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安喜县尉
作者:开先洞人      更新:2022-06-02 12:39      字数:4473
  苦苦煎熬了一个月,已经到了二月中旬。刘备三兄弟,依旧没有等到,叙功的消息。

  勇字营的日常开销,已经超出了,刘备三兄弟的,承受极限。

  刘备为了,继续的坚持下去,只得解散了勇字营。

  为了节约用度,张飞的酒钱,也从十贯,变成了一贯。

  生活质量的下降,让张飞的抱怨,多了起来。

  刘备长吁短叹。

  关羽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就对刘备说:“大哥,得想个出路了,这么等下去,可不是办法。要不……”

  关羽的意思,是找酒侯借钱,当日承诺的五万贯,借来的话,就可以支撑,更长的时间。

  刘备拒绝了,他没脸找刘正借钱。

  当初强夺族谱,征程起步的时候,两人的财力差不多。

  他到洛阳城挥金如土,刘正在北境同匈奴羌人厮杀。

  差距越来越大了,如今的刘正和兴汉军,财大气粗。

  反观他们三兄弟,连区区百人都养不活。

  张飞说:“大哥,我都打听清楚了。”

  张飞告诉刘备,主持叙功的,是郎中张钧。

  负责收钱的,是黄门左丰。

  交钱拿官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童叟无欺!

  刘备哭了,论功行赏,还是要花钱买官的呀。

  买官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好不容易凑了五千贯,刘备三兄弟去找左丰,打算领取官身。

  左丰看了一下,刘备的军功牌,仔细的对照了一番。

  刘备字玄德:

  功劳有二:阳翟斩高升,昔阳亭堵张梁。

  叙功八等,授中县县尉。

  左丰说:“行了,去旁边交钱,就可以拿官身了。”

  刘备拿了凭条,去旁边一问,中县县尉,授官钱五万贯。

  刘备没钱,请求宽限几天。

  负责收钱的人,心情不好,一把扯碎了凭条。

  刘备三兄弟的官身,彻底的弄没了。

  再找左丰,也难偿所愿。

  只能打道回府,另想对策。

  既然左丰那条路,行不通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就只剩下,郎中张钧了。

  为了堵住张钧,刘备三兄弟,在张钧上朝的路上,埋伏待机。

  数日后大朝,天刚蒙蒙亮,马车驶出张府不远,似乎撞了人。

  反正车夫,也不能确定,张飞躺在道路中间,头破血流,模样凄惨。

  刘备在路边拱手施礼,就是不去扶张飞。

  车夫吩咐,让随行的护卫,上去拖人。

  关羽横刀立马,护卫心生恐惧,不敢上前。

  张钧见状,只得下了马车,见是刘备三兄弟,情知不妙。

  刘备说:“张公,我出此下策,也是迫于无奈,还望见谅!”

  张钧知道无法善了,又怕耽搁下去,误了朝会,更是心急如焚。

  张钧说:“你但有所请,我都答应了,还请让道!”

  刘备说:“多谢!”

  刘备对关羽点了点头。

  关羽会意,拍了拍张飞的肩膀。

  张飞跳了起来,让开大路。

  张钧回转马车,继续上朝。

  快马加鞭,紧赶慢赶,总算是及时入了宫门。

  张钧心有余悸,暗道好险。

  朝议奏对时,张钧想起了自己的承诺。

  他是君子,就算是迫于无奈,也言出必践。

  于是就向汉帝,奏了刘备三兄弟的事情。

  汉帝心中不快,怏怏退朝。

  汉帝召见左丰,问他:“左卿,你怎么招惹,刘备三兄弟了呀?”

  左丰回答说:“没有啊!刘备三兄弟,功叙八等,按制授中县县尉。”

  汉帝问:“难道是嫌弃官小位卑,才想要闹腾吗?”

  左丰说:“都是钱给闹的,刘备没钱,惹恼了钱吏,扯碎了官身凭条。再来找我,要知道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就没有同意。”

  汉帝说:“那刘备我知道,前些年洛阳城中,皇族大会的时候,就闹过一段时间。连骠骑将军,海内大儒卢卿,都让他给坑得不轻呀。留在京师,肯定是一个祸害。不如随便给个官身,打发了吧!”

  汉帝直接告诉左丰:刘备三兄弟,必须要弄走。

  至于怎么做,让他自己看着办吧!

  左丰心想,又要花钱免灾了。

  为了减少损失,左丰直接,把中县阳谷县的县尉,更改成了,下县安喜县的县尉。

  朝会结束之后,张钧对等在张府门口的,刘备三兄弟说:“老夫承诺的事情,已经做到了,张府不欢迎你们,还请自便!”

  刘备三兄弟,不以为然,拱手告辞,离开了张府。

  第二天,他们再找左丰。

  左丰怕节外生枝,不敢刁难。

  刘备三兄弟,顺利的拿到了,安喜县尉印和告身。

  就这样,左丰顺利的送走了,刘备三兄弟。

  左丰越想越气,于是就找刘正诉苦。

  刘正忙给了左丰五万贯,才算是了结。

  毕竟是刘正,给刘备三兄弟支的招。

  如今出了问题,这损失居然也由酒侯府来承担。

  郭嘉忍不住的说:“侯爷,这刘备也太能坑了吧!”

  这也怪不得郭嘉,刘备只不过来酒侯府,转了一圈。

  他的买官钱,居然让刘正加倍奉上。

  这让酒侯府,上哪里说理去呀!

  刘正说:“好了,奉孝,刘备坑咱们,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坑坑长记性,就不要再气了。”

  几天之后,刘正的贡酒攻势下,汉帝特许:孝义中郎将,开府治事。

  刘正立即拟定相关人事任命:

  十三大校尉:

  白马校尉——赵云,领第一军。

  神弓校尉——黄忠,领第二军。

  天卫校尉——典韦,领第七军。

  两栖校尉——太史慈,领第八军。

  海军校尉——甘宁,领海军。

  南山校尉——蒋钦,领第三军。

  界桥校尉——郝昭,领第五军。

  乐陵校尉——方悦,领第四军。

  平原校尉——张郃,领第六军。

  高唐校尉——周泰,领第九军。

  扬武校尉——张绣,领第十军。

  扬威校尉——魏延,领独立团。

  铁壁校尉——陈到,领剑兵团。

  除五大主力军之外,新组建的军编制万人,至于是否可以增加编制,拿战功说话。

  独立团,作为机动兵力,置五营,兵力五千人。

  剑兵团作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平贼校尉部的主力,兵力五千人,陈到主持日常事务。

  南山城政务机构,分设九部:

  吏部鲁肃,总领一切事务。

  户部糜竺,掌财政,筹备兴汉钱庄。

  工部马钧,掌基础设施建设。

  刑部阎柔,掌律法制定与判罚。

  兵部贾诩,掌后备兵员征召与训练。

  教育部薛综,主管思想文化教育工作。

  卫生部华佗,主管兴汉医疗卫生标准的实施。

  商部苏双,负责商业规划和引导。

  后勤部刘义,专门负责军械研制与生产。

  最后就是兴汉军总参谋部:

  护军司马郭嘉,负责日常事务,战时随军出谋划策。

  助军司马贾诩,负责内部防务,战时专司补充兵员的调配。

  靖军司马荀攸,负责海军与陆基的联系。

  镇军司马沮授,负责南山城周边的驻防。

  情报部分为三个部分:

  民用情报中心,负责人甄尧。

  军事情报中心,负责人史阿。

  这两处情报机构的总负责人:王越。

  情报部在南山城中,建立秘密基地,开设情报学校。

  凡是县级以上负责人,都必须要接受,为期一年的系统性学习。

  情报部成员,一旦暴露身份,必须要回总部报到,待到保密期结束之后,由暗转明。

  秘卫,负责人保密,代号影。

  直接由酒侯刘正领导,任何的人,都没有资格插手,也没有权利暴露身份。

  郭嘉看了一眼手上的任命书,突然发现,少了一个人的任命,于是就问刘正:“侯爷,徐盛和宛城营,怎么安排呀?”

  刘正想了想,于是就说:“关于后起之秀,徐黄甘贾,让他们自行发展吧!”

  这就是著名的兴汉五都尉。

  横野都尉徐盛,宛城营起步,未来怎么样,得看他的努力了。

  横江都尉甘瑰,海军陆战营,前途不可限量。

  神弓都尉黄叙,神弓营,子承父业也得靠真本事。

  巾帼都尉黄舞蝶,赵云的心头肉,一千白马女卫,倒也有模有样,关键是杀乌桓的时候,人家居然,心甘情愿的效死。

  梅园都尉贾穆,屈申关英雄连正式由新人接手,他新组建梅园营,负责清剿,南山城范围之内的,土匪恶霸。

  郭嘉见吕蒙,依旧没有,出现在名单上,心中就有数了。

  郭嘉回到议事厅之后,刘正对他说:“奉孝,如今算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郭嘉不解,于是就问刘正:“侯爷,还有什么问题吗?”

  刘正想了想,才回答说:“奉孝,咱们的体系,已经逐渐的完善了。然而范阳郡,不拿在手里,总是会有,更多的危机存在的。那就是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利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郭嘉建议说:“侯爷,不如买下幽州牧如何呀?”

  刘正点了点头,示意郭嘉去安排。

  二月末,范阳太守邹靖请辞,表奏汉帝。

  郭嘉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来找刘正。

  他兴奋的说:“侯爷,邹靖大人终于让位了,举家迁往北地,负责帮他搬家的,正是张家车队。”

  刘正说:“奉孝,邹太守,毕竟照应南山城多时,敬上万贯,聊表心意。你去安排吧!”

  郭嘉走后,刘正忍不住叹息。

  原来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

  邹靖是被逼走的,这一点南山城中的人,都心知肚明。

  然而天下之争,法不容情。

  邹靖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只能请他离开。

  也许他,只是一个开始。

  代表着南山城的,土地政策,正式开始了,无差别的推行。

  邹家的地,已经被收走了。

  家族又不行商,坐吃山空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邹靖自忖,无力与南山城抗衡,于是就拿着,丰厚的补偿金,到北地,重新买地安家。

  刘正见邹靖,对土地情有独钟,也不好,再劝说什么。

  只是暗中传令张绣,给张济写信的时候,多说一些,兴汉军的土地政策。

  他这是未雨绸缪,毕竟将来,肯定是要照面的。

  为了顾及双方的感受,还是要提前说一声,好让接受的人,有一个心理准备。

  郭嘉很快就传令,让北地情报部,把一万贯的五铢钱,送到了邹靖的府上。

  刘正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郭嘉走了进来,对刘正说:“侯爷,已经安排人送去了。”

  刘正睁开了眼睛,幽幽的说:“那就好!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到邹太守,下一次搬家呢?”

  郭嘉知道,刘正的意思是——兴汉军什么时候,才可以打到北地呢?

  照目前的局势看,他也看不透——天下将乱未乱,如履薄冰呀!

  刘正见郭嘉不回答,也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专心的讨论起了,买官的相关计划。

  范阳郡太守,兴汉军志在必得,宁可出缺,也不可让他人占据,特别是公孙家的人,休想染指。

  刘正铁了心,下达了一个命令:

  洛阳城中,胆敢买官范阳郡太守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