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争
作者:如婷玉澈      更新:2022-11-16 06:29      字数:2587
  他有敏锐的洞察力,还有猎狗一般灵敏的嗅觉。

  “夏尚书也来讨一杯茶喝么?”盛况冷冷地出声。

  站在他身后气势汹汹的夏鼎闻言愣了愣。

  盛况都没有回头,怎么知道是他?

  难道这匹夫有所察觉?

  夏鼎想到上次去穆府,莫名的出师不利。

  盛况回过头,笑道:“刚才我听到楼下有人喊夏尚书,还真是你。你也来喝酒?”

  原来是这样,夏鼎把猜疑放进肚子里。

  不管怎样,来都来了,必须把戏演完。

  “我要不是恰好来望月楼,怎么能发现你做的好事!”

  又是一个恰好,恰好来喝酒,恰好遇到几位同僚,恰好只有夏鼎一人听见盛况和彭令君的谈话,所以谈话的内容就是夏鼎说什么就是什么喽。

  出现第一句台词就把剧情猜透的戏真不好演,盛况硬着头皮演的好辛苦。

  “夏鼎听到了什么,不妨说说。”盛况说完才发觉不该说这句,跳剧情了。

  他赶紧折回去:“你踢门是什么意思?”

  对,先听到谈话,后踢的门,夏鼎走在那几个同僚前面,他必须走的快,不然不容易栽赃。

  夏鼎那该死的直觉又来了,总觉得哪里不对。

  盛况的表现好奇怪,不过还算差强人意。

  夏鼎又展现出他刚才怒气冲冲的一面。

  “大胆盛况,你竟敢与齐……陈人勾结,你们说气人不。”

  好险,差点说秃噜嘴,与齐人勾结是在书信大白于天下后发现的,不是现在。

  “哈哈。”盛况仰天大笑。

  夏鼎你的表现也太搞笑了吧,抓到叛国贼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几个同僚摸不着头脑,夏鼎问他们气人不,与陈人勾结,何止是气人,简直人神共愤。

  王大人说:“叛国可不是儿戏,夏大人不可随意给人扣帽子。”

  张大人也说:“我们偶遇,你说请上楼吃酒,你走在最前面,雅间里的谈话也就你听到了,如果他们真的在密谋什么,为何不选择一个密闭的房间?”

  是啊,密谋叛国这样的大事,怎么能随随便便找个地方,还来人多眼杂的地方。

  夏鼎:“他们谈的也不是什么密谋,本官听到他们在推杯换盏、称兄道弟,一个是陈国皇子,一个是大兴武将,怎么能拜把子论兄弟,他们的关系必定有问题。”

  刘大人看看桌子上已经冷掉的一壶茶、两杯水,推杯换盏,这也太寒酸了吧。

  不过坊间的传闻,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刘大人摸着一把稀拉拉的胡须,点头又摇头,不发一言。

  “就凭你听到的一句话就能给本官扣那么大一顶帽子,夏大人,本官觉得还是称你一声吓大人,专门吓唬人,哈哈。”盛况不无讽刺地说。

  夏鼎气的脸都白了。

  让你狂,本官不和你计较,看你还能狂多久。

  “是非曲直,圣上自有论断,你敢不敢去皇上面前证清白。”

  盛况的笑容僵在脸上。

  “去面圣,仅凭你一句道听途说,夏大人,你还当御书房是你家的后花园吗?”

  夏鼎一阵紧张,盛况什么意思,是在暗射他在御书房安插了人手?话说回来,人是夏皇后安排的,他还没这个本事。

  不对,盛况知道什么,肯定是他自己想多了。

  “可本官明明听到你……”夏鼎看了彭令君一眼:“我们商讨国事,二皇子在这多有不便,还请离开。”

  彭令君看了看盛况,脸上的表情有诸多不自然。

  “盛兄,这……”

  彭令君这欲言又止的表情,让人不得不多想。

  盛况在气头上,未听出彭令君对他的称呼,但别人都听到了。

  还真是拜把子兄弟。

  盛况冷冷地说:“这没你什么事。”

  彭令君还真乖乖地走了。

  众人:那么听话。

  夏鼎继续和盛况僵持,一个要进宫见皇上,一个不去。

  王大人打圆场:“在事情未弄清楚之前,不好去打搅圣上,万一是误会呢,这里人多眼杂,诸位不如去我府上,我们一边喝茶一边把这件事说清楚。”

  这倒是个好主意,张大人赞同。

  夏鼎说:“这通敌叛国的事,怎好去你府上,莫非你府上设了公堂?”

  夏鼎这是说他私设公堂,能越过皇上审判国事。王大人气的索性不说话了。

  夏鼎冷笑说:“去不去圣前,也不是我们几个人说了算,我的人已经去禀报皇上,估计这会儿已经进宫了。”

  众位大人这才发现夏鼎的随从不知何时不见了。

  不多时,还真有人进了望月楼。

  这人是孙达,盛况心中一动,皇上不派个太监来,派了心腹孙达,看来皇上心中已经滋生了怀疑。夏鼎在皇上面前没少吹风。

  那就走一趟喽。

  王、张、刘三位大人苦不堪言,趁着休沐相约喝酒,还喝出事来了,这种淌上就是倒霉,就算盛况是清白的,打搅皇上一回,皇上心生不快,对他们就没有好脸色。

  几位大人苦着脸随孙达一同进宫。

  两个人在皇上面前争的面红耳赤。

  “盛大人说和彭令君之间没有私交,那么你们称兄道弟是怎么一回事?不光我听到,这三位大人也都听到了。”夏鼎抓住不放。

  “你们几个说说。”皇上指着几位大人。

  反正浑水都淌上了,该说的就说。刘大人咬咬牙,说:“我们确实听到陈国皇子叫盛将军盛兄。”

  叫的还那么顺口,很熟络的样子。

  盛况气的脸红脖子粗:“是彭令君纠缠着我不放,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奶奶的谁要和他有一腿,叫天打雷劈……”

  “盛大人,注意言行。”孙达喝道。

  盛况发觉失言,赶紧闭嘴。

  盛况的粗鲁不是一天两天了,平时装的人模狗样,在御前爆粗口倒还是头一回。

  皇帝铁青的脸……

  皇上给身旁的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从一摞奏折中抽出一本来,呈给皇上。

  皇上拿奏折敲了敲御案。

  “盛爱卿,的确有人上折子奏你与陈国二皇子来往频繁,关系密切。”

  御史就爱闻风而动,也不看看见到的是否属实。

  盛况脸色也不好看:“皇上,臣不会那么做。”

  “朕也不相信你是那种人,你是朕亲封的不败将军,为大兴收复失地,保边疆平安,立下过汗马功劳。朕信你,所以从未监视过你,但不代表朕不去监视别人。”

  “几位大人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朕也就没什么隐瞒的,大兴与陈国表面交好,却不能掉以轻心,彭令君的身边,朕安插了不少暗卫,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他们频频朝朕禀报,彭令君和盛爱卿暗地里多有往来。”

  皇上说不下去了,他查探到的何止这些。

  他要听听盛况怎么说。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