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二打阳翟
作者:开先洞人      更新:2022-06-02 12:38      字数:4132
  刘正驰援长社,张宝派部将高升复夺阳翟。

  总的来说,黄巾军控制的地盘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长社城之围被汉室讨逆大军解除之后,颖川战场上的攻守之势就易了。

  波才虽然绝地反击给了曹操的典军校尉部沉重的打击,但是相对于数万汉室大军来说,所造成的损失极其有限。

  根本就没有令汉军伤筋动骨,兴汉军强势介入长社之战以后,让汉军对上新郑的波才部有了人数上的优势。

  讨逆大军反攻黄巾军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长社城汉军大营中,左中郎将皇甫嵩坐在帅位上,与曹操和袁绍,还有刘正谈论起了反攻的计划。

  皇甫嵩命令:

  中军校尉袁绍,带领一万北军精锐从左路进军,向盘踞在新郑的波才残军发起进攻。

  典军校尉曹操,带领一万北军精锐从右路进军,对盘踞在新郑的波才部大本营发起进攻。

  平贼校尉刘正,重夺阳翟,进击黄巾军地公将军张宝麾下的高升本部,阻止他驰援新郑。

  三人齐声领命之后,就分头去准备了。

  先说袁绍,为了维护二师兄的尊严,在许攸的谋划之下,强行军赶到了新郑西门,二话不说就发起了进攻。

  波才偷袭曹营成功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守城事宜了。

  袁绍赶到新郑的时候,正是波才部士气最旺盛的一刻。

  纵然中军校尉部各种手段齐出,也撼动不了新郑城。

  袁绍让许攸想办法,然而波才竟然当起了缩头乌龟。这可让一向智计百出的谋士劳而无功了。

  袁绍见计谋没有用了,索性心一横,把一万精锐分成三队,昼夜不停的轮番进攻。

  既拼战力又拼斗志,还欺负波才兵少。

  袁绍在新郑的攻防战就这样僵持不下了。

  再说曹操,领了军令也不着急。

  在程昱的建议之下悠哉游哉的行军,还不时的收到中军校尉部的战报。

  夏侯惇来找曹操说:“大兄,袁大人强攻新郑,今日已经三上城头了。咱们还不加快速度,只怕赶到的时候,人家袁大人已经在新郑城里喝茶了。”

  曹操见夏侯惇着急,于是就对程昱说:“仲德,你来解释一下,免得元让着急上火。”

  程昱忙开始了解释。

  波才能够率部困住左中郎将府的主力,统兵才能肯定不容小觑。

  从波才挨了火攻之后,仅仅过了一个白天就能整军再战。颖川黄巾军的战斗力也不比北军精锐差。

  波才部虽然在大火中伤筋动骨,但是奇袭曹营的成功,带走了近两千精锐北军的制式装备。

  也就是说波才可以利用缴获的装备武装出一支两千人的精锐部队。

  波才部黄巾军有了这支精锐,虽然不足以击败中军校尉部,但是挡住袁绍和许攸还是可以做到的。

  典军校尉部放慢速度,还不就是为了让袁绍把波才部的精锐给消耗掉。

  夏侯惇听了程昱的解释,总算是明白了行军打仗不能冲动。

  直到袁绍的中军校尉部在新郑城头上站稳脚跟,曹操才命令典军校尉部加快行军速度,迅速的进入了作战位置。

  夏侯惇一鼓作气冲上了城头,典军校尉部养精蓄锐多时,强势的杀入城中,向各要害部门挺进。

  夏侯惇一心想要阵斩波才,拿下新郑反击战的首功。

  也怪波才运气不好,逃过了中军校尉部的围追堵截之后,却一头撞进了夏侯惇的队伍之中。

  夏侯惇吃惊之余,对于送上门来的功劳自然是照单全收。

  手起刀落,把波才一刀两断。

  可怜波才,纵横颖川长达七个月之久。因为走错了路,所以成了夏侯惇的战果。

  曹操得知夏侯惇的战斗经过之后,对于自己这位兄弟的好运气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波才死了,盘踞在新郑一带的黄巾军残部就是待宰的羔羊了。

  袁绍辛苦了半天,不仅破城首功没有捞到,反而走了波才。就斩了一堆虾兵蟹将,得了个苦劳。

  曹操为了安抚袁绍,就把清剿残敌的事情交给了中军校尉部。

  新郑克复之后,颖川郡的黄巾军就只剩下阳城的张宝和阳翟的高升部了。

  再说兴汉军回攻阳翟的事情。

  郭嘉一听高升到了阳翟,眼睛就红了。

  一路上拼命的赶路,就是为了早日找高升报仇雪恨。

  刘正无奈,只好命令兴汉军加快速度。

  就在刘正等人赶到阳翟外围的时候,周泰派人来报:有一支汉军小股部队正在城下与高升交战。

  刘正带着郭嘉到了观战的位置,发现居然是刘备三兄弟。

  这刘备三兄弟怎么会来到阳翟的呢?

  这还得从当日皇甫嵩打了许攸之后,不放心刘备三兄弟留在军中,于是就把他们赶到了长社城外,任其自生自灭。

  张飞是个急性子,大骂了一通左中郎将皇甫嵩埋没良材之后,就嚷嚷着要回幽州杀猪卖酒。

  刘备生性坚韧,看着刘正建功立业,自然不肯半途而废。

  三兄弟一直在波才的长社连营外游荡,打算趁机偷袭,好立下一些功劳。

  火烧波才的时候,刘备本来想冲击黄巾军,捞一些斩首的功劳。

  然而绕路的时候迷了路,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才发现进攻的道路被兴汉军给占据了。

  刘备是没有办法了,他总不能去找刘正,让兴汉军让开道路,给义勇军一次进攻黄巾军的机会吧!

  他已经混到了讨饭的地步,不想在刘正面前丢人。

  再说刘备自己都觉得奇怪,他竟然对刘正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

  这才是他一直拒绝与刘正见面的真正原因。

  长社是没有机会了,后来他们听说高升重新占据阳翟之后,就觉得机会来了。

  于是就整军西进,打算立一个实实在在的功劳。

  高升见刘备兵少,亲自带着三千人出城交战。

  高升心想,打不过兴汉军,还搞不定一帮叫花子吗?

  出了城之后一接战,才知道叫花子不好惹。

  特别是领头的三个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手长的那个,杀起人来居然比地公将军张宝还厉害。

  脸黑的那个,一嗓子吼晕一串人,手中的钢矛一捅,很多人就成了一串血葫芦。

  最要命的是拿大刀的,一阵风过后,竟然下起了血雨。

  高升吓尿了,心中的后悔就别提了。

  本能的就想要逃回阳翟,可是他不敢。

  他要是敢挪动一下步子,身边的黄巾军战士肯定会作鸟兽散。

  那他就会暴露在三个汉军大将的刀锋之下,和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将是兵的胆,高升这一坚持,反而让黄巾军战士斗志昂扬。

  三千对八百,主将又稳操胜券。黄巾军战士血战的勇气居然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开启了。

  刘备很累,张飞很烦。只有关羽,舞动着青龙偃月刀,像是拍苍蝇一样把围攻的黄巾军战士拍死。

  高升不敢逃,黄巾军战士以为必胜。

  就在这样彼此之间的误会下,高升部的战斗力把刘备吓坏了。

  刘备有心逃走,又舍不得被困的五百本钱。

  八百刘备军,战斗了半个时辰之后,就只剩下五百来人了。

  刘备不想亏本,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高升怕死,不敢下令撤军!

  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兴汉军赶到的时候,正是刘备想撤而没法撤,黄巾军想逃又不敢逃的尴尬阶段。

  高升在心里祈祷——对面的大哥,你们快走吧!我保证不追杀你们,我快扛不住了!

  刘备却在想,该死的贼将,欺负老子人少,怎么还不崩溃,给老子留下几颗种子吧,跪求放过!

  刘正看着那奇怪的战场,直接下令全军出击,让各部自由发挥。

  兴汉军的军号声一响,高升欲哭无泪。

  刘备则是感动得热泪盈眶,总算是有援军了。

  回头一看,居然是刘正和兴汉军。

  黄巾军竟然还没有崩溃,刘备愤怒了。

  难道立下一个小小的斩首功劳就这么难吗?

  刘备仰天大哭说:“三弟……”

  张飞听见刘备的哭声,知道拼命的时候到了。

  为了这份功劳,三兄弟已经谋划了近一个月。如今见煮熟的鸭子要飞了,换了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然而张飞距离高升还有五六步的距离,捅不着人,干着急也没有用。

  关羽更是被挤到了最外面,连高升的影子都看不到。

  兴汉军只有十来步远了,一旦他们占领了整个战场,刘备三兄弟立功的计划又落空了。

  张飞听见刘备的哭喊,就决定豁出去了。

  半年了,兄弟三人转战南北,一直没有勇气拼命,恶了卢师,惹了皇甫嵩。

  他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刘佑兴成了朱隽的爱将,他们三个却成了两位中郎将不要的皮球踢来踢去。

  张飞大吼一声,手中的丈八点钢矛电射而出,穿透了高升前面的亲卫之后,把他钉在了地上。

  黄巾军战士见张飞赤手空拳,手中的兵器就往他的胯下战马招呼。

  张飞没法保护战马,只能下马步战。

  周围的长枪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张飞只来得及避过要害,就中了数十枪。

  刘备杀到了,一阵剑光闪过之后,闯进了黄巾军战士之中。

  刘备一剑斩下了高升的人头,语无伦次的说:“三弟,我们成功了,贼将高升的人头,是我们的了……”

  三百血战余生的义勇校尉部,牢牢的护住了刘备。

  一场战斗之后,刘备又回到了兵不过三百,将不过关张的地步了。

  关羽终于把重伤的张飞抢回了刘备的身边。

  郭嘉看了一眼刘备怀中的人头,带着兴汉军从义勇校尉部的人身边呼啸而过。

  守城的黄巾军战士见主将战死,就四散而逃了。

  阳翟重新恢复了,刘正忙命令周泰布置防务。

  郭嘉问:“校尉大人,捷报该如何写?”

  刘正心里清楚,郭嘉想要知道,关于刘备三兄弟的功劳,是不是要向左中郎将府如实汇报呀?

  刘正心想,刘备牺牲了五百人,还搭上了三弟张飞,才换得斩首高升的功劳。

  要是兴汉军昧下这份战功,是对那些牺牲的勇士的亵渎。

  刘正说:“如实交代,关于刘备三兄弟的功劳,点到为止!”

  刘正不知道左中郎将皇甫嵩对刘备三兄弟的气有没有消,犯不着为了他们恶了皇甫嵩。

  至于他们的功劳,反正兴汉军不贪,至于斩首高升的赏赐能不能到得了义勇校尉部,那就得看刘备等人的运气了。

  刘备讨伐黄巾军以来,终于拼出了一份真正的功劳。

  至于会不会如愿以偿的论功行赏,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