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西园演武
作者:开先洞人      更新:2022-06-02 12:39      字数:4534
  汉帝可不是省油的灯。

  既然天下豪强世家,以大将军府的,何进兄妹为首,支持皇长子。

  汉帝就故意,疏远何皇后,倚重董太后,偏爱皇次子刘协。

  为了给,皇次子刘协造势,汉帝决定,中平二年八月初一,西园演武,大阅兵,正式推出,皇次子刘协。

  西园八校,拥兵三万。

  蹇硕八千,刘正和袁绍各五千。

  曹操和孙策各三千。

  其余刘表和袁术,以及傅燮,每校两千。

  汉帝这样的布置,意思是说,上军校尉部,和平贼校尉部联手,足以掌控大局。

  八校尉中,刘表已赴荆州平乱。

  傅燮远走玉门关外。

  袁术到郦县,在前将军麾下效力。

  孙策出任,长沙太守,已经带兵上任去了。

  洛阳城中,只有四家。

  蹇硕的上军校尉部,沿袭圣武皇帝,羽林郎的风格。

  袁绍的中军校尉部,推崇盾枪克敌。

  曹操的典军校尉部,独爱骑兵。

  刘正的平贼校尉部,上马纵横天下,下马技击无双,剑兵团,铁壁雄风。

  辰时二刻,四部两万一千人,西园校场列阵。

  汉帝诏命:

  四大校尉,观礼台觐见。

  蹇硕为首,袁绍和刘正并肩,曹操居末。

  依次向汉帝见礼。

  汉帝命人引出皇次子刘协。

  皇次子刘协,年方四岁,却是彬彬有礼。

  先接受了蹇硕的参拜。

  再勉励了袁绍两句。

  轮到刘正的时候。

  说来也奇怪,不待刘正,开口说话,他居然,嚎啕大哭。

  一边哭,还一边瞄曹操。

  曹操无奈,只得好言相劝。

  皇次子刘协,这才破涕为笑。

  汉帝命曹操,抱着皇次子刘协,侍奉左右。

  至于刘正和袁绍。

  汉帝怕两位,吓坏了儿子。

  就让他们,离皇次子刘协,尽量的远一些。

  刘正和袁绍,相视苦笑,只得离到十米开外。

  观礼台上,汉帝手扶栏杆,对张让说:“张常侍,开始吧!”

  张让领命,让内侍发出信号。

  第一个通过,观礼台前的,是八千容光焕发的,羽林郎精锐。

  他们红衣红甲,头上白羽,精神抖擞。

  步行通过的时候,三呼万胜。

  声音洪亮,气势如虹。

  接下来的,是中军校尉部。

  左手持精钢方盾,右手执锐利长枪。

  枪上盾,人并行。

  走得很慢,却有一种,坚不可摧的气势,弥漫着西园校场。

  紧随其后的,是平贼校尉部。

  他们在陈到,和郭嘉的带领下,一律身着火红战甲,身后火红披风,胯下火红战马。

  腰悬墨家长剑,左手按住剑柄,右手牵引缰绳。

  通过观礼台的时候,在徐晃的引领之下,三呼万胜。

  汉帝大喜,命刘正上前受赏。

  汉帝说:“酒侯英武,朕心甚慰!张常侍,宣诏吧!”

  张让点了点头,开始宣诏。

  诏称:

  酒侯刘正,整军经武,改授兴汉侯,食邑涿县两千户。钦此!

  刘正领诏,谢恩!

  至此,刘正完成了,由亭侯向乡侯的转变。

  演武仍在继续。

  典军校尉部。

  一律黑马黑甲,黑披风。

  连手中的武器,都是黑色的。

  在曹仁的带领之下,急驰而过,尘土飞扬。

  本来带队的人,应该是夏侯惇的。

  然而夏侯惇的眼睛,瞎掉了一只,有碍观瞻,只能换曹仁上了。

  汉帝大喜,封曹操为,魏武乡侯,食邑下曲阳城西,一千五百户。

  至于蹇硕,授黄门侍郎,封列侯。

  第一位中官列侯,在豪强世家的压力之下,终于诞生了。

  中军校尉袁绍,已经是任县侯,暂时不宜晋爵,于是就厚赏其部下,加封颜良文丑,为平阳亭侯和仓亭侯。

  袁绍的威望,一时之间,成了年轻一辈的第一人。

  汉帝西园演武,又厚赏卢门中人。

  更是闹出了,中官列侯的笑话。

  天下豪强世家的代表,云集大将军府,谋求对策。

  陈家代表陈群,率先发言说:“大将军,汉帝西园演武,摆明了是要,与天下豪强世家作对呀!”

  陈群继续分析,汉帝在西园演武,其心昭然若揭。

  关键是推出,皇次子刘协,笼络西园人心。

  蹇硕封列侯,曹操怀抱,皇次子刘协,侍奉左右。

  这可是明目张胆的托孤呀。

  难道汉帝,还不死心吗?

  何进说:“长文,稍安勿躁!”

  汉帝倚仗的,是西园八校尉。

  中军校尉袁绍,出身豪强世家,不会成为汉帝的鹰犬。

  典军校尉曹操,左右逢源,就算是汉帝想托孤,也得曹家同意才行,不足为虑。

  上军校尉蹇硕,中官列侯,麾下又是羽林郎。

  铁定了的汉帝死忠,没有拉拢的可能。

  剩下的就是,平贼校尉部了。

  本来汉帝,最理想的,托孤对象,是兴汉侯刘正。

  然而皇次子刘协,居然一照面就哭。

  他这一哭,就把汉帝的,托孤之心,给哭没了。

  然而事情没完。

  皇次子刘协,居然在曹操手中,破涕为笑。

  汉帝只好,遂了刘协的意愿,托孤给了曹操。

  兴汉侯刘正,就可以成为,大将军府,争取的对象了。

  再说卫门惨案,兴汉侯受命协助。

  一人不杀,只拿钱办事,不害人性命。

  这恰好符合,豪强世家,刑不上大夫的,行事准则。

  弄倒河东卫家,兴汉侯府,也做到了,利益均沾。

  相信各家,都已经收到了,卫门变故之后的,好处了吧?

  对于这样一个会做事,又会做人,更不失狠辣的人,豪强世家应该怎么办呢?

  陈群问:“大将军,灭掉平贼校尉部,杀鸡儆猴,这个办法怎么样呀?”

  陈群本能的,觉得刘正危险,想要趁现在,把平贼校尉部打掉。

  何进说:“长文,兴汉侯这只鸡,可不好杀呀!”

  何进说,西园八校尉,袁绍和曹操,还有袁术,以及兴汉侯刘正,都是卢门中人。

  大师兄陶谦,更是徐州牧。

  兴汉侯刘正,更是骠骑将军,广宗侯卢植的,衣钵传人。

  以卢植的号召力,再加上卢门弟子的实力,谁能动得了,他的心肝宝贝。

  据说卢夫人,待兴汉侯,比亲生儿子,还要好上三分。

  西园八校尉另外几人,傅燮部还欠着,兴汉侯的人情呢?

  北军校尉部,与平贼校尉部,又有并肩作战,讨伐黄巾军的情谊在。

  南军校尉部,与兴汉侯府,倒也没有什么交情。

  然而“卫门惨案”之后,刘表也收了钱,不说知恩图报,怎么着,总不至于恩将仇报吧?

  刘正似乎是,卢门的核心人物,咱们动不了。

  否则卢门,与汉室联手,咱们豪强世家,多年的谋划,就要功亏一篑了。

  陈群问:“大将军,汉帝已经出招了,皇次子刘协的存在,就是威胁皇太子的筹码,咱们还要继续退让吗?”

  何进说:“当然不能退让!”

  何进反问陈群,想要砍倒一棵大树,又不想被树砸死,应该怎么做呢?

  陈群年轻气盛,认为应该,斩断枝丫,最后才砍倒主干。

  何进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陈群问:“大将军,我说得不对吗?”

  何进说:“当然不对。”

  何进认为,砍一棵会吃人的树,只能先断根,让树自己枯死。

  然后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

  如今汉帝的根,已经断了,所有的努力,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这个时候,作为砍树的主力,应该退避三舍,在暗中观察,确定最危险的敌人,究竟是谁,才是当务之急呀。

  这兴汉侯刘正,也是靠讨伐黄巾军,才进入了众人的,视野范围之内。

  在处置,河东卫家的,事情上,也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强行定性为敌人,只怕是难以服众。

  面对卫仲道的挑衅,反击起来,也是有理有节,更是分寸拿捏,恰到好处。

  陈群不服,以为杀人,不过头点地。

  兴汉侯伤人诛心,手段更狠,不应该成为,天下豪强世家的,公敌吗?

  何进冷笑着说,至少卫仲道,还活着,天下豪强世家,就没有理由,置喙兴汉侯府的手段。

  韩家代表韩猛说:“大将军,汉帝在位多年,积威已久。如今重开西园,更有演武之举。他对抗天下豪强世家的决心,已经不可动摇了。”

  韩猛为人粗犷,说话也是直来直去的。

  这样一来,就直接摆明了,大部分豪强世家的立场了。

  然而很多选择骑墙的,豪强世家,被韩猛的这一番话,给逼上了梁山,再也没有退路了。

  何进说:“大家想要和平过渡,也不是没有办法。”

  何进认为,西园八校尉中的,两个不稳定因素。

  上军校尉蹇硕,不可能为豪强世家所用,必须要尽快的消灭。

  就算是消灭不了,也得想办法掺沙子,削弱汉帝的嫡系力量。

  上军校尉部,是天下豪强世家的敌人,这个认知,一定不能含糊不清。

  最后就是,平贼校尉部了。

  以剑兵团,在“卫门惨案”中的表现,豪强世家的私兵,不是对手,强行为敌,各家准备死多少人呀?

  陈群说:“大将军,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

  陈群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过于简单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与兴汉侯府为敌,而是要尽快的确定——平贼校尉部的立场。

  只有准确定位之后,才考虑应对的办法,计较得失。

  必要的时候,该妥协,还得妥协。

  卢门中人,虽然不会,帮助兴汉侯府,主动与天下豪强世家为敌;但是要是有人,明目张胆的算计,兴汉侯刘正,他们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何进看了一眼,神态各异的代表们,不由自主的,叹息了一声。

  豪强世家,一盘散沙,烂泥扶不上墙呀!

  如今上了贼船,也不知道何家,最后的命运,会是什么呢?

  何进想到这里,于是就说:“派人去兴汉侯府,就说本大将军,要宴请兴汉侯刘正!”

  陈群等人,默认了何进的做法。

  郭嘉正在,指挥剑兵团的战士,把酒侯府的牌匾取下,换上新制的“兴汉侯府”的牌匾。

  徐晃上前禀报说:“报告郭司马,大将军府管家,正在兴汉侯府外,持贴求见!”

  郭嘉心想,在洛阳城中,呆了大半年,大将军府,一直都是,不闻不问。

  如今西园演武才过,就迫不及待的,差人来请。

  看来——天下豪强世家,与汉帝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

  步步惊心,一步一陷阱哪?

  郭嘉不再多想,于是就说:“公明,事关重大,快带我去!”

  两人到了,侯府外的迎客亭。

  这是刘正,专门设计建造的,一座八角小亭。

  为的就是,给来访者,一个休息的地方。

  避免人家以为,侯府待客不周。

  迎客亭中,一位中年男子,气定神闲的品茶。

  男子说:“白衣秀士,气度不凡,想来你就是,护军司马郭嘉了吧?”

  郭嘉说:“贵客临门,侯府上下,蓬荜生辉。”

  中年男子,寒暄几句之后,就奉上了,大将军府,邀请赴宴的请贴。

  他并没有,进入兴汉侯府,而是转身离开。

  郭嘉不知道,其中的深意。

  拿着请贴,在风中发呆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