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酒侯刘正
作者:开先洞人      更新:2022-06-02 12:39      字数:4421
  中平二年就这样,伴随着喊杀之声的暂停,义无反顾的降临了。

  刘正和剑兵营的所有人,在西园附近的,大庄园里,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

  还组织了联欢晚会,让终日在生死之间,游走的将士们,彻彻底底的放松心情。

  郭嘉手舞足蹈的对刘正说:“过年了,校尉大人,你对我的禁酒令,也该解禁了吧!”

  刘正瞄了一眼郭嘉,呵呵一笑,慢慢的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郭嘉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嘴里还嘀嘀咕咕着说:“真抠门,还有没有天理了!我有的时候,还真有点恨自己,怎么就生得这么聪明呢?”

  陈到见郭嘉自怨自艾,忙上前打趣他说:“郭司马,做一个聪明人不好吗?”

  郭嘉倒了一碗酒,一饮而尽,才幽幽的回答说:“叔至,你不懂,难得糊涂!我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就算是想要装傻充愣,谁信呢?”

  陈到不再说话了,这郭嘉为了,理直气壮的喝酒,闹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每次都是浅尝辄止,也许这就是他人生的乐趣吧?

  陈到想不明白,聪明人拼命的,想和别人比傻。傻子呢,又拼命的想要表现得,很聪明。

  人哪,总是对自己,没有的东西,特别的感兴趣。

  陈到不想了,看着郭嘉,装傻充愣,求而不得的样子,脑袋就特别的痛。

  刘正举杯,大声说:“平贼校尉部的弟兄们,中平元年,就在打打杀杀中度过了。咱都给自己,做一下年终总结,回顾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究竟有什么收获。”

  刘正率先发言:

  兴汉军,由地方乡勇,到幽州讨逆校尉部,再到汉室平贼校尉部,地位提升了。

  数州征战,替南山城,增添了近五十万人口,南山城总人口,已经突破三百万。

  太室山中遇林小妖,广宗城里议定希望工程。

  平乡县城算计袁绍,薄落亭边戏弄曹操。

  昔阳亭再捉弄刘备,洛阳城尝美酒佳肴。

  郭嘉接着说:

  任他千谋百策,不敌红颜一人。

  人人都道单身好,只有出双入对忘不了。

  对镜整衣衫,灯下长相思。

  有个意中人可以思念,真好!

  陈到也说了:

  从白毦兵到剑兵营,这一路的成长,受益无穷。

  从一介武夫,到如今出口成章。

  我觉得自己飞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剑兵营的人说话了。

  有人说:家人们到南山城了,安家费也到手了,从此妈妈,再也不担心孩子们,会挨饿受冻了。

  有人说:赚钱了,洛阳城中鲜衣美,扯上三尺寄回家。

  老婆孩子同乐呵,齐道一声——过年好!

  还有人说:孩子都会叫爹了,买什么见面礼好呢?

  身边的人忙七嘴八舌的提建议。

  最后有人支招——好好的感谢老婆。

  家中安泰,便是晴天。

  除夕夜话,就这样渡过了。

  大年初一,拜谒恩师。

  才刚到卢师家门口,就看见三个人下了马车。

  袁绍说:“七郎,你手上提的是啥,怎么轻飘飘的呢?”

  袁绍抱着一个箱子,箱子不大,却有些沉,才走了几步,手背上的青筋,就充血鼓了起来。

  曹操提着一个方盒,笑呵呵的对刘正说:“七郎,你这么小气,当心卢师不让你进门。”

  刘正还没有来得及说话,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打断了他。

  一位青年正在吩咐四个下人,小心翼翼的,抬着一个大木箱子,还不停的吆喝着,轻拿轻放。

  曹操说:“那是公路,据说到东海之东走了一趟,回来就喜欢给人家送箱子。”

  袁绍说:“七郎,你不要听孟德胡说,那叫珊瑚,老珍贵了!”

  袁术一看见刘正,就扔下箱子不管。

  冲了过来,抱着刘正,左三圈,右三圈。

  袁术说:“七郎,早就听说你来了,一直没有得空,如今见你这副样子,做师兄的,也就放心了。”

  卢师大开中门,四人列队进门,正堂拜见。

  卢夫人见了刘正,抱头痛哭。

  至于曹操等人,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接下来的,就是献礼环节了。

  刘正先把范阳烧酒,敬献给了卢师。

  再把酒性温和的糜氏米酒,敬献给师母。

  袁绍的礼物,恩师是纯金打造的,儒门圣人像。

  师母则是一串珠花,看样子就觉得名贵。

  曹操的礼物,恩师是凯旋披风,上面绣着任县大战,卢师挥斥方遒的模样。

  师母则是一领紫貂裘,应该也花了他不少的心思。

  袁术的礼物最重,一件大珊瑚,估计得有百来斤重,敬献恩师,倍儿有面子。

  至于师母,纯正东阿阿胶一份,是他重金求购得来的。

  卢植对每位弟子的礼物,都很满意。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吴郡的大师兄陶谦,也带着礼物上门了。

  众人又是一阵寒暄。

  陶谦看着刘正,开玩笑的说:“七郎,师兄们都让你,给比下去喽。”

  刘正大窘,忙点头哈腰,连声称道——不敢!

  陶谦的礼物很别致,是陶夫人亲手养蚕织布,做的两套真丝家庭装。

  大气又不浮夸。

  卢植夫妇,当即回转内堂,换上了衣服。

  卢夫人心细,特意的戴上珠花,披上了紫貂裘。

  随后,卢师设宴,用刘正献的酒,招待众人。

  卢门七郎,欢聚一堂。

  大郎陶谦,成熟稳重,又不失年轻活力,妙语连珠,哄得众人开怀大笑。

  二郎袁绍,击节高歌,声音豪迈,慷慨激昂,让在座的人,都看到了他的志向。

  三郎曹操,中庭献舞,无拘无束,自由发挥,一番真性情,让众人感觉到——咱们都是一家人。

  四郎袁术,大倒苦水——卢门七郎,天各一方;你们打仗,我去经商;京师再聚,铜臭何妨?

  五郎卢毓,敬酒祝福。

  六郎卢秀,有意卖弄,似有夺嫡之心,卢师看在眼里,急在心窝处。

  七郎刘正,不敢怠慢,录诗一首,以为敬献。诗称:

  相聚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众人大喜,继续畅饮。

  中平二年正月初五,汉帝命天使左丰传诏,令刘正入宫觐见。

  刘正命陈到携贡酒两坛,一同入宫。

  温德殿外,他第一次见到了张让等人。

  没有什么好感,也没有什么恶感。

  刘正说:“外臣刘正,拜见中官大人!”

  张让回礼说:“陛下还等着呢,有什么事情,回头再说。”

  低头引着刘正和陈到进入大殿。

  按照礼制叩拜之后,刘正得以近前叙话。

  汉帝说:“平贼校尉英武不凡,朕心甚慰!”

  刘正回答说:“陛下洪福齐天,区区黄巾军,草寇流民而已。上赖汉帝圣明,又有三位中郎将,居中调度。天下义士,闻诏而动!侥幸微功,不敢自大!”

  汉帝似乎闻到了酒香,考校刘正的心思,全都抛到了九宵云外。

  张让会意,忙差人当殿验酒,随后又与刘正,一同试饮。

  确保无虞之后,才上献汉帝。

  范阳烧酒,性烈如火。

  汉帝喝急了,呛到了肺,咳嗽不停。

  张让面如土色,羽林郎上殿,就要捉拿刘正二人,下狱问罪。

  好在汉帝,及时缓过劲儿来,喝退了众人。

  张让见是虚惊一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汉帝酒瘾很大,区区一樽,哪里能够尽兴,命张让再传。

  张让被惊吓了一回,可不敢再让汉帝,又饮范阳烧酒。

  且试糜氏米酒。

  确保酒性温和,不伤身之后,才悉数敬上。

  汉帝开怀畅饮之后,心中大喜。

  遂亲笔赐下四个字:天下贡酒。

  用印之后,再加盖传国玉玺,诏行天下。

  天下贡酒,一文一武。

  文为糜氏米酒,老少皆宜。

  武为范阳烧酒,男儿最爱。

  汉帝浅尝辄止,范阳烧酒虽好,奈何不对脾胃。

  糜氏米酒,才是他的最爱。

  汉帝微醉,又见刘正少年英才,颇有几分圣武皇帝御下,冠军侯霍骠骑的风采。

  于是就唤过张让说:“张常侍,颁诏吧!晋平贼校尉刘正,冠军侯爵位,封地楼桑村!”

  张让谏阻说:“陛下,圣武皇帝遗命——非开疆拓土大功者,不得授冠军侯爵位。”

  汉帝点了点头,问道:“祖制不可违,然而朕怎么办,不封赏了吗?”

  张让说:“陛下,平贼校尉敬献美酒,不如晋爵酒侯,食邑楼桑村三百户!”

  汉帝觉得亏欠刘正,于是就说:“平贼校尉,忠肝义胆。不能亏了忠臣,就涿县五百户吧!毕竟酿制天下贡酒,需要场地,不能让州郡胡乱插手。特别是宗正,眼红南山城,奏报都已经堆满龙案了。”

  张让领命。

  诏书:

  平贼校尉刘正,尽忠王事。讨伐蛾贼,功勋卓著;再献双酒,感天动帝。

  特晋酒侯,食邑楼桑村左右,五百户。

  专心贡酒,不负朕望。

  颁行天下,领诏谢恩!

  钦此!

  刘正大礼叩拜,先谢汉帝大恩,再谢中官宣诏之德。

  张让见刘正平易近人,也愿意与新贵结交。

  汉帝折腾了两个时辰,有些疲惫不堪了,于是就示意张让,令他奉上酒侯印绶,送刘正二人出宫门。

  早有将作监士,承命制印。

  印成入匣,奉至中官。

  张让亲手奉印,悄悄的对刘正说:“侯爷,日后若是有事,还请拉老奴一把才是!”

  刘正说:“张常侍是陛下的心腹,又对我有授诏之德。必不相忘!”

  张让得了刘正的承诺,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毕竟以刘正卢门弟子的身份,大张旗鼓的投靠中官,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诏行天下之后,刘正便是食邑五百户的酒侯了。

  天下英雄,知道刘正的清名,更是对汉帝的昏聩,议论不休。

  刘正深知,酒侯也好,冠军侯也罢,都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别人都唤一声侯爷,至于是什么侯,重要吗?

  刘正回到庄园的时候,郭嘉等候在那里。

  三人密室里议事。

  郭嘉问:“侯爷,这汉帝怎么回事呀?”

  刘正不以为然的说:“喝高了呗!”

  陈到也说:“我看这汉帝一脉,已经彻底的完蛋了。”

  郭嘉也说:“酒侯食邑,荒诞不经!咱们只怕是,要成为天下笑柄了。”

  刘正哈哈大笑着说:“奉孝不必担心,只要南山城在,兴汉军在,酒侯就是实至名归,谁敢笑话!”

  酒侯刘正,虎踞幽州,谁敢不服气,来战!

  陈到也附和,剑兵营,专治各种不服。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郭嘉终于明白了,酒侯只是一个大义名份,真正决定命运的——还是兴汉军。

  刘正终于得到了好处,虽然这个名份让人觉得荒唐,但是却没有人可以质疑其合法性。

  各州情报部秘密运作,替刘正澄清事实——汉帝荒唐,酒侯何辜?

  这话一出,天下有识之士,都觉得汉帝,卑鄙无耻,明褒暗贬,打压功臣。

  刘正的舆论危机,宣告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