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这是我父皇的尚方宝剑
作者:守柴炉      更新:2022-06-04 19:46      字数:4254
  “以我蒙恬的功劳,就算违抗皇命又如何?别说一次皇命,就算四五次皇命,我蒙恬违抗了,请叫陛下来阻我!”

  “哈哈哈!好!好一个蒙恬!”

  黄崖洞山顶,嬴政背负着双手,朗声大笑。

  仔细观看,可以发现,嬴政带着一副漆黑如墨的眼镜。

  这时,赵昆从他身后走来,神色古怪的询问道“义父,您在笑什么呢?”

  “嗯?”

  嬴政愣了愣,旋即摘下眼镜回望赵昆,有些惊讶的笑道“你这鹰眼当真神奇,居然能观听千里之外的场景!”

  所谓的‘鹰眼’,便是赵昆用系统兑换的一副眼镜,主要配合他的鹰隼使用。

  凡是鹰隼看到的场景,都能以‘鹰眼’的视角同步观察。

  不过,‘鹰眼’的局限性很大,只能观察白天的场景,且不能观察超过一个时辰。

  一旦超过时间限制,便会自动关闭。

  刚开始,赵昆还觉得挺新奇,后来玩腻了,便拿给嬴政玩。

  没想到嬴政居然拿来观察九原郡的情况。

  其实,不光李斯和赵高考虑到了九原郡,嬴政同样也考虑到了九原郡。

  有了这‘鹰眼’,嬴政也算见证了原历史死后的悲剧。

  片刻,赵昆走到嬴政身前,好奇的追问“义父,我看你笑得那么开心,是观察到什么好玩的事了吗?”

  听到这话,嬴政脸上的笑容迅速收敛,沉沉的道“我刚刚看到蒙恬,怒斥那个假传诏书的公车司马!”

  “假传诏书的公车司马?”

  赵昆诧异“他们这么快就对蒙将军下手了?”

  “哼!”

  嬴政冷哼一声,沉着脸道“那李斯竟然模仿我的笔迹,假传诏书,赐死蒙恬和扶苏!”

  话音刚落,赵昆有些好笑的道“看来,他们是怕蒙将军和大哥发现端倪,挥师南下!”

  “一群乱臣贼子,隐藏在我身边数十年,我当真瞎了眼”

  嬴政说着,怒不可遏的道“蒙恬和扶苏掌握三十万边军,一旦挥师南下,他们全都得死!”

  “既然如此,那义父为何不告诉大哥他们?”

  赵昆带着疑惑的望向嬴政。

  嬴政缓了缓情绪,皱眉反问“如果告诉他们,我们的计划不就前功尽弃了吗?”

  “可是”

  赵昆迟疑“可是这样,蒙将军和大哥会有危险啊!”

  “少来!”

  嬴政翻了个白眼,有些鄙夷的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早就通知了扶苏!”

  “我是通知了大哥,但没告诉他,有人会假传诏书赐死他!”

  赵昆有些不好意思的摊了摊手。

  嬴政歪头,有些诧异的看着赵昆“那你通知他什么了?”

  “我告诉大哥,义父害死了我娘,我要反了他,让他跟我一起共谋大业!”

  嬴政;“”

  嬴政眯眼“你说的是真的?”

  “对啊,大哥的性格就那样,给他讲大道理没用,只能诶,义父,你干嘛!咱们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赵昆的话还没说完,嬴政的脸色当时就黑了,直接捡起地上的树枝,朝赵昆挥去;“你个混小子,看我不打死你!”

  当嬴政提着树枝,漫山遍野追赵昆的同时,九原将军幕府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公车司马吴庸面色冷冽的望着蒙恬“蒙将军当真要违抗皇命?”

  “屁话!”

  蒙恬不屑的白了吴庸一眼,当即挥手“来人!送长公子回监军行辕!”

  “诺!”

  监军护卫应诺一声,立刻拥簇扶苏,出了将军幕府。

  蒙恬转身,扫视了一眼众将,然后朝吴庸冷笑道“吴特使,老夫有一件事忘了告诉你,最近匈奴异动,北疆不安,若特使派人出城,恐怕会遭到匈奴劫掠”

  说着,顿了顿,又寒意森然的道“特使的人死了也就罢了,倘若泄露国家机密,休怪老夫军法无情!”

  “你!”

  吴庸气得双目圆睁,想要开口说话,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蒙恬淡淡的瞥了他一眼,然后迈开大步,径直出了厅堂。

  那些九原将领,互相对视,也相继离开了。

  等厅堂内只剩下吴庸,只见他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长叹一声,颓然的坐在了石阶上。

  扶苏回到监军行辕,一味地默默流泪,蒙恬来看他,一句话也不说。

  无奈之下,蒙恬只好命令护卫,严防死守监军行辕,绝不让扶苏做傻事。

  当夜,蒙恬召来蒙虎来书房,与他商议扶苏之事。

  “蒙公,长公子似乎很难振作了”蒙虎叹了口气,艰难的说道“咱们南下的计划,怕是无法实施了。”

  听到这话,蒙恬默然一阵,然后摇头说道“不到最后一刻,咱们绝不放弃。”

  “可是”

  蒙虎有些担忧的道“可是没有长公子,光靠蒙公一人,怕是孤掌难鸣啊!”

  “老夫与李斯相交甚笃,陛下赐死老夫,李斯竟没有只言片语,就连蒙毅,也没有任何消息,这正常么?”

  蒙恬自言自语道“这绝不正常!”

  “既然不正常,那就说明,大秦朝堂确实有变,而变的根源,只有一处,那便是陛下真如齐桓公姜小白那样,已经没有行令能力了!”

  “这”

  蒙虎惊诧“这么说,那份诏书是假的?”

  “真假尚不能定,但皇帝绝不会下如此荒唐的命令!”蒙恬眯眼。

  蒙虎想了想,疑惑的问“陛下身边,都是一腔热血奉献给大秦的帝国老臣,应该不会乱国,若不是他们,又是何人?”

  “这个老夫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陛下一定遇到了危险!”

  “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挥师南下,解救陛下危难?”

  蒙恬闻言,摇了摇头“这一切都是我们的推断,没有真凭实据,出师无名!”

  “那我们该怎么办?”蒙虎有些懊恼的追问。

  蒙恬沉沉的道“眼下的情况,先唤醒长公子,再另谋策划!”

  以扶苏现在的状态,他已经不抱希望了,但又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扶苏去送死。

  毕竟,只要扶苏不死,总有一天会清醒过来。

  只要扶苏醒过来,便一定能扭转大局。

  对此,蒙恬信心十足。

  沉吟了片刻,蒙恬又朝蒙虎正色道“长公子那边,就交给你来守护,我去写一封复请陛下的奏折,切记不能让吴庸催促长公子。”

  “诺。”

  蒙虎应诺一声,恭敬的退出了书房。

  清晨时分,蒙恬将写好的复请奏折送到了特使驿馆。

  谷<spa>  吴庸看完奏折,沉吟了好半响,才冷着脸道“蒙将军让在下转呈皇帝,须用正印文书!”

  “老夫给你看,只是让你知道此事,并没转呈的意思。”蒙恬平静的说道。

  “蒙将军此话何意?”

  “没什么意思,只想让特使多留几日!”

  “什么?!”

  吴庸大惊“你要拘押本特使?”

  “老夫没那个兴致,只是念你九原之行,劳苦功高,多休息几日也无妨,你自己好好考虑!”

  说完,蒙恬大步出了驿馆。

  望着蒙恬的背影,吴庸心头微颤,现在他已经明白了,这件事情变得复杂了。

  刚开始,他想害蒙恬和扶苏,可蒙恬根本不奉诏,他也无可奈何。

  眼下的情况,他只能将目标放在扶苏身上,相比起蒙恬,扶苏更好对付。

  就在吴庸琢磨怎么面见扶苏的时候,他派出的探子,匆匆来禀报“吴特使,监军行辕那边暂无异常,长公子昏迷,尚未清醒!”

  “可有办法面见长公子?”吴庸皱眉追问。

  探子如实答道“监军行辕戒备森严,数名护卫,分内外轮流看守,在下只能在周围徘徊,无法进入室内!”

  “那室内可有异常?”

  “四更时分,在下曾隐隐听到哭泣之声,直到天将破晓,哭泣之声才逐渐消退。”

  说着,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在下还看到军医匆匆进去,半响,又匆匆离开,出来时两手空空,进入时,带着一包草药,至于清晨,室内暂无动静!”

  “清晨暂无动静么”

  吴庸摸着下巴想了想,又问“那蒙恬可去过监军行辕?”

  “没有。”

  探子摇了摇头,若有所思道“在下推测,行辕出了状况,军务司马会第一时间禀报蒙将军!”

  “这么说,蒙恬与扶苏应该暂无沟通”

  吴庸眯了眯眼,继续追问“那扶苏可用过早膳?”

  “没有,在下推测,他已经一天一夜,水米未沾!”

  “好!”

  吴庸大手一挥“你且随我来!”

  说完,带着探子去了密室。

  没过多久,探子带着一位胡须皆白的老者,出了特使驿站。

  吴庸的谋划是既然对蒙恬无可奈何,索性置之不理,如此,既可以麻痹蒙恬,又可以对扶苏暗中使计。

  只要趁着扶苏尚未清醒的时候,鼓噪他奉诏自裁,就有机会完成使命。

  第一天,吴庸在探子的带领下,熟悉了监军行辕周围的环境,然后去拜访了蒙恬,蒙恬依旧对他没有好脸色。

  第二天,吴庸跟往常一样,例行拜访,在拜访的过程中,他得知蒙虎与蒙恬商议了一晚军事。

  第三天,他本打算继续拜访蒙恬,却被告知蒙恬不在幕府,如此一来,九原将军幕府,只剩下蒙虎。

  直到第四天,依旧没见蒙恬归来,吴庸心头浮现出一个计划。

  等到暮色降临,他便全副仪仗,前往监军行辕。

  然而,刚到行辕门口,就被护卫司马拦住“奉蒙将军之令,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放肆!”

  吴庸朗声大喝“本特使乃皇帝亲自任命的公车司马,怎是闲杂人等?”

  “蒙将军有令,特使亦不得进入!”

  “本特使依法督诏,你敢阻我?”

  护卫司马冷声道“特使督诏,直接去将军幕府即可,无需来监军行辕多此一举!”

  “本特使有皇命在身,就算蒙将军也无法阻挡本特使!”吴庸说着,当即掏出皇帝钦赐的黑玉腰牌。

  护卫司马见到黑玉腰牌,目光一凝,有些迟疑。

  这时,吴庸再次朗声道“汝三番五次阻挠本特使,莫非要造反不成?”

  听到‘造反’两字,护卫司马瞳孔一缩,当即拱手道“特使稍等,容在下禀报蒙裨将!”

  “去吧!”

  吴庸大手一摆,目送护卫司马离开。

  等护卫司马离开不久,他便带着人,径直入了监军行辕。

  朦胧的月色下,监军行辕被黑甲军士层层守护,吴庸毫无畏惧的站在外院,朗声拱手“长公子扶苏,身为陛下长子,理应遵守孝道,克己尽忠,然,本特使奉命宣诏,长公子扶苏拒不奉诏,实乃大逆不道!”

  话音刚落,蒙虎一个箭步,直接冲了出来,厉喝道“你给我闭嘴!”

  “本特使奉命宣诏,尔等无权干涉!”

  说着,拿出始皇帝诏书,声嘶力竭的吼道“长子扶苏,上将军蒙恬,坐拥数十万将士,不思南下勤王,扶苏以得不到太子之位,日夜怨恨君父,是为不孝之子,特赐其拔剑自裁!”

  “够了!”

  蒙虎暴怒大喝“汝再敢胡言乱语,休怪我剑下无情!”

  眼见蒙虎发怒,吴庸连连拱手“好!好好好!本特使不喊了,将军息怒!”

  说完,朝身后一挥“赐剑!”

  按照秦时法度,诏书赐剑自裁,理应带来皇帝御赐的罚剑给罪臣,而罪臣用皇帝御剑自裁,才算正规程序。

  那日蒙恬阻挠扶苏奉诏,也算打断了赐剑仪式,所以,这次宣诏,吴庸带来了御剑。

  虽然蒙虎喝止了吴庸呐喊,但还是遵循法度,接过了御剑。

  然而,正当蒙虎收好御剑,准备驱赶吴庸的时候,扶苏踉跄着身子,走出了大门,沙哑着声音朝吴庸问道“汝刚才说什么?”

  “嗯?”

  吴庸一愣,似乎没反应过来。

  却听扶苏再次追问“本公子问你,你刚才说什么剑?”

  吴庸反应过来,心头大喜,恭敬答道“陛下御赐给长公子自裁的罚剑!”

  “罚剑罚剑”

  “父皇赐给我的剑”

  扶苏精神恍惚的念叨了一阵,忽然,脑中一个激灵,猛地冲进卧房。

  没过多久,他便抓着一把七尺长剑,披头散发的走了出来,朝吴庸问道“吴特使说,我父皇赐我剑了?”

  “不错!”

  吴庸神色自若的道“剑就在蒙裨将手中!”

  “好!”

  扶苏点了点头,然后举起手中的七尺长剑,追问道“既然你说我父皇赐剑让本公子自戮,那本公子问你,你可识得此剑?”

  “嗯?”

  吴庸愣了一下,旋即眯眼打量扶苏手中的剑,半响,摇头道“本特使不识!”

  “哼!”

  扶苏冷哼一声,旋即恢复了几分神采,环顾众人,猛喝道“既然吴特使不识此剑,那本公子就告诉大家,此剑乃父皇赐给本公子的尚方宝剑!”

  啥玩意儿?

  什么尚方宝剑?

  怎么从来没听说过啊!

  众人听到扶苏的话,当场懵逼,就连蒙虎和吴庸也一脸错愕。

  。