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三宗大罪,逮捕齐平(求订阅)
作者:十万菜团      更新:2022-11-01 22:49      字数:3994
  一刻钟后。

  中年掌柜望着楮知行离开的背影,脸上笑容收敛,转身,掀开车帘,钻进车厢。

  战战兢兢道“按照您的吩咐,他已经答应了。”

  车厢内,是一道穿着灰袍,戴着斗笠的人影,好似江湖侠客,却给人一种阴冷感。

  “他可以?”

  中年掌柜道“小的了解此人,定然可为。”

  “办的不错。”斗笠人一掌打出,掌柜七窍流血,无声气绝。

  马车很快离开。

  ……

  通政司,全称“通政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

  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呈状以闻。

  通政司大门外,架着一只巨大的牛皮鼓,名为登闻鼓。

  百姓凡要告状,可擂鼓,同时,为了避免刁民恶意诉讼,寻常百姓擂鼓,先打三十廷杖。

  如所诉虚假,再打一百。

  长此以往,便几乎成了摆设。

  “咚咚……”

  可这日,登闻鼓却响了起来,衙门内一名青袍官员闻声走出,只见一披头散发,浑身酒气之人正在擂鼓。

  大皱眉头“哪里来的醉汉击鼓?来呀,拖下去廷杖伺候!”

  守门官差苦着脸“大人,此人自称有举人功名。”

  举人见官不跪,享豁免之权。

  青袍官员皱眉,走过去仔细端详,大吃一惊

  “楮知行?你擂鼓作甚?”

  楮知行笑容狷狂,双手将鼓槌一丢,从怀中取出文书“我要举报!”

  不多时,衙门左、右通政被惊动,看过文书,大惊失色,当即下令

  “备车!去都察院!”

  按凉国程序,通政司受理案件后,须转呈都察院处理。

  ……

  ……

  翌日,天蒙蒙亮,午门广场钟声响起,又一日朝会召开。

  因为近期并无大事,大臣们都有些没精打采的。

  尤其,左都御史还在调查,故而,这几日,言官御史们都安分了许多。

  在大臣们看来,这又是个无风无浪的早朝。

  只有少数人注意到,都察院的人今日精神面貌一改,似乎有些不对劲。

  金銮殿上,太监侧立一旁,尖细声音传开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落,众目睽睽下,一名御史迈步走出,高声道

  “臣有奏!”

  龙椅上,皇帝昨晚睡眠质量一般,这时候轻轻打着哈欠,闻声,好奇道

  “所奏何事?”

  御史禀道

  “昨日,京都举子楮知行擂登闻鼓,举报镇抚司百户齐平包藏反心,妄议朝政,勾结蛮族,谋害忠良!汇成三大罪,都察院受理,认为此事关系甚大,奏请陛下严查此人!”

  轰!

  这番话,宛若深水炸弹,立刻引爆朝堂。

  原本打瞌睡走神的百官,瞬间清醒,不困了,有些愕然地望过来。

  齐平?刚破了大案,陛下赏赐的那个?

  包藏反心?勾结异族?怎么可能?

  杜元春一愣,霍然扭头望去,眼神中带着不可思议。

  张谏之、黄镛等重臣,也纷纷望来,眼神古怪。

  都察院这是要反击?因为前两日,齐平在官银劫案中牵扯出你们,所以,要打击报复?

  可……这未免太过明显,就不怕陛下动怒?还是说,真有干货?

  这一刻,非但朝臣,便是皇帝,都怔了下,眼神微眯

  “仔细说来!”

  “是!”御史泰然自若,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展开大声诵念。

  群臣安静聆听。

  渐渐的,表情一点点有了变化。

  这份奏折,例数齐平“三大罪”

  其一,称齐平诗词文章,有影射之嫌,证据为齐平在桃川诗会上曝出的百余首诗词中的部分句子。

  加以阐述,解释,又引红楼书中内容,予以重击,认为齐平藐视朝廷,不敬皇权。

  其二,称齐平从西北返京,疑有内情,非逃回,而是已暗中向蛮人效力,被释放回来,是打入朝廷的内奸。

  其三,称御史陈万安之死,与齐平有关。

  ……

  洋洋洒洒,慷慨激昂,杜元春越听脸色越是难看。

  这三条所谓“罪状”中,“反诗”之说,牵强附会,有泼脏水嫌疑,是文人的拿手好戏。

  当然,这并不重要,更像是为了罗织罪名,强加的。

  真正的核心指控,在第二条,即指控齐平乃蛮人细作。

  “一派胡言!”

  待其话落,一名刑部给事中怒道

  “简直滑稽,齐百户屡破大案,于朝廷有功,岂容你污蔑?空口白牙,称其投效蛮族,有何证据?”

  御史淡淡道

  “证据不敢说,但嫌疑,却是极大。陛下可还记得,这齐平失踪时期?又是何时返京的?期间,有约莫一月消失不见,按李巡抚传回奏折,乃是于昔日大战中遁入草原方向,可有此事?”

  “而之后,齐百户自称,其遭受蛮族骑兵追杀,侥幸逃回帝国。”

  给事中道“有何不对?”

  御史昂然道

  “此事大为古怪!各位试想,齐平入草原时,只是引气境修为,力量孱弱,且奏折称,当日有神通巫师袭杀,后亦遁入草原,力量如此悬殊,齐平如何返回帝国?又如何突然晋入洗髓境?”

  顿了顿,他继续道

  “若只如此,也还好。可是……根据检举,齐平抵京之日,并未有他入城记录,非但如此,其究竟如何从西北返京?

  一月之间,既要躲避蛮人追杀,又要翻越重山,又要赶赴京都,敢问诸位……如何能做到?”

  这……殿上,百官一怔。

  对于齐平返京细节,他们并不知晓,此刻听闻,登时察觉出不对劲来。

  时间太短了!

  即便全力赶路,先走车马,再乘船只,也不大够,这还没算上翻越边境的时间。

  御史道

  “思来想去,除非齐平落入草原后,很快便返回了,才有可能一月内抵达,可先不说他如何做到,即便可行,为何不与临城汇合?独自一人出现在京都?”

  “再结合他实力突飞猛进……诸位试想,可否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他落入草原后,立即被蛮人守军抓住,投靠了对方。

  蛮族以帮他晋级洗髓,饶他性命为诱饵,命其返回京都,充当细作,而所谓的追捕,只是故意演的一场戏……如此,方才的疑点,便都有了解释。”

  百官闻言,表情变化,陷入沉思。

  不得不说,这个猜测,的确更为“合理”。

  刑部给事中见状唱双簧道

  “即便……你说的有些道理。可齐百户回京后,立即破了大案,寻回官银,若是细作,岂会如此?”

  这御史似早有准备,回答道

  “这便是另一个不合理之处,齐平虽擅长破案,可官银一案,手段未免太过奇诡。

  归来第一日,只看了卷宗,便能推断出元凶,并派人去南方蹲守,结果,偏生真给他逮住了……这等手段,未免太过传奇,可若换个思路,假若,这原本便是一场戏呢?”

  戏?

  群臣疑惑。

  御史朗声道

  “诸位大人可还记得,税银丢失的时间?恰好在齐平返回前几日,而江湖修士,劫掠官船之举,更是颇为奇怪。

  为何恰好在这个时间点?有无一种可能,此案的发生,便是蛮人故意为之?为了给他赚取功劳,从而走向高位?”

  “要知道,官银劫案,大概便是不老林所为,而该组织背后,极有可能,便是蛮族!”

  这次,连张谏之、黄镛等人,都作出思索神情。

  御史再接再厉

  “而陈万安之死,更是怪异,为何齐平抵达时,便死了?是谁泄露了消息?是我都察院……还是……第一个知晓此事的齐百户?”

  群臣心中一动,若有所思。

  御史转身,朝龙椅拱手

  “陛下,如此茫茫之多的疑点,再结合此人在诗词文章中透出的心意……呵,若不仔细调查一番,容许其在镇抚司任职,帝国危矣!”

  沉默。

  龙椅上的皇帝似乎也陷入了思考,片刻后,扭头看向杜元春

  “杜卿,你如何说?”

  杜元春脸色铁青

  “反诗之罪,牵强附会,陈万安之死,与他何干,至于归来之法……齐平是于西北雪山,得到了一位帝国修士的救助。”

  那御史嗤笑“杜镇抚,这等说法,你也信?或者,你叫他将那修士寻来作证。”

  杜元春沉默。

  他知道,这说辞不太真实,若非他与大先生交谈过,猜到了些,他可能也会怀疑。

  关键,齐平大概真的请不出“那位”作证。

  这等情形下,虽此人所说,皆为猜测,可涉及蛮族,只是“嫌疑”,便已经足够了。

  再次沉默,上方,皇帝似乎在想什么,那眯起的眸子,扫过群臣,令人看不出心绪

  “诸卿如何看?”

  刑部尚书开口“臣请将其收押入刑部大牢,调查审问。”

  杜元春神情微变,拱手道“陛下,三思!”

  皇帝略作沉吟,下令道“百户齐平,确有嫌疑,暂停职务,便由……镇抚司收押诏狱自查!”

  群臣表情各异。

  皇帝又道“朕乏了,散朝。杜卿,你留下。”

  “是。”

  太监高喝,百官只好离场。

  议论纷纷,迫不及待,将此事传扬开。

  ……

  殿内,不多时,只剩下二人。

  杜元春抬首,沉声道“陛下,齐平无辜,有人污蔑他。”

  坐在龙椅上,做沉思状的皇帝回神,笑了笑“朕知道。”

  杜元春怔住。

  他以为皇帝会怀疑,会震怒……可,似乎与料想中不同。

  身披明黄龙袍,风仪翩翩的皇帝起身,一步步走下台阶,站在空荡的大殿中,眯着眼,望向殿外阳光。

  想着那少年的音容,表情渐渐严肃

  “杜卿。”

  “臣在。”

  皇帝悠然道“那小子前几日,不是要朕陪他演一场戏吗?回去,告诉他,朕要他,也演上一场,你看如何?”

  杜元春诧异。

  ……

  ……

  清晨,南城小院。

  齐平从睡梦中醒来,推门出屋,迎着阳光舒展腰肢,“咔嚓咔嚓”,骨节一串爆响。

  “我的躯体更强大了。”齐平暗自点评。

  这两日,他没怎么去衙门,闷头修行,淬体了几轮,能清楚感受到气海充盈许多。

  距离“洗髓一重巅峰”不断迈进。

  “嗑药真爽,可惜,太贵了,就算有书铺的股份,也支撑不起我的消耗,还是破案白嫖资源划算。”

  齐平暗忖。

  “咦,你起来啦。”墙头,梳着齐刘海,脸庞白净的青儿踩着梯子,爬上墙头“真懒。”

  齐平翻了个白眼,心说你这学渣也好意思?

  这两天,他凑热闹,也看了下妹子读书日常,发现这邻家丫头,上课全程摸鱼。

  没书读的人家,求学无门,有书读的,反而不珍惜。

  鄙夷。

  青儿见他不搭理自己,没话找话道

  “哎,听说你是个天才,有没有啥法子,让我也能舒舒服服,就把书念会了。”

  齐平摇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你睡觉的时间,拿来修行罢了。”

  青儿愣了下,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一念书就犯困,觉得睡觉时间不够,原来给你偷去修行了。”

  “……”

  齐平拱拱手,绝了。

  就在这时候,忽然间,两人听到巷子里有脚步声传来,继而,院门敲响。

  “齐百户在吗?”

  齐平一愣,迈步走到前院,打开院门,看到外头,赫然是一群锦衣。

  为首的,是老熟人洪庐。

  卧槽……我跟你女儿真没别的,至于找家里来了吗?齐平惊了“洪千户,你们这是……”

  洪庐表情冷漠,看着他,一言不发。

  齐平察觉到气氛异样,皱眉道“有事?”

  一名锦衣神情复杂道“齐百户,有人检举你勾结蛮族,陛下命我等前来逮捕……对不住了。”

  齐平笑容消失“什么?”

  “都察院检举,早朝上的事,停职审查。”锦衣道。

  齐平脑中一片混乱,深吸口气“司首怎么说?”

  洪庐看着他,道“什么都没说,好了,跟我们走吧,趁着你妹子不在。”

  齐平心思电闪,凝视着他“我要你帮我一个忙。”

  洪庐皱眉“你现在是人犯。”

  齐平盯着他。

  洪庐叹息“不要太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