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董重之死
作者:开先洞人      更新:2022-06-02 12:40      字数:4504
  董卓驻军潼关,徘徊不前。

  大将军何进也吓得不轻。

  为了不让董卓,名正言顺的,进入京师洛阳城。

  何进与陈群,商议之后,决定调动袁绍的,中军校尉部,围攻董重的骠骑军驻地。

  五千骠骑军,可是对外版的羽林郎。

  不仅传承了冠军侯,开疆拓土的理想。

  更把他的忠勇之心,刻入了骨髓之中。

  中军校尉部,深得大将军何进的器重。

  装备器械,都是洛阳城府库中,最精良的好东西。

  一方是老牌的精锐之师。

  另一方是新锐的后起之秀。

  舍我其谁的气概,在两支队伍之间,爆发出了,最大的战斗热情。

  颜良大喝一声:“枪盾兵们,主公就在身后看着呢?”

  三千枪盾兵,没有多余的话,起盾,架枪,一齐上前三步走。

  前锋压向了骠骑军的拒马。

  文丑也说:“强弩兵的傻小子们,功劳就在眼前,能不能够拿到手,就看你们自己的了。我也是武将封侯,杀敌成名。”

  征北将军刘正,大家都听说过,也见识过了吧!

  想当初,在幽州讨伐黄巾军之前,他不过是一个乡兵统领。

  两战成名之后,也不过是幽州军编外的一个校尉。

  论身份,与中军校尉部的大家相比,那也差了好远。

  然而南阳数战之后,兴汉军立下汗马功劳,前线主帅满意,朝中大臣敬重。

  汉帝亲封,加官进爵。

  兴汉军万众一心,连番血战,在将军卢植的统一指挥下,在平乡县城之中,救大家于危难之间。

  广宗城头之上,与大家并肩战斗。

  西园酬功之时,汉帝戏谑,中官捉弄。

  以酒侯虚爵,让天下人不齿。

  兴汉军上下,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严格要求,勤加训练。

  是以西园八校尉之中,终有兴汉军的一席之地。

  平贼校尉部,力斗河东卫家。

  终于在京师洛阳城,站稳了脚跟。

  西园演武之后,酒侯实至名归,兴汉侯的大名,第一次让天下人侧目。

  凉州平乱,陇县一战而定。

  更是拒绝了,雍州牧皇甫嵩大人的乱命。

  保全了大家的性命。

  典军校尉曹操,不听劝告,三千典军校尉部,客死他乡。

  河东讨贼,由中郎将而晋安北将军,第一次实现了,由将而帅的转变。

  幽州平乱,由杂号将军巅峰的镇北将军,变成了常设将军——征北将军。

  大军主帅刘正,更是成了,食邑一万二千户的兴汉侯。

  这可是实至名归的万户侯。

  少帝承统,追加食邑八千户,兴汉侯由县侯,变成了郡侯。

  第一次超越了,主公袁绍,成了卢门第三人。

  封侯拜将的机会,就在眼前,努力向前拼杀,大家都有机会,成为刘征北。

  文丑的话很多,中军校尉部的强弩兵们,也没有掉链子。

  整齐划一的,抬臂张弩,跟在盾枪兵身后,亦步亦趋。

  轮到董重,做战前总动员了。

  董重拿着,骠骑军的制式长刀,横刀立马,大声说:“骠骑军的弟兄们,咱们生活在这里……”

  数百年了,骠骑军的大营,就是所有人的家。

  如今中军校尉部,想要强占去,大家都说一说,应该怎么办呀?

  五千骠骑军,刀出鞘,箭搭弦。

  齐声高喝:“杀!”

  袁绍怒骂说:“董重匹夫,还不下马受降!”

  董重反骂说:“袁门上下,世受国恩!”

  你不思报效皇家恩德,反倒做了,大将军何进的家奴。

  还有什么脸面,与我这个,先帝亲封的骠骑将军,阵前对话呢?

  袁绍被董重,一番言语羞辱。

  一向傲娇的他,当然是火冒三丈。

  普通人都受不了的屈辱,更何况他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任县侯。

  袁绍不再劝降,拔出了金丝翠玉刀。

  烈日曜曜,刀上金光闪闪。

  袁绍命令:

  中军校尉部,全体都有,杀!

  颜良奋勇,盾枪齐进。

  盾砸乱拒马,枪捅骠骑军。

  文丑狂暴,强弩逞雄。

  箭矢如雨,遮天蔽日!

  天空昏暗,红日隐踪。

  既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血腥拼杀默哀;又像是在给战斗的双方,一丝清凉的福利。

  盾枪军勇悍,骠骑军无双。

  第一次崭露头角的骠骑军,用他们的战斗力,告诉世人——姜还是老的辣。

  然而他们的血气之勇,并没有改变天下大势的能力。

  何苗带着,五万北军主力,赶来增援袁绍了。

  这令骠骑军彻底的狂暴了,大势已去,唯死而已。

  董重觉悟了,他不求斩将,只为杀人。

  孤身突入盾枪阵中,以伤换命。

  到最后,以命换命。

  颜良追不上董重,只得将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到了,骠骑军战士的身上。

  文丑怕误伤自己人,也不敢下令,让弩矢覆盖董重的战斗区域。

  何苗可不是善茬,直接命令北军将士,进行无差别的覆盖射击。

  董重万箭穿心,盾枪兵死伤数百。

  五千骠骑军,被何苗下令,割了脑袋,装车送到河东董家,想要震慑天下人——这就是与何家作对的下场。

  颜良大怒,提刀就要与何苗拼命。

  袁绍拉住了他,幽幽的说:“阿良,跟一个将死之人,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颜良虽然听不懂,但是他还是服从了命令,收起了大刀。

  董重尚未断气,见到何苗的暴行之后,竟然被活活的气死了。

  何苗挥刀,收了人头,似有深意的,看了袁绍等人一眼,转身就离开了。

  五万北军主力,迈着整齐的步伐,渐渐的远去。

  那脚步声,不停的锤打着,袁绍的心房。

  血战终于结束了。

  三千盾枪兵,幸存者不足千人。

  两千强弩兵,在最后的混战中,被何苗误杀了三百,也只有千余。

  攻击骠骑军一战,中军校尉部损兵三千。

  然而经过这一番锻打之后,袁军终于成了一支,令异族闻风丧胆的铁军。

  敢与骑兵打对攻的步兵,而且是以冲锋对冲锋。

  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那必胜的信心,就是屠灭骠骑军之后,才逐渐培养出来的。

  袁绍当众承诺,开启府库,补充人才,袁家铁军,扩编两万。

  第一次以“袁军”的身份,面对世人。

  何进最终,还是认可了,袁绍的功劳。

  洛阳府库中的好东西,也让袁绍带走了一半。

  董重死后,大将军何进命令百官,相互揭发董重余党。

  三日之后,收三百人,在洛阳城中的南市官坊,与董重一家两百人一起,腰斩弃世。

  这是何进第二次,大规模的杀人。

  这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刘正收到,南市杀人的消息之后,为了保全汉室的元气。

  传檄卢门中人,并且通告天下各路豪雄:

  祸不及家人,刑不上妇孺。

  若是有人违背此檄文,妄开刑杀恶举,天上地下,兴汉军必定,追究到底。

  曹操接到檄文之后,叹了一口气。

  回信:七郎重性命,卢门应奉行。

  袁绍接到檄文之后,苦笑着说:“七郎的妇人之仁,更是变本加厉了。”

  许攸问:“主公,如何回复呢?”

  袁绍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最后才认命了——传令袁军上下:祸不及家人,刑不上妇孺。

  都得给自己等人,留一条后路,七郎的手段,反正袁绍是不想领教的。

  陶谦接到檄文之后,传令徐州全境,奉行!

  袁术接到檄文之后,默默的把抓来的人放了,还一个劲的赔礼道歉。

  刘正收到回信之后,让人在刑部院判衙门的大门口,立了一块九尺九寸的石碑。

  上面刻着两行大字——祸不及家人,刑不上妇孺。

  一时之间,导致了兴汉军管辖范围之内,女子犯罪率直线上升。

  刑部主事阎柔,束手无策,只得向刘正请求支援。

  刘正大笔一挥,令阎柔开启教坊,作为女子劳动改造的专用场所。

  同时让巾帼都尉黄舞蝶,配合郭嘉的夫人张宁,训练一支女子警察队伍。

  让女人管理女人,女人的事情,她们自己解决,男人不参与其中,避免悲剧发生。

  用刘正的话说——不知道自重的女人,就让她们见不到男人。

  孤单的惩罚,就是对犯罪者最严厉的处罚。

  张宁食髓知味,她问刘正:“顽石哥哥,这个处罚,是不是太重了呢?”

  刘正叹了一口气,对张宁说:“女人想要幸福,就得自重。”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男人犯了错,还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然而对于女人来说,一旦犯了错,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刘正告诉了张宁,一个美丽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张宁听完之后,对刘正说:“顽石哥哥,那李甲也太不是东西了吧?”

  刘正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对于女人来说,一失足成千古恨!”

  当女人拿身体,换取利益之后,她的那颗心,就已经绿了。

  没有哪个男人,愿意接受一颗绿化了的女人心。

  其实李甲,真正放弃杜十娘的原因,并不是同行之人,所出价的那一千金。

  而是杜十娘,想要成为李甲的正室夫人,更想让李甲与家人决裂。

  李甲的前程,全在李家,一旦私奔,凭他那手无缚鸡之力的身体,如何生存呢?

  杜十娘的悲剧,在于她没有想清楚——一个没有前程的男人,还是她心中的那个男人吗?

  同样的道理,一个不为男人着想的女人,还是男人想要的,那个女人吗?

  李甲是男人,而且是一个有野心的男人,他怎么可能忍受,私奔之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女人想要幸福,不仅需要擦亮眼睛,更需要智慧。

  她要明白男人的需求,再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否则就是一个悲剧。

  夫妻同心,白头偕老!

  夫字在前面,就表示着,女人必须要,跟上丈夫的步伐。

  一旦落后,就再也不可能,获得幸福了。

  除非委屈求全,把自己当成花瓶。

  然而红颜易老,花瓶易碎。

  还是努力的,跟上男人的步伐吧!

  永远都不要指望着男人,会停留在原地,等待着谁。

  女人当自强。

  女人只有强大了,才有资格选择,心中想要的男人。

  张宁终于明白了,她能跟郭嘉走到一起,与她的自身强大和圣女身份,是分不开的。

  试想一下,如果她不洁身自好,郭嘉会那么宝贝她吗?

  倘若她没有圣女的身份,一个没有自保能力的女人,郭嘉敢那么宝贝她吗?

  林小妖的悲剧,就在于她没有自保能力。

  关于这一点,刘正也无能为力。

  好在林小妖知道进退。

  倘若她也像那杜十娘,让刘正放弃兴汉军,她的未来,只怕会有更多的痛苦。

  一个为了女人,放弃事业的男人,终究会失去那个女人。

  到头来,事业没有了,女人也保不住。

  由董重之死引起的变故,居然上升到了保护妇孺的层面,更是升华到了,女人自强的这个话题上。

  这让刘正,有些措手不及。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因为刘正的感慨,所以停止了前进。

  郭嘉来到了梅园,他带来了一个消息——董老太后,在河间驿庭,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