭的印刷书感兴趣,根本用不着在坊市街头打听。

  那些高门之中的人自有渠道知道印刷书的背后是韦家。

  况且韦昭这番生意背后靠山很足,根本不怕不长眼的世家出来拦路。

  宁亲王、肃亲王、康亲王、元秀公主、卫国公府……

  就问问谁不长眼?

  韦昭前世作为键盘学家,对古代出现的印刷术的影响还是颇为忌惮的。

  主要原因是,网上有一种论调,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让世家大族引以为傲的文化垄断不再具有优势,所以世家大族会想办法破坏……

  先前韦昭开始售卖诗集的时候还有过这种担忧……但现实告诉他那是杞人忧天。

  随后韦昭就结合着前世见闻苦思良久,基本想清楚了。

  造纸术、印刷术对世家带来的冲击影响,推动中古世家的衰亡,都是后世琢磨判定的,身在其中的人很难从这一层面考虑到问题。

  要说推动世家衰亡没落,最直接的莫过于是身体上的毁灭,直接让千年传承的家族趋于毁灭——中古后期的几次屠杀就是明证。

  其次是政治特权上的打击——隋朝时期取消地方官员自募僚属和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这在明面上制衡着世家的发展和扩张。

  最后是经济层面的打击——从后汉以来的世家大族崛起,最直接的莫过于州郡区域性的大地主,凭借乱世之中对地方经济的掌控介入朝堂。

  至于文化层面,从来不是让世家伤筋动骨的原因。

  就算天下寒门子弟都能博闻强识,熟读五经,世家大族也能凭借数百年经营的人际关系网垄断上层,唐代就是如此。

  除非杀光。

  所以眼下的局面很清楚。

  其他世家不会因为自己创造的印刷术让寒门子弟有书读就记恨自己。

  他们只会眼红这一技术带来的利益,并且迅速投入研究,进行模仿印刷。

  这个时代没有专利这回事,韦昭自然不会拦着其他人也开办印刷作坊。

  这个问题是韦昭在一开始就想过的问题。

  印刷书的售卖,一旦开始这种技术就会曝光,聪明人自然想得到。

  所以只要在未来做到尽量低成本,还是有的钱赚。

  比如在工艺上的改进和管理上的进步……

  更主要的是内容……毕竟书越来越便宜的话,谁还会只盯着儒家经典去买?

  到时候将后世更多的文学作品化妆之后刻印出版,客户自然源源不断。

  然后在和宁王、肃王、康王成立一家反剽窃基金会。

  未经允许不准翻印售卖!

  就在韦昭天马行空之际,韦安匆匆快步走了进来。

  “二郎,肃亲王殿下、康亲王殿下和元秀公主殿下来了!”

  大股东来了!

  韦昭当即起身,带着韦安直到门口,大开中门!

  “韦昭见过肃王殿下、康王殿下、公主殿下,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韦昭恭敬地躬身施礼,这三位可是自己目前的靠山了,可得伺候舒服了。

  “哎呀!不用多礼,起来吧!”苏明月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韦昭面前笑道。

  “谢殿下!”

  韦昭起身之后将三位皇子皇女迎接到前厅落座。

  “子明啊,你能想得到我们为什么来吧?”康亲王苏政笑道。

  “印刷书。”

  “不错,子明你做的果然是好大生意啊!”一旁肃亲王也开口道。

  这三两天时间,长安城中印刷书都卖疯了,别人不知道文昌书铺背后是什么情况,这两位王爷却是心知肚明。

  “子明,这两天兵部的分派就要出来了,你想去哪个卫,只管开口!”苏通笑着说道。

  这是直接给我安排了?早知当初我还复习啥?

  不过这两位王爷如此明示的拉拢,自己是不敢答应的。

  肃王、康王表面上笑呵呵地结伴而行,实际上暗中角力不是秘密。

  自己答应了肃王,少不得日后会被动地被划分到肃王一派。

  “有劳殿下费心了,韦昭对此并没什么要求。”韦昭顿了顿笑着说道:“我想考核成绩应该还可以。”

  看着韦昭一脸自信地模样,两位王爷相视一笑,不再多说。

  方才肃亲王说的话有些心急,一旁的康亲王苏政看在眼里,只是笑笑不说话。

  什么‘只管开口’这种话像皇子说的吗!

  只需要多来韦府走走,有事没事不要紧,喝两次茶自然关系就近一些了。

  而一旁坐不住的苏明月左瞅瞅右晃晃,一眨眼就跑到一边玩去了。

  转进到后院院中,远远看到一只小不点,圆乎乎的,趴在石桌上啃鸡腿。

  苏明月眼中顿时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