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秋月画舫被查
作者:浆水小鱼      更新:2022-06-02 00:10      字数:2454
  暴毙而亡?

  这四个字多多少少有些威胁的意味。

  院中的众人,与江承运也算打过多少次的交道,对他的行事风格也很了解。

  若是今日,他们强行离去,说不定明日便会被人发现,不知死在那个旮旯犄角。

  这下子,这些人全部禁声,再也没有人反驳了。

  见此,江承运招呼道:“娘,您先派人将各位安顿到客房,好生招待。”

  “好!”

  童倾韵又开始忙活,召集婢女们将贵客一个个带走。

  不一会,前院中的宾客们全部撤去,仅剩下满桌的残羹剩菜,一些被踢翻的板凳,地上一堆破碎的杯子。

  还有,台阶下的一堆污物。

  众人离去后,江承运的情绪才逐渐显露,抬眸望着罗洪,咬牙启齿道:“查,快给我查,我一定要搞清楚,是谁胆敢在我江家的地盘上撒野。”

  不一会,罗洪的几个亲信官兵,身着便服,悄无声息地进了江府大门,开启了侦查事宜。

  半个时辰后,一匹快马停到江府大门口,来人翻身下马,疾跑入江府。

  一见到江承运时,一脸惶恐,趴在他的耳畔低语几声。

  一霎那,江承运的脸色大变,双眸似能冒出血来。

  莱茵河上,他的几十艘画舫中的客人与歌姬们,全部出现了与府中众人相似的症状。

  到底是谁,胆敢如此与他作对。

  双手紧握,他气得全身发颤,勒令道:“让老鸨照顾好画舫中的客人,速速追查缘由。”

  “是!”

  这一夜,江家府中,人仰马翻。

  江老爷被扶入内堂之后,因为羞于见人,始终未曾出面。

  后院收留宾客的厢房,几位医者忙前忙后,厨房前的小灶全部生着火,灶上的药罐子一排排摆着,各个冒着热气。

  一碗碗的汤药送去后院厢房,可药效却不尽如人意。

  前半夜,后院厢房的门,开门与关门声此起彼伏,后半夜,诸人拉得虚脱,一个个躺在榻上,累得直喘气。

  江大公子坐镇,罗洪辅助,将府中人员,一个个筛检一遍。

  童倾韵更是毫不手软,凡是涉及餐饮酒水的丫头小厮,不问缘由,全部按在地上,暴打一顿。

  整个后院,一片棍棒抽打皮肉的声音,伴随着凄惨的哭喊声。

  江家真正是闹腾了一晚上,可晨起时,罗洪却依旧没有检查出任何毒素的来源。

  秋月画舫那边更是闹腾得厉害,老鸨从未见识过这种架势,因为远离岸边,大夫去得晚,那些人救治不及,粪臭味差点将整个画舫包围住了。

  而江边其他的画舫,眼见秋月画舫热闹非凡,纷纷划船前来围观。

  但见船上众人哭爹喊娘,各个狼狈不堪,真是开了眼界。

  有人报官,参将府来人,将秋月画舫赶到岸边。

  曹然捂住鼻子上了画舫,待见一个个人的狼狈模样儿,勒令道:“定是有人蓄意下毒,将这里的酒水全部收回去,令医者细细检查。”

  老鸨大惊失色。

  那酒水有没有毒,她不清楚。

  可那酒水中,却有他们秋月画舫特制的迷幻香。

  这种香,人们一旦沾染,便会很难戒除。

  所以凡是来过秋月画舫的人,均成为这里的常客,经年累月,秋月画舫才能在莱偲河上生意火爆,恩客不断。

  可这种东西,朝廷上有公文,不让私底下使用。

  他们能明目张胆地用,实在是江城山高皇帝远,没有人检查而已。

  若是被这位参将大人查了去,他要较起真了,该如何是好!

  老鸨想着,着急扑过去,试图将船舱中的酒水罐子打碎,谁知官兵们眼疾手快,一下将她擒拿住。

  曹然一张脸森寒,厉声道:“急于销毁证据,难不成是你下毒不成?”

  老鸨吓得直摇头,她有苦难言,唯有将嘴紧紧闭住。

  不一会,秋月画舫中的人,该抓的抓,该放的放,整个画舫灯火通明,一走近,却臭烘烘地厉害。

  无人胆敢走近画舫。

  听闻,画舫中被人恶意投毒,凡走近者,必定上吐下泻,生命堪忧。

  福安村,夏家,一夜好眠。

  夏芊芊起得很早,与李云娘打声招呼,便出了门。

  前日,棉花种子刚入了土,出苗期大约需要7-15日,这是最普通的棉花生长过程。

  可她的棉花种子不同。

  因为她提前改善了它们的基因序列,从而缩短了它的出苗期,这些种子大约需要三日便可出苗。

  而她家里的种子,因为遭遇雨淋,气温适宜之下,其实有些种子已经有出苗的迹象了。

  如此,这个出苗期的时间,或许更短。

  一些小幼苗,只需要顶开头顶的泥土,便可破土而出。

  今日,她想趁着上学前,去地头看一看。

  苗种到地里,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需要每日观察,若是犁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种子用光却没发现的情况,那么地面上便会出现缺苗的情况。

  若是缺苗严重的话,必须提早补苗,移苗。

  这其中的过程,容不得半点马虎。

  否则,很可能导致亩产量下降的情况出现。

  做手术,她是认真的。

  那么种地,她肯定也会是最认真。

  清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清新,混合着泥土特有的气息。

  夏芊芊背着背篓,一路沿着小路,来到地头,跳下田地,蹲下身子,伸手拨开一层土。

  三寸许的地方,一粒粒五彩的种子尖端,冒出一个个鹅黄色的小芽儿,看得人赏心悦目。

  嗯!不错。

  地头的棉花种子出苗了。

  大约过上一两天,相信这一片地上,定会一片翠绿绿。

  心中高兴,她嘴里哼唱,背起背篓,往山脚下而去。

  五月的天,一场大雨过后,密林的树荫下,又冒出许多的小蘑菇,翠绿的野菜儿。

  错过这个季节,野菜长老了,便不好吃了。

  她打算再弄一点。

  走到山脚下,她一眼便瞅见一大片野菜,心情那个激动啊。

  脚步飞快地往过跑,谁知草丛中忽然一阵窸窸窣窣,吓得她一激灵。

  眼神警惕地望着那里,她厉声道:“谁,出来。”

  一团灰色的影子往里缩了缩,发出呜呜的声响来。

  “谁?出来。”夏芊芊捡起地上的一根棍子,握在手心中,警惕地观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