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林孝珏给学子讲课
作者:自在观      更新:2022-06-03 05:23      字数:4780
  林孝珏和周云锦一同进来,书房已经被田管事设置成讲室的模样,有讲台和书桌。

  林孝珏指着空座让周云锦坐下来。

  然后将她哪来的一沓书放在讲桌上。

  “白公子,您把我给大家发下去。”

  白梓岐坐在第一排,听见任务忙站起来。

  他走到书桌前一看那书的名字,先是一愣,然后看向林孝珏。

  林孝珏笑着点头:“人手一本,丢了就没了。”

  白梓岐微微一笑,将书本按人头发了下去,周云锦也得了一本。

  发完书待白梓岐坐回到座位上,就听其他人低声议论:“这是什么书啊?这书能干什么啊?咱们不是来学医的吗?”

  这时讲台上的林孝珏道:“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拱手站起来:“小姐,咱们不是学医的吗?您发易经给我们,这跟学医有什么联系吗?”

  是的,她发给众人的是易经原本,不带注解。

  林孝珏记得田管事给他的名单中,这个学子叫王世奇。

  她问其他人:“大家也都这样想吗?”

  众人虽不说话,但表情已经显而易见了。

  “好,王公子先坐吧。”

  那王子奇坐下来,林孝珏那边道;“我让大家学易经,是为了……”顿了一下:“我要带大家到黄觉寺门口算命。”

  众人:“……”

  顷刻间哗然声一片。

  白梓岐相像他们摆摊的画面,摇摇头,他们可是科举取士的读书人。

  林孝珏见众人都十分为难和惊讶的样子,突然一笑:“我逗你们呢。”

  众人:“……”

  同时心想,这个老师不怎么着调啊。

  白梓岐这时道:“小姐,我听您说过,医学来源于与易学,是因为这样咱们才要学易经吗?”

  众人听他这么说,都看向林孝珏。

  林孝珏点着头道:“也不全是,诸子百家的学问皆来源于易经,中华文化的根基就在于易经,四书五经你们背的一定比我熟了,我再教你们四书五经就没什么意思,咱们做学问,都想要个溯本求源,今天我们就开始学易经,看看这算命的学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众人一想,他们都是科举出身的,读四书五经很在行,可对易经还真不了解,夫子不教啊,那是歪门邪道的书。

  这下还真是新鲜。

  林孝珏不管他们怎么议论,站在讲台上就开讲。

  “首先学易经要知道卦象,因为易经最开始只有伏羲氏的八卦,并没有文字解说,是周文王写的经书。

  可文王的经书内容,又是根据八卦而来的。

  卦象是阴阳二爻组成的,一横是阳爻,中间断开的是阴爻,阴爻是怎么来的呢?

  是阳爻演变而来的,伏羲氏一横开天,这一横就是阳爻,等到了晚上,山的影子将大地分为两边,所以阳爻中间断开,象征地,这就是阴爻。

  所以阳爻中饱含着阴爻,这样本来一阴一阳是两个爻,但是阳中饱含着阴,所以就是三个爻。可真的只有三个吗?

  阳爻能演变出一阴一阳,演变出来的阳爻又饱含一阴一阳。

  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华人数数字,三就是很多数不清了。

  所以老百姓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

  众人听课豁然开朗,原本不信服的学子听得聚精会神:“原来老子的道是根据这来的?”

  林孝珏道:“这是老子看到了文王的经文,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感想,一句话,它就放在那里,不同的人看到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得出的道理也不尽相同,所以大家没事可以自行琢磨,你看到道生一,一声二,二生三,又能得到什么道理?”

  众人点着头。

  林孝珏道:“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都是愿意思考的,脑袋要勤快,喜欢专研才行。”

  众人再次点头。

  林孝珏接下来又从阴阳爻中教学子们如何画两仪,之后是四象少阳,太阳,少阴,厥阴的解释,然后是画八卦。

  这一堂课下来,易经的初步知识就学完了。

  林孝珏道:“今后你们再看见八卦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众人学子无不兴致高昂,竟然没有一个觉得很枯燥。

  林孝珏又道:“最后我告诉大家,易经告诉我们的三个最重要的道理,一个是做人要学会想象,这世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易经,阴阳,八卦,都是伏羲氏想象出来的,他不知道文字,没有任何工具,就坐在那里想,想出了中华最伟大的学问,我们后世人知道的所有道理,都是根据他的想象而想象出来的。”

  众人觉得有理,周云锦迫不及待问道:“姐,第二个是什么?”

  “事先声明,课堂上没有姐。”林孝珏说完周云锦羞红了脸,众人哈哈大笑。

  林孝珏也笑,接着上面的话继续讲:“二是这世界是不平的,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直的,不信大家去找。”

  众人找了几个例子,都被她反驳回去了。

  最后众人心服口服,这世上确实没有直的东西,如果你看见直的东西,那一定是你的眼睛欺骗了你自己。

  白梓岐道:“那三一点是什么?”

  “三啊?它可厉害了。三是这世界是变化的,所有没有永恒的东西,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意气风发的时候不要太得意,因为环境会变嘛,人生低谷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你要变嘛。

  也是我们常说的变卦。

  古人说随遇而安,因地制宜,待时而动,因材施教……这些都是在告诉你,外界环境变了,你就要跟着变,这也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的由来,变通,不偏不倚。

  不知变通的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死,死的东西才不会变。”

  死的东西才不会变。

  不知为何,众人听到这一点突然安静下来。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撩拨他们的心,有一种力量要呼之欲出,很想马上反省曾经的人生。

  林孝珏看着他们的表情就猜到差不多了。

  这些人之所以落榜,不是因为学问学的不够好,四书五经就那几本书,教科书嘛,哪个科举的人不是从小背道大,十几二十年,死记硬背也背下来了。

  可就是因为学问学的死,所以写文章的时候才不能阐述道理。他们都在思考,要怎么变通。

  讲完了第一堂课,林孝珏就要带着周云锦走了,剩下时间得给学子们自行思考,不然就都教成了书呆子。

  可学子们意犹未尽啊。

  白梓岐代表大家提出申请;“小姐,您明日还能给我们讲书吗?”

  有人听得着急站起来:“小姐,您也别明日了,小姐年岁虽小,但是在下所遇的最好的先生,在下对您是心服口服了,您能不能每日都来给我们讲一讲。”

  其他人跟着附和:“是啊,不然我们都住进来一两个月了,小姐才来了一回,这课听不够啊。”

  周云锦见大家这么喜欢听姐姐的课,与有荣焉的停止了胸脯,小脸兴奋的通红,要知道这些人本身学问都不错,还能敬佩一个小女子,那就是真的敬佩了。

  林孝珏福身行礼,感谢大家的抬举。

  “这两****会留下来给大家把易经的入门讲完,包括八个卦象代表的意思和如何算卦。剩下的就要大家自己领悟,自行查阅前人的注解,自行学习。”

  众人听着有些失望,但同时又都燃起了斗志,小姐不就是自行学习吗?他们大男人的有什么不行。

  白梓岐这时欠嘴一问:“那么两天后小姐就又走了?”

  林孝珏点着头:“是,我爹要成亲了,我得参加婚礼去。”

  众人:“……”

  爹爹要成亲,哪有女儿去参加婚礼的?

  学子们虽然有疑问,但是大家都是有礼貌的,人家小姐不说,他们也不会问。

  这样林孝珏领着周云锦就走了。

  她们往后院回,一路上林孝珏见周云锦还是欲言又止的样子。

  林孝珏拢着他的肩头道;”云锦,男子汉大丈夫有话是要痛快说的,如果你不想说,就不要做出犹豫的样子给别人猜,做人要干脆,懂吗?“

  周云锦脸色又一红,点点头,他道:”我想问你爹的事,爹又要成亲了?他和她的夫人过的不好吗?他的夫人去世了吗?如果不是休妻或者死妻,他怎么又要成亲了呢?“

  林孝珏莞尔一笑:”你问这个啊?“

  ”因为我说的这个爹,不是咱们的爹。“

  ”不是咱们的爹?那还有别的爹?“

  ”是的。“林孝珏道;”我有,你没有。“

  ”咱们不是一个爹吗?你爹难道不是我爹?“

  林孝珏听他语气很是失望的样子,拍拍他的后脑勺:”爹这个东西,就不要抢着认了。“

  周云锦;”……“

  周云锦终究是摸不透这个姐姐的,但姐姐对她很好,还教他他以前从来没接触过的学问,有这些就够了。

  姐弟二人回到屋中,周云锦好不容易能跟姐姐单独相处,就一直赖在林孝珏屋里不走,于是姐弟二人又说了一些关于易经的道理,都是周云锦问,林孝珏回答,顺便教育他。

  这样就到了三更天。

  三更的时候周云锦终于困了,林孝珏见他恋恋不舍的样子于是就把他留在房里,让他睡在里间。

  然后她又看了一会书,才在外间睡着。

  第二****早早又醒来,问田管事才知道,周敬之一晚上都没回来。

  本来要派人去找,周云锦醒了之后跟她说,到书院就能找到了。

  林孝珏心想既然周云锦说他不会旷课,那就暂时饶他一回。

  于是跟周云锦用了早饭,又让那两个护院送周云锦上学,并叮嘱周云锦:”晚上让你二哥务必回来。“

  周云锦等了吩咐去上学,这一天林孝珏就留在家中把易经剩余的入门知识讲给学子们听。

  晚上周敬之确实回来了,但学子们忙着问林孝珏书本上的问题,林孝珏没时间理他,这样他就逃过一劫。

  第二日白天周敬之和周云锦又要去上学,林孝珏跟学子们交代了一下功课就得走了。

  所以又没时间收拾周敬之,这样又被他躲过了,这么一躲过,就躲过了两个月。

  因为第二天林孝珏又开始忙碌起来,没时间再回百花深处了。

  这一日是周愚和刘寄奴成亲的日子。

  周家小四合院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但因为周若山是不久之前才搬到京城来的,并没有多少亲朋来参加婚礼,好在他人缘不错,街坊们都来捧场了。

  还有钦天监的一些同僚。

  客人都来的差不多了,周若山就在院内招呼同僚,派管家在门口迎客。

  他正在跟人寒暄,这时管家走过来道;”大人,周小姐来了。“

  周若山不用问那个周小姐就知道是谁。

  是他特别交代管家的,若是有周小姐来了,一定要伺候好了,派人跟紧了,不能让她自己到处闲逛。

  他听说人终于来了,那不安的心更不安了,轻轻在管家耳边道;”好好看住了,这位小姐脑子有点问题,别让她闹事。“别人来参加婚礼可能是为了道喜,这个小姐嘛,那就很难说了。

  管家道:”小姐说要看看少爷和少奶奶的新房。“

  周若山心想,还真是自来熟,不过他也习惯了,再次叮嘱:”看什么都没关系,她就是要上房,只要不出声不闹事,你就不用管,但千万记住,不能让她闹事,跟紧点。“

  管家哎了一声就要走了。

  周若山想想还是不放心,拉过来管家继续叮嘱;”派个好人跟着,机灵点,跟紧点,迎亲的马上要回来了,等拜完堂再松懈,切记切记。“

  管家又唉了一声。

  同时心想大人也不是啰嗦的人,这怎么碰见这位小姐跟老婆婆一样了?

  他哪里知道这小姐多难缠,当年进门就下跪喊爹爹爷爷的时候他还不在呢。

  确切的说,林孝珏不是来参加婚礼的,她就是想看看当年父母成亲的时候什么样,可现在那母亲显然不是当年的母亲,心里好像缺了什么,但好在父亲没有变。

  她是跟兰君垣一起来了,为了了解父母的当年,她让兰君垣在院里等着,自己跟着丫鬟去了父母的新房。

  不说林孝珏如何感慨父母的当年。

  说迎亲的队伍从方老的药房回来,新人们准备行礼拜堂,这边四皇子跟高耸来了。

  略去众人的跪拜不提,四皇子看见兰君垣也在,里面就知道林孝珏也在,当即起了嫉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