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都是过往
作者:美少小爷      更新:2022-06-02 18:14      字数:1069
  亲爱的读者们,今天的话题很沉重:死亡。

  原谅我收起一贯的风格,很认真地跟你聊聊这个话题。

  读过一些书,很多谈到这个话题。年纪小的时候我没考虑过这话题。真正令我开始思考这件事情是大学时偶然看完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但那时不过是感慨爱是虽然人不在了但依然长存的东西。往后的这些年,陆续翻开书本,很多人都会谈到死亡。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拿破仑则认为:“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气。”;哲人觉得死亡是一个过程,只是相对于生而存在。形体散了,但是精神也许会长存。

  这让我想起了两本书,《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和《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是两本截然不同的书,两个主人公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但他们都用一种伟大的力量来面对死。在灵魂还没有散去前,用他们刚强的臂膀留给我们生的意义。

  行至中年,有一些人开始面对亲人的离别。实不相瞒,我刚刚接到这通电话。但这并不是第一通。我依然无法从那种平常的状态中反应过来,以为这是一个玩笑。你永远无法想到死亡的速度有多快,就在昨天他可能还在开心喝着酒吃着饭,今天他已经再也回不来。

  对于死亡,我无法把它看得像生那般喜悦,但是也许,只能说也许,看的不那么恐怖了。这是一个过程吧,一个总结的过程。很多事情在逐渐发生,慢慢积累,你我所不知,但已在改变。

  写这篇文字,我不能把你带入痛苦。下面我们来谈谈生。

  既然死亡是注定的篇章,那么生就显得更加夺目。安逸吗?你活的安逸吗?此刻我很想问你这个问题。安逸到每天一日三餐,朝九晚五。亦或是加班加到半夜没时间质问内心,没时间思考迷茫。

  少年,请不要觉得安逸就是有山有水有世界,一茶一汪一双人。我们的安逸多半来自我们不去思考。不去思考生的含义,不去思考死亡终归会到来。

  我亲爱的读者,我们不妨此刻假想下垂垂老矣的时刻。大概没有希望自己寒冬腊月裹挟着破被冻死在街边吧,你大概和我一样希望沐浴在春风中,近旁还有一只牧羊犬,那样安详。

  我们所有的力量都在年轻的岁月中流淌,没有一种信念会被抹杀,没有一种坚持会被打倒。给自己个机会,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究竟想活出什么希望。问好后,请在这个春天来临的早上,背上你的行囊。

  你的起点一定是荆棘万丈,没有月光甚至太阳。你的路上看不到掌声,一定是优雅的炫耀与执着的彷徨。不过请你停下来,纵然满身伤,回头看看曾经的过往。那些永远定格在你生命里的人和那些正在为你打拼的力量。

  没有一种生能对抗过死亡,但没有一种死亡能驱赶灵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