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六国余孽共商大计
作者:守柴炉      更新:2022-06-04 19:45      字数:5022
  热腾腾的猪骨汤,飘香四溢。

  引来了无数大头兵,却始终没引来赵昆的义父。

  这让赵昆十分沮丧。

  但沮丧归沮丧,该逢场作戏的时候,还得逢场作戏。

  这不,蒙毅那家伙又来了。

  或许是赵昆的两个火头军太会做饭,又或许是蒙毅很喜欢吃,自从吃了烤乳猪,他有事没事就往赵昆这边转。

  “黎安君,您的腰没事吧?”蒙毅朝赵昆关心的问。

  赵昆心里翻了个白眼,嘴上却怡然自得的道“当然没事。”

  说完,大踏步找了个椅子坐下。

  其实他的腰和屁股还没恢复好,但昨天已经夸下海口,说规矩不能乱,所以尽管感觉到不舒服,也只能强撑着。

  “黎安君还是休息会吧!”

  蒙毅领了一碗肉汤,又朝赵昆建议道“这腰疼可不是小病,万一休养不好,落下病根,以后怕是很难恢复了。”

  “都说了本君没事,还在这唧唧歪歪?”

  赵昆眯着眼睛“再敢提本君的腰,汤就别喝了!”

  听到这话,蒙毅赶紧闭嘴,然后端着汤就走。

  “等会儿!”

  赵昆见蒙毅端汤离开,连忙朝他呐喊。

  “黎安君还有何吩咐?”蒙毅停下脚步,疑惑的看着赵昆。

  “吩咐倒是没有,就是这汤……”

  “哦,这汤挺好喝的,多谢黎安君!”

  赵昆“………”

  蒙毅“………”

  两人对视,沉默不语。

  半响,蒙毅忍不住开口“若黎安君没有其他事,在下就先告退了,不然汤凉了不好好喝!”

  说完,又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赵昆再次出言阻止“蒙上卿难道不知道本君的规矩?”

  “规矩?”

  蒙毅一愣“什么规矩?”

  赵昆“要想喝汤,亲自来领。”

  蒙毅“对啊,我是亲自来领的啊!”

  “可你不光领了自己喝,还想打包带走,这就有点过分了啊!”

  “打包带走?”

  赵昆解释道“就是只需在这喝,不许拿回去喝!”

  “这又是为何?”蒙毅面露疑惑。

  “没有为什么!”

  赵昆小脸一肃“反正本君的汤,都不许带走!”

  “这……”

  蒙毅迟疑。

  他这汤是带回去给始皇帝喝的,如今赵昆不让带走,着实有点难办。

  虽然他可以抬出始皇帝的身份来压赵昆,但始皇帝早就吩咐过,任何人都不能以他的身份强迫赵昆。

  如此一来,除了始皇帝亲临,否则这汤,怕是喝不了。

  然而,就在蒙毅迟疑的时候,赵高带着几个小太监,笑吟吟的走了过来。

  “老远就闻见黎安君这肉香四溢,不知能否赏老奴一碗?”赵高笑着朝赵昆作揖。

  赵昆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蒙毅,皱眉道“想喝就自己盛,莫非要本君帮你?”

  “不敢!”

  赵高惶恐躬身,然后讪笑道“老奴岂敢让黎安君盛汤!”

  说着,又面露尴尬的环顾众人,朝赵昆低声道“黎安君,可否借一步说话?”

  “嗯?”

  “是这样的,老奴有些,不方便为外人道也,还望黎安君开恩!”

  听到这话,赵昆眉头一皱,心说这老阴货到底在搞什么鬼?

  不过,能听到赵高的小秘密,倒是挺爽的!

  心中如此想着,赵昆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身边的仆人立刻退到四五米外。

  赵高上前几步,然后在赵昆耳边低语了几句,引得赵昆双目圆睁,古怪连连。

  等赵高说完,他的脸色已经变成了猪肝色,急忙摆手“去吧去吧!”

  “多谢黎安君!”

  赵高躬身谢礼,然后带着小太监一人领了一碗汤,恭恭敬敬的离开了后军营地。

  “这……”

  站在原地的蒙毅,目送赵高等人离开,然后一脸不解的望向赵昆“黎安君,这是何意?为什么赵府令他们可以端汤离开?”

  “哈哈哈——”

  赵昆像是终于憋不住笑意,朗声大笑。

  周围喝汤的大头兵,以及小武等人,都被这笑声吓了一跳。

  过了片刻,赵昆才收敛笑声,朝蒙毅摆手道“不好意思啊蒙上卿,本君实在忍不住了!”

  “不知赵府令跟黎安君说了何等好笑的事,让黎安君如此失态?”蒙毅皱眉追问。

  赵昆略作回想,又差点笑出声,迟疑了一下,定了定心神,然后才朝蒙毅道“蒙上卿,这件事就别打听了。既然你想端汤回去喝,本君今天高兴,就破例一次吧。”

  听到这话,蒙毅顿时有些不悦,心说这黎安君也太真实了,明明就是自己没讨他开心,才针对自己!

  说什么破规矩!

  那赵高怎么没讲规矩?

  还破例一次,真当老夫好糊弄?

  想到这,蒙毅感觉血压都有些高了,但赵昆的身份摆在哪,他也无可奈何,只能气呼呼的转身离开。

  等蒙毅走后,赵昆又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时,桃花走了过来,一边给他揉腰,一边低声询问“君上,有那么好笑吗?”

  “哈哈,你是不知道那老阴货……不是,你是不知道那赵高说了啥!”

  “赵府令说了啥?”

  桃花歪头,有些疑惑。

  赵昆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看了周围的人一眼,似笑非笑的说“桃花,你知道什么是官宦吗?”

  “官宦不就是……”

  桃花下意识的说了一句,忽又感觉不对,然后立刻低下头,小脸微红。

  “嘿嘿!”赵昆嘿嘿一笑,然后挤眉弄眼的说“你知道吧,官宦身体残缺,跟正常人不一样。”

  “嗯。”桃花低着头轻轻应了一声。

  却听赵昆又道“赵高跟我说,那些小太监喝不得热汤,一喝热汤就上进下出,恶心得紧,所以只能拿回去蹲在粪桶上喝!”

  “啊?这……”

  桃花面露诧异,心说还可以这样。

  赵昆看了看她,有些好笑的道“是不是很神奇?我也觉得很神奇!”

  “那既然身体有问题,怎么还来领汤?”

  “谁知道呢……或许嘴馋吧!”

  赵昆耸了耸肩,叹道“一碗肉汤而已,没必要为难别人。”

  听到这话,桃花心头一软,然后抬起头笑着道“君上心地善良,他们一定会感恩的。”

  “感不感恩倒无所谓,只是这汤……”

  说着,赵昆扭头朝小武方向看了一眼,无奈道“没多少了啊!”

  “汤没了可以再烧,君上有何忧心的?”

  “你不懂!”

  赵昆摇了摇头,忽又想起什么似的,朝桃花笑道“走,咱们去看看春晓养猪。”

  桃花“………”

  …………

  与此同时。

  距离后军营地十里外的一个靠水小山村。

  村里人不多,只有几十户的样子。

  前不久,几个外来户流浪到这里,说是找亲戚,后来经过村民指引,总算找到了他们的‘亲戚’。

  今天白天的时候,村民们都发现,那所谓的‘亲戚’家,非常的热闹。

  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准备庆贺一家团聚。

  这不,都已经晚上了,院内屋外还亮着灯火。

  此时此刻,在一间很亮堂的屋子里,灯火通明。

  六七个人围在一张桌前,似乎在商量什么大事。

  却见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指了指正对面的青年,朝众人笑道“此乃吾侄儿项籍,字羽,还望诸位多多帮衬。”

  谷听到这话,那名少年立刻端起桌前的酒,朝众人举了举碗,道“在下项羽,见过诸位。”

  “羽儿,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坐在左手这位是赵歇,乃赵国王室后裔,如今是赵国赵氏族长。”

  项梁指着左手边身穿黑袍,面色严肃的中年男人说道。

  “见过过赵族长!”项羽拱了拱手,对方微微颔首。

  随后,项梁又指向右手边的一个人道“这是齐国王室后裔田儋!”

  “这是魏王愍之子,魏豹!”

  “这是”

  项梁每介绍一个人,项羽都是拱手行礼,并饮酒以示诚意。

  当项梁介绍到最后一个人的时候,项羽的目光忽然一凝,紧接着眉头微皱,转瞬即逝。

  “羽儿,这位是韩成!”

  项梁指着坐在角落里的一名青年介绍道“韩成你应该知道,这便是张良张子房让我们寻找的韩国王室后裔。”

  “在下韩成,见过诸位。”

  听到项梁介绍自己,韩成礼貌的朝众人拱手,然后端起酒杯,朝众人举杯示意。

  可在轮到项羽的时候,韩成不由一愣,因为他发现项羽根本没举杯,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

  “这”

  韩成游戏尴尬的看了项梁一眼。

  项梁皱了皱眉,旋即朝项羽道“羽儿,当着诸位豪杰的面,不可失了礼数!”

  “呵!”

  项羽闻言,‘呵’了一声,然后不屑的道“韩国王室后裔?要不是他胆小怕事,我那十几个江东子弟兵能惨死在秦狗手下?”

  “我”

  韩成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当初项梁派人来寻他,他因为惧怕秦军威势,迟迟不肯出逃,导致延误时机,被秦军发现,最终付出了十几条人命,才得以逃脱。

  对于这件事,项羽一直耿耿于怀。

  如今让他跟韩成喝酒,肯定是不愿的。

  见韩成一言不发,项羽气都不打一出来,再次讥讽道“此等鼠辈,有何面目跟在坐的豪杰一起喝酒?”

  “够了!”

  项梁眉头一皱,低喝出声“羽儿,不可胡言乱语!”

  听到这话,项羽明显有些不服,扭头看向项梁“叔父,我没有胡言乱语,你且听我把话说完。”

  “嗯?”

  “叔父,诸位豪杰,你们都知道秦灭六国的往事吧?”

  “怎么?”魏豹眉头一皱,有些不悦的问“项籍是要戳诸位的痛楚?”

  “那倒不是!”

  项羽摇头笑了笑,然后端起酒杯,看向韩成“某只是帮诸位回忆一下,秦国举不义之兵,攻伐六国,六国本应该奋起反击,可韩国呢?

  又是割地求和,又是跪地称臣,最终却是一战未成,降服了秦国!”

  说着,又环顾众人,挑眉道“敢问诸位豪杰,此等韩国王室,不是鼠辈又是什么?”

  “这”

  听到项羽的话,众人面面相觑。

  “和这种鼠辈为伍,我怕到时候被卖了,诸位豪杰还不知道怎么死的!”项羽冲着韩成一边笑,一边举杯示意“要想跟我喝这杯酒,就拿出真本事来,不然,这酒怕是你的断头酒!”

  “啊?”

  韩成听到‘断头酒’三个字,吓了一跳,险些坐立不稳,摔倒在地。

  众人见状,表情瞬间凝固。

  整个屋内的气氛,也变得十分诡异。

  项羽有些好笑的看了看众人,然后不屑的瘪了瘪嘴,准备回到原位。

  就在这时,屋外突然响起一道爽朗的笑声“旧闻项籍英雄了得,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听到这话,众人为之一愣,纷纷望向屋外。

  只见一名面容俊朗,身材魁梧的中年,笑呵呵的走了进来。

  “嗯?”

  项羽脚步顿了顿,然后扭头望向那位中年,皱眉道“你是谁?”

  “在下张良,字子房,与你叔父项梁是旧交。”那名面容俊朗的中年朝项羽拱了拱手,然后笑着朝项梁点头示意。

  “张良张子房”

  项羽上下打量了一眼张良,然后转头望向项梁。

  却见项梁眼中露出狂喜,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向张良,握着他的手,激动道“子房,我们终于又见面了,当日之恩”

  “诶!”

  项梁的话还没说完,张良就抬手打断了他“当日之事,乃举手之劳,项公何必挂齿!”

  说着,又将目光投向韩成,感慨的道“如今旧主复归,还多亏了项公高义。”

  听到这话,项梁叹了口气,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你就是博浪沙伏击秦始皇车架的张良张子房?”田儋忽然开口道。

  “嗯?”

  张良一愣,转头望向田儋“在下正是,不知你是?”

  “某乃齐国王室后裔田儋!”

  田儋笑着拱了拱手,然后点头说道;“素闻张良张子房敢作敢为,是六国之中少有的豪杰,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过奖过奖!”

  张良笑着拱手回礼。

  这时,项羽又冷哼出声“一介儒士罢了,就算刺杀秦王,也不过借他人之手。”

  “羽儿,不得无礼,还不赶紧坐下!”

  眼见项羽目中无人,项梁实在有些看不过去了,当即朝他呵斥。

  而项羽对项梁也不敢违逆,于是老实的坐回了原位,默然不语。

  不知道是不是张良出现的缘故,众人本来对韩成颇有间隙,现在却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跟韩成,张良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等众人都聊得差不多了,项梁才站起身,朝众人道“诸位,吾等聚在这里的原因,想必大家都清楚!”

  “如今始皇东巡,意在震慑六国遗族,可始皇迟暮,终究会化为黄土。”

  “但是。”说着,他话锋一转,接着道“始皇还未死,吾等又迎来了复国大敌啊!”

  听到这话,众人心中一惊,齐刷刷的望向项梁。

  却听项梁沉声道“据消息可知,始皇帝有一子,名为赵昆,此子天资聪颖,果敢英明,如今被封为黎安君,手掌十万禁军,实乃不可小觑的人物!”

  “这”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张良眼睛一眯“这赵昆有何了得,居然被封君?”

  据他所知,始皇帝众多皇子中,从未有人被封君过,就连深受始皇帝宠爱的长公子扶苏,十八公子胡亥,都没有被封君。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皇子赵昆,何德何能被始皇帝封君?

  见众人也是一脸疑惑,项梁又解释道“黎安君年不过十六,但所做的事,却非常人能及,他初至频阳,便治好了久病不愈的通武侯王贲,后来又献始皇帝高产粮种,国佐之策!”

  年不过十六?

  怎么这么年轻!

  他们不怕始皇帝封君,就怕这封君年少有为。

  毕竟年少有为,就证明此人是巨大的潜力股,现在都有这番作为,那将来呢

  想到这,众人心头大骇。

  此黎安君,实乃吾等之大敌也!

  就在众人惊骇的同时,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项羽突然冷笑出声“不过就是一个黄口小儿,杀了他便是,何必在意什么狗屁封君!”

  话音刚落,众人为之一愣,似乎觉得有些道理。

  既然那黎安君是复国的大敌,何不趁他没成长起来的时候,率先杀掉他?

  想到这,众人再次将目光集中在项梁身上。

  却见项梁摇头说道;“想杀黎安君没那么容易。”

  “这是为何?”赵国王室后裔赵歇,疑惑的问道;“莫非他跟始皇帝东巡了?”

  “不错!”

  项梁点头道“据消息可知,黎安君确实跟始皇帝东巡了,而且就在后军之中!”

  “后军?”

  众人闻言,再次一愣。

  这时,张良忽然开口道“项公是如何得知这些消息的?”

  “自然是有贵人相助!”

  项梁微微一笑,然后朝众人解释“此贵人也是项某的故交,只不过他身份比较特殊,暂时不得为外人道之!”

  说到这,顿了顿,又补充道;“但是,诸位请放心,此人也是王室后裔,所传消息,从未有错!”

  此话一出,众人心中暗忖,都在猜测这个王室后裔是谁?

  又是那个王室?

  然而,还没等众人想明白,项梁便站起身,拿出一张羊皮卷,摊在桌上,道“诸位且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