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我愚蠢的弟弟哟
作者:守柴炉      更新:2022-10-11 15:23      字数:6102
  义父?

  真的是义父!

  借着微弱的月光,赵昆远远看到一队人马朝自己这边冲来。

  虽然他还看不清来人的面容,但这声音绝对是他义父不假。

  可是……

  义父怎么突然来了?

  莫非义父发现了老李的歹意,特地来救自己的?

  嗯,肯定是这样的!

  该死的老李,我就知道你不安好心,没想到这么快就原形毕露了!

  不过这样也好,你越早露出马脚,义父就越不会被你坑害。

  想了片刻,赵昆逐渐理解了一切。

  而这时,源钺却是脸色大变。刚才的喊音,不光赵昆知道是谁,他也知道是谁。

  陛下怎么来了?

  莫非其中有变……

  不行!

  必须得速战速决!

  沉吟了一瞬,源钺把心一横,当即狞声大吼“杀!”

  只听话音刚落,四周的树林忽地喊杀震天,无数火炬,犹如变戏法一般,从树林内陡然冒出。

  赵昆大惊,连忙下令迎敌。

  虽然他早知道这群伏兵不简单,但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这么不简单。

  看这树林内冲杀而来的人数,怕是有上千人。上千人围杀自己,这是何等的手笔?

  难不成老李真是什么大人物?

  可是秦国李姓大人物,好像只有李斯!

  莫非老李的另一层身份是李斯?

  不可能吧……

  若老李是李斯,那义父又是谁?

  总不可能是始皇帝吧?

  想到这,赵昆忽然觉得有些可笑,义父若是始皇帝,怎么可能跟自己造反!

  或许还有另一种假设……

  那就是跟王贲一样,李斯也有把柄落在义父手中。

  只不过李斯为人狡诈,不甘心被义父驱使,所以狗急跳墙,想要谋害自己和义父!

  没错,就是这样。

  渐渐地,赵昆再次理解了一切。

  “嘭嘭嘭——”

  尽管周围喊杀震天,但赵昆的安全却是没有丝毫威胁。

  黑袍武士和重骑兵将他防护得十分严实,使得他遭受袭击的同时,还能微微失神。不过也只是失神了片刻,他便朝身旁的小武道“他们人多势众,我们只是被动防御,坚持不了多久,得想办法冲出包围。”

  “可外面都是铁蒺藜,陷马坑,拦马索怎么应付?”

  “我的骑兵都有马蹄铁,足以应付铁蒺藜,拦马索让罗网的人解决……”

  说到这,赵昆眼中闪过一抹狠辣之色,沉沉的道“至于陷马坑,给我用他们的人填,咱们踏着他们的尸体冲出去。”

  小武“………”君上也太生猛了吧?居然拿人填坑!

  还没等小武反应过来,赵昆就立刻朝周身的黑袍武士朗声道“给本君杀出一条血路来!”

  “哈哈哈,早就想杀个痛快了!杀啊!”

  “杀光他们!”

  “杀!”

  随着赵昆的话音落下,十数名黑袍武士犹如猛虎出闸,一个个狂笑着冲向人群。

  “嘭嘭嘭——”

  绚烂的血花在火光闪烁的黑夜中接连出现,十数名黑袍武士面对上千刺客,竟然毫不畏惧,只见他们在刺客人群中肆意狂笑,掀起巨大的腥风血雨。

  黑袍武士们斩断刺客的兵器,割下刺客的头颅,将头发连在一起,系在腰间,然后继续厮杀呐喊。

  那一个个鲜血淋漓的头颅,挂满周身的画面,在熊熊火光中显得妖异恐怖,简直犹如魔神降世一般。

  有些刺客见到他们,直接吓破了胆,就像疯了一般四处逃窜,将原本隐藏在暗处的陷阱,一一触发。

  重骑兵们也不甘落后,在黑袍武士杀出血路的同时,护送赵昆一路碾压,直杀得刺客血流成河。

  乱军之中,源钺不知被哪个黑袍武士割掉了头颅,挂在腰间。

  一时间,晨光熹微的夜色中,血气滔天,哀嚎遍野。

  “冲啊!冲出去!”

  眼见血路大开,赵昆当即下令,突出重围。

  而这时,嬴政带的人马刚好冲到包围圈外。他本打算下令突袭,忽然看到赵昆带队冲出,不由面色一喜,朗声大吼“昆儿!”

  轰——

  赵昆骑在马上,一边往后扔手雷,一边朝嬴政回应“义父快走……”

  话音还未落下,“嗖”的一声从嬴政身前掠过。

  “昆……”

  嬴政张了张嘴,想要呼喊,但也明白情况紧急,于是立刻调转马头,朝赵昆追去。

  他本次出宫,知道的人并不多,所以也没有大队人马跟随。

  而刚才的呐喊,纯粹是虚张声势,拖延时间,只是没想到源钺听出了他的声音,反而加速了围杀。

  不过好在有惊无险,赵昆顺利突围。

  很明显,此刻不是他们父子交流的时间,迎接他们的,还有紧追不舍的刺客。

  ………

  赵昆一队人马,一口气奔出十余里,渐渐甩掉了那些追击的刺客。

  “呼……”

  赵昆吐出一口浊气,传令道“原地休息片刻,然后朝漳河进发!”

  “另外,去几个人探查周围的情况。”

  说完,调转马头,朝嬴政策马而去。

  只见太阳渐渐从地平线升起,火红的阳光照在茫茫的大地上,给一切蒙上了一层赤色。

  远方的天空,几朵飘荡的浮云,也被赤色染红,就像着火了一般,显得壮丽无比。

  然而,赵昆并没心情欣赏如此壮丽的景色,只是神色复杂的遥望嬴政“义父,您让我找的好苦啊!”

  连续跑了一个时辰的嬴政,累得气喘吁吁,他不知道多久没这么策马狂奔了,一时间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义父,您没事吧?”

  赵昆策马上前,看着嬴政按在马背上,粗壮的喘气,不由有些担心。

  刚刚的不满情绪,也随之一扫而空。

  缓了缓呼吸,嬴政抬头凝望着赵昆,大汗淋漓的喘笑道“你个……你个臭小子……跑……跑那么快……想累死义父么……”

  赵昆闻言,讪笑着挠了挠头,解释道“那些刺客不要命的追杀我,我当然要跑快点啊!”

  听到这话,嬴政眉头微皱,朝赵昆问“那你可知,是谁要刺杀你?”

  “还能是谁,老李呗!”赵昆瘪了瘪嘴,有些埋怨的道“我早就跟义父说,老李不是什么好东西,现在知道了吧!”

  “幸亏他狗急跳墙得早,不然义父指不定吃大亏……”

  “还有,那个赵高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义父以后离他远点……”

  赵昆自顾自的说着,却没发现嬴政的脸已经黑成了锅底色。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刺杀居然是李斯计划的!

  之前赵昆说李斯不是好人,他只是一笑了之,当作童言无忌。

  如今想来,童言或许无忌,但事出必定有因。

  好你个李斯,朕当真错看了你!

  心中愤愤的同时,嬴政寒声追问“昆儿说老李派人刺杀你,可有什么证据?”

  “那源钺不就是老李的人吗?我亲眼看到他指挥人杀我!”

  “源钺?”

  嬴政一愣,似乎没想起这个人。

  却听赵昆补充道“就是你跟老李试探我的那次,派去春眠楼找我的人!”

  “原来是他!”

  嬴政心中恍然,顿时怒容乍现。

  然而,正当他准备追问赵昆详情的时候,远处霎时传来一道通禀声“君上快走!追兵来了!”

  “嗖——”

  “噗——”

  只听他的话音刚落,一跟利箭猛然穿过他的脖颈,扑通一声坠马而亡。

  赵昆见到那名斥侯被射杀,立刻朝众人下令“快!快朝漳河靠近!”

  众人闻令,顾不得叫苦,只得咬牙继续狂奔。

  于是,在赵昆的带领下,嬴政也跟着大队人马,朝漳河靠近。

  ………

  与此同时,嬴元曼站在山顶上,正悄悄地向下窥探。

  “我愚蠢的昆弟哟,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真不知道他平时的聪明劲去哪了!”

  嬴元曼看着赵昆,摇头笑了笑,然后又转头望向嬴政,满脸戏谑的道“我父皇对昆弟的爱,真是让人嫉妒啊!”

  “为了一个儿子,不惜以身犯险,这还是那个横扫天下,威震六国的始皇帝吗?”

  听到这话,嬴元曼身旁的一位灰袍老者,悠悠叹道“世人皆说始皇帝薄情寡恩,如今一见,倒是有些另眼相看!”

  “怎么?”

  嬴元曼蹙了蹙眉,冷笑道“你们阴阳家也会对始皇帝另眼相看?我以为你们只会骂他暴君!”

  “暴君也好,慈父也罢,今日之后,世上再无始皇帝,不是吗?”

  “也是!”

  嬴元曼掩嘴轻笑,然后抬头看天,眼见晨夕大盛,朝身后摆手下令道“将他们逼到中皇山,本宫随后就到!”

  “诺!”

  只听身后应诺一声,立刻战马嘶鸣,朝着山下狂奔而去。

  ………

  另一边,邯郸城。

  始皇帝失踪的消息不胫而走,使得邯郸城内的文武百官大惊失色,惶惶不安。

  他们有心想打探消息,可邯郸城内的戒备,突然森严无比。

  无数禁军守在城门、街道两侧,不许任何人出城、出门。即使那些忠于始皇帝的文臣武将,也不得随意离开行宫。

  半年前,扶苏因卢侯一案,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最终惹恼嬴政,被驱逐出咸阳。

  半年后,朝堂上已经有很多人认为赵昆必定能成为大秦帝国的继任者。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赵昆同样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

  自古以来,凡是牵扯到‘权力’二字的事件,没有一件不是以流血收尾的。

  此时,赵高正和李斯两人站在书房中。

  虽然嬴政命人收押了李斯和冯去疾,但并没有将他们下狱,只是囚禁在府邸,等待审查。

  “你怎么来了?”

  李斯皱了皱眉,看着赵高道“刺杀行动失败了?”

  “如果失败了,我还有机会站在你面前吗?”赵高似笑非笑的反问道。

  李斯眯眼;“这么说的意思是成功了?”

  “虽然赵昆还没死,但只要目的达到了,便不算失败!”

  “目的?”

  李斯一脸疑惑的看着赵高“什么目的?”

  赵高没有直接回答李斯的问题,而是意味深长的反问道“李相觉得,陛下会放过你吗?”

  “什么意思?”

  “就是你勾结六国余孽,意图行刺!”

  听到这话,李斯心头一震,怒视赵高“你胡说八道什么!”

  “我胡说?”赵高有些好笑的看着李斯“难道陛下将你收押的命令是假的?”

  “你不说这事我还忘了!”

  李斯瞪着眼,沉声道“渡河口那些百姓是怎么回事?”

  “李相何必明知故问?不是你让他们来的?”

  “我什么时候让他们”

  李斯的话刚说到一半,忽又想起什么似的,盯着赵高道;“你伪造了我们的印信?”

  当初赵高说调两个人刺杀赵昆,需要李斯和冯去疾帮忙,李斯和冯去疾同意了他的计划。

  只是没想到,赵高利用他们的印信,调来了数万人。

  而且这数万人大部分是普通百姓。

  若没有李斯和冯去疾的印信,光凭赵高是无法指挥夏阳县县令的。

  毕竟夏阳县县令也算朝廷命官,除了始皇帝,只听命丞相府,以及郡守府。

  可就算是郡守府,也没权利调动数万百姓。所以丞相府的命令起到了决定作用。

  这时候,李斯才反应过来,自己二人被赵高坑了。

  他最终的目的不是刺杀始皇帝,而是拉自己二人下水。这也是始皇帝怀疑自己二人的主要原因。

  毕竟除了自己二人,没人能一次性调动数万百姓。

  想到这里,李斯的脸色变得阴沉无比。

  虽然他早知道赵高是一条毒蛇,没想到反咬的速度这么快。

  “说伪造多难听,我只不过是将人数调整了几万倍而已!”赵高阴测测地笑道。

  听到这话,李斯怒不可遏的望着赵高,低喝道;“为什么要害我们?我们不是盟友吗?”

  “啧啧啧……”

  赵高咂吧咂吧嘴,似笑非笑的道“我哪敢害你们啊,我这是在帮你们”

  “帮我们?”

  李斯一愣“帮我们什么?”

  “帮你们做选择!”

  “这么说,你的计划不止刺杀赵昆?”

  “呵呵。”

  赵高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李相跟在陛下身边这么多年,难道还不明白陛下的心思吗?陛下早已确定了大秦的继承者!”

  “如今整个大秦朝堂,谁不知道黎安君文武双全,乃是继承者的不二人选?”

  “试问李相,你会眼睁睁的看着手中的权力被一点一点剥夺吗?”

  听到这话,李斯出奇的沉默了。

  虽然他心中很不希望赵昆继承皇位,但嬴政的选择,他也无可奈何。

  除非赵昆身死,否则只能接受现实。

  可是

  自己真的能接受现实吗?

  李斯不止一次反问自己,但始终没有结果。

  眼见李斯沉默不语,赵高随手拿出一张白绢,朝李斯又道“陛下在入邯郸之前,就已经写好了诏书,只要陛下稍有不慎,这大秦的天下,就属于黎安君了。”

  “什么?”

  李斯心里一咯噔,猛地抬头,直视赵高手中的白绢,讷讷的问道“你……你是说陛下已经写好了传位诏书?”

  “若非如此,我又何苦来找李相?”

  赵高说着,将手中的白绢递给李斯,垂手叹道“本来,我以为还有机会,没想到陛下竟将我等逼上了绝路!”

  “如今诏书已成,只等黎安君登位,吾等恐怕时日无多了”

  从夏阳地上路以来,赵高无一日不紧张万分,若不是三十多年权力斗争下磨练出的定力,他此时已经出现异常了。

  嬴政与赵昆正在被嬴元曼追杀,有很大的可能毙命荒野,如今朝堂惶恐,他必须要趁此机会,与李斯博弈,所以绝不能出现异常。

  其实早在今日之前,他就演练过无数次,每次演练,几乎都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可是,每当他闪现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念头,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邯郸城外的风雨之夜,赵高看到了一丝光亮,于是他毅然来到了李斯府邸。

  此时,李斯已经看完了始皇帝的诏书,整个人都陷入一种恍惚的状态。

  赵高知道,自己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面无表情的追问道“李相觉得,接下来应该如何?”

  “什么如何?”

  李斯茫然的抬起头,望向赵高。

  赵高诚恳的道“高只是一介奴仆,没有多大的野心,只想活命罢了,若李相有活命之法,高唯李相马首是瞻!”

  “嗯?”

  李斯眉头皱了皱,没有认同,也没有谦虚,只是默然转悠片刻,冷不防的道“陛下如今在何处?”

  “陛下昨夜突然失踪,高也不知陛下在何处!”

  赵高思绪电转,拱手说道。

  陛下失踪了?

  李斯面露诧异,但很快反应过来,若不是嬴政失踪,赵高也不敢带着诏书来见自己。

  “你不是一直随侍陛下吗?怎么陛下失踪你都不知道?”李斯面色肃然的看着赵高。

  赵高小心翼翼的道“陛下最近心情不佳,也不知是不是旧病复发,昨夜大发雷霆,遣散了所有随侍宫人!”

  “既如此,你可派人去寻找陛下?”

  “自是寻了,但至今没寻到!”

  说着,赵高朝李斯试探道“敢问李相,可有良策?”

  “你不是设计陷害本相吗?”李斯冷笑着反问“怎么还问本相良策?”

  “李相,纵使高有错,但国家大事,还得仰仗李相啊!”赵高苦着脸,辩解道“更何况,陛下失踪对李相也有益处啊!”

  “荒唐!”

  李斯怒斥一声,冷冷道;“本相忠于陛下,自会跟陛下辩解,怎会觉得陛下失踪对自己有益?”

  “是是是!”

  赵高点头附和;“李相忠君爱国,高失言了。”

  “只是”

  “李相觉得这外面的晨夕可美?”

  听到这话,李斯愣了愣,然后抬头向窗外,只见晨夕大美,不可方物。

  “美得迷人。”

  “若今日之后,李相再也见不到如此迷人的晨夕,李相会遗憾吗?”

  此话一出,李斯心头一动,然后直勾勾的看着赵高“你此话何意?”

  “高唯李相马首是瞻!”赵高躬身一礼。

  李斯眼睛微眯,想了想,沉吟道“此诏书虽为陛下所写,但诏书语焉不详,更未涉及国之长策”

  “再说,此诏书明显为草诏,陛下尚未亡故,又为何要黎安君持服二十七日?若要正式传位,应该写完整才是”

  “李相的意思是说,此诏书不宜公布天下?”

  “赵府令揣测过度了,本相并无此意!”

  听到这话,赵高知道该自己表演了,于是正色道“李相,高不以为然!”

  “愿闻其详。”李斯冷冷说道。

  “高以为,大秦乃统一六国的帝国,又以法治为根本,若诏书以草诏传告天下,那岂不是成天下笑柄?”赵高目光炯炯的道“毕竟,陛下也只是说担心途中有变,以备无患。”

  “更何况,此诏书除了李相与高,无人知晓!”

  说着,顿了顿,然后凝望着李斯,又道“故此,高以为,皇帝诏书如何,定于李相与高如何?”

  听到这话,李斯勃然大怒“赵高,此等亡国之言,非人臣所议,实乃大罪也!”

  “呵呵,李相之言,何其可笑!”

  “吾忠于陛下,忠于大秦,有何可笑?”

  赵高不以为然;“大厦将倾,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吾等久居高位之人,如此危难之际,李相不思力挽狂澜,不思弘扬法治,却迂腐成规,赵高齿冷也!”

  “如今玺符皆在赵高手中,何去何从,全凭李相断言!”

  “赵高,你可知矫诏篡位,乃灭罪大罪?”

  赵高面无表情道;“高只想活命,其他的别无他想,若李相不愿与高苟活,可押高法办!”

  听到这话,李斯深深看了赵高一眼,然后思忖片刻,朝赵高道“你有什么想法,一并说来!”

  “陛下如今生死不明,高愿与李相共同进退,守护大秦美好河山。”

  赵高拱手一礼,然后赳赳朗声道“李相弘扬法治数十年,乃大秦中流砥柱,若新皇登位,擅改国本,李相一生心血,将付之东流,陛下数十年浇铸的铁血大秦,也将尽皆崩毁!”

  话音刚落,李斯心头巨震。

  却听赵高又道;“凡对陛下治国之道有变革的,皆不能登上秦二世!”

  “那赵府令以为,何人可为秦二世?”

  赵高意味深长的笑了笑;“纵观陛下十九子,唯胡亥最得法制精髓!”

  “胡亥?”

  李斯一脸诧异的看着赵高“你想拥立胡亥为秦二世?”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