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伏击
作者:酣歌      更新:2022-06-04 10:11      字数:1524
  “舰长已就位,本舰系量产型侦察者级驱逐舰,性能参数如下主炮lv、装甲lv、引擎lv、巡天雷达lv、舰体结构lv,综合战力评价为驱逐舰lv,剩余强化点数。

  当前战力排名低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玩家,请舰长继续努力。”

  熟悉的外形,熟悉的内在。

  侦察者级驱逐舰是《星海征途》游戏中的新手战舰,一开始就免费赠送的。

  它的原型,参照的就是火种战舰的初始形态。

  当然,区别肯定是有的。

  首先没有米氏粒子这种战场杀器,其次初始战舰不提供能量护盾模块。

  以保证游戏流程的顺畅和游戏性。

  游戏终归是游戏。

  王动当时玩这款游戏的初衷,便是熟悉战舰的操控和作战。

  因为除此之外,他找不到其他更好的途径来了解宇宙战舰。

  好久没有接触这款游戏。

  重生前一直忙着被追杀,再说有了真正的火种战舰,谁还玩这种虚拟的。

  王动带着几分怀旧心理,点开游戏。

  “进入一对一随机匹配模式。”

  “队列等待中……,,,匹配完成。

  祝舰长武运昌荣。”

  时间星历年月日

  地形小行星带,半径光分(注光分意为光在一分钟内走过的距离,光分约合万公里)

  参战舰艇量产型侦察者级驱逐舰lv(id汉风)、量产型侦察者级驱逐舰lv(id新手轻虐)

  胜利条件一方被击沉或投降

  战斗时长小时

  战斗开始。

  随着提示在眼前的虚拟屏上淌过,下一刻王动的战舰出现在一片小行星带中。

  “小行星带么,有趣的巧合……”

  王动沉吟两秒,下达指令“开启巡天雷达被动模式,引擎微出力,调整舰体方位至以本舰为中心的(x、y、z)方位。”

  空间坐标为三维体系,初始中心点定义是为了建立完整坐标系,其后的空间位置可以初始中心点为定位,便于测算距离、炮火瞄准等操作。

  其中x为横轴,y为竖轴,z为纵轴。

  小行星带中,巡天雷达的探索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没有主炮或者全出力引擎的能量反应,仅仅只有lv的巡天雷达是无法将战舰与小行星分辨清楚的。

  所以王动选择使用巡天雷达的被动模式,不主动去探察对手,而是被动接受可能存在的探索波,进而在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计算出对手的位置。

  同时为防止被对手首先一步发现时发动的攻击,而选择将战舰移动至附近的一颗规模适中的小行星旁,做为掩护。

  仅过五分钟,被动静听模式的巡天雷达就接收到对手的探察波。

  “接收到探察波,强度,源头坐标(x、y、z)。”

  这是“真”新手,一点隐蔽机动的概念也没有,直愣愣就冲上来。

  “引擎二档出力,以小行星为节点,靠近敌舰,保持巡天雷达被动模式。”

  “遵命,舰长阁下。

  本舰引擎二档出力,路径图建模完毕。

  开始接近敌舰,预计接敌时间八分钟二十三秒。”

  “新手轻虐”的主动探察波始终没有停止,根据其位置的变动,可以判断出对方的行进速度。

  即使王动只开启引擎五档动力中的倒数第二档,双方接近的速度并不慢。

  短短五分钟后。

  “敌舰方位(x、y、z),距离光分。”

  在进入主炮射程后,舰载光脑自动提示道。

  王动观察下周围的环境,附近还有不少小行星可供掩藏行迹,但是再接近的话,很可能会被“新手轻虐”的巡天雷达觉察到引擎的能量反应,从而暴露踪迹。

  “引擎停止出力,保持静默状态。”

  略略思索后,王动下达新的指令,“新手轻虐”的战舰仍然保持高速接近中。

  王动此时的位置在“新手轻虐”行进方向的侧翼。

  lv驱逐舰的主炮是动能弹类型,虽然有效射程较远,但其弹速有限。

  为保证命中率,当然是距离越近越好,尤其是在这种可能形成伏击效果的情况下。

  “敌舰方位(x、y、z),距离光分。”

  两分钟后,时机来临。

  此时“新手轻虐”的战舰航行轨迹与王动的战舰正平面,成接近度角,且距离已经拉近至反应速度的极限。

  “主炮最大充能,锁定敌舰后自动射击!”

  “充能倒计时……………警告,充能反应已被敌舰侦测。”

  如此近距离的主炮充能反应,不可能不被侦测到,不过无妨,距离太近了!

  “继续充能!”

  王动断喝道。

  “……,主炮发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